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代瓷器紋飾圖案的文化和寓意

2021-01-11 齊魯法制網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體現在中國歷代瓷器上的紋飾圖案的文化內含是豐富多樣的。歸納起來大致有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飛禽走獸、花卉翎毛,以及風俗習慣等。釋其文化寓言,既有趨吉避兇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國歷代對吉祥圖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鑑。表現在中國歷代瓷器的吉祥紋飾,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嚮往,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清朝的紋飾,更為豐富多彩,紋必寓意,意必吉祥。歸納有以下幾個方面:

  以龍鳳為紋飾

  以龍鳳為紋飾的。我們習慣講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事實上,這種講法是不夠完整的。完整科學的講法應該是,中華民族是龍鳳的傳人。龍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從河姆渡出土的有關鳳鳥的史料證實,鳳比龍要早幾百年。自商周以來,龍鳳就是天生一對了。龍象徵著權威和尊嚴,鳳象徵著才藝和吉祥。所以才有「龍鳳呈祥」的古典。

  表現在陶瓷器物上的龍鳳紋飾是豐富多樣的。在遠古,龍鳳是圖騰文化的產物,是一種原始崇拜的宗教形式。我們的祖先把龍鳳視為逢兇化吉,呼風喚雨的吉祥神物,寄託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企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封建統治者把自己比作真龍天子。於是龍鳳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尊嚴。表現在宋元時期的陶瓷上的龍鳳紋飾都有明確的定法。元代初年,就禁止民窯製造五爪纏身龍紋。五爪龍紋屬帝王專用。表現在元青花上的龍紋是:龍身矯健,細頸長身,雙眼圓睜,目光熠熠,神採飛揚,是一種充滿生機的形象。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龍紋為猙獰兇猛之狀,龍爪為三、四、五、不等。其中五爪爪尖成圓圈狀的極多。有雲龍、海龍、水龍、團龍、穿花龍、夔龍、飛龍等。其中夔龍始於宣德,海水雲龍在宣德時用得最多。鳳紋,以展翅騰飛為多,有昂首雲天,有回首顧盼,有龍鳳呈祥,有鳳穿牡丹。往往以纏枝花來烘託鳳的高貴和神聖。到了晚期,龍紋的形象就逐漸失去昔日的兇捍和威嚴,變得豬頭豬腦,細身側行,缺乏生機和活力。到了清朝康熙時期所繪的龍紋一般頭部較大,身短而粗壯,鬚髮怒張,額上寫有「王」字,龍鱗呈「八」字形,官器為五爪龍,呈現一種兇猛膘悍。到了乾隆時畫龍常為巨角低額,畫鳳頸部多毛。到了清末,所繪的龍頭較短小,龍身瘦弱疲軟,呈現一種萎靡懦弱之狀。與此相反,鳳紋卻畫得肥壯有力,威嚴盛人。以龍鳳紋飾圖案的寓意為:

  龍鳳呈祥。圖案為一龍一鳳。古人認為,龍為百獸之王,鳳為百鳥之王。龍鳳出現,天下就會祥和太平,百業興旺,五穀豐登,百姓就能安居樂業,幸福美滿。千百年來,龍鳳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之物,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徵。

  龍飛鳳舞。圖案為龍鳳騰躍飛翔之態勢。形容氣勢奔放雄壯豪邁。也用以形容書法筆勢活潑有力。也比喻仕途得意,飛黃騰達。

  二龍戲珠。圖案為兩條騰雲駕霧的雲龍追逐一顆火珠。傳說龍珠亦稱夜明珠,可避水火。故有二龍戲珠或群龍戲珠的圖案。表示吉祥安泰之意。

  望子成龍。圖案為一大龍俯視著一小龍。寓意為「教子成龍」和「望子成龍」。

  魚躍龍門。圖案為天上一龍,水中一鯉魚作騰躍之勢。傳說鯉魚跳過龍門,就可以變成龍。主要表示平步青雲,飛黃騰達之意。還有九龍拱鼎、百龍鬧海、神龍遊天、九龍慶壽、百鳳朝陽、鳳穿牡丹、百鳥朝鳳等。

  以植物為紋飾

  以植物為紋飾的。大多以松、竹、梅、蘭、牡丹、蓮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為紋飾圖案。

  歲寒三友。圖案為松、竹、梅或松、竹、梅、蘭。松,經冬不凋;竹,清高有節,寧折不屈,虛懷大度;梅,不懼風雪嚴寒,故稱「歲寒三友」、「歲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氣節。

  萬事順心。圖案為幾個柿子和壽桃。柿子寓為「諸事」或「萬事」,桃其形狀似心。寓意做什麼事情都順心如意。

  四君子。圖案為梅、竹、菊、蘭草四種花卉,俗稱為「四君子」。

  五世同堂。圖案為五個柿子和海棠花。這種圖案以諧音寓意,表示長命百歲,五世同堂,幸福美滿的家庭。

  玉堂富貴。圖案為玉蘭花,海棠花和牡丹花。以玉蘭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貴)寓意「玉堂富貴」。

  榴開百子。圖案為笑開嘴的石榴和葡萄。古代人希望子孫滿堂,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故以石榴、葡萄象徵著子女眾多,香火興旺。也有「蓮生貴子」等。

  為官清廉。圖案為雞冠花、蓮花紋。雞冠花(為官),蓮花(清廉)。蓮花出汙泥而不染。寓意為官清廉。

  以植物寓意的還有竹梅雙喜,牡丹天香,翠竹有節,丹桂飄香,仙桃慶壽,萬花獻瑞等。

  以動物為紋飾

  以動物為紋飾的。如羊、馬、喜鵲、孔雀、鶴、鴛鴦、麒麟、怪獸、魚類、大象、蝙蝠、鷺、鵪鶉等。

  一路平安。圖案為鷺、鵪鶉。以鷺鳥寓「路」,鵪鶉寓「平安」,祝願旅途平安之意。

  年年有餘。圖案為兩條鰱魚。鰱與年,魚與餘同音,寓意年年有富餘。還有童子持蓮,懷中抱鰱的圖案,寓為「連年有餘」。

  福在眼前。圖案為蝙蝠和古錢。古錢是內方外圓,借「孔」為眼,錢與前同音,寓意「眼前是福」。

  福至心靈。圖案為蝙蝠、壽桃、靈芝。壽桃形狀似心,借靈芝的「靈」字,寓意幸福的到來使人變得聰明靈利。

  五福捧壽。圖案為五隻蝙蝠一個壽字。五福:壽、富、康寧、修好德、考終命。通俗講,就是一求長命百歲,二求富貴榮華,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積德,五求人老善終。還有五福臨門圖案。寓意為多福多壽,福壽無邊,福壽齊眉,福壽雙全,福壽三多。

  以神話故事為紋飾

  仙人指路。圖案為仙人和一隻迷失方向的白鶴在無路可走的困境下,遇到了一位仙人,為白鶴指點迷津,寓人文主義至上之意。

  八仙過海。圖案為道教的八位仙人,各顯神通,爭渡大海。八仙:即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藍採和、何仙姑。傳說八仙在慶賀王母娘娘壽辰歸途中,路過東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寶護身為舟,競相過海,各顯神通。故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古典。

  暗八仙。圖案為以八仙所持的「法寶」作紋飾。即鐵拐李的葫蘆,漢鍾離的扇子,張果老的漁鼓,呂洞賓的寶劍,韓湘子的花籃,曹國舅的陰陽板,藍採和的橫笛,何仙姑的荷花或笊籬。

  天女散花。圖案為仙女手提花籃在空中散花。傳說龍王獻水,噴車馬之埃塵,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木。寓其春滿人間,祥瑞之兆。

  嫦娥奔月。圖案為一位仙女奔月宮之狀。嫦娥,神話傳說是后羿之妻。后羿從西王母處得到常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遂奔月宮。遂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

  佛八寶。以佛八寶為紋飾。佛八寶又稱八吉祥,即**、法螺、法傘、白蓋、蓮花、寶罐、雙魚、盤長。具體講,**喻佛法,謂佛說法,圓通無礙,運轉不息,能摧破眾生的煩惱。猶如輪王之輪寶,能碾摧山嶽巖石。法螺,梵語為「商法」,譯成漢語為「珂貝」,即螺貝。螺聲之遠聞,廣被眾生;螺聲勇猛,以表示大法之雄猛。千手觀音其中有一手持的是法螺。法傘,佛話,張弛自如,曲覆眾生之謂。白蓋,又稱天蓋。飾以寶玉之天蓋,佛菩薩及講師的高座上懸有天蓋。蓮花,彌陀之淨土。古人云:「禪機玄妙,法流淨土,一似蓮花開朵朵。」寶罐,梵語為軍持,尊稱佛具之瓶。有華瓶,水瓶、觀音瓶數種。雙魚,佛說堅固活潑,能解脫壞劫。佛祖認為,到「壞劫」時,有水、火、風三災出現,世界歸於毀滅。後人借指天災人禍為「壞劫」。盤長,象徵纏綿不斷。佛說迴環貫徹,一切通明之謂也。

  麻姑獻壽。圖案為麻姑仙女捧壽桃。麻姑,神話中的仙女。相傳她能擲米成珠。三月三西王母壽辰,她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舊時多以麻姑獻壽圖器物為女輩祝壽禮品。

  十八羅漢。以十八羅漢為紋飾。羅漢,是梵文譯音「阿羅漢」的簡稱。佛教認為一個人因為修行功夫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個成就叫做「果位」。「阿羅漢果」是小乘佛教修行達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教中則低於佛、菩薩,是第三等。十八羅漢,傳說是受了佛的囑咐,不入涅,常在世間,弘揚佛法,受世人供養。

  十八羅漢的名稱:

  第一賓頭盧尊者,出身婆羅門貴族,原是拘舍彌城優填王的大臣,好在別人面前賣弄本事,白髮長眉。

  第二迦諾迦伐蹉尊者,他是知道一切善惡法的聲聞弟子。

  第三 迦諾跋釐惰尊 者。

  第四蘇頻陀尊者。

  第五諾巨羅尊者。

  第六跋陀羅尊者,是佛的侍者,主管洗浴事。

  第七 迦理迦尊者。

  第八 羅弗多羅尊者。

  第九 戌博迦尊者。

  第十半託迦尊者,意思是路邊生,原來是個私生子。

  第十一 羅 羅尊者,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號稱「密行第一」。

  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

  第十三因揭陀尊者。

  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

  第十五阿氏多尊者。

  第十六注荼半託迦尊者,是半託迦的弟弟,也是私生子,稱「小路邊生」。

  第十七迦葉尊者(降龍羅漢)。

  第十八彌勒尊者(伏虎羅漢)。

  群仙祝壽。圖案為眾多仙人各持禮物。民間傳說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舉行蟠桃盛會,各種神仙前來祝壽。寓其吉祥喜慶之意。

  以歷史人物故事為紋飾

  攜琴訪友。圖案為一老翁前行,身後隨抱琴童子,用山水田園作背景。還有深山訪友,踏雪訪友等。

  伯牙撫琴。圖案為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琴。俞伯牙,春秋人,精於琴藝。據傳伯牙學琴於成連先生,三年不成。爾後隨成連至東海蓬萊山,聞海水澎湃,群鳥悲號之聲,心有所感,乃撫琴而歌。琴藝大進。「高山流水」、「水仙操」為其代表作。傳說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為此鍾子期成了伯牙的知音。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以謝知音,詠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踏雪尋梅。圖案為風雪中一老翁頭戴浩然巾,騎驢過橋,手持梅花。相傳唐代詩人孟浩然酷愛梅花,長期隱居鹿門山,在風雪中騎驢踏雪尋梅,倒成為文人雅士的佳話。

  以歷史人物故事為紋飾的還有三娘教子、高士圖、耕織圖、文姬歸漢、昭君出塞、劉、關、張戰呂布、蕭何月下追韓信、陶潛愛菊、羲之戲鵝、三顧茅廬、仕女歌舞、庭院戲嬰、竹林七仙、百子圖、母子圖、刀馬人物等。

  雜寶紋

  雜寶紋。即古錢、如意、銀錠、方勝、寶珠、犀角、珊瑚、蕉葉、回字紋、幾何紋、綿地紋、蓮瓣紋、雲朵紋、纏枝折枝紋、海水紋、山水田園紋等。同時還有尹斯蘭紋、回綸紋、巴斯巴裝飾紋等。

  以自然風光為紋飾

  以自然風光為紋飾的。如高山流水、萬壑聽松、深山訪友、白雲人家、壽山福海、群山疊翠、旭日高升、一帆風順、曲徑通幽、春華秋實、江山永固、四季報喜、五穀豐登、富貴長春、吉日高照、九秋同慶等。

  這些寓意吉祥的圖案,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極大。至今書畫名家還喜歡創作這些寓意吉祥的圖案。千百年來經傳不衰,不愧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永世常青。

文章錄入:國藝百家    責任編輯:金軒 

網友評論: (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相關焦點

  • 瓷器知識:興起於元、明、清三朝,具有美好寓意的蓮花紋飾!
    #瓷器紋飾#以植物為題材對陶瓷器進行裝飾的歷史極為悠久。植物紋常以寫實或變形的手法,對瓷器進行裝飾,在瓷器紋飾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其中,蓮紋隨佛教傳入,在中國的工藝品上逐漸流行起來。蓮花在佛教中常比喻為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是「淨土」的代表。
  • 清代瓷器:蝠紋寓意,真是太講究啦!
    蝙蝠紋是,在清代瓷器上尤為常見。蝙蝠的形象原本其貌不揚,因「蝠」與「福」諧音,契合人們追求幸福的心願,遂將其藝術地改造和加工,組成惹人喜愛的裝飾圖案。本文將清代瓷器上的「蝠紋」按其組合及寓意分為以下幾類:五隻蝙蝠1.五福捧壽《書·洪範》曰:「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 碗姐說瓷014期:瓷器花樣的寓意(陶瓷小故事)
    在瓷器的器形結構和紋飾圖案上,不僅題材豐富,技法巧妙,並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和象徵手法來寄託吉祥的寓意, 不同的器形和紋飾都有她獨有的韻味。從祈求健康到延年益壽,從子孫滿堂到家族繁衍,從升職加薪到加官晉爵,從年年有餘到金玉滿堂,從愛情如意到夫妻和諧……無不體現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解釋她的文化寓意,既有趨吉避兇的希冀,又有美好的憧憬。
  • 瓷器表面的荷花圖案(圖)
    原標題:瓷器表面的荷花圖案(圖) 圖3   荷花在文學和藝術作品中,往往被人們賦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它那出汙泥而不染的性格一直為人們所崇尚。欣賞荷花,對於我們的心靈和視覺都是一種美的享受。南北朝以後,碗、盞、缽、盤等瓷器表面,很流行用荷花圖案來裝飾。明清以後,荷花的運用達到鼎盛時期,並常與動物紋樣組合在一起,表達人們不同的心境和願望。   圖1為一對清代鴛鴦貴子冬瓜罐,連蓋高29釐米,口徑9釐米、底徑12.5釐米,紋飾由鴛鴦和荷花組成。鴛鴦是一種水鳥,經常成對出入,舊時文藝作品中常用來比喻夫妻恩愛。《禽經》載:「鴛鴦,朝倚而暮偶,愛其類。」
  • 大放異彩的彩陶文化,甘肅彩陶紋飾及其演變
    彩陶的紋飾是史前先民們對自然界的直觀反映、對美的追求和當時人類精神層面的某種信仰、崇拜。  魚紋彩陶盆既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又是中國燦爛的史前文化的象徵和標誌物之一。  馬家窯類型彩陶瓶、壺平行線紋向半山類型紋飾的演變△  0 1 旋紋   旋紋在仰韶晚期出現,馬家窯和半山時期已成為主要紋飾。
  • 從古人選擇的紋飾和圖樣來確定中國的圖騰文化
    從甲骨文記載商王為爭奪玉資源和當時的「鬼方」徵戰三年。商代紋飾的可窺見甲骨文的韻味,以渾厚渾樸滋厚見長。厚、重、拙是它的風採特點。二、最早的戰爭就是在爭奪玉器材料玉門關,一座被歷代詩人反覆詠嘆過的關隘,響亮的名字源於那條玉石之路。當年統治新疆地區的是一個叫鬼方的部落,在這個地區,蘊藏著中國最豐富的玉石礦產。
  • 您了解我國民間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吉祥圖案是以象徵、諧音等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他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徵;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包括豐收;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誌之一。那麼您了解含有數字的吉祥圖案都有哪些嗎?
  • 嘆為觀止的絕美藝術 賞析海昏侯墓中吉祥紋飾(上)
    (上)  南昌新聞網訊 人類最早的吉祥紋飾產生於巖畫,是介於原始繪畫和象形文字之間的一種圖案,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期所得。  紋飾不僅是古代民眾生活的縮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漆器、玉器、金器等文物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吉祥紋飾,再現了西漢時期我國本土原創的多種紋飾。這些飽含文化意韻的紋飾,以行雲流水般的流利筆觸、神奇多變的迴旋婉轉令人驚嘆,也反映出中國歷史悠久的紋飾圖案文化。
  • 最經典的傳統吉祥圖案:雲紋的歷代變化
    各行各業在構思如何表現「中國風」這個問題上時,往往會不約而同的使用到一個非常經典的紋飾圖樣——雲紋。無論是單獨一朵,還是成片成團,還是和其他圖案組合出現,只要是那種盤旋捲曲的線條式樣,我們都會覺得這很「中國風」。
  • 原始彩陶上跳躍的圖案藝術
    仰韶文化半坡型《人面魚紋盆》陶器為瓷器之母,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重大發明之一,陶器上的圖案標誌著人類審美的形成。彩陶是我國原始繪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在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陶器,首次脫離磨製自然工具的時代,邁向了文明的新石器時代。隨著彩陶工藝的完善,產生了繪畫的雛形:彩陶圖案。新石器時代的人們結束了穴居野外的生活,建造出了原始的房屋,形成了原始的村落建築群。集體勞動又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豐衣足食的原始先民們開始有了審美的需求。
  • 光輝印象:詮釋佛教文化 賦予蓮紋佛飾美好寓意
    光輝印象:詮釋佛教文化 賦予蓮紋佛飾美好寓意時間:2020-12-11 17: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光輝印象:詮釋佛教文化,賦予蓮紋佛飾美好寓意 藏傳佛教,在許多人心目中都充滿著神秘色彩,其各類佛飾佛具都有著濃烈的藏傳佛教氣息,尤其是代表著吉祥如意和驅邪避禍的藏傳佛飾,令許多人都愛不釋手
  • 古代內衣色彩和圖案有什麼特點?體現文化的深厚積澱和傳統的審美
    民間服飾圖紋的傳承是自然而然和約定俗成的,在內衣中也是如此,往往前人創新的格局成為後人學習的範本,本是個別性的圖形在不斷的被模仿中就轉化成普遍性的了,成為-種典型的圖紋, 進而成為某種實物的象徵或者某種精神的寄託。用吉祥圖案作紋樣是中國傳統內衣紋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大特色就是具有祈福納吉的內涵,充滿了智慧與哲思。
  •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
    新中式風格吉瑞圖案有回紋和萬字紋,回紋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或方或圓的迴環狀花紋,由於其形如回字所以稱之為回紋,有著富貴不斷頭的吉祥寓意,並且對稱均衡的構圖也寓意家庭四平八穩、和和美美。這種象形的思維方式,奠定了先輩們在進行紋樣藝術創造時的意象化審美觀念。
  • 中國傳統紋飾——幾何紋樣賞析
    從商周時代開始,我國有了陶瓷、青銅等器物的鑄造,並且逐漸的,人類借鑑自然界中的各種形狀,給器物紋上不同的紋樣,從動物紋、植物紋到自然界中的各種幾何紋樣,慢慢發展成豐富的紋飾文化。幾何圖形的紋樣有寫實、寫意、變形等表現手法。
  • 瓷器上的女性魅力,明清官窯最美麗的30件仕女紋瓷器(附高清圖)
    仕在古代本義為「做官」,所以仕女主要指宮女和貴族官僚家庭的的女人。仕女畫在發展過程中,其表現領域不斷擴大,如今已經成為古代「美麗、聰慧女子」的代名詞。在中國古代,以仕女作為裝飾紋飾的瓷器,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其圓潤飽滿的臉型與豐腴雍容的體態,具有典型的唐代仕女風格。唐代 仕女紋瓷陶瓷上的仕女紋發展黃金期間是在明清兩代。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蓮紋瓷韻總動人   蓮花作為佛教的標誌,代表「淨土」,象徵「純潔」,寓意「吉祥」。我國用蓮花作為裝飾題材大約始於周代,蓮花紋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紋飾之一,其興起與佛教的盛行密切相關。東漢時期,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經過逐漸的適應和緩慢的流傳,到東晉、南北朝時已遍及大江南北。
  • 從神化到世俗化,3種獨特文化內涵,魚紋圖案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魚的形象開始作為人們對於豐衣足食、年年富足的象徵,並大量以繪畫的形式出現,形成獨特的魚紋圖案。圖|史前時期陶器上的魚紋二、從生殖崇拜、神靈信仰到寓意吉祥,3種獨特魚紋圖案文化內涵的發展演變見證了人類歷史的進程從史前到清代,魚紋圖案的發展歷經數千年,其蘊含的內涵是人們的意識對自然事物的升華,體現的是一種和諧、淳樸、含蓄的人文思想和世界觀。
  •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傳統理念,在繡花鞋和紋飾的映襯中向外表達
    荀子也出生在此地,他自小所聞所感便在著作中十分詳細的描寫了繡花鞋的紋飾工藝且稱讚有加,說其不僅能作為圖案裝飾,還能將傳統儒學理念相融其中。至此後繡花鞋和紋飾技藝就廣為流傳,並且發展成為古時女子德行的考量。
  • 製作精細、獨步一時的明代中期青花瓷器!
    「瓷器造型玲瓏秀奇,胎體細潤晶瑩,彩料精選純正,色調柔和寧靜,繪畫淡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此時的民窯也深受官窯嚴謹作風的影響,製作精細,並且大多數摹擬官窯品,其紋飾、色彩、畫意等均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