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它常常用來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 也就是來形容對人的殷切思念。
在《詩經》中的一首愛情民歌有這樣的描寫,一天有個英俊的小夥子看上了一位採野生植物的姑娘,姑娘也很喜歡這個小夥子,但是有一天這位姑娘沒有來採植物,小夥子覺得一天不見就好像過了三天一樣,一天不見,又好像過了三秋九月,又好像過了三年。
這裡的「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份,陰曆九月,也指三個季度,也就是九個月。在《採葛》中的「三秋」是指一個月,後來「三秋」泛指三年,常形容漫長歲月。人們常常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是這個意思,「三秋」「三歲」都是誇張的手法。「一日三秋」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縮寫版。#國學經典推薦#
作者:陳 君
校稿:遊金地 小揚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