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姐說瓷014期:瓷器花樣的寓意(陶瓷小故事)

2021-01-09 碗姐陶瓷

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吉祥文化史。在瓷器的器形結構和紋飾圖案上,不僅題材豐富,技法巧妙,並且「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諧音和象徵手法來寄託吉祥的寓意, 不同的器形和紋飾都有她獨有的韻味。從祈求健康到延年益壽,從子孫滿堂到家族繁衍,從升職加薪到加官晉爵,從年年有餘到金玉滿堂,從愛情如意到夫妻和諧……無不體現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解釋她的文化寓意,既有趨吉避兇的希冀,又有美好的憧憬。那麼今天,碗姐就來和大家聊聊瓷器上器型和紋飾所代表的寓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遠古,龍鳳是圖騰文化的產物,是一種原始崇拜的宗教形式。我們的祖先把龍鳳視為逢兇化吉,呼風喚雨的吉祥神物,寄託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企望,龍印有帝王的寓意,鳳印代表了天下國母的身份,龍鳳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和尊嚴。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龍印

一花一世界,一瓶一風雅。」瓶"與「平」諧音,花瓶寓意平平安安,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分。

中國古代有千年壽桃之說,也就是說天上仙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是世間凡人夢寐以求的長壽之果。福壽桃有「福依蟠桃,壽者為尊,天地同壽,福壽綿長」的寓意,傳說「玉桃服之,長生不老」,因此福壽桃成為了老人祝壽的最佳禮品。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壽桃

那麼比起祝壽,長輩更高興的莫過於是春節的時候「子孫滿堂」喜樂融融全家團聚了。石榴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說,造型如石榴的「子孫滿堂」,典雅靈動,石榴代表多子多福多富貴,榴開百子寓意子孫滿堂,年飯的歡欣,其實就在子孫滿堂的回歸中。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

家人聚團圓,事業必紅火, 做生意的人,比較喜歡貔貅,因為他只進不出,"貔貅"是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瑞獸。貔貅能吞萬物而不洩,故有納食四方之財的寓意,有趕走邪氣、帶來歡樂及好運的作用,所以做生意的商人非常適合在公司或家中安放貔貅印,可以招財,闢邪,轉運,護主等等。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貔貅印

自古葫蘆就有「福祿」之意外形似葫蘆的「節節高」,寓意富貴天成,加官進祿。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葫蘆瓶

在古代建築中,人們最熟悉的的形象莫過於獅子了,獅子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大概是因為人們喜歡獅子守門所帶來的喜慶和安詳吧。獅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祥瑞、鎮邪之獸,受到上至帝王、下至老百姓的推崇,「獅」與「事」諧音,寓意著事事順心,萬事如意,做什麼事情都順心如意。

中國陶瓷國際交流中心(CCCIE

相關焦點

  • 2021華光國瓷新春禮上市發布暨VIP客戶品鑑會暖...
    蘇同強代表華光國瓷對蒞臨發布會的嘉賓致以熱烈的歡迎和真摯的感謝。他表示,作為陶瓷領軍品牌,華光國瓷致力於打造融入傳統文化的主流陶瓷文創產品。此次傾心打造的「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以中國宮廷文化的竹子和福字為元素,寓意萬象更新、蒸蒸日上。華光國瓷首創水彩裝飾手法,設計出珠光底雙色浮雕花紙,使呈現在瓷器上的畫面更加立體、雅致,讓人耳目一新,整體傳遞出新年好運連連、福泰安康、幸福團圓的祝福之意。
  • 慈禧太后專用瓷-大雅齋款瓷器
    慈禧太后專用瓷-大雅齋款瓷器如今被越來越多的藏家所珍視。大雅齋款瓷器雖然是晚清時期所燒造的瓷器,但是它的製作工藝方面仍然沒有絲毫倦怠,可以同清三代盛世時期的瓷器相媲美。紫色百合香為您講述大雅齋款瓷器收藏知識,使您對此時的精品瓷器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
  • 破「瓷」重圓:跨越歷史時空的對話
    根據對御窯廠遺址出土瓷片的研究考證,為防止宮廷用瓷流入民間,「落選者」會被就地打碎、集中掩埋。「我們在出土的碎片上發現了明顯的敲擊痕,證明這些器物是有意被敲碎的。」江建新說,官窯處理瑕疵品有嚴格制度,特別是明代早中期,哪怕不是試驗品或者瑕疵品,多出來的精品也會被銷毀。
  • 價值連城的「7501」毛主席專用瓷(組圖)
    大河網訊  1975年1月,設在江西的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根據中央辦公廳文件指示,秘密研製一批供毛主席專用的生活用瓷,工程代號為「7501」。30多年過去了,這批「神秘」瓷器的價值也由當初的幾十元翻了數萬倍:一隻「7501瓷」調羹10萬元,一個小瓷碗170萬元,一壺十杯的一套酒具200萬元!
  • 以瓷為「紙」,以刀代「筆」,瓷器上的雕刻藝術
    光緒二十八年,清廷農工商部工藝局學堂設有鐫瓷科,自此名家輩出,刻瓷的技藝得以發揚。刻瓷,是釉面上遊走的刀刻藝術,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將詩、書、畫融為一體,人物、山水、花鳥,凡是筆墨描繪之物無一不可訴諸釉面瓷器之上,充分展示了傳統瓷雕的藝術魅力。好的刻瓷,不僅能讓觀賞者感受到金石氣的刀味,更能展現出中國畫的水墨韻味。
  • 文博會裡看蒼南:一雙筷子五個碗
    屆時,不妨到蒼南主題館去看看「一雙筷子五個碗」。本屆展會,蒼南主題館將以「碗約蒼南」為主題,邀大家相約於蒼南,共同領略瓷韻小鎮風情。溫州都市報3月18日09版報導版面圖「五個碗」「碗」指代碗窯,即蒼南縣橋墩鎮碗窯片區,通過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徐定昌及溫州甌窯學會會長陳景煒對碗窯瓷器的創作提升,展示碗窖悠久制瓷歷史及文旅融合發展的新願景。
  • 華光國瓷「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暖心上市
    華光國瓷「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暖心上市,其中「好運連連·平安守歲茶禮」,含竹福茶壺1件、竹福茶杯6件、竹福茶杯碟6件。吃一餐除夕餃子宴,喝一壺暖心的平安守歲茶,這才叫過年。竹枝呈現於瓷器之上,別有一番韻味:竹,不僅有蒸蒸日上節節高的表現力,其鬱鬱蔥蔥的屬性又彰顯蓬勃的復甦氣息,再加以竹之君子氣節,與茶具更是神韻相通。
  • 瓷器上的女性魅力,明清官窯最美麗的30件仕女紋瓷器(附高清圖)
    在中國古代,以仕女作為裝飾紋飾的瓷器,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其圓潤飽滿的臉型與豐腴雍容的體態,具有典型的唐代仕女風格。唐代 仕女紋瓷陶瓷上的仕女紋發展黃金期間是在明清兩代。明代,仕女圖已經成為瓷器上較為流行的裝飾圖案,其描繪的仕女以貴族美女為多,雖畫工不甚精細,但著重體現女子恬淡閒適的姿態,頗有古意。
  • 蒼南館的一雙筷子五個碗,講述的是「家」的故事
    摘要:「我小的時候就用這種青花瓷碗吃飯,看到這些瓷碗,就想起小時候外婆拿著筷子把菜夾到我碗裡的情景,一切都恍如昨日。」 在文博會上,市民陳先生看著蒼南館裡的碗窯瓷器,勾起他如潮水般的回憶。筷子和碗,對中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餐具,更是情感和文化的傳承。今年的文博會蒼南主題館以「碗約蒼南」為主題,展示「一雙筷子五個碗」的特殊含義,受到了市民的普遍好評。橋墩鎮鎮長詹光華告訴記者,蒼南素有「浙江美麗南大門」之稱,人文底蘊厚重,橋墩碗窯就是其中一塊瑰寶,在鼎盛時期,碗窯有3600多名工匠在製作瓷器,產品銷往日本、東南亞等地。
  • 《瓷器家》雲煙過眼錄﹙五﹚來自玫茵堂的故知——宋代奇石窯醉酒...
    出土物有碗、盤、罐、壇等器物殘片,其裝飾有印花、刻花、彩繪三種,並發現少量窯變釉瓷器碎片。 如 1986 年 12 月浙江省義烏縣柳青鄉遊覽亭村窖藏出土的七件宋代鏨刻人物故事銀盞託 ﹙連碗﹚ ,銀碗碗心均刻有人物,其中五件即是人物飲酒圖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亦收藏有一件明代 ﹙16 世紀﹚ 的白地黑花褐彩罐,也是開光內以連環畫形式表現了「太白醉酒」的前後情節,該罐據考證為河南禹州窯場的產品 。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動物雕塑和象生類造型
    雕塑瓷的製作工藝包括圓雕、捏雕、鏤雕、浮雕等,根據作品創作與表現主題的需要,幾技並用,即融捏、雕、刻於一體,是深受社會和百姓喜愛的一種雕塑造型工藝。清代是中國瓷器蓬勃發展的巔峰時期,也是中國瓷器成就斐然、瓷器種類非常豐富、工藝精巧的時期,無論是在造瓷業的規模上,還是在工藝、造型和裝飾上都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 年前老習俗添碗加筷 專家:本色筷子骨瓷碗最佳
    黃宏武說,這主要是因為塑料筷子質感較脆,受熱後容易變形、熔化,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大家知識的增長,很多人已經不敢使用這種塑料筷子了,所以塑料筷子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    「我從來不買花裡胡哨的筷子,通常都選本色的。」
  • 瀋陽肇新窯業:中國陶瓷史上的輝煌一頁
    一天,他偶然在一本窯業雜誌中看到一篇載有日本人在大連辦一座大華窯業會社的文章,深有感觸,想到日本人掠奪我國豐富原料生產瓷器,佔據我國市場,令人痛心。瓷器是中國發明的,在唐宋時,日本多次派人來學習。如今,曾被世界稱為「瓷器之國」的中國,竟在世界市場上一蹶不振,而日本國內生產的瓷器以「價廉物美」衝擊著中國市場,進而又在中國設廠製造,更將嚴重地危害中國的陶瓷生產。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宋瓷的主人可能是彭祖後裔錢茂
    朱元璋只喜歡紅色特別是釉裡紅陶瓷,反對青白色宋瓷,認為那是腐敗之物,凡有者必定受罰,只能悄悄收藏於地下。明代全國如此,遂寧官員和富人不可倖免,於是有了金魚村的地下宋瓷。可以說,遂寧「四川宋瓷博物館」就是反腐倡廉的基地,故事動人,文化厚重。問題三宋瓷是錢茂的私產並由他埋入地下?
  • 「釉」惑:中國瓷器釉色大全
    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不同的釉有不同的顏色,釉的顏色就稱為釉色 。瓷器的釉彩開始比較單一,隨著瓷業的發展與科技進步,由開始的一種釉彩的素瓷發展到多種釉彩的彩瓷,詳細區分名稱很多。
  • 宋元明清陶瓷上的各式魚紋,靈動飄逸,別具一格
    敞口,弧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瑩潤,玻璃質感強,碗內壁及內底刻划水波紋、雙魚紋。紋飾劃刻的技法靈動、飄逸,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漢晉時期的雙魚紋銅洗或瓷洗,器腹都很深,它們的功用應該是盥洗用具。北宋呂大臨編撰《考古圖》、宋徽宗敕撰《宣和博古圖》中都著重介紹過漢代的雙魚洗,兩宋文人好古之風盛行,亦注重文房雅玩,於是這類具有仿古特色的雙魚筆洗、雙魚紋盤便流行於宋元時期。
  • 極致文案配極致珍品:世上最名貴的瓷器是清宮御製瓷胎畫琺瑯
    瓷器行業內早就有「一件琺瑯彩,十件官窯瓷」的說法,可見琺瑯彩瓷確實是瓷器裡當之無愧的皇后。何為琺瑯彩瓷?她的學名是瓷胎畫琺瑯,於清康熙末年在皇宮內燒製成功,在雍正時期達到頂峰,乾隆中期以後逐漸衰落失傳——存世時間僅僅只有短短的七十餘年!是名副其實的清宮秘藏。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佛教有「花開見佛性」一說,其中的「花」即指蓮花,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花朵。象徵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如詩如畫如蓮花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很早就出現了描寫蓮的詩句。
  • 買一隻1.5億元的碗是什麼感覺?定窯!
    2013年春季,中國藝術品交易推出的一件定窯瓷器刻蓮花紋碗以約合人民幣1384萬元高價成交,10多年前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1239.41萬港元成交的定窯瓷器黑釉鷓鴣斑碗所保持了許久的記錄就此打破。 到了2014年,定窯的旺盛勢頭依然不減。
  • 金木水火土,天人終合一,陶瓷究竟是第幾大藝術?
    她的名字叫瓷器,英文名china(中國)。溯源追宗,古代先賢將大千世界解構成「金、木、水、火、土」,五要素統而合之,謂之制陶。以土為型摻之以水,噴塗含金之釉料,以木燃之經窯火培燒,普通的泥土,物化成氣韻蒼潤,造化於心的瓷器,這實在是「天人合一」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