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2021-01-13 人民網

原標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桂亞蘭 

  蓮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稱芙蕖、芙蓉。《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郭璞註:「芙蕖其總名也,別名芙蓉;江東呼荷;菡萏,蓮華也。」唐李白亦有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千百年來,蓮以它獨特的花形,芬芳的氣質,不染纖塵的高潔品德深受世人喜愛。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佛教有「花開見佛性」一說,其中的「花」即指蓮花,蓮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種子(蓮子)並存的花朵。象徵佛「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駐。

  如詩如畫如蓮花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很早就出現了描寫蓮的詩句。最為今人耳熟能詳的便是宋代著名學者周敦頤之《愛蓮說》,他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一段盡善盡美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周敦頤對蓮花的傾慕之情。

  屈原《離騷》有雲「制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南北朝樂府民歌中詠蓮的作品更是不勝枚舉。《清商曲辭·青陽度》「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生並頭蓮」;南朝梁劉孝威《採蓮曲》「鏡湖三百裡,菡萏發荷花。」一曲曲清新秀麗的民歌把江南水鄉蓮花盛開的美景描寫的如詩如畫。

  蓮紋瓷韻總動人

  蓮花作為佛教的標誌,代表「淨土」,象徵「純潔」,寓意「吉祥」。我國用蓮花作為裝飾題材大約始於周代,蓮花紋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紋飾之一,其興起與佛教的盛行密切相關。東漢時期,佛教自印度傳入我國。經過逐漸的適應和緩慢的流傳,到東晉、南北朝時已遍及大江南北。隨著佛教的到來,佛教藝術隨之興起,蓮花紋飾出現在我國瓷器上面,則首見於六朝青瓷。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陶瓷器、花磚、銅鏡等器物中常見蓮花題材裝飾。據史料記載,南朝梁代佛教最興盛時佛寺多達兩千多所,北魏末期僧尼多達兩百餘萬人,唐杜牧有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極言南朝寺廟之多。在各種工藝品中,蓮花題材幾乎無處不見,佛教藝術的影響已深入到各個領域。蓮紋此時不僅大量裝飾在盤碗類圓器上,也廣泛用於罐、尊等琢器上。裝飾技法大為拓展,更為豐富,除了延用重線淺刻外,還採用浮雕、堆塑、模印帖花等多種技法。

  盛唐時期政治開明,佛教平穩發展,蓮花在佛教一書中仍然是最重要的裝飾題材。同時,唐代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更為裝飾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土壤,除了佛教藝術外,在雕塑、建築、繪畫以及銅鏡、石刻等工藝形式中蓮花裝飾也很常見。

  宋代五大名窯的出現,為蓮花紋陶瓷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宋代蓮花紋較唐朝蓮花紋相比,在器物上佔主導地位,遍布整個器物,與南北朝蓮花紋尊有相似之處,但與後者浮雕、繁縟的風格相比,宋代瓷器蓮花多為刻劃的陰線紋,構圖顯得疏密適度。

  到了清代,自然形態和變體蓮瓣紋樣大量使用,以繪製形的蓮花形態裝飾於瓷器上,蓮花從以主體為紋樣到與荷葉的組合,再到輔助紋飾,甚而與多種紋樣組合的發展趨勢。蓮花形態特徵從含苞待放狀到寫實狀,再到幾何化的特徵,都充分反映了蓮花在瓷器上的運用和變化。

  蓮花是我國傳統的裝飾題材,在西周晚期的青銅紋飾中已開始嶄露頭角,春秋戰國的銅器、陶器上普遍採用蓮瓣作為裝飾。但中國瓷器上的蓮紋是受佛教藝術的影響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瓷器蓮花紋樣,從早期的堆塑蓮瓣到刻劃蓮瓣,再到繪製整朵蓮花和變體蓮瓣的發展路線,既反映了中國古代陶瓷技術的進步對蓮花紋表現手法的演進,又充分反映了蓮花紋在裝飾紋樣中的重要地位。

(責編:潘佳佳、董子龍)

相關焦點

  • 最讓男人望而卻步的三個生肖女,天生高冷,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生肖豬一直以來,生肖豬都被稱為是冰美人,寒氣逼人,冷酷的性格使她們看起來就是一個難易親近的人,但是身上又有著一種神秘的氣質讓很多人著迷,正如那一句「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她們習慣了以冷酷的一面面對所有人,似乎沒有東西可以動搖她們冰冷的心。
  • 瓷器知識:興起於元、明、清三朝,具有美好寓意的蓮花紋飾!
    #瓷器紋飾#以植物為題材對陶瓷器進行裝飾的歷史極為悠久。植物紋常以寫實或變形的手法,對瓷器進行裝飾,在瓷器紋飾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其中,蓮紋隨佛教傳入,在中國的工藝品上逐漸流行起來。蓮花在佛教中常比喻為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是「淨土」的代表。
  • 吸引力很強,但卻會讓人不敢靠近的星座女,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主筆:Miya很多人自身好像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矛盾體,就比如在生活中接觸一些人時,明明想要去靠近對方,可又會在接近的時候猶豫很久。而這個星座可能就是會讓人猶豫的一類人,她們自身吸引力很強,但卻會讓人不敢靠近。
  • 吸引力很強,但卻會讓人不敢靠近的星座女,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主筆:Miya 很多人自身好像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矛盾體,就比如在生活中接觸一些人時,明明想要去靠近對方,可又會在接近的時候猶豫很久 因此在一些人碰了壁之後,江湖應該就會流傳著天蠍座的傳說了,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吸引力這種東西她們沒法控制,能夠控制的大概就是讓人對自己抱有敬畏之心吧。
  • 這些瓷器裡的蓮花紋,不僅美輪美奐,還栩栩如生!
    今天我們重點要介紹的就是「蓮花紋」。蓮花是最受中國人喜愛的花卉之一,蓮有君子品格代表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而且蓮還是佛界聖物,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是用蓮子串成。清.白玉鷺鷥蓮花圖插屏應用到瓷器裡,最常見的就是纏枝蓮,它外型抽象,荷花莖是筆挺挺的,纏枝蓮卻是纏綿環繞;大片大片的荷葉,在纏枝蓮裡也看不到,倒像是樹葉;我們初次見到這種紋路,很難聯想到這是蓮花紋的一種。
  • 蓮花紋在陶瓷運用上的演變過程探析
    蓮花紋是我國的傳統裝飾題材,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器與陶器,普遍採用蓮瓣紋作為裝飾,而陶瓷上的蓮花紋是從佛教藝術中提煉出來的。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經濟文化和佛教的影響,蓮花紋表現形式日趨多樣,花紋種類日益增多,無論是皇家、民間還是在儒、釋、道藝術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硯外之藝】 從蓮花紋到寶相花紋,淺談佛教美學和世俗化對其演變...
    寶相花紋樣作為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紋樣之一,是由盛開的花朵、花的瓣葉、含苞待放的花、花的蓓蕾和葉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對稱旋律」重新組合排列,創造出的一種層疊繁複、豐滿華美、端莊大氣的裝飾花紋,被廣泛應用在絲織物、金銀器、瓷器,建築等各類工藝美術品上。
  • 冷豔高貴,氣質不凡的三大星座女,讓人只敢遠觀不敢褻瀆
    天蠍女天蠍座女生從小到大可都像是移動冰櫃一樣,他們最具冷豔美,不僅身材凹凸有致,而且非常性感,有一種無法接近的美好,他們散發著濃濃的女人味兒,如果說處女座的冷淡,還算是對這個世界保留著一點兒挑剔的冷,對人對事還是挺優雅的,那麼天蠍女的冷就真的是骨子裡散發出來的高貴冷豔了,天蠍不自覺的吸引男人的目光,卻又拒人於千裡之外,讓人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500年修行,才成為夫妻,今生的緣,前世的債,這些你不可不知!
    佛家認為: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夫妻的相遇是前生的緣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成為夫妻,前世肯定是經歷了很多,今世才會在一起。淨空法師說:夫妻的關係,離不開「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
  • 中元特輯 || 紫微鬥數看前世今生
    而孤魂野鬼無處可歸,放燈超度暫且安息。 另外,中元節還有一個佛教的小故事。 佛祖還說:「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 佛教:虛雲大師的前世今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按照佛法的教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我們這個生命是三緣和合:父精、母血和中陰身的結合,才會有我們這個生命。何謂中陰身?當我們這個生命消亡,我們的靈魂離開這具肉體,還沒有開始進入到另一個生命的中間階段,就是中陰身。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凡俗之人,做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來生到底投生到那一道,就是「業」與「緣」的關係了。
  • 請問佛教的高僧:「我又記不得前世,為何還要背負前世的因果?」
    我們都知道,佛教常常講前世今生。並且不僅僅是佛教會講,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常常提到這樣的話題,並教育我們一定要多多行善。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不記得自己過去生的,更是看不到後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以主觀感受來判斷前生來生是否存在。
  • 今生的相遇,都是前世的虧欠
    每場相遇,都是前世的一個夙願,可能是前世未償還的情債,也就是說,只有前世的相欠,才會有今生的相遇,好好珍惜你今生遇見的每一個人。今生能來到你生命裡,陪在你身邊的人,那就是前世因為虧欠而還債來的,到底陪在你身邊多長時間,不管是一年還是幾年,都是償還前世的債。今生所有的遇見,都逃不過前世的相欠。這是宿命的輪迴,不見不散。
  • 命理看一個人的前世今生
    在佛教學說中,每一個人都從虛空中輪迴到這個紙醉金迷的人世上,懷抱著善與惡,不斷地在愛與恨、離與合、對與錯、生與死之間作出取捨,無邊的業火
  • 「因果通三世」,99歲高僧:想知道前世如何,看今生2樣東西足以
    導語佛說因果通三世,在佛教當中,我們是有投胎轉世這個說法的。對於投胎轉世這個話題,肯定是與我們的佛教有關係,與我們生活當中的哲學有關。就在我們的佛學當中,佛學經常講著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而且佛經裡面經常會提到"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實對於佛教的這句話來理解的話,我們都能夠簡單地推出一個人的前世今生的果報是如何的。
  • 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前世今生我的前世今生電影故事脈絡梳理一油灌車爆炸事件,死傷無數,致使很多家庭破碎。章小敏就是此次事件的無辜之一,她開車趕著回家給將四歲的小女兒慶祝生日,經過某高速公路,不幸遇難。章小敏也無路可逃,她被銬上了鐵鎖,鬼差給了她一張陰陽生死簿,記錄了她今生的生平,她不願離開,她死得太冤了,不甘心,她不想看生死簿,她滿手泥濘的。(她沒有辦法,這是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的)【6】她一路跟著鬼差,到黃泉路上,她看到她前世的媽媽,想跟她一起走,但那都只是前世,過去的前世,前世媽媽帶她找到她前世的緣,和死因,她前世的愛人,道別。
  • 不可不知!世人對佛教最常見的四大誤解(圖)
    佛以慈悲喜舍對待一切眾生,他是一個指導者,因此佛與人是師生關係,只要依循其教法, 人人皆可成佛,因此就本性而言,佛與人是平等的。 智迷不辨 常有人批判信佛為迷信。何謂迷信?不經審慎思考和理性明辨,迷迷糊糊相信,稱為迷信。批判者往往未曾聽經聞法,甚且連「佛」之本意亦無言以對,即主觀認定佛教為迷信,此批判者豈非更為盲從、迷信?何謂智信?
  • 佛說:人有前世今生,可是我們為什麼沒有前世的記憶?
    在佛教中,因果報應就是對人死後重生的最好解釋。為什麼有的人明明作惡多端,但依舊是過著比普通百姓好的日子;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及時行善,但依舊是沒有好的結果。有一句話叫做「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亦是對人的前生與來世的解說,那麼人生在世,又真的有來世的可能嗎?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姻緣輪迴,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因果報應,又不可思議。
  • 關於前世今生的輪迴,有什麼科學的解釋嗎?
    我們經常看的小說,電視劇,經常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和你在一起」,人們也常說「今生能夠跟你在一起,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那麼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科學是怎麼解釋的。以前CCTV-9曾經放過一個記錄片,專門講了一些前世和今生的記載,記載案例裡的一些人都能準確說出自己前世的故事,並且到達自己從未去過的地方,準確說出自己前世父母及親人子女的名字。我國藏傳佛教至今還延習著尋找「轉世靈童」作為繼室活佛的做法。這些至今還無法被現代科學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