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紋在陶瓷運用上的演變過程探析

2021-01-09 人民政協網

蓮花紋是我國的傳統裝飾題材,春秋戰國時期的銅器與陶器,普遍採用蓮瓣紋作為裝飾,而陶瓷上的蓮花紋是從佛教藝術中提煉出來的。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經濟文化和佛教的影響,蓮花紋表現形式日趨多樣,花紋種類日益增多,無論是皇家、民間還是在儒、釋、道藝術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東晉開始再到南北朝的鼎盛時期,蓮花紋都帶有比較濃鬱的宗教色彩。到了唐代,中華民族的巨大同化力將外來的藝術精華融入到本民族的傳統藝術中,陶瓷蓮花紋進入到成熟時期。宋代我國陶瓷裝飾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陶瓷裝飾題材日益豐富,蓮花紋作為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紋樣之一,日益世俗化。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八吉祥蓮花瓶


一、 蓮花紋的文化屬性

中國古代陶瓷蓮紋裝飾,有著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與裝飾形式,歷經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演變,至今仍然活躍在當代人的生活和藝術創作中。蓮花紋飾作為最古老的植物裝飾紋樣之一,歷來深受中國人的喜愛,這和它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密切關係。蓮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最喜愛的花卉之一,古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讚嘆其外貌之美,以「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來贊其孤傲、高雅、純潔的品格。蓮和荷更有寓意吉祥深遠,集諧音巧聯,獨沐佛光為一身之絕妙。自古以來蓮花就被人們視為聖潔和祥瑞之物,人們對蓮花的鐘愛也已成為傳統的習俗。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花紋盤

蓮花紋是一種以佛教「蓮花」為題材的紋飾,稱為蓮花紋飾。蓮花在佛教文化影響中是一個普遍被接受的符號,蓮花和佛教的淵源由來已久,如佛祖誕生時就有「步步生蓮」的傳說。蓮花是整個佛教的象徵,以蓮花的純潔表示佛國淨土,佛教中用「出五濁世,無所染著」來讚譽蓮花的聖潔。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並一度廣泛傳播開來,而中國的驕傲「陶瓷藝術」也受佛教的影響有了濃鬱的佛國色彩。「蓮花紋」之所以在中國的陶瓷藝術中有如此繁多的出現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佛教對中國人民生活的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繫。蓮花在佛教中象徵著精神的升華和理想完善的境界,蓮花的高潔寓示了佛教的教義精神,即真善美的集合。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蓮花是真、善、美統一的化身;而蓮花繪畫題材所展現的蒼翠幽雅、富於冷靜,給人帶來幽玄情趣的色澤正與道家所追慕的「虛、空、靜」、「以素潔為美」的境界相吻合。當儒家文化和佛、道教結合後,蓮花包含了中國人心中所有美好的願望和祝福,並使中國人對蓮花紋飾的喜愛從一種集體的無意識的形式美和情感因素上升到哲理的高度。

二、 蓮花紋在陶瓷裝飾中的特徵轉變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蓮花紋開始大量出現,這不僅是當時社會時代的外在反應,更多的是與人們所追求的往生的精神狀態相適應。蓮花在陶瓷作品中的運用從東晉的初露端倪到南北朝的鼎盛時期,蓮化紋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此時期的蓮花紋飾主要用於罐、尊、盞、缽、碗等器物上,這一時期罐類上的蓮花紋尤具特色,典型的藝術蓮花尊也就應時而生了。在技法上,除了延用重線淺刻外,還採用浮雕、堆塑、模印貼花等多種技法。蓮花是佛和淨土的象徵,此時期蓮花的象徵意義和佛教有很大關係,蓮花的風行也與南北朝時期佛教的盛行有著密切的關係。正因為人們對往生淨土的信仰,把象徵清淨高潔的蓮花作為了圖案標誌,反映在某些生活陶瓷器皿上,從而陶瓷的裝飾藝術就產生了經過藝術提煉的蓮瓣紋圖案,並逐漸擴展開來。

清雍正 青花纏枝蓮花紋燭臺

到了隋唐五代後,蓮花紋漸漸減弱了宗教內涵,多了幾分生活氣息,陶瓷蓮紋的裝飾涵義開始有了本土化的寓意。同時由於繪畫藝術引入陶瓷裝飾領域,完整的蓮荷圖案、水禽蓮池圖案開始以繪畫的形式出現在陶瓷裝飾上,因而它的涵義也就被拓展得更寬更廣,並顯示出了偉大的魅力與獨特的風格,開始慢慢地變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與形式。「幻想的宗教世界已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並把外來藝術的精華水乳交融地融入本民族的傳統藝術中」。隋唐陶藝蓮花紋飾的裝飾工藝除了沿用前代刻花等工藝外,印花工藝在這一時期很流行。這時期蓮花紋飾造型更加豐富,裝飾感也比前朝更強,而且還出現了新的裝飾形式,即寶相花紋,這種紋樣是綜合了蓮花、牡丹等花卉的優點,形成了一種更富美感的紋樣。這一時期的蓮花象徵意義除了有佛教的象徵意義外還有道教的象徵意義,蓮花被賦予了道家仙氣。

宋代以後佛教世俗化,蓮花紋的裝飾雖然還有大量美好的作品出現,但宗教意味已經淡薄,蓮花已失去了其宗教含義而成為優美的裝飾題材。宋代蓮花紋裝飾風格簡潔明亮、秀麗典雅,荷塘風光、河池水禽、嬰戲蓮花等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的圖案大量出現,蓮花的形態更是婀娜多姿。宋代的吉州窯、龍泉窯、景德鎮窯、磁州窯、定窯的瓶、枕、盤、碗、罐上的蓮花紋飾,其裝飾豐富、姿態優美。其中以一花一葉的裝飾較多,器皿上的畫面用深而寬的斜向刀痕將荷葉的輪廓刻劃出來,同時舒展開的荷葉託起一朵蓮花,劃以淺而密的篦紋來表示花脈的葉筋,這就使整朵花的立體感增強了,也顯得更加地活潑有力。纏枝蓮的構圖多出現於碗、盤、瓶、罐等器物上,構圖也較為普通。蓮花紋飾此時的象徵意義已經逐漸擺脫了宗教的幹擾,民間的象徵意義除了延續之前的象徵女性的美麗純潔,以及象徵生殖崇拜和美好愛情等之外,在宋人周敦頤《愛蓮說》的影響下,又多了一個君子的象徵意義,很多文人喜歡以蓮花來比喻君子的優秀品質。

元代的蓮花紋裝飾工整繁密,蓮花圖像剛勁有力,體現了元代粗獷豪邁的民族精神。陶瓷上的蓮花裝飾手法開始向繪畫演變,極少有劃花、刻花。陶瓷蓮紋裝飾中的蓮瓣肥大,蓮瓣與蓮瓣間有空隙,瓣中繪有雜寶等各式紋樣,其繪畫精緻,紋飾構圖嚴謹,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元代,青花瓷大量出現。蓮花元素是元代青花瓷器最常見的裝飾,這種經過變形的蓮瓣俗稱「八大碼」,它是梵文的音譯,就是蓮花的意思。花瓣較尖,頂端向內收起,花瓣表面有很多裝飾圖案。外廓由外粗內細的兩道線構成,線條轉折生硬,顯得稜角分明。元青花蓮花紋飾的組成要素和基礎是基於宋代流行的把蓮紋飾,而把蓮紋飾又與佛教的瓶蓮紋飾有著構圖形式上的傳承性。元青花蓮紋類型豐富,而且構圖工整,表現出莊嚴和規範的風格,瓶、罐、壺等器物多在腹部或肩部飾蓮瓣及蓮葉紋。

明代的蓮花圖像裝飾性很強,無論是造型還是構圖,都達到了非常精緻沉穩的程度,這時期的藝術特徵是端莊敦厚富貴卻不浮華。明代在繼承宋元時期的蓮紋裝飾基礎上,對蓮紋裝飾有了更多的變化,多以纏枝、串枝形式裝飾器物。纏枝蓮紋圖案的構圖優美,枝葉連綿起伏、節外生枝、枝外生節,花葉都作了裝飾性的改變。連綿起伏的纏枝蓮,仿佛是蓮花的根長莖、莖生葉、葉長花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生長特點。纏枝蓮花紋的裝飾有著各種不同的形態,有的是以纏枝蓮紋為圖案的花瓶和圓盤,有的是在纏枝蓮花紋之中,以「暗八仙、八寶」等圖案來襯託。除了單純的纏枝紋外,還出現了大量與蓮紋合繪的圖案裝飾於陶瓷器皿的表面,如龍穿蓮、鳳穿蓮、纏枝蓮託八寶、纏枝蓮託梵文等。這一時期的蓮花紋飾中蓮瓣較寬大,排列漸緊,瓣與瓣間空隙漸小,以至於無,蓮瓣完全連在一起。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雙耳鹿頭尊

清代是中國彩瓷藝術的最高峰,隨著青花、鬥彩、五彩以及各種釉上彩繪的出現和成熟,蓮花題材在陶瓷裝飾上更為多見。明代成化年間就已經開始出現釉上五彩,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則是五彩描金。素三彩的荷花紋瓶,運用礬紅勾勒出紅蓮的五彩,用素彩來勾染白蓮與碧蓮,可謂是高雅脫俗。清朝人們對繁縟的事物比較喜愛,「繁縟精巧」是清代蓮花紋飾的一大特點。清代纏枝蓮一改明代疏朗自然的風格,開始向繁密、規整、對稱發展,經過美化變形的花頭和枝葉,姿態萬千,裝飾性很強。清代時期的蓮花紋飾多以蓮花和童子,以及魚等其它紋飾組合在一起,「圖必有意,言必吉祥」,組合成能夠表達特定含義的一種寓意深刻的圖案形式。有關蓮花的吉祥圖案主要是以蓮、魚、鳥、童子、龍鳳等組合的吉祥圖案,如「雙魚戲蓮」「蜻蜓荷花」以及「鴛鴦戲蓮」,這些紋飾象徵愛情幸福、婚姻美滿。陶瓷器上的蓮瓣逐步變形,即所謂異化,圖案化,或似像非像,更加具有裝飾性和生活化。

三、 結語

蓮花紋樣經過歷史的演變,無論是在儒、釋、道諸藝術中的特殊意義,還是民間簡單的圖樣裝飾中,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蓮花作為千百年來人們所寄託的追尋嚮往美好的載體,展示著清廉高潔的精神。每個時期由於社會習俗,個人審美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同,會使蓮花裝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蓮花紋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寫實到寫意的轉變過程,由最初的生殖崇拜、宗教符號發展到愛情的象徵,君子的代名詞。蓮花紋樣正是因為在陶瓷裝飾中易於刻畫、雅俗共賞、平易近人的各種特性而沿用至今,其生命力是強盛的。隨著人們的審美觀念的變化,蓮花紋樣它所表現的具體內涵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是它得以長期延續的根本所在。

相關焦點

  • 【硯外之藝】 從蓮花紋到寶相花紋,淺談佛教美學和世俗化對其演變...
    可見,寶相花是由蓮花紋演變而來的。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傳統的蓮花紋樣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偏向於寫實,如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上的石刻蓮花,繪出了花蕊和蓮蓬,有著細膩的正側面形象,另一種就是呈圖案化的,如山東嘉祥宋山出土的漢畫像石上的蓮紋,這些蓮紋造型以「十」結構的正面俯視形象為主,或四出,或八出,有的瓣與瓣相連,與花心成一整體,有的瓣與瓣分開,從花心向四方發出。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佛教蓮花紋瓷器的前世今生   桂亞蘭    蓮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又稱芙蕖、芙蓉。《爾雅·釋草》「荷,芙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郭璞註:「芙蕖其總名也,別名芙蓉;江東呼荷;菡萏,蓮華也。」唐李白亦有詩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漢字的演變過程 2012-11-26 16:5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香誠陶瓷舉辦「五行風水與陶瓷營銷」主題講座
    中國陶瓷網訊 (記者/鄒紫凱 攝影/張建華)10月19日下午,佛山香誠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誠陶瓷)旗下的香誠瓷磚品牌(以下簡稱香誠瓷磚)在華夏第一家美國香誠瓷磚總部展廳一樓舉辦了「五行風水與陶瓷營銷」主題講座。受邀參加該講座的有相關經銷商、媒體等人士。
  • 這些瓷器裡的蓮花紋,不僅美輪美奐,還栩栩如生!
    今天我們重點要介紹的就是「蓮花紋」。蓮花是最受中國人喜愛的花卉之一,蓮有君子品格代表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而且蓮還是佛界聖物,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是用蓮子串成。清.白玉鷺鷥蓮花圖插屏應用到瓷器裡,最常見的就是纏枝蓮,它外型抽象,荷花莖是筆挺挺的,纏枝蓮卻是纏綿環繞;大片大片的荷葉,在纏枝蓮裡也看不到,倒像是樹葉;我們初次見到這種紋路,很難聯想到這是蓮花紋的一種。
  • 陶瓷上的圖騰文化:龍紋的歷史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將龍的圖騰樣式應用到服裝、裝飾器皿和用具、以及傳統建築物上做闢邪物等,可以說文化涉及到哪裡,龍文化就延伸到哪裡。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
  • 隔熱材料、陶瓷用造孔劑的種類都有哪些?
    造孔劑一般來說,多孔陶瓷的製備主要包含陶瓷配料、造孔劑和結合劑。通過在材料製備過程中引入造孔劑,使材料內部形成大量孔隙,造孔劑種類的多樣性導致產生的孔隙不盡相同。通過將氯化銨引入到石墨烯片之間的間隙中,其進一步分解成氣體並在熱處理過程中產生分層孔,使複合材料具有疏鬆多孔的結構,促使電解質更好的滲透,為鋰離子提供更快的擴散通道,使得LTO/G複合材料成為鋰離子電池最有前景的陽極材料之一。
  • 偉特陶瓷袁宏福:偉特陶瓷憑三公鑄就宏偉
    偉特陶瓷是佛山市三公陶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被譽為佛山陶瓷產業轉移成功典範的江西普京陶瓷有限公司是其生產基地之一。偉特陶瓷2009年推出以來,以其穩定優質的產品、獨具魅力的品牌文化和實效型營銷理念,在高安產瓷區眾多品牌中迅速崛起,贏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同。
  • 智能線上走一圈,粉末變精密陶瓷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尤其是新材料的不斷迭代更新,匣缽的用途已經非常廣泛,在鋰電池等儲能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匣缽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耗材。  在德景源的生產車間走一走,你就可以直觀地了解到,鬆散細小的粉末如何變成耐高溫、耐腐蝕的高精度陶瓷匣缽。  這一神奇的變化,從配料開始。
  • 水星特殊的構造特徵,如何揭示其演變過程?
    那麼,水星到底具有哪些特殊的構造特徵,在其形成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水星的坑窪表面揭示暴力的早期太陽系事實上,就水星的外觀而言,它與我們地球的月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其表面所呈現出的大小不一的坑窪形態,便是該星球保留下的早期太陽系充滿暴力的證據。早前,科學家們就通過MESSENGER軌道飛行器探測了卡諾裡斯盆地全區域,即太陽系中面積最大、年齡最小的撞擊特徵之一。
  • 別讓陶瓷行業發展與環境治理「水火不容」
    陶瓷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貢獻出我們所需的日用瓷、藝術瓷和工業陶瓷外,還向當地地區「貢獻」了我們所不願的工業粉塵、大氣汙染、廢水廢渣等,對周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國家發展經濟的目的無非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若發展過程中因環境破壞而影響了人民生活,就有違發展經濟的本意,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本質要求,所以陶瓷行業要發展,就不能與環境保護「勢成水火」。
  • 伏羲八卦是宇宙萬物演變過程的抽象圖,能量變化是萬物誕生的根本
    《周易·繫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說的是伏羲八卦如何誕生的過程,實際上這也是宇宙萬物生成的過程。宇宙起源於一片混沌,這個時候的宇宙是人類無法認知的,之後誕生了一個叫太極的規則,這應該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從無極到太極的過程。
  • 陶瓷鍋燒焦了怎麼清洗 陶瓷鍋優點有哪些
    鍋這個東西,有過做飯經驗的人應該認識比較深,鍋這個物品使用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現在鍋的類型也是有不少,當然鍋不管是哪一種類型,都一定會有一個不好的點,就是容易燒焦,當然燒焦並非是鍋本身的問題,更多情況下,原因還都是因為火候沒掌握好,那麼陶瓷鍋燒焦了怎麼清洗?陶瓷鍋優點有哪些?
  • 佛教文化推崇荷花原因探析
    細觀寺院牌樓上的雕刻,在記述佛陀一生的雕刻中卻看不到佛陀的形象。有的雕塑只有一匹馬,馬背上有一把傘,傘下的空白象徵著佛陀的存在。雕刻中出現最多的符號是蓮花、菩提樹、金剛座、法輪和足印。蓮花象徵釋迦牟尼的誕生,菩提樹和金剛座象徵著釋迦牟尼成佛,法輪象徵著法輪初轉。足印象徵著釋迦牟尼四處傳教的善行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佛教中佛像的出現,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
  • 談陶瓷民俗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談陶瓷民俗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作為陶瓷的起源地,其濃厚的陶瓷文化一直令全球佩服。景德鎮陶瓷聞名世界,提到陶瓷,大伙兒最先想起的唯有人們瓷都景德鎮。景德鎮陶瓷擁有 數千年的文化歷史時間,能夠說成陶瓷的文化古都,景德鎮的陶瓷能有今日的貢獻除開與人們景德鎮文化的代代廣為流傳,景德鎮老百姓的勤勞努力擁有 重特大危害外,陶瓷民俗文化也對景德鎮的陶瓷造型藝術擁有 無法估量的危害。
  • 漢字的故事:漢字結構與演變草述(上)
    在系統了解漢字之前,我們先一起了解漢字的結構與演變,了解那些關於漢字趣事。漢字結構「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綜合百家,現在名稱取自許慎《說文解字》,次序源於班固《漢書》,根據漢字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會意與圖畫關係密切,所以圖畫在前;在象形(表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聲(標音)在後;假借只在讀音上有聯繫,與字義無關,所以在最後。
  • 瀋陽肇新窯業:中國陶瓷史上的輝煌一頁
    他運用在日本留學期間學到的先進技術知識及管理經驗,把它建設成為我國第一家現代化工廠。他的事業取得了很大成功,不到30歲,就被推舉為瀋陽市商會副會長,成為東北工商界的著名人士。」  杜重遠於1898年4月生於奉天省懷德縣(今吉林省公主嶺市楊大城子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中,小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奉天省立兩級師範附屬中學。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動物雕塑和象生類造型
    同時也要考慮到表現出動物在某種環境中的情況,要給動物預設適當的背景空間,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構圖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雕塑作品在燒制的過程中更加堅固穩定。初學雕塑者可以先做較簡單的無背景的造型姿勢,塑造特別一點的姿態就要注意動物在哪些場合該是怎樣的動態。比如塑造群像造型,就要把所有的大象形體當作一個整體來開展;塑造其中一頭的造型,要看它有無與其他幾頭相互聯繫。
  • 及冠之年 脫胎換骨 第二十屆中國(淄博)國際陶瓷博覽會首日側記
    以本屆陶博會的VI形象為例,以「陶瓷」兩個中文字體為設計原型,以解構方法打散組合,呈現出一件陶瓷作品從土變成泥, 再從泥變成瓷的過程。在色彩上採用撞色設計,呈現出更大的視覺衝擊力,力求讓觀者在似懂非懂之間引發思考共鳴,從而形成討論話題。這個設計,讓人耳目一新,實現了設計感、時尚度與趣味性的兼容。
  • 星沙「筆筒哥」家藏千餘珍貴陶瓷筆筒
    現今,收藏筆筒的愛好者不在少數,然而,將世間各色陶瓷筆筒集於一屋之下者,恐怕寥寥無幾。日前,記者來到碧桂園小區,走進闞志雄的筆筒世界。近30 餘年來,他收藏了1100 餘只明代以來的陶瓷筆筒,沒有一個重複,讓人稱奇。  祖傳筆筒讓他愛上收藏  在闞志雄家,一面牆的玻璃櫃裡擺滿了五彩斑斕的陶瓷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