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生活美學丨冬至

2020-11-26 湖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冬至,「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冬至日開始數九,標誌著隆冬時節的來臨。

杜甫詩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說到了冬至既是隆冬時節,又是陰伏陽升之際。

詩人筆下的冬至,還有另一番風景: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讓我們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枯榮,那先笑的人必將笑口常開。

冬至

今晨,我們迎來了2019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朔風簇擁著年華走向新的起點,眷戀於這煙火氣的人間,鋪陳開一幅嶄新的軸卷。這一天白晝最短,留給人們的思念最長。

冬至·吟詩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之時,羈旅在外,孤影寒燈,全是掛礙。淡淡的思鄉,濃濃的懷親讓人動容。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冬至寒冷,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詩人卻故作輕鬆地自嘲還有誰會像自己一樣,在萬籟此都寂的季節只身前往古剎。表面的形單影隻,內心怕是更悽然。

冬至

冬至已至,眼前的光景看似蕭然枯槁,卻是霜雪將無限的生機藏於土中。習習吹拂,徐徐澆灌。

無論是觀賞,星月相伴的美麗童話還是見到雪夜孤零的一枝梅花,再好的景致皆不及歸途。

冬至·民俗

冬至吃餃子

一個古老而有趣的說法是,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卻像「耳朵」,冬至吃餃子可以保護被凍著的耳朵。

冬至吃湯圓

南方人喜歡在冬至這天,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湯圓寓示著團團圓圓,和和滿滿。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歸家的路途已然不遠。

冬至·養生

☼餛飩拜冬,豆腐致富

吃「冬至肉」,是南方冬至掃墓後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發「胙肉」的古老食俗。有諺語稱:「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供冬至團」也是江南習俗。冬至團是以糯米粉為麵團,內包肉、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蘿蔔絲等蒸成。

「餛飩拜冬」是北方的冬至食俗。《帝京歲時紀勝》說:「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之所以選用餛飩拜冬,是因為「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

☼「冬藏」避寒邪

從中醫陰陽理論說,冬至是陰氣盛極而轉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陰陽轉化,在運動中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體的平衡與和諧,養生也要順應此規律。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們應當加強對身體的保健,可以延年益壽。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規律。我國中醫學認為「天人相應」,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

冬至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時陰寒之氣最重,要多著衣、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氣入侵,以防發生凍瘡。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鬥轉星移

是時光的腳步

也是心中困惑的答案

天寒地凍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

吃上一桌熱乎飯

是許多人家共同的心願

遇見好詩歌 就是以心見心

策劃&統籌:程丹

編務:琬玉

監製:餘笑忠、榮江濤

總監製:張效慧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 | 冬至
    一、簡介 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冬至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它既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 二十四節氣詩:冬至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是第四個節氣,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易經》認為冬至是「一陽生」,農曆十二月是「二陽長」,正月則是「三陽開泰」。「三陽」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人體的陽氣升發也有類似的漸變過程,稱其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昇陽、善能昇陽、喜能昇陽。陽,陽氣,即暖氣,生長之氣。
  • 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精彩紛呈
    12月21日,登封市告成鎮觀星臺景區二十四節氣廣場上,30名學生集體唱誦24節氣歌,伴隨著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歌聲,中國·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拉開了序幕。登封第六屆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現場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楚小龍致辭「天地之中」登封,歷史傳承悠久,名勝古蹟密布,每一處都承載著歷史文化。
  • 「立春」「冬至」誰才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唐山廣電網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新近有學者對二十四節氣排序方法提出疑問,表示以春季立春為首、以大寒為尾的排序方法錯誤,應當以冬季的冬至為首,以大雪為尾。那麼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排序是否正確呢?河南省登封市二十四節氣代表性傳承人呂宏軍說:「出現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源自《淮南子》等書的記載。
  • 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活動舉行
    12月21日,「第六屆中國·登封二十四節氣冬至文化節」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告成鎮舉辦。此次活動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登封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告成鎮黨委、政府具體承辦。
  • 萬年曆順歷:農曆冬至節氣宜團聚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根據專業黃曆「順歷」的大數據顯示,12月22日00時27分正式進入冬至節氣,也是數九寒冬「正九」的第一天,接下來一直到傳統春節,天氣都將偏冷。根據傳統醫學四時養生,艾茸中醫溫馨提示:進補好時機,必定冬至節。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在傳統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二十四節氣再次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二十四節氣在現代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新的應用?如何更好地傳承?
  • 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眾,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在節氣流轉中咂摸生活味道 講述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教授、民俗學家 蕭放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體系,它以自然時序提示著、服務著我們的生活,帶來傳統文化的溫暖和智慧。圍繞冬至以及其他節氣形成的活動形式、飲食習俗豐富多彩,令人難忘。有一年冬天,我在深圳開會。午飯時,每人面前都擺放了一碗小湯圓。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為了彌補這一點,古人又根據回歸年的長度設計了二十四節氣,加入到曆法中。圖2 地球公轉軌道與二十四節氣。繪製:張一潔。在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偕其門人編撰的《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40年左右)中,就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其名稱和順序都同現今通行的基本一致。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所反映的寒暑變化並結合相應的氣象條件和自然現象(即物候)來命名的。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冬至日,萬民齊聚二十四節氣核心發源地登封告成,歡聲笑語嗨不停
    映象網訊(記者 劉少利 實習生 王怡迪)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最重要要的一個節氣點,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節日。12月22日上午,位於二十四節氣的核心發源地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隆重舉辦了「賞世界遺產,品天下美食」主題系列冬至文化節。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的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每個月有兩個節氣。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四季更迭,好日常在。01立春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舊歲此夕盡,新春今日回。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如果不百度,不看手機上日期同步的節氣,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能完全把二十四個節氣全部說出來的極少,那麼如何簡單、快速的知曉並記住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訣竅。1、記住兩個傳統節日,清明和冬至傳統節日,只有清明節和冬至這兩個節日是按照二十節氣節氣來的,比如,我們中國最隆重的春節,並不是二十四節氣中立春這個節氣。
  • 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為了彌補這一點,古人又根據回歸年的長度設計了二十四節氣,加入到曆法中。圖2 地球公轉軌道與二十四節氣。繪製:張一潔。在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偕其門人編撰的《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40年左右)中,就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其名稱和順序都同現今通行的基本一致。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所反映的寒暑變化並結合相應的氣象條件和自然現象(即物候)來命名的。
  •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
    【二十四節氣】冬至冬節,夜至長而晝至短。冬至節氣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從古至今,民間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人們對冬至尤其重視,把它看得和「歲首」一樣重要。關於冬至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節氣簡介:二十四節氣立冬介紹
    導語:24節氣中有四個節氣分別代表著四季的開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其中,立冬是冬季的開始。你知道立冬是什麼意思嗎?你了解立冬節氣的習俗嗎?立冬和另一個冬季節氣冬至有什麼不同?我們通過立冬節氣簡介——二十四節氣立冬介紹進行了解。立冬節氣簡介 二十四節氣立冬介紹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
  • 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而農民兄弟離不開春耕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喜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他們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