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再與大家聊一聊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則是在十天幹的基礎上再次總結出的一套歸納符號與方法。我們看一年有十二個月,我們古人將十二地支代入年,月,日,時。
十二年為一紀,用十二地支代入表示,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依然用十二地支代入表示,一月有30天還是用十二地支代入表示,一天有十二個時辰還用十二地支代入表示,這就形成了我們古人將天幹地支用來計年計月計日計時之理論起源。
當然十二地支不僅僅只用來計年計月計日計時,還用來歸納世間萬事萬物之屬性,下面我們則來認識下十二地支都有哪些,他們都有哪些不同屬性。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依然可以用來代表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之規律變化。我們古人更是將十二地支與天地間的變化規律聯繫起來運用。
(十二地支描述天地規律時所代表的含義解析)
1:子水:是茲(zi)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2:醜土: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3:寅木: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4:卯木:是茂,言萬物茂也。
5:辰土: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6:巳火:是起,指陽氣之盛。
7:午火:是仵(wu)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8:未土: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9:申金: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10:酉金: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11:戌金: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12:亥水: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