中國古典傳統紋飾系列——冰裂梅花紋

2021-01-07 曉茶知書讀古風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氣質的花卉,凌霜傲雪,不與百花鬥豔。

這點,不僅對了文人與畫家的喜歡,用於詩詞繪畫意象,包括女子亦愛梅花的清妍。

南朝公主白日臥於宮苑,恰有梅花花瓣落於額,拂之,不去,宮女仿其形,稱梅花妝。

若說梅花與冰雪之緣,那更是由來已久了。

今天,曉茶陪朋友們接著聊,古典傳統紋飾系列——冰裂梅花紋。

藏於故宮博物院

冰裂梅花紋,又稱冰梅紋。

冰梅紋以冰裂紋為地,再繪枝梅或朵梅,將冰裂紋理與梅花融合,觀感猶如梅花飄落於錦緞,盤,壺,瓶。

風雅,自在生活的茶米油鹽中。

見了俗世,卻不被世俗擾。

藏於故宮博物院

冰梅紋,仿宋朝官窯冰裂片紋。

冰裂紋,冰破成裂狀。

提及冰裂紋,亦可見於古典建築門窗的應用。

古人言,冰動三尺非一日之寒。

為求學問,雪夜看書,雪天登門,寒窗苦讀之夜,抬頭看一看,今日雖微,只待來日成名天下知。

冰梅紋作為瓷器裝飾之用,最早出現於清康熙朝。

藏於故宮博物院

曾熱播的《甄嬛傳》,吸引了更多的人,願意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這部戲的服裝,化妝,配曲等等,包括戲中人物的生活,都融入了許多古典傳統文化的。

女主與男主皆緣起梅花,雪夜,紅梅,美人,誰不為之情動。

戲中,碎玉軒的門窗,亦可見冰裂紋。

藏於故宮博物院

手有熱茶,再看冰雪梅花,茶香中,心內又有多少昔日的情感與回憶?

朝堂的摯友,喜歡取梅花上的雪來煮茶,讀書人的情調。

江湖的舊友,曾寄箋來問:故鄉的梅花開了否……

那年來京應試,不讀詩書的鄰家女,倚門羞又回首……

考籃內,一枝梅,知伊所放。

呵,讀書人講究蟾宮折桂,男人的青雲志豈可為此所消融。

寒暑匆,今日為何心生悔,這茶嘗來亦酸。

女子求情愛,男人求功名。

女子所見的梅花,五瓣,皆與情愛系。

男人所見的梅花,五瓣,皆求福登科。

一花同,兩兩又不同。

細膩,脂粉,花鈿。

清寒,不畏,傲然。

藏於故宮博物院

百花開盡,不如再來房內看梅花,為這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悔當年不解梅花思量。

暗藏,炙熱情真意長。

百花叢中,再來書房看梅花簇簇,為這得了功名,再求不得情真意長……

藏於故宮博物院

踏雪,求梅。

迎風,醒立。

君子之風,傲雪寒,不畏艱,時時自醒,莫要只見富,不知修己心,向良善。

君子之志,凌薄冰,不戰兢,一日三省:

忠否?

良否?

言有信否?

見梅,欣喜。

不懂思量,又知情思。

故鄉梅花開,開遍冰天寒雪中,冰為肌,玉為骨,清凌綽約風姿。

一枝梅,興盡回。

一人,一笠,待巷成春。

春尚淺,以冰裂為意,花意報春,一起來感受更多傳統文化的美麗風景。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典傳統紋飾系列——鴛鴦蓮池紋
    傳統文化與民間傳說中,以鴛鴦喻夫妻,求感情的融洽和諧。沙暖睡鴛鴦,鴛鴦戲水遊,風景如畫,有情人感嘆:只羨鴛鴦不羨仙。亦有那一時衝動,投蓮驚飛鴛鴦的姑娘,又羨又恨。鴛鴦織就欲雙飛,敢誇手巧的姑娘,會織鴛鴦,繡鴛鴦,求有情人。今天,曉茶陪朋友們接著聊,古典傳統紋飾系列——鴛鴦蓮池紋。
  • 【漲知識】中國家具上那些精美的雕刻紋飾,乾貨分享!
    雕刻紋飾是中國古典家具的裝飾圖案,對一件家具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梅花紋
  • 中國傳統紋飾——幾何紋樣賞析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幾何圖形的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 中國銅鏡紋飾、樣式發展歷史
    中國銅鏡的製作和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根據考古發掘,年代最早的銅鏡為4000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從齊家文化至西周末春秋早期製作的銅鏡,多以紋飾簡單、形體小、種類少。此一時期為中國銅鏡製作早期階段。
  • 亞嗣藝粼:中國知名紋飾藝術領航者 - 時尚 - 大眾新聞網—大眾生活...
    本社訊(記者李鵬展)據悉:藝粼美妝藝術靈雕繡韻-亞嗣藝粼中國男士開運眉毛第一人,也是中國知名紋飾藝術領航者,男士開運彩雕9D再生眉毛藝術創始人。在學生時代專注古典詩詞繪畫藝術多次大賽獲獎!亞嗣藝粼在2016年代表中國亞洲參加荷蘭世界紋繡錦標賽,中國國際健康聯合會專家評委,國際紋飾藝術大賽評判長,工商聯美容商會委員會主,紋繡冠軍網紋功團技術總監,PMUWC國際組織委員會會員等。
  • 盛木為懷——中國明清古典家具及雜項專場
    盛木為懷——中國明清古典家具及雜項專場   牙板雕拐子螭龍紋,牙角飾以回紋拐子及繩結紋,線條橫豎分明的回紋與彎曲翻轉的繩結紋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使拐子龍紋增添了幾分柔和,取富貴連綿之意,恰當的凸顯了紋飾的硬朗挺拔,剛柔並濟。其整體造型線條流暢,造型挺拔娟秀,簡練空靈,工藝精湛,雕琢精細入微,雅致中不乏古樸大氣。保存品相完美,頗具欣賞實用價值,堪稱書房佳品。
  •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傳統理念,在繡花鞋和紋飾的映襯中向外表達
    繡花鞋是古時傳統服飾組成部分之一,古時女子被養在閨閣裡,將心意針織刺繡在繡花鞋的鞋面、鞋墊向外表達。久而久之「心意」變成了各種樣式的紋飾,而紋飾就是古時女子或工匠心境的縮影,它與繡花鞋相互映襯將「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傳統文化理念傳遞下去。紋飾和繡花鞋的結合是古時女子創新理念的體現,繡花鞋文化通過紋飾透射出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
  • 我國歷代瓷器紋飾圖案的文化和寓意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體現在中國歷代瓷器上的紋飾圖案的文化內含是豐富多樣的。歸納起來大致有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飛禽走獸、花卉翎毛,以及風俗習慣等。釋其文化寓言,既有趨吉避兇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國歷代對吉祥圖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鑑。
  • 中國傳統紋樣:18種紋樣
    18種紋樣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起自遠古文明初、延至當代,不論是玉器、漆器、服飾還是裝飾,都銘刻著傳統紋樣的特色瑰美。傳統紋樣計十八種:雲雷紋、祥雲紋、環帶紋、忍冬紋、鳳鳥紋、如意紋、饕餮紋、方勝紋、唐草紋、曲水紋、垂鱗紋、萬字紋、纏枝紋、雲頭紋、八寶紋、壽字紋。雲雷紋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比較少見。雲雷紋是青銅器上主要銘刻的紋飾。呈圓弧形捲曲或方折的迴旋線條狀。圓弧形也稱雲紋,方折形也稱雷紋,合稱雲雷紋。
  • 浪琴表2018年巴塞爾表展新品:名匠系列年曆腕錶展現品牌制表傳統
    自2005年誕生以來便倍受追捧的浪琴表名匠系列腕錶,無疑是這一品牌傳統的經典詮釋。名匠系列搭載自動上鏈機械機芯,並呈獻多種配備特殊功能的腕錶款式。如今,全新推出的名匠系列年曆腕錶,勢將得到那些醉心於卓越制表工藝的愛表人士的青睞。
  • 從古人選擇的紋飾和圖樣來確定中國的圖騰文化
    商代紋飾的可窺見甲骨文的韻味,以渾厚渾樸滋厚見長。厚、重、拙是它的風採特點。二、最早的戰爭就是在爭奪玉器材料玉門關,一座被歷代詩人反覆詠嘆過的關隘,響亮的名字源於那條玉石之路。當年統治新疆地區的是一個叫鬼方的部落,在這個地區,蘊藏著中國最豐富的玉石礦產。為了爭奪材料,就這樣,戰爭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 瓷器知識:興起於元、明、清三朝,具有美好寓意的蓮花紋飾!
    #瓷器紋飾#以植物為題材對陶瓷器進行裝飾的歷史極為悠久。植物紋常以寫實或變形的手法,對瓷器進行裝飾,在瓷器紋飾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其中,蓮紋隨佛教傳入,在中國的工藝品上逐漸流行起來。蓮花在佛教中常比喻為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是「淨土」的代表。
  • 古典細膩 帝舵駿珏系列星期日曆型腕錶簡評
    那是英國的黃金時代,聲譽大概可以比得上中國的貞觀之治。中文名字被出色地譯作「帝舵」,也就無可置疑地有了萬方臣服的王者氣派。於是,帝舵的每一個系列均以與王室有關的名字命名,時至今日依然貫徹如一,卓越品質、高逸格調、世代尊崇的制表傳統,至尊至優的制表技術。帝舵並非只是腕錶,更是賦予佩戴者無比優越感的完美傑作。今天腕錶之家為大家帶來的是帝舵經典系列的一款星期日曆型腕錶,參考型號:56000。
  • (設計乾貨)設計師應該要了解的那些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是表達吉祥、喜慶的特殊紋樣,這類紋樣具有特定的構圖方式和寓意。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很有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意味。萬字紋萬字紋即「卐"字形紋飾,「卐」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誌,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引申為堅固、永恆不變、闢邪趨吉、吉祥如意的象徵,「卐」常以四端向外延伸或由多個「卐」字構成四方連續圖案,寓意永無止境和萬福萬壽綿長不斷之意,也叫「萬壽錦」。
  • 元青花傳統紋樣:藏在動物裡的祥瑞
    青花瓷中動物紋飾的運用便佔有十分顯要的地位, 動物形象既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表現出西域文化形式美感形成了元代青花瓷器的獨特風格。到了清朝時期,龍、鳳、猛獸、鳥禽、蝙蝠、蝴蝶等動物紋樣題材被大量地運用到青花器物中,相對於其他題材的紋樣,動物紋樣一般都具有權利符號的象徵作用,被賦予了政治標識與階級劃分的特殊含義,包含著「意在筆先」的象徵性意義。
  • 中國琺瑯藝術,色彩純正豔麗的掐絲琺瑯龍耳爐,明早期代表性器物
    通體以天藍色琺瑯釉為地,爐身飾紅、白、藍三色繼枝蓮花六朵,口下及足上均飾梅花紋。爐身釉多處修補痕跡,爐底後配鍍金,正中凸起雙龍環抱*大明景泰年製」楷書款,亦為後加。 此爐造型小巧別致,紋飾流暢,填和飽滿,為明早期較有代表性的器物,款系後刻。
  • 中國古典文化是東亞文明走向未來的基石
    中國古典文化在東亞各國廣泛而持久的傳播,形成了以中國古典文化為內核輻射其他東亞各地的「東亞文化圈」或「漢字文化圈」,亦稱「儒家文化圈」。漢字對中國古典文化在東亞的傳播居功至偉漢字作為自源文字是世界所有現存語言中唯一的表意文字,是中國文化最顯著與最獨特的標識,亦是中國文化得以延續至今的重要因素。同時,它也是承載與傳播中國文化的主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傳統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與制度文化正是藉助漢字獨一無二的傳播功能,才得以在東亞範圍內廣為流播且綿延不絕。
  • 第二批2018中國戊戌狗年封裝幣銷售時間購買入口公布
    中國人民銀行從1981年開始發行生肖系列貴金屬紀念幣,受到了海內外華人集藏愛好者的熱烈歡迎,此系列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史上重要的延續性項目,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將其作為年度重點項目公開發行,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古典吉他獨奏家楊雪霏|精彩2020
    3月國際疫情開始,音樂會陸續被取消,封鎖期間在家製作了系列視頻,繼續為觀眾帶來音樂。Popmatters.com,2020年11月 專輯《中國素描》獲得「2020年十大最佳世界音樂專輯之一」 「多才多藝的楊雪霏和她的古典吉他在《中國素描》中呈現出一種又一種風格,每一個水晶般的瞬間都捕捉到了音樂遺產和歷史的另一個側面,這讓楊雪霏展示了她古典吉他的音域,並擴展了她已經相當豐富的曲目
  • 嘆為觀止的絕美藝術 賞析海昏侯墓中吉祥紋飾(上)
    紋飾不僅是古代民眾生活的縮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漆器、玉器、金器等文物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吉祥紋飾,再現了西漢時期我國本土原創的多種紋飾。這些飽含文化意韻的紋飾,以行雲流水般的流利筆觸、神奇多變的迴旋婉轉令人驚嘆,也反映出中國歷史悠久的紋飾圖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