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抗日戰爭劇可以說是很經典的,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商業化,抗日劇越發得離譜,就像是要有一個劇本就可以拍一部電視劇,最近有一位老前輩實在是忍不了了,怒斥現在的抗日劇!最近陳道明老師批評的就是《怒江之戰》;在這部劇裡面,女主的皮膚妝容都非常的不適合拍這種類型的電視劇,還有男演員,頭髮不但染了,而且還打了耳洞,那個時候的軍人可沒有這麼新潮。
這幾年這些抗日神劇被批評得很厲害,原因就是因為抗日奇俠們太厲害了,有會凌波微步的,有會小李飛刀的,可以徒手撕鬼子,可以手榴彈打飛機,要麼飛刀殺群寇,要麼冷箭射鬼子,總之就是無敵!而且鬼子必須得是獐頭鼠目、猥瑣不堪,智商還低,三個字:傻痴孬,而我方人員,那肯定是相貌堂堂、正義凌然,還三個字:高大全。
這幾年甚至還在主角的感情和造型方面玩起了花樣,什麼異國戀多角戀,比如說是日本女間諜和八路軍戰士之間的愛恨情仇,花樣百出,叫人跌破眼球。但是為什麼這幾年一直在批評,還是有很多導演在拍這類不合實際的抗日神劇呢?
這都是因為國家一直都在鼓勵抗日劇,所以抗日劇容易過審核。但是國家鼓勵的抗日劇應該是那種符合實際的,描寫抗日時期我們革命先烈為了對付日本軍隊付出的艱辛努力,甚至不惜犧牲性命。而不是現在抗日神劇裡面那種毫無顧忌的誇大八路軍戰士的勇猛無敵,把日本鬼子貶的一無是處。如果日本鬼子真像是抗日神劇裡面描寫的這樣蠢笨,那我們又何必犧牲那麼多人才換來抗戰勝利呢?
同樣是描寫抗日時期的電視劇,日本TBS電視臺60周年拍攝的電視劇《女人的紅信紙》就比較寫實了。至少人家對於當年日本的暴行是很客觀的描寫出來,既不會一味地逃避隱藏,也不會去誇大什麼。這部電視劇說的是一名年輕的日本女子作為護士跟隨日本軍隊來到中國,看見了日本人的暴行,開始反思和反抗。後來受到了中國解放軍的影響成長為一名就解放軍戰士。
作為日本首次拍攝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戰場的電視劇,其中表達出日本民眾對侵華戰爭的認知與懺悔是十分值得肯定的。許多中國觀眾也稱讚這部電視劇比國產抗日神劇更貼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