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家發現奇特青蛙用嘴巴聽聲音(圖)

2021-01-09 環球網

來自塞席爾群島的加德納蛙僅有一釐米長,曾經被認為是聾子,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它們實際上能夠通過嘴巴聽到聲音。

動物皮膚能夠將99.9%的聲波反射出去。如果沒有中耳,聲波不能被傳遞至內耳,但加德納蛙的嘴巴具有共振空腔的作用,能夠接收並放大同類的聲音信號。口腔和內耳之間的身體組織能夠將這些聲波輸送到內耳。

在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加德納蛙嘴巴和內耳之間的組織和少量組織層的厚度減少。博斯特博士說:「口腔和骨傳導的結合使沒有中耳的加德納蛙有效感知聲音。

為了測試加德納蛙是否真的用聲音溝通,科學家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放置了揚聲器,並播放預先錄製的蛙鳴。結果,雄性加德納蛙作出了回應,證明它們能夠聽到從揚聲器中傳來的聲音。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法國塞席爾群島的加德納蛙能夠通過嘴巴聽聲音,解開了長久以來的一個謎團。

加德納蛙是世界上最小的青蛙之一,僅有一釐米長。長久以來,科學家認為加德納蛙沒有聽力,因為它們沒有中耳和耳膜。但實際上,加德納蛙不但能夠呱呱叫,而且能接收其他兩棲類動物傳來的聲音信號。科學家對此一直感到很迷惑。

最近,法國科學家通過使用X射線檢測,發現青蛙的嘴巴具有共鳴器或放大器的功能,能夠接收並放大同類「說話」聲音的頻率,然後通過口腔及其內部組織將聲音傳導至內耳。

這個研究團隊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雷諾·博斯特(Renaud Boistel )領頭,包括法國許多研究機構和塞席爾自然保護組織的一些科學家。他們將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上。

這種聽音方式出現於約2-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當時有許多動物都採用這種方式進行聲音溝通。在那之後,四條腿的動物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聽覺系統,普遍具備了擁有鼓膜和聽小骨的中耳。

然而,青蛙不像人類那樣具備一個外耳,它們只有一個中耳,鼓膜位於頭部表面。傳入的聲波使鼓膜振動,鼓膜使用聽小骨將這些振動傳遞到內耳,在那裡由毛細胞將其轉化為電信號,並發送到大腦。

但是,加德納蛙連中耳也沒有。所以,很多研究者懷疑加德納蛙的大腦不能接收聲音信號,——也就是說它們是聾子,因為動物的皮膚能夠將99.9%的聲波反射出去。

博斯特博士表示,塞席爾群島遠離主大陸,加德納蛙曾經在島上的熱帶雨林中孤獨生活了長達4700萬至6500萬年。如果它們能聽到聲音,它們一定是古老的超級大陸——岡瓦納大陸倖存下來的生命形式。

為了測試加德納蛙是否真的用聲音溝通,科學家在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放置了揚聲器,並播放預先錄製的蛙鳴聲。結果,雄性加德納蛙作出了回應,證明它們能夠聽到從揚聲器中傳來的聲音。科學家們認為,它們可能是使用以肺或骨傳導為通路的另一種鼓膜傳遞聲波。

參與這項研究的歐洲同步輻射實驗室(European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科學家彼得·科勞特斯(Peter Cloetens)表示,人體組織是否傳輸聲音取決於它的生物力學性能。他使用X射線成像技術對加德納蛙進行檢測後確認,加德納蛙的部肺系統和肌肉對聲音傳達到內耳都沒有顯著的作用。

科學家通過數值模擬的方式探究聲音是否通過加德納蛙的頭部被接收。這些模擬證實,加德納蛙的嘴巴具有共鳴器或放大器的功能,能夠接收並放大同類發出的聲音信號。

科學家對不同物種進行同步輻射加速器X射線成像檢測,結果表明,促進口腔和內耳之間的聲音傳遞性能的是這樣兩個進化而來的身體變化:嘴巴和內耳之間的組織和少量組織層的厚度減少。

博斯特博士說:「口腔和骨傳導的結合使加德納青蛙不用中耳鼓膜也能有效地感知聲音。」(思北)

相關焦點

  • 嘴巴能當耳朵使?世界上最小青蛙用嘴聽聲
    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時事通訊社9月3日報導,於9月2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稱生存在印度洋島國塞席爾共和國上的某種超小型青蛙由於沒有中耳和鼓膜,而用口腔來聽取聲音。文章稱,幾乎所有的青蛙耳部外側都有鼓膜,聲波使鼓膜震動從而聲音信息傳遞給大腦。
  • 科學家發現第一種會發光的青蛙:亮度隨月相變化
    阿根廷科學家近日找到了第一種會發光的兩棲動物:圓點紋樹蛙。它們在黑暗中發光,亮度還會隨著月亮的陰晴圓缺而變化。這一結果發表在2月份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研究者推測,動物螢光現象可能遠比人們此前認為的常見。
  • 黇鹿現身地中海,用嘴巴蹭對方表達友好,擇偶不看外表聽聲音
    其三,聽聲音。了解的人都知道,黇鹿的叫聲低沉渾厚,聲音短促有力;梅花鹿的叫聲高亢嘹亮,聲音悠長圓潤。兩者的聲音有很明顯的區別。很多人見過黇鹿之後,都說它是一種漂亮的鹿,尤其在樹林中行動時,自帶仙氣!03用嘴巴蹭對方表達友好,也有調皮的一面,會兩腳直立「跳舞」黇鹿的動作優雅,肢體靈活,性格溫順,很能適應群體生活。也因為生活在食物豐富的地方,所以不會出現為了食物,而有矛盾或競爭。但黇鹿也有調皮的一面,憑藉著自己靈活的身軀與四肢,可以兩腳直立起來「跳舞」。
  • 天文學家發現奇特小行星 黯淡「低調」常「逆行」(圖)
    發現它的時候,這顆小行星離地球只有1.72億公裡,恰好在獅子座附近運行。通過軌道測算,專家發現這個奇特天體的運行軌道是個巨大的、非常扁的橢圓形,類似橄欖核的形狀,偏心率只有0.90,距離太陽最近和最遠的兩端相距甚遠,橫跨了60多億公裡,運行軌道跨越了兩個小行星帶。科學家還發現,它運動一周的時間居然要100年,而一顆普通的小行星,繞太陽運轉一圈,通常只要3-5年!
  • 人的嘴巴為什麼聽不見聲音?人的耳朵為什麼又不會說話?
    人類都長有耳朵,嘴巴,眼睛,這是在生存環境中進化出來的,為的是更好的適應環境而生存下來。但是可能沒有人想過,為什麼我們的耳朵不會說話?為什麼我們的嘴巴聽不見聲音?這一切與外界的大環境有關。在太陽系之中,太陽是恆星,就像物質的原子核,行星就像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
  • 還有硬幣大小的青蛙
    審核-小文1.透明蝸牛據《美國科學》網站的報導,科學家近日在克羅埃西亞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個蝸牛的新物種,其被命名為Zospeumtholussum。新發現的蝸牛不僅沒有眼睛,它們的外殼還沒有任何的色素,這也就意味著這種蝸牛是完全透明的。在陽光的直射下,我們甚至可以用晶瑩剔透來形容它們。
  • 「青蛙效應」式的日常生活慢性疾病提早來約你
    有一名程式設計師在網絡上發過一張圖,自我調侃稱能夠依據禿頂的情況來分辨這一程式設計師是初中級還是傑出。各位程式設計師過來看看你們的級別了,在圖中其將程式設計師分為四個級別:剛入行的程式設計師頭髮油光錚亮的,初級程式設計師已經開始掉頭髮了,頭髮變得很稀疏;中級程式設計師則已經成了一個標準禿頂男,而資深程式設計師則是非常典型的禿頂男了,腦袋成了個光滑的半球。
  • 科學家發現食指無名指長短顯示智力和生育力(圖) - CCTV.com
    科學家發現食指無名指長短顯示智力和生育力(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1日 14:58 來源: 這聽起來好像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結論,但現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研究人員的研究卻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們在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中稱,手指的確能夠暗示一個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於患心臟疾病、乳腺癌等疾病的機率。另外人的運動能力、攻擊性、孤獨症等也與食指和無名指的長短有聯繫。     科學家們稱,當我們的胚胎成長到5周左右時,手就已經出現了,但非常小,如同魚鰭一般。
  • 用嘴巴聽《論語》孔子卡通形象論語棒棒糖超炫酷
    這款人見人愛的小商品叫「論語棒棒糖」,一種用嘴巴聽《論語》的高科技糖果。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體驗是旅遊業的靈魂,而創新則是實現從文化到體驗的橋梁。近年來,人們的旅遊觀念發生了轉變,旅遊者已不僅僅滿足於傳統的「有物可看,有話可說」的觀光式遊歷,而更希望通過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等全方位的參與或體驗。
  • 愛路護路小衛士,小嘴巴喊出大聲音
    愛路護路小衛士,小嘴巴喊出大聲音 2020-12-28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在音樂神童莫扎特誕辰260年之際,中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實了爭論至今的莫扎特效應。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樂曲的節奏可能是大鼠和人出現莫扎特效應的關鍵;反向莫扎特音樂顯示了負向作用。這項研究論文《莫扎特、莫扎特的節奏和反向莫扎特效應:來自行為學與神經生物學的證據》,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出版的《科學報告》上。
  • 用嘴巴聽歌?你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棒棒糖~
    用嘴巴聽歌?一款用嘴巴聽音樂的棒棒糖含在嘴裡就可以聽到加油月捐主題曲這麼有愛這首主題曲由歌手黃英和兒子小九共同演唱其原理為骨傳導傳遞聲音通過口腔中牙齒與骨骼咬合糖果傳遞聲音到耳膜邊吃糖邊享受味蕾和聽覺上的新奇體驗感受到加油月捐帶來的愛和感動
  • 讀原著學英語_12《萬物簡史》倒黴到家的法國科學家
    這本書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講現代科學史,穿插了很多科學家的生平故事,妙趣橫生。本書作者Bill Bryson喜歡用口語化的語言敘述,因而裡面的英語要比一般的原著通俗易懂。今天讀第4章關於觀察金星凌日的片段,與劍橋雅思9 Test 2 閱讀第2篇文章講同樣的事。
  • 溫水其實煮不死青蛙,用偽科學來講道理是不對的
    比如一些我們經常聽到的理論,實際上卻是用偽科學來說明的,這是不對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溫水煮青蛙了。相信這個道理誰都聽過,說的是在進行生物實驗的時候,如果將一隻青蛙扔進沸水裡,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而如果將其放在涼水裡,而慢慢加熱,青蛙就不會感覺到水溫的上升,在不知不覺中就一命嗚呼了。然後以此作為例子,來證明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法國人白樂桑:中文很神秘 在法國傳播步入快行道
    他認為成語對他來說就好像一種「語言面貌」,可以讓人發現中文的魅力和語言裡所包含的文化、哲學內容。  有一次,老師布置的寒假家庭作業要求每個人回國休假期間複習若干個中國的成語,需要正確理解並能用之造句。當時,白樂桑一直覺得自己對成語「坐井觀天」領悟得不好。於是,他靈機一動,沒有去查詞典,而是來到巴黎的一個地鐵出口,將這個成語的大概意思用法語寫在小紙條上。想看看普通法國人的觀點。
  • 夢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 總結關於夢的五項奇特發現
    本文從心理學文獻中總結了關於夢的五項奇特發現。1、噩夢不足為懼沒人喜歡...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夢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本文從心理學文獻中總結了關於夢的五項奇特發現。
  • 盤點科學家認為最奇特的7個星系,有比銀河系大數千倍的星系!
    人類發明望遠鏡以後發現宇宙中有數不清的星辰存在,甚至連我們的銀河系也只是億萬個星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星系而已,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許多非常奇特的星系,讓人類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下面來看看科學家認為的那些比較另類的星系吧!
  • 太陽系外發現最小類地行星(圖)
    有獎評新聞   距離地球2.8萬光年,質量約為地球5.5倍  類地行星OGLE藝術圖。  本報綜合報導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73名天文學家於近日宣布,他們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迄今為止質量最小的,同時可能也是最遙遠的一顆類地行星。這一發現預示著在銀河系中其他地方找到生命跡象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據法新社26日報導,這一發現被公布在當天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