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手機消息提示音打破了午休的寧靜,我拿出手機,看到有人私信:醫生,我最近趴在床上玩了兩小時的手機,翻過身躺下的時候,感到一陣手麻,這是什麼原因呀?是身體出現啥問題了嗎?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有生活經驗的人肯定不以為意,無非是身體出現了壓迫,出現了麻木,這還要問醫生。要是進一步問他們,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壓迫,他們可能就語塞了。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長時間趴著玩手機,會出現手麻。
長時間趴在床上玩手機,手發麻,那是因為手臂上的尺神經被壓到了,長時間的壓迫導致手臂發麻。
當我們趴下去的時候,手肘關節就會受到一定壓迫,尤其是手肘內側。而在手肘內側有一根重要的神經——尺神經。至於為什麼叫尺神經,完全是因為它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在醫學上,我們把大拇指的一側叫做橈側,而小拇指的一邊叫做尺側,這根神經叢小指一側通過,因此被稱作是尺神經。
在我們保持長期趴著的狀態,玩手機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用手肘內側,也就是尺神經一側接觸到床面。在長時間的按壓下,神經會出現缺血缺氧,漸漸地就會出現麻木感。
如果出現短時間的麻木,只要活動一下,改變體位,症狀就會慢慢緩解,不要過於憂慮。但是如果長期趴著玩手機,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症狀,需要及時就醫。
尺神經在肘管中如果受到壓迫,或者是牽拉摩擦,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症狀,這就是肘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輕度病症,出現肘管症候群的手臂靈活度下降,活動的時候會有生硬的感覺。第二等級是,中度病症,患者受壓迫的手會出現無力,但是肌肉不會出現萎縮。第三級是,重度病症,受累的手會出現肌肉萎縮。
對於輕度肘管症候群患者來說,只要進行保守治療,避免長時間壓迫尺神經,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症狀就會得到緩解。但是如果病情加重,手出現無力,肌肉萎縮,患者不能拿起細小的東西,或者系上鞋帶等精細活動時,即便是進行手術治療,恢復的效果也比較差。所以一旦出現肘管症候群,一定要儘早接受治療,有助於病情改善。
怎麼預防肘管症候群?
避免長時間敲打鍵盤或者接打電話,當反覆進行這兩種行為時,手肘會反覆屈伸,很容易出現損傷,誘發肘管症候群。另外在睡覺的時候,也不要長時間保持屈肘的睡姿,要經常變換體位,避免身體受到壓迫,出現麻木等不適。平時在看電視的時候,也不要習慣性地屈肘。而對於學生來說,看書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壓迫尺神經。
另外,經常趴著玩手機不僅會影響手肘健康,還會影響視力。所以,平時儘量坐著玩手機,同時要控制玩手機的時間,不要過於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