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騎士》為何讓人意猶未盡?聊聊碎片化敘事的魅力

2021-01-10 GameRes遊資網

文/煬櫟

《空洞騎士》是怎麼做到讓玩家在通關後感覺意猶未盡的呢?這種回味感又是怎麼營造出來的呢?從情感體驗上講,《空洞騎士》這款在氛圍營造和敘事方式上借鑑了魂系列的遊戲非常優秀,我通關後好幾天還日思夜想。這篇文章主要聊聊《空洞騎士》是怎樣進行碎片化敘事的以及碎片化敘事的優勢。

直接的主線敘事

遊戲開場時,玩家會看到這樣一段話。

開場動畫

玩家心中紮下了許多疑問。你是誰?蒼白意味著什麼?聖巢是啥?為什麼是輓歌?為什麼稱莫諾蒙為教師?

帶著這些疑問,遊戲正式開始了。

《空洞騎士》的故事簡單來說,是一個小騎士突然甦醒且一無所知,之後逐漸了解自己的使命,並在最後完成使命的經典的三段式結構。開發團隊給遊戲套上了一個精心設計的蟲世界的外衣,輔以黑色幽默的元素,以及一個黑暗的故事內核之後,整個故事給玩家帶來一種非常新奇的體驗。

遊戲中的主線是比較直接的,包括蒼綠之徑初識小姐姐,淚城看見空洞騎士雕像,發現守夢人遺蹟,解除守夢人封印,對戰空洞騎士。但在發現守夢人遺蹟前,玩家都沒有一個具體的遊戲目標。遊戲劇情是靠玩家在各個區域探索來推動的。

主線劇情只是整個遊戲劇情的一部分。在主線之外,有大量的信息來補全遊戲世界觀和過去發生的事情。

傳遞信息的元素

地圖為敘事服務

《空洞騎士》的地圖設計非常優秀。這裡主要談談和敘事有關聯的部分。

首先,遊戲中每個區域的整體風格各有特色。玩家探索聖巢第一站的遺忘十字路,用暗淡的色彩和一些可破壞物件,營造出了廢墟的感覺。這種荒蕪感,奠定了故事衰敗的基調,給玩家傳遞著王國在很久以前就毀滅了的事實。諸如遠古盆地的黑影,靈魂聖所的靈魂容器等都是遊戲劇情的一部分。而蒼綠之徑中的一些可交互物件,也用簡短的句子,介紹著這塊區域的歷史。而有些地圖本身就是一段故事,比如遠古盆地通往深巢的未完工的電車,說明著當年此地可能發生的戰爭。

背景裡堆積的屍體

其次,當玩家在遊戲中探索更多的地圖,逐漸看清聖巢的全貌,會發現各個區域的相對位置也講述著故事。

比如隔在深邃巢穴和真菌荒地間的螳螂村。前面玩家了解到螳螂是英勇的戰士,也保持著相對獨立。當玩家進入深巢,看到入口處堆積著的大量穿著盔甲的王國衛兵,會不會聯想到,螳螂和王國達成了協議,以守衛深巢入口來換取獨立。

螳螂村優越的地理位置

NPC眼中的故事

遊戲中NPC可以用來敘事的元素包括對話、位置和行為等。

《空洞騎士》的對話很簡短,但這些臺詞會隨著玩家的遊戲進程或者選擇而發生變化。遊戲裡NPC基於各自立場的對話對於補全世界觀有很大幫助。

《空洞騎士》裡的部分NPC有著自己的故事,用位置、對話、行為講述著故事,而非為玩家提供功能性服務。玩家通常作為旁觀者,偶爾作為參與者和這些NPC產生聯繫。

以奎若為例,玩家會在不同區域碰到幾次。每次碰到時,奎若會簡要介紹當前區域的特點。看上去他似乎只是一個嚮導。但奎若的面具又暗示了他並非普通的NPC。之後,奎若和小騎士一起被召集到教室檔案館,他回憶起了自己的使命,並在完成使命後回到了藍湖。

奎若

淚水之城底部的商人會收購玩家在探索過程中獲得的物品,如漫遊者日記,聖巢印章,國王神像。每當玩家賣出這些物品,他便會講述一小段歷史。用劇情上的激勵來刺激玩家多去探索收集。

水晶礦山的礦工米拉,開始快樂的哼著歌。隨著劇情推進,在感染爆發後挖礦妹失去心智。遊戲用NPC的行為變化,向玩家直觀地展現了瘟疫的效果,表現力比純文字要好得多。

哼著歌的米拉

精巧的怪物設計

遊戲中多數怪物是由昆蟲、苔蘚、蘑菇、蜘蛛等簡化變形而來,外形可愛,設計語言非常一致。同時,不同怪物間的特徵非常明顯,辨識度相當高。

遊戲中有一個日誌系統,在玩家獲得獵人日記後開啟。日誌會記錄玩家遇到的怪物,並在擊殺一定數量後解鎖更多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是更進一步的介紹、獵人的戰鬥心得或者蟲子哲學。

它長大之後就會失去飛行的能力。大家總是為成年而欣喜,但隨著時光流逝,我們才會發現自己失去了什麼。—— 獵人日記·螳螂青年

遊戲中共有146種怪物可以收集。

每種怪物都和所在區域相適應,如真菌荒地的蘑菇,淚城的甲蟲等。怪物外觀上,會用橙色皰疹代表被瘟疫感染。失落近親和空洞騎士的外形也暗示著和小騎士的聯繫。

獵人日記

除外觀外,獵人日記裡的信息對於玩家理解劇情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螳螂村的boss螳螂領主的介紹——螳螂部落和古聖巢的蟲子互無好感。不過螳螂比它們的對手活得更久,它們的文明留存至今。

比如靈魂聖所中有些怪物的介紹為「曾經是具有高度智慧的蟲子,因為濫用靈魂而變形」。而Boss靈魂大師的介紹則說明了聖巢的蟲子為了對抗瘟疫作出的嘗試。

索爾馬斯特(新人殺手)

令人回味的悲劇

遊戲中對話和獵人日記的文字都很簡潔有力。文本中多次出現的關鍵詞包括生命、靈魂、容器、虛空、光、犧牲等。這樣的主題使遊戲具有一種悲劇感,也營造出了一種奇特的氛圍。

玩家探索完整個聖巢,會大概還原出遊戲的背景故事(劇透警告)。

遠古時代,蟲子信仰光明和代表光明的輻光(大蛾子)。沃姆誕生之後,化身為白王,教化蟲子,建立了代表文明與秩序的王國——聖巢。輻光的信仰者也就越來越少。憤怒的輻光開始侵入蟲子們的夢境散播瘟疫。被感染的蟲子逐漸失去心智並變得瘋狂。白王嘗試了多種方法想阻止瘟疫擴散。最終,白王製造了許多容器,並從中挑選了一個沒有情感的完美容器來封印輻光,並和三個守夢人達成協議來監視封印。

許多年後,聖巢還是毀滅了,封印的力量也越來越弱,這個時候,小騎士甦醒了。在探索龐大的地下世界中,了解歷史,擊敗守夢人,解開封印,擊敗容器,並將輻光重新封印在自己體內。(結局1)

遊戲結束了,但故事並沒有,選擇結局1的玩家都會意識到,時間繼續,封印會再一次變弱,而下一任小騎士屆時又會甦醒,走上(傳火)封印的道路。

玩家並不是獨一無二的 the chosen one,而是無數容器中恰巧甦醒的那個。

碎片化敘事的優勢

更好的情感體驗

同樣的故事平鋪直敘和碎片化敘事帶來的效果的截然不同。試想,如果採用簡單直接的敘事方式,開場NPC告知玩家過去的事情,然後告知玩家現在封印越來越弱,你的使命就是解開守夢人的封印並且重新封印輻光。玩家是用一種外在動機去完成這個目標,體驗遊戲。

如果像遊戲裡這樣,用碎片化的形式隱晦地講述劇情,因為人對於未知的好奇,玩家自發地想要探索這個世界,這時,就變成了內在動機。因為內在動機而去體驗遊戲,玩家會更加沉浸在遊戲的世界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

更好的多周目體驗

因為遊戲劇情龐雜,玩家要做的選擇較多,可收集物品多,一次通關後,可能收集度並不會到100%。出於想更好地理解遊戲世界觀,看看別的選擇下NPC會怎樣,收集癖發作等原因,玩家會主動地開啟多周目,體驗到新的內容。

結語

《空洞騎士》的碎片化敘事可以作為一個範例,來幫助遊戲設計者思考怎樣用碎片化的形式來展現劇情。

碎片化敘事雖好,但也對遊戲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遊戲設計師需要在早期就搭建起整個世界觀並確定主線劇情,這樣,才能把世界觀和故事分拆,放到遊戲世界裡的不同元素中去。同時,還需要考慮展現的信息是否足夠玩家拼湊出完整的故事。有時因為信息不足,不同玩家會對遊戲內容產生不同的理解。當然,這種模糊性(挖坑)也給玩家提供了奇妙的體驗。

同時,因為不同玩家能發現的信息多少不同,設計時還需要考慮到,如何在玩家獲得信息不足時保證遊戲的基礎體驗。就算把《空洞騎士》當成一個砍砍砍遊戲,也是很爽的。

相關焦點

  • 空洞騎士死了什麼懲罰
    可能有很多玩家不知道在空洞騎士中有沒有死亡懲罰,遊戲中是有死亡懲罰這一設定的,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有哪些死亡懲罰吧!空洞騎士死了什麼懲罰  死亡後,你會丟失身上的所有錢和能量槽,然後會在最近休息過的長椅處復活,在你死亡的地點會出現一個黑色的你自己,他會攻擊你,在擊敗黑色的自己後才能取回自己丟失的錢和恢復完整的能量槽
  • 《空洞騎士》骨釘升級攻略 骨釘升級方法
    導 讀 《空洞騎士》骨釘升級介紹。《空洞騎士》遊戲發生在名為Dirtmouth的城鎮地下,這裡有古代昆蟲王國的遺蹟等待玩家去探索。
  • 《空洞騎士》登陸Steam平臺:本月25號發售
    2月13日消息 今日,小編在Steam平臺上看到,一款2D橫版闖關類遊戲《空洞騎士》正式在Steam上亮相,該款遊戲將在2月25日正式發售。IT之家在官方公布的系統需求中,《空洞騎士》最低要求為Core 2 Duo E5200級別處理器,4GB內存。而在推薦配置中,系統則需要Intel Core i5處理器,8GB內存,以及GTX 560顯卡。
  • 真沒騙你:《空洞騎士》
    在Switch上有一款畫風簡單,難度也「簡單」的橫版動作遊戲,開發團隊卻是只有三個人的來自澳大利亞的小團隊Team CherryIGN對它的評分為9.4/10,其獨特的戰鬥系統和精緻的手繪畫風,讓這個看起來簡單玩起來卻不簡單的遊戲,散發獨特的魅力遊戲簡介《空洞騎士》它是一款2D橫版過關動作遊戲,遊戲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名為聖巢的昆蟲王國當中,這裡有古代昆蟲王國的遺蹟等待玩家去探索
  • Steam「瘋狂周三」優惠開啟,《空洞騎士》《極樂迪斯科》折扣ing
    直視G胖微笑的你,遭到綠色數字的襲擊,即將接受錢包減N判定~Steam又雙叒叕打折了,開啟「瘋狂周三」優惠活動,囊括《音樂包合集》(折扣66%,售價223元)、《遺蹟:灰燼重生》(折扣40%,售價84元)、《空洞騎士》(折扣50%,售價24元)、《無主之地3》(折扣50%,售價90
  • 《空洞騎士》1.2.2.1版本骨釘法術徽章數據分析
    導 讀 第1頁:骨釘與法術 展開 《空洞騎士》2D橫版遊戲中有各式各樣的解謎要素,相信很家對新版傷害數據還是有些迷茫,下面為大家帶來「沈滄渶」分享的《空洞騎士》1.2.2.1版本骨釘、法...
  • 《空洞騎士》《遺蹟:灰燼重生》《狙擊手:幽靈...
    主角愛麗絲是一名自閉少女,因為不擅長表達而被周遭的人冷落,玩家將通過操作主角愛麗絲進行遊戲,探索她心理深處的抑鬱問題。  空洞騎士  Hollow Knight  -50%原價 ¥48  史低  ¥24  瘋狂周三!
  • Fate:最具有魅力的槍兵,富有騎士精神,卻被Master背叛!
    可以說,每一代的槍兵都有著他獨特的魅力,但最終的結果卻相當的慘。比如在第五次聖杯戰爭的庫丘林,領便當的手法是花樣百出。而在第四次聖杯戰爭,也就是《Fate/zero》中,槍兵迪爾姆德可以說是最有魅力,但卻被Master背叛,帶著不甘和遺憾領了便當。迪爾姆德在成為英靈之前,也就是身為人的一生也並不幸運。
  • 《無頭騎士異聞錄》一出瀟灑淋漓的英雄傳奇
    然而,沒想到上京的頭一天,因為正臣的話而感到不安的帝人就親眼目睹了騎著黑色摩託在街頭穿行的都市傳說「無頭騎士」。他們是一群生活在都市繁華商業區的有趣人類。從鄉下上京讀書的內斂男生,渴望著打破平靜的異常事件;愛講冷笑話的輕佻少年,喋喋不休著都市怪談與幫派鬥爭;依附他人而活的恬靜少女,與世界保持著畫框內外似的疏離感。
  • 假面騎士:同樣被打倒,為何有的騎士閉眼張口,有的人卻成了灰?
    《假面騎士》系列是以英雄對抗邪惡勢力為主題的特攝作品,那麼假面騎士打敗戰吃癟自然也是常有的事。今天小劍劍就跟各位小夥伴來討論一下,《假面騎士》系列裡那些戰敗的騎士是什麼樣的結局。閉眼張口最常見的一種戰敗方式就是被打得解除變身,現在大部分網友也是以解除變身來判斷一個騎士有沒有吃癟。
  • 沙龍|劉志偉、趙世瑜、溫春來:區域史的魅力在「區域」之外
    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域史一定是有魅力的,否則怎麼引得這麼多學者的關注呢?傳統歷史敘事以國家為主體,歷史就是國家紀事書,而新史學的出發點是人的歷史,從這個出發點,區域就是由人的活動、人的行為所形塑的空間。人有很多活動,因此就產生很多種不同的空間範圍,也有不同的邊界。這樣理解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再去糾結「什麼是區域」的問題。也就是說,區域不等於地方化,區域史不是地方史。
  • 《聖杯騎士》:對意義的永恆追求——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
    馬力克用這個故事作為隱喻,來比喻人的迷失自我,迷失尋找目的意義。存在主義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在關於「陷入沉睡」這件事上曾經寫過類似的話。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世界上最危險的事情就是失去自我,是悄無聲息中發生的,根本讓人無從察覺,沒有什麼比它更不易被人察覺的了。」
  • 醫療題材紀錄片《生門》的敘事研究
    《生門》不僅還原了醫療行業的生態,也為醫患關係頗為緊張的當下社會提供了一個兼具理智與情感的反思契機,達到了很好的紀錄片敘事效果。本文就以這部焦點話題紀錄片《生門》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敘事方式和敘事語言,以期為醫療題材紀錄片的敘事提供有益的借鑑。
  • 善於運用碎片化時間,一有時間就愛學習的星座
    善於運用碎片化時間,一有時間就去學習,不論是內在,還是外在,都是始終往前提升的一個狀態,始終學習和掌握,就會越來越優秀,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處女座碎片化時間也用來學習的小主,怎麼能沒有優秀的狀態呢,你說是不是,處女座是那種話說, 但是執行力很高,奮鬥努力的狀態,處女座屬於很多的事兒都不說,但是一心一意去努力的一有時間就學習,整個的碎片化時間都用在奮鬥上
  • 淺析《老人與海》的敘事特色
    從以上的概念進行分析和比較可以看出,小說《老人與海》選擇的是零聚焦的敘事聚焦模式。第三,是「敘述方式」的概念。所謂敘述方式,就是小說故事的「講述」和「展示」的方式。「講述」和「展示」是有區別的。「講述」有講述人,講述人對故事進行敘述,會摻雜講述人的評論,讓讀者通過「講述」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講述人的觀點,可以增加故事的評論性和思想性。
  • 外媒評《聖杯騎士》:氣質依舊 人物單薄
    《聖杯騎士》海報作為《聖杯騎士》的主演,克裡斯蒂安-貝爾與娜塔莉-波特曼亮相柏林(來源/《綜藝》 編譯/菜頭)泰倫斯-馬力克的電影,總會讓人期待是一場優雅的視聽盛宴,但《聖杯騎士》中霓虹燈閃耀的脫衣舞俱樂部
  • 假面騎士Saber:火水雷風分別對應四大正方騎士,一個比一個帥!
    《假面騎士Saber》可謂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啊,雖然正劇還沒有播出,但是有關聖刃的情報幾乎已經把整部劇的所有關係以及人物形象、故事主題等等全部「透露」,據有關情報顯示,本部劇正方一共會出現四位騎士,而且每一個騎士對應一種元素,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四位騎士吧。
  • 王健|述欲何為:敘事文學背後的城市身世
    新近出版的胡曉真教授所著《明清敘事文學中的城市與生活》(以下簡稱《明清敘事文學》)一書注重於明清敘事文學背後的「個人意識與個人形象」,深入探討其「如何透過一種對空間尺度的想像而表現出來」,並進而與「社會和歷史的情境發生互動」。也就是說,該書強調敘事文學的能動性,希望更多從文學本身出發,去觀察「文學與城市生活的交織」,或許可以給明清城市與日常生活的研究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 小說和敘事文
    我們試想一想看,有兩篇文字在這裡,同樣敘述著一些人事的經過,而我們稱一篇為敘事文,稱另一篇為小說,究竟憑什麼來區分的?單只根據實事寫成的是報紙的記事,歷史的傳載之類的東西,便是所謂敘事文,《史記》的《項羽本紀》也是敘事文。
  • 假面騎士創騎後續皮套寫真:鱷霸極為老實,金兔銀龍魅力十足!
    關於假面騎士build,之前我們也有說過build裡戰兔龍我以及e總三人的皮套寫真,之所以將這幾位分開來說是因為他們各自的形態都是比較多的。因此這樣一來剩下的只有假面騎士grease以及假面騎士鱷霸的皮套了,同時在劇場版裡我們也是看到了假面騎士blood以及金兔銀龍的登場,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後續的皮套寫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