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長槍末端為啥都要安一個槍纂?古代軍人關鍵時刻就靠它救命

2020-11-24 歷史小火鍋

槍,又稱矛,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常用的主戰兵器之一。在數千年的古代軍事史上,眾多的兵器不停地隨著時代變遷誕生、變化、消亡,但槍卻始終牢牢佔據古代軍隊常用兵器的前幾名,不論朝代如何變遷,槍的重要性始終無可替代,上至威震天下的名將,下至籍籍無名的普通士兵,槍都是他們在戰場上最好的夥伴與工具。

槍的外觀形制,隨著歷史變遷也在不停地改進和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一般而言,一桿標準的長槍,一般由三部分組成:槍頭及附屬品(紅纓)等,槍桿,槍纂。槍頭的重要性不必多說,是長槍用以擊殺敵人的主要作戰器件,必須要鋒利堅固。槍桿則決定了槍的長度,保證了槍有足夠大的攻擊範圍,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這也正是長槍的威懾力所在。

但對於槍纂的作用,很多人就不甚瞭然,甚至誤認為它不過是一種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已。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所謂槍纂,又稱「槍鐏」,用民間俗語說,實際就是槍桿末端的一個帶尖兒的鐵疙瘩,在戲臺上,為了演出效果,槍纂通常被設計成描金畫銀的亮閃閃的外觀,因此給很多人以一種錯覺,認為它就是個用於增加美觀的藝術品。

其實這種看法大錯特錯。槍是古戰場上用於殺死敵人、保全自己的武器,是古代士兵用於安身立命的根本,古代士兵們每天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衝鋒陷陣,哪裡還會顧得上手裡的武器美觀不美觀。長槍末端之所以會都會裝一個槍纂,完全是古代軍人用血換來的寶貴經驗。

槍纂的第一個功能,是配重功能。古代用於實戰的長槍,實際長度往往超乎現代人想像,兩三米稀鬆平常,五六米也不鮮見。如此之長的槍桿,固然可以充分放大長槍的攻擊範圍,但也帶來一個顯著的缺陷:槍桿過長,前段又有一個沉重的槍頭,很容易使得槍身整體配種失衡,頭重尾輕。

於是乎,士兵為了拿穩長槍,握住槍桿時只能儘量靠近槍身中段,無形中不僅使得長槍攻擊範圍大大減小,還在身後餘出一段長長的槍桿,會嚴重幹擾自己身邊的戰友,非常不便。於是,槍纂就應運而生。在長槍末端安裝一個分量不輕的鐵質槍纂,就可增加槍身尾部配重,使得槍身整體重量協調,士兵在持槍時就能儘可能多地靠近尾端,使得長槍攻擊範圍儘可能放大。

槍纂的第二個功能,是擊刺功能。古代長槍的槍桿基本都是木質,在戰場上激烈的搏殺中,槍桿如果遭到重物砸擊或者利刃砍削,經常會折斷,導致帶槍頭的前半截掉落。而在刀來槍往的激烈交鋒中,對方也不可能給你修理兵器的時間,如此一來,沒有了槍頭,長槍變成半截木棒,殺傷力大打折扣,使得持槍者陷入絕境。

而槍纂的重要性,就在此時凸顯出來。槍纂的基本形制是一個鐵疙瘩外加一個尖刺,萬一槍頭折斷,士兵還能立即調轉槍桿,用槍纂作為戰鬥部,砸擊或者刺殺敵人,繼續保持戰鬥力,免於成為對方的活靶子。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古代軍人關鍵時刻就靠它救命。

第三點,槍纂還有一個實用功能:有了它槍桿可以很方便地充當拴馬樁。古代士兵騎馬作戰間隙,有時需要下馬休息或者安營紮寨,如果處在平原荒野中,想找一個拴馬樁難比登天。此時可以把槍纂深深刺入地中,把馬韁繩拴在上面,就成了一個很實用的拴馬樁。想不到,一個小小槍纂有這麼多用途。

相關焦點

  • 傳統長槍為何能成為古代的兵器之王,受到萬般推崇
    不管是古代作戰還是現代作戰,兵器的先進程度都是決定戰鬥走勢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可以說,兵器上有優勢的一方,獲得戰鬥勝利的機率是非常大的,那麼在古代,什麼樣的兵器是最受士兵歡迎的兵器呢?雖然古代發展出了非常多的兵器,但是不管怎麼發展,傳統長槍一直都是古代士兵最喜歡使用的作戰兵器。
  • 長槍和長矛有什麼區別?古代長槍是由長矛演變來的嗎?
    在冷兵器時代,長槍和長矛是很重要的武器,因為在古代戰場一般就是士兵與士兵的比拼,一件趁手的武器是一個人獲勝的根本保證。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冷兵器時代的長矛和長槍感覺十分相似,那麼它們之間有區別嗎? 長槍和長矛有什麼區別?
  • 古代長槍的槍管是什麼做的?不是鐵的,普通人玩不起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雖然他們都使用了各種武器,但趙子龍使用的一把銀槍卻是古代第一把武器。趙雲玩起長槍,在千軍萬馬中勇救阿鬥。我想大家都不會忘記的。趙雲的武力是一方面,長槍的貢獻是另一方面。法勒特被譽為「上古第一兵器」,在行軍打仗中備受士兵青睞,但為何很少使用呢?長槍雖然結實,但很少有人能揮動它。長槍長短不一,長的可達8米多,短的只有1.3米。
  • 古代十大名槍盤點
    槍是一種在長柄上裝有銳利尖頭的兵械。不同用途的長槍其長度各不相等。用於車戰、騎戰的槍顯長,用於步戰的槍顯短,用於守城御寨的槍顯長,用於進攻的槍則短。長槍可達八米之餘,短槍可為一點三米之多。現代武術中槍術競賽套路用的槍,其長度不能短於本人直立直臂上舉時從腳至指尖的長度。那麼在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名震天下的寶槍呢?
  • 汽車這5大安全配置一個都不可以少,關鍵時刻能救命
    汽車在選購的過程中,汽車配置的高低與汽車的價格有著密切的關聯,如何買到一輛價格便宜配置還夠用的車是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的。因此,對於下面這5項對於汽車來說很關鍵配置,就算是多加錢也要進行購買,確保每個都有,這是對於汽車正常使用的保障,關鍵時刻能夠保命。汽車這5大安全配置一個都不可以少,關鍵時刻能救命。1. 安全氣囊安全氣囊是在車禍發生後對於駕駛員的最後一道保護,同時也是有效降低撞擊傷害的重要保證,無論是對於駕駛員還是乘客來說,配備了安全氣囊後,在危及情況中就能增大生還的可能性。
  • 古代二十八星宿,諸葛亮都靠它庇佑,你的守護星宿又是誰呢?
    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一直以來也是中外學者感興趣的話題。它的用處極其的廣泛,俗語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中天文大部分指的也就是二十八星宿。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謀士都會掐指算天。其實他們就是根據二十八星宿的對應位置,觀看天相。從而得知最近要發生的事。
  • 乘坐電梯時掌握這些技巧,關鍵時刻能救命
    乘坐電梯時掌握這些技巧,關鍵時刻能救命 2021-01-08 0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原神》西風長槍怎麼樣 西風長槍背景故事分享
    西風長槍是《原神》中的一把四星長柄武器,只能通過祈願獲得。是西風騎士團的儀仗用槍,融合了蒙德工匠學者的技術結晶,能夠輕易導出元素力量。過去的貴族認為出身尊貴之人應使用長劍戰鬥,劍術是貴族的必修之一,槍法則屬於平民與角鬥奴。古往今來常有人以長槍為兵器,以距離優勢彌補武藝的不足,緊握草叉、尖木棍的平民,面對執劍的貴族也有勝算。
  • 其實不是吹口哨,關鍵時刻能救命!
    其實不是吹口哨,關鍵時刻能救命!平日裡我們也是為吃一些味道很重的食物,吃過之後口腔裡也是會帶有味道的,這樣給人說話時也是會非常的尷尬,為了清新口氣,有很多的人也是會含一顆薄荷糖,薄荷糖冰冰涼涼,口感好而且還能清新口氣,說話的時候嘴巴裡也是帶有一股清涼的味道。
  • 揭秘你的姓氏在古代的圖騰代表什麼,快來找找你的姓氏
    在古代原始部落多是一個氏族,而當今的姓氏很多都是部落圖騰演化而來的。以是,你的姓氏在部落時期的圖騰長什麼樣?朱姓圖騰是朱國的國徽,是鄒屠氏蚩尤的故地。朱是用蜘蛛作圖騰的,因為宓羲句芒已經遭到蜘蛛結網的啟示而發清楚瞭然八卦和坎阱,朱襄氏是朱姓的鼻祖。王姓是太古三苗之一的柯約耶勞的族稱,周天曆度稱「蓋天圖」「渾天圖」,王姓是初創這類地理曆法文化的氏族之一。
  • 易經中的古代天文學——坤卦精解
    天淵星官,其十顆星連在一起,就像一個水潭一般,故名天淵。迷,通米,指牛宿的天田星官,該星九顆星連在一起,就像一顆結籽的火麻。《說文解字》載「米,粟籽也」。粟,並非字典上說的小米,而是今天的火麻,因其籽外形像「西」字得名。火麻,其和稻子、小麥、穀子不同之處在於,它的籽不是在一個穗上,而是分布於多層葉子中間,「米」字的象形,就是火麻的象形天上長火麻,所以這個星官被命名為「天田」。
  • 在古代是人們是靠什麼來計算時間的?
    在古代是人們是靠什麼來計算時間的?鐘錶是現在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計算時間的東西,在人們已知的範圍內鐘錶是由西方人發明的,現在這種計時非常的方便,直接看一眼就能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了。可是計時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他們的計時方式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那麼古代人是靠什麼來計時的呢?在一些古裝的影視劇中,古人都是通過觀察太陽,來確定時間,可是看太陽真的能看出是哪個時辰嗎?其實在古代人們最初是使用一種叫圭表的東西來計時,其實就是靠計算影子的長度來計時。圭表的構造很簡單,一部分是直立的標杆用來測日影,還有一部分是在地上用來測量影子的長度的刻板。
  • 開局一把槍 輸出全靠撿 那個男人終於要來了!
    說時遲那時快,在這最緊急的時刻 一位雙手持槍、身著銀盔的靚仔騰空而起 將劫匪們揍得丟盔棄甲! 超......難道,辣個男人要來了嗎?! 冷暉之槍-馬超 背景故事 馬超是一名冷靜利落的戰士,他本是西涼少寨主之一。他的父親聽信武都的挑撥,導致同族相殘...... 少寨主們本共同立誓維護西涼和平,卻最終紛紛倒在刀尖之下,馬超也被父親關押。
  • 古代五大暗器:一個比一個奇葩,最後一種估計大家小時候都玩過!
    古代五大暗器:一個比一個奇葩,最後一種估計大家小時候都玩過!鐵蒺藜 一般是灑在地上,不是針對殺人使用,而是為了緩解敵軍行動。後梁大將軍王彥章曾幹過赤腳踩鐵蒺藜來威震軍隊。金錢鏢是飛鏢的一種,形狀似銅錢,或者有人直接拿方孔銅錢做飛鏢使用。金錢鏢比一般銅錢的周邊更鋒利些,磨出刀刃。
  • 古代女子浸豬籠後為什麼不逃生?與其發生關係的男子為啥不去救?
    看古代電視劇時,有些片段出現了浸豬籠的片段,你是否會想,女子浸豬籠後為什麼不逃生?與其發生關係的男子為啥不去救呢?首先,什麼是浸豬籠?在古代,如果發現訂婚或已經結婚的女子在外面有染,或者發生曖昧關係。古代女子浸豬籠後為什麼不逃生?古代女子浸豬籠後為什麼不逃生,首先我們得知道,想要逃生,必須具備以下技能,會遊泳,有力氣,能憋氣!首先,得會遊泳。我們知道,古代講究三從四德,女自無才便是德,大門不邁二門不出等。所以女孩子出門的機會都很少,更不要說去練習遊泳的技能了。
  • 古代婚後為啥有「回門」一說?只因這件「害羞」事,在娘家才能做
    古代婚後為啥有「回門」一說?只因這件「害羞」事,在娘家才能做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結婚是一個人生最大是事情。但是,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婚姻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或者就是王公貴族之間利益的交換,很少會有真正的自由戀愛這一說。
  • 古代名將為啥都有「啤酒肚」?別再被8塊腹肌迷惑了,這才是真相
    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來選將軍,估計那些名聲顯赫的將軍一個都選不上。從歷史文獻記載和畫冊中來看,三國的關羽和唐太宗打下天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戰功顯赫的宋代中興四將以及明朝的鄭成功等將軍,無有例外,都有啤酒肚。這和影視劇作品中塑造的英武形象完全不符。 有人會問,行軍打仗的將軍們,為什麼還有啤酒肚?
  • 為何古代將軍的頭盔都有槍尖?有啥用?學者: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前段時間,一隻狗狗火了——只見視頻裡的它,老老實實坐在主人給它打造的「專屬座位」上,頭上還戴著「專屬頭盔」,那小模樣,乖巧極了。接受採訪後的主人表示,7月份浙江開始實行新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裡面規定凡是駕駛人或者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將被處以最高50元的罰款。
  • 你想像不到,古代兵符是怎樣做到防偽的?
    在古代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會有兵符這種東西,而且在當年一般來說,士兵們都是只認兵符而不認人的。所以咱們今天的人就會產生一個很大的疑問,那就是在古代的時候,是不是任何人只要拿著這件寶貝,就可以隨意的調遣並調遣軍隊呢?
  • 為啥小說裡錦囊妙計是3個? 網友:古代3是吉祥數
    為啥小說裡錦囊妙計是3個?網友:古代3是吉祥數   古裝迷小蔡最近連著看了好幾部武俠小說,發現小說裡的高人給別人的錦囊都是三個。為什麼是三個?「三」這個數字很特別嗎?  不靠譜青年蔣寬:因為事不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