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怕臘月生」何意?新生兒冬季護理指南,6個細節不容忽視

2021-01-09 天天話育兒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不由自己選擇,比如何時出生?古代有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寒冬臘月死」,今天主要討論一下為何人怕臘月生?

01為何古代說「人怕臘月生」

在古代,進入冬季就萬物凋零,沒有反季的蔬菜,而且也沒有現在的物流。普通老百姓能吃的食物無非就是儲存的醃製蔬菜以及一些臘肉。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僅憑這些食物是沒啥營養價值的,首先沒有蔬菜就會缺乏維生素C和維生素K等,無法保證產婦以及新生兒的營養。

除了營養不夠外,古代禦寒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新生兒在冬天出生,成活率是很低的,因此有了「人怕臘月生」的說法。

02現代年輕人不必介懷

除以上兩種原因外,古人認為冬季萬物蕭條,出生在這時的孩子的命格不太好,所以比較忌諱。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讓很多古人頭疼以及難以解決的問題,早已不再算問題。因此臘月出生的新生兒出生,都不會有原來的負面影響存在,所以這種俗語也只能作為了解古代民間文化的一種途徑,現代年輕人不必介懷。

一本新生兒護理與母乳餵養書籍推薦給大家,只要新手家長做好新生兒冬季護理,一切就OK。

03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口糧

母乳是新生兒最好的營養來源,堪比「黃金」價值,因為裡面含有奶乳中沒有的抗免疫球蛋白,能夠增加新生兒免疫力以及抵抗力。

冬季寒冷,新生兒體溫容易受外界幹擾,稍不注意就感冒生病了,所以產婦如果條件允許,儘量堅持母乳餵養。如果實在沒有辦法,真的需要人工奶粉餵養時,建議新手父母多了解一些衝奶粉的專業知識,以及注意奶瓶的清潔衛生等。

04做好新生兒保暖工作

寒冷的冬季,剛出生的寶寶免疫能力尚未完善,新手父母更要細心仔細照顧小寶寶。一般在冬季,房間內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2~26℃,因為家裡有暖氣的原因比較乾燥,所以最好開一個加溼器,這樣保持溼度在50%左右,這樣的環境讓新生兒更加舒適一些。

家長要知道,剛出生的寶寶的體溫受外界影響明顯,可謂是既怕冷又怕熱,所以家長要注意及時添加以及減少衣物,重要的是不要裹的太嚴實,避免捂熱症候群出現。

有經驗的月嫂都會摸寶寶後頸部,來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家長也可以學著這樣做。

如果寶寶後頸部很暖和,但又沒出汗,這正是最好的一種狀態。如果小傢伙後頸部有點冰涼,那說明寶寶就穿少了,家長注意要及時增加衣服。如果小傢伙後頸部都出汗,那說明寶寶就穿多了,這時家長要及時減退衣服。

05要護好肚臍部位

據有關研究調查顯示:3成以上的新生兒,在臍部都出現過炎症的情況。

新生兒的臍帶護理至關重要,一般正常在7~14天後自然脫落,但在未脫落前需要家長精心護理,每天都要拿棉籤進行清潔、消毒。

另外,還要注意在多餘的臍帶沒有落脫前,千萬不可以去硬拽臍帶,試圖通過人為力量幫助其脫落,這樣極有可能造成寶寶臍部感染,甚至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06護理好寶寶的嬌嫩皮膚

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可謂吹彈可破,加上冬季氣候乾燥容易讓寶寶皮膚水分快速流失,所以護理寶寶皮膚的工作非常重要。

冬季新生兒洗澡問題,之前就寫過好多文章,包括如何洗澡,注意事項等。這裡重點提醒的是,媽媽們給新生兒洗澡避免過度頻繁,1周洗1~2次澡就可以了,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最好在5分鐘內洗完。

媽媽要謹記,進入冬季給寶寶洗澡順序不能錯,注意保護好臍帶部位。如果寶寶的皮膚過度乾燥,可以選擇一些純天然的嬰兒油擦拭。

給寶寶洗完澡要注意及時保暖,選擇純棉的貼身衣物,這樣不僅可保暖,還有較好的透氣性,對小寶寶的刺激小,能夠更好保護小可愛的皮膚。

07屁屁護理不能少

一些父母認為冬季氣溫低,總是給寶寶換紙尿褲,容易使新生兒受涼,但這樣長時間不給寶寶換紙尿褲,會很容易出現紅屁屁!要知道,有時新生兒「紅屁股」並不是上火,而是平時的護理措施不到位!

所以家長們不要忽略屁屁的問題哦,冬季給孩子換紙尿褲前,要先做好保暖工作,然後再對娃進行更換。更換前用溫水清洗小屁屁,然後用毛巾「蘸幹」寶寶的屁股,再換紙尿褲。

08保證新生兒的睡眠質量

冬季寒冷,室內的溫度也會隨之下降,很多家長不敢讓新生兒單獨睡覺,這也正常。很多新手父母還沒有適應旁邊有小寶寶一起睡,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最好讓孩子單獨睡,避免出現擠壓到孩子的情況。

其實只要室內溫度控制的好,新生兒的散熱沒有成年人那麼快,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冷。如果寶爸寶媽不放心的話,可以寶寶跟媽媽一起睡,但一定要各蓋各的被子,同時要避免擠壓到寶寶。

新生兒的每天的正常睡眠時間為16~20個小時,基本上都是睡覺的狀態,所以給寶寶營造出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還是很重要。另外室內也要勤開窗通風,保持空氣的新鮮,這對寶寶都有好處!

09寫在最後

寒冬臘月出生的小寶寶們,只要護理得當,定會福氣滿滿迎接2021的到來。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人的生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老話在理嗎?
    鄉間俗語流傳千年,必然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民的智慧,因是鄉間俗語,所以書本上看不見,生活在鄉間,人們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無刻地被人們傳誦,像這樣,「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什麼意思?這合理嗎?人們都害怕臘月的到來。家添喜事,生在臘月何妨?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何意?古人兩句經驗之談
    每逢新年,外出務工返鄉過年的人絡繹不絕,無論都市的霓虹燈多麼耀眼也不管城市的柏油馬路多麼寬廣猶記得席間有這樣一句俗語,說的是「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當時桌上後生停杯下筷翹首以盼仿佛故事會即將開場一般。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這句俗語的涵蓋面很廣,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男人怕八月,而女人怕臘月?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男人會害怕八月,女人害怕臘月呢?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農民可以利用臘月初一的天時來預判來年莊稼的收成情況,當然,2021年是牛年,俗話說「牛馬年,廣種田」,牛年年景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年景,我們來看看人們怎麼從臘月初一這天天氣來預判來年收成情況。
  • 古代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何意?有道理嗎?
    在我國,幾乎所有人都非常在乎自己的生辰八字,絕對不會讓外人知道。如果有的孩子小時候不乖,人們就會拿著孩子的生辰八字去找「神婆」,看看是否受到了驚嚇之類的。雖然這種說法在現代並不可信,但是,在舊社會卻是非常常見的。關於出生時辰,老祖宗們還留下了一句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的兩句經驗之談,是何意?
    這件事讓小編想起不少關於和出生時辰有關的俗語,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這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種習俗在當下城鎮和農村依舊有不少認同者,認為孩子的出生時辰和命運息息相關。過去算命先生有所謂的「批八字」,就是根據生日和出生時辰來測算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並且算命先生會鼓搗出一堆依據,那麼,這些依據有道理否?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先說「女怕午時生」。
  • 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是怎麼回事?古人們總是很務實
    許多農村俗語都是先輩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代表了農村的一種普遍現象。這句「男怕五月,女怕臘月」一聽淺顯易懂,但是現在的我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要怕五月,怕臘月呢?男怕五月提到五月,我就想到了白居易的《觀刈麥》: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 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何意?古人的經驗教訓
    古人對生辰八字有種觀念,認為人在出生的時候,命數就已經定下,只能在小事上有改動,而命之大勢則無可扭轉。有句俗語叫做「男怕孤辰,女怕寡宿」,何意?就是說男子害怕在孤辰時出生,而女子則害怕在寡宿的時候出生。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短短八字,道出了老祖宗生活的精華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裡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雅各布 到現在,中國依然有許多很有趣的俗語流傳著,而且大部分俗語,都是祖先們在長年累月的現實生活中感悟出來的真知。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有很多的農村俗語和故事, 但是,俗語都是有一定的依據和意思的,它不是隨意亂造亂編出來的。就包括人們會根據俗語或諺語去推斷天氣的情況,所以它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很多農村的,所以都反映了農村的生活情況,那麼我們今天所有聊的這個內容「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
    從小總會聽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一輩,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時不時蹦出幾句俗語來,比如,男抖窮女抖賤,或者女大三抱金磚之類,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聽而且還挺有教育意義的俗語,還是真很幾分道理的,畢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得來的。那麼,在這些俗語中有沒有關於出生時刻的呢?這裡就有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什麼會留下這麼一句俗語呢?
  • 農村俗語「男怕低頭耳扇風,女怕仰面豖視眼」,何意?有道理嗎?
    在農村,上了年紀的人在一起聊天,爭辯時,常常愛說「俗話說怎麼怎麼」,而每當說用俗語解釋後,對方都會點頭贊同。可見俗語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以及其說服力,當然人們慣用俗語來說道,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對老祖宗的認同以及崇拜,另一方面俗語是千百年來人們在實踐生活中得出的道理。
  • 俗語「好男有毛怕八月,好女有膘怕臘月」,有沒有道理?你怎麼看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是:「好男有毛怕八月,好女有膘怕臘月」,有沒有道理?你怎麼看?生活環境對於一個人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比如在大城市的老年人,他們不僅可以熟練的運用智慧型手機,而且還能從嘴裡蹦出許多時尚的網絡用語,給年輕人一種非常「時髦」的感覺。
  •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七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你是幾月份出生?
    農村俗語:「有福之人七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大家都是幾月份出生?現在有很多人嚮往古代生活,這些人大致分為有兩類,一類人是羨慕古時候的人吃的健康,出行環境沒有被汙染,所以對人的身體很好。還有一類人,則是受小說和穿越電視劇的影響,總感覺古代世界有江湖,有俠客,羨慕他們仗劍走天涯的瀟灑不羈。但是,古代真有這麼好嗎?小編不這麼覺得,今天小編劇就通過一句農村俗語,為大家仔細說一說古代的生活。這句農村俗語可能有些人聽過,「有福之人七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何解?字面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有福氣的人會出生在七八月份,無福氣的人會生在真臘月。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
  • 臘月初六,農村老人說「男怕臘月龍,女怕正月蛇」,這話啥意思?
    今天下午的時候,路過村裡的時候,就遠遠地看見村裡的幾個老人坐在一起正在興高採烈的聊天,這幾天我們山東地區的溫度有所回升,天氣並不是很冷,要是按照往常的時間這個時候大家就貓在家裡不出來,但是這溫度上升後,家裡的老人就閒不住了,畢竟老人和年輕人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宅在家裡,但是老人們沒有宅在家裡的習慣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孩子出生時的忌諱,影響命運嗎
    因此新生兒的出生年月就顯得格外重要,有屬羊的命數不好之說,還有龍年的「準媽媽」們為了能得一個龍寶寶不惜剖腹產。在生產力更為低下的古代,關於生孩子也有「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個俗語,這樣的俗語是什麼意思?會影響孩子命運嗎?我們國家在古代有「十天幹十二地支」的劃分,所謂「午時」,對應的其實就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範圍,「子時」對應的則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