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的複雜調製方法介紹

2020-11-15 電子產品世界

 要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5167.htm

•運營商要在現有的光纖中擠進100 Gbps的流量,而這些光纖原設計用於10 Gbps甚至2.5 Gbps光鏈路。
•DWDM(密集波分復用)系統不能使用100 Gbps數據流,因為有鄰道串擾問題。
•QPSK(正交相移鍵控)信號要比NRZ(不歸零)信號對噪聲和非線性相位失真更加敏感。

  

  新的調製方法必須能處理長距離傳輸。短距離通信即所謂的園區與本地城域網中的客戶端,它們不需要複雜調製,因為距離很短,足以容納較高的速度(圖1)。對客戶端,當距離遠至40 km時,100 Gbps鏈路可以使用四個25 Gbps的通道。IEEE 802.3ba就定義了這些數據鏈路(參考文獻2)。由於短距離100 Gbps鏈路要在一根光纖上使用四種波長,甚至要在最短距離上使用10根10 Gbps的光纖,因此,可能需要更多光纖來增加現有的10 Gbps速度。在短距離上安裝額外的光纖花費並不高,如在一個園區網的建築之間。

  圖1,運營商用一個數據鏈路的線路端作城際間的長距離傳輸。客戶端傳輸則用於連接園區和本地城市地區。

  長距離傳輸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每家服務供應商網絡的「線路端」都需要傳輸數百公裡的距離。為了補償增加的通道而加光纖,成本太高昂了。Tektronix公司產品工程師Pavel Zivny說:「運營商要在現有的光纖中擠進100 Gbps的流量,其中很多原來設計用於10 Gbps,有些甚至是為2.5 Gbps光纖鏈路而設計的。」

  要簡單地將一個100 Gbps NRZ(不歸零)流硬塞入現有光纖,顯然是不現實的。當前的DWDM(密集波分復用)光纖採用各信道之間50 GHz的間隔。儘管對採用NRZ調製的10 Gbps數據流,這個信道間隔足夠用了,但對100 Gbps NRZ流則太窄。LeCroy公司業務發展經理Mike Schnecker認為:「你不能直接將100 Gbps流加在載波上。」原因是:對一個100 Gbps NRZ信號,每一比特的寬度只有10 ps。

  Anritsu公司的光產品專員Hiroshi Goto則稱:「由於鄰道的串擾問題,DWDM系統中不能使用100 Gbps數據流。PMD(極化模式色散)和CD(色散)阻止了這種情況。有太多的失真。脈衝失真與重疊。」

  為解決這個問題,OIF(光互連論壇)建議採用複雜調製,從而能以現有光纖,在每秒每赫茲內裝入更多比特。OIF提議採用QPSK(正交相移鍵控)和雙極化,在一個單波長上實現100 Gbps流量。QPSK常見於數字RF通信,但對光纖通信是新鮮東西。

  一個100 Gbps鏈路包含了兩個極化——TE(橫電)與TM(橫磁)的兩個50 Gbps流,它們在兩個正交的極化平面上傳輸。每個50 Gbps流都包含25G符號/秒。QPSK調製可將2個比特封裝在一個符號內。由於QPSK信號是以兩個極化面傳輸,因此它可以叫做DP-QPSK(雙極化QPSK),或叫PM-QPSK(極化模式QPSK);兩個詞語都經常使用,可以互換。本文在指雙極化時使用DP-QPSK,而單極化時用QPSK。

  複雜調製

  圖2表示了調製過程。單個100 Gbps碼流被分成TE與TM極化。這一步驟產生出相同頻率的兩個載波。然後,每個載波去做I/Q(同相/正交)調製,得到兩個25G符號/秒的流。總計為100 Gbps,但實際的數據速率略高些(見附文1《一個G裡有什麼》)。圖2中的極性分離器出現在QPSK調製器以前。有些收發器設計可能會先放I/Q調製器,然後再將調製後的信號分離為兩個極性。

  圖2,一個100 Gbps的發送機將一束雷射分離成兩個極化面,然後將四個25 Gbps數據流調製在一根單波長光纖上。

  QPSK調製是響應進入的碼對(00、01、10、11),對光載波作移相,在每個符號放2 個比特。每個符號代表2比特。接收器將每個符號解調為2個比特,獲得一個50 Gbps的數字數據流。另外,比特要在調製前做預編碼,調製後作解碼(參考文獻3)。然後,接收器對進入的DP-QPSK信號作解調和解碼,產生四個25 Gbps的電信號。

  QPSK信號中每符號承載的比特數是NRZ信號的兩倍。因此,當兩種調製所產生的信號通過光纖時,其降級程度也有區別。EXFO Sweden總監Peter Andrekson解釋說,QPSK信號較NRZ信號對噪聲和非線性相位失真更加敏感。他說:「由於對噪聲的敏感度較高,QPSK調製信號需要的功率高於NRZ信號。」


  不過,QPSK信號也有一個較NRZ信號的重要優勢。即在相同碼率下,它們對於來自色散和群延時的誤碼不太敏感。這是因為100 Gbps數據的一個UI(單位間隔)寬度為10 ps。由於線路傳輸採用的是四個25 Gbps 通道,因此每個符號寬度為40 ps,它有較低的帶寬。

  一個25G符號/秒流的40 ps寬符號比較短,需要的帶寬高於一個10 Gbps、100 ps寬的NRZ信號。因此,25G符號/秒信號要比10 Gbps NRZ信號對色散的誤差更加敏感,但對降級的敏感度小於100 Gbps NRZ信號。Andrekson解釋說:「在一個確定碼率下,複雜性和SNR(信噪比)以及色散容限和硬體帶寬之間存在著一個折中。」

  DP-QPSK技術如此之新,現在還沒有用於線路端的收發器模塊。Finisar公司高級技術師Chris Cole解釋說,線路端的收發模塊要大於客戶端的模塊(圖3),現在正在確定一個多實體協議(參考文獻4)。Cole指出,設計者甚至可以將線路端的收發器實現為一個線路卡,而不是模塊。

  圖3,用於客戶端傳輸的光收發器是基於針對一個線路卡尺寸以及電氣連接的CFP多源協議(Finisar公司提供)。

  測試也要改變

  從NRZ向DP-QPSK調製的轉移為光纖前端的測試帶來了星座圖。儘管星座圖在RF無線傳輸中很常見,但對光通信還是新鮮事物。對一個QPSK傳輸做的第一個測量就是星座圖。星座圖提供了有關傳輸信號完整性的信息。色散與非線性都可以造成信號的降級,從而產生失真。圖4表示了一個DP-QPSK信號中兩極性的星座圖。圖4中,星座的點清晰可見,但經過了太多失真後就可能變得模糊不清。

  圖4中右下角的兩個波形顯示了經QPSK調製的信號波幅(上)和相位(下)。注意相位角圖上有明顯的不連續。它們源於相移,因為QPSK調製中是成對比特的編碼。

  在測試光DP-QPSK信號時,可以使用光調製,或採用一臺光信號分析儀。這些儀器可生成星座圖,將其解碼為電子數據流,並將其顯示為眼圖。服務於這個市場的公司有安捷倫科技、安立、EXFO以及Optametra公司,而Optametra公司的產品採用的是Tektronix示波器。


相關焦點

  • 光纖的調製方法
    新的調製方法必須能處理長距離傳輸。短距離通信即所謂的園區與本地城域網中的客戶端,它們不需要複雜的調製,因為距離很短,足以容納較高的速度(圖1)。對客戶端,當距離遠至40 km時,100 Gbps鏈路可以使用四個25 Gbps的通道。IEEE 802.3ba就定義了這些數據鏈路(參考文獻2)。
  • 光纖的複雜調製法
    測試也要改變   從NRZ向DP-QPSK調製的轉移為光纖前端的測試帶來了星座圖。儘管星座圖在RF無線傳輸中很常見,但對光通信還是新鮮事物。對一個QPSK傳輸做的第一個測量就是星座圖。星座圖提供了有關傳輸信號完整性的信息。色散與非線性都可以造成信號的降級,從而產生失真。
  • 光纖非線性效應對光OFDM信號的影響研究
    這是由於OFDM 系統中每個OFDM 符號是由多個經過調製的子載波相互疊加而成,當多個子載波被相同相位的信號調製時,疊加後就會產生很大的峰值功率,子載波數越多,疊加越多,信號峰值就會越大,引起的光纖非線性效應就會越強,從而造成誤碼率越高,使OFDM 系統的性能下降。
  • 相位調製的定義及基本原理介紹
    打開APP 相位調製的定義及基本原理介紹 發表於 2018-04-16 15:04:02   相位調製的定義
  • 為什麼數字調製優於模擬調製?常見的數字調製實現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很多解決方案引入了調製技術,例如擴展頻譜和高速率數字調製。 這些調製波形非常複雜,所以使用一臺測試儀器完成波形的創建生成是一巨大挑戰,生產用於專用微波設備的測試儀器會增加成本和延長上市時間。 近年,一種新穎的測試儀器在此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那就是任意波形發生器(AWG)和函數發生器(AFG)。
  • EDGE中8PSK調製的軟體實現
    EDGE中8PSK調製不同於一般8PSK調製,它採用的脈衝成型濾波器是對GMSK進行Laurent分解獲得的線性GMSK脈衝,且採用硬體電路實現。硬體實現Laurent分解及成型濾波存在電路成本高、靈活性差、精度低、結構複雜等缺點。針對EDGE中硬體實現8PSK的這些缺點,提出一種易於軟體實現的數位訊號處理算法。
  • 數字調製信號的測試和調試技術
    分析無線信號的調製結果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操作者通常一開始就要面對矢量信號分析。實際上一開始進行頻譜分析,比一開始就分析複雜的調製信號更有效,使用MXA信號分析儀,採用以下的3個步驟,可以有效的測量數字調製信號,並排除故障:進行基本的頻譜測量;繼續進行頻域和時域的矢量測量;最終進行數字解調和調製質量分析,以隔離和確定問題所在。
  • OTDR光纖測試法的參數設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919.htm光時域反射儀(OTDR),採用光時域測量的方法,發射一定脈寬的光注入被測光纖,通過檢測瑞利散射(Rayleighscattering)及菲涅爾反射(Fresnel reflection)光信號功率沿時間軸的分布,繪製OTDR曲線,來測量各種光纜及接頭參數以定位光纖故障點,以及了解光纜損耗分布情況
  • 非線性功放對數字調製信號的影響研究
    仿真結果表明,功放飽和對非恆包絡調製信號影響更大,尤其是信道間隔較小的情況下,非恆包絡調製信號的誤碼性能惡化嚴重。該研究為數字通信系統的工程設計提供了一種可借鑑分析方法。1 通信系統性能評估1.1 通用的評估方式 對數字通信系統,傳統的性能評估指標是誤碼率BER和Eb/N0,Eb是單位比特的平均信號能量,N0是噪聲單邊功率譜密度,評估調製方式的一個方法是對於給定的BER,所需要的Eb/N0儘可能小。
  • 機房光纖線槽施工,可以降低各線路之間交差錯亂
    2、鋁合金光纖槽道:鋁合金光纖槽道是針對光纖槽道使用的各項環境和場所,以及國外顧客的願望,是一種新型的高標準機房所需的光纖槽道。 鋁合金光纖槽道分兩款:一款是光纖槽道鋁合金側邊加底;另外一款是全鋁合金型材光纖槽道。
  • 收藏《光纖導光原理和光纖材料》PPT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光纖實際是指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纖芯和在它周圍採用比纖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層,並將射入纖芯的光纖的光信號,經包層界面反射,使光信號在纖芯中傳播前進的媒體。光纖主要有兩個特性:損耗和色散。
  • 基帶信號QPSK調製與脈衝成型濾波器ASIC實現
    摘要:WCDMA基帶處理器上行方向採用QPSK調製方式與根升餘弦脈衝成型濾波器產生3GPP WCDMA文章介紹了QPSK調製與此同時脈衝成型的基本原理,並給出了該調製方式與成型濾波器的ASIC設計。
  • 正交調製:數字通信背後的信號
    為了實現幅度調製(AM),我們將調製信號對應為a(t),而將θ(t)設置為零。同樣,經過相位調製(PM)的信號是將a(t)設置為常數,而將調製信號對應於θ(t)。我們現在不考慮調頻(FM),但會說明可以用PM實現FM。
  • 在家調製雞尾酒 雞尾酒的五大調製法
    所謂「溜杯」,是調酒的專業術語,即調酒前將酒杯做預先降溫,方法多樣,可以放入冰櫃,也可使用冰塊,還有很多其他方法。攪拌法和搖混法看似相同,但二者有區別。攪拌法適用於烈性酒的調製,如馬丁尼,生鏽釘,教父,黑俄羅斯等。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雞尾酒的配方都只含烈酒,而沒有其他如檸檬汁,果汁,糖水等原料。
  • 十五分鐘成為調酒師2:四大雞尾酒調製技法
    不同型號的搖酒壺會帶來不一樣的搖酒方法,一般小號的壺採用單手搖,中號和大號的壺用雙手搖。看到這,你肯定會想,單手和雙手有什麼區別呢?還別說,真有區別。先來說一下單手搖,單手搖的握法是用右手食指卡住壺蓋,其他四指抓緊濾冰器和壺身。搖動方法是依靠手腕的力量用力左右搖晃,同時小臂輕鬆地在胸前斜向上下擺動,多方位使酒液在調酒壺中得以混合。
  • 星座圖聚類分析的QAM信號調製識別算法及DSP實現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調製是移動通信領域中常用的調製方式,它是用兩個獨立的基帶數位訊號對兩個相互正交的同頻載波進行抑制載波的雙邊帶調製,並利用這種已調信號在同一帶寬內頻譜正交的性質來實現兩路並行的數字信息傳輸。
  • 10Gbit/s EPON對稱OLT光模塊設計_光纖在線 - 和我們一起塑造中國...
    1/22/2014,目前,高速率的光纖傳輸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個主幹網絡中。EPON (乙太網無源光網絡)由於其成本低和技術成熟可靠已經成為相關運營商的首選方案。發射端由一個10G的EML(電吸收調製雷射器)和一個1.25 Gbit/s的DFB(分布反饋雷射器)組成,其發射波長分別為1577和1490nm。驅動電路包括數字APC(自動光功率控制)電路和用於保持10G雷射器發射波長穩定的TEC(溫度補償)電路。發射和接收參數監控是根據SFF-8077iv4.5協議由單片機實現的。
  • 5G的調製方式,到底是怎麼實現的?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調製。 說到調製,我想很多同學馬上會聯想到這些關鍵詞:BPSK、QPSK、調幅、調相、QAM、星座圖…… 眾所周知,調製和解調是通信基本業務流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它們,我們的移動通信根本無法實現。
  • 調製地形略圖-跳眼法的數學原理推導
    本次課程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為調製地形略圖,一為現地測繪略圖。而每種方法,老師都介紹了若干種具體的方式。這些內容,可以讓我們了解繪圖作圖的方法,也讓我們了解了一些實地繪圖的方式。而且,這次介紹的一些方法,也使我明白了一些之前很想學,又沒有頭緒的方法。例如:跳眼法。以下,則是我對跳眼法的一些在數學原理上的推導。難免有所疏漏,歡迎大家對此進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