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五逆和誹謗正法都是應該墮落阿鼻地獄的重罪,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五逆罪;誹謗正法就是誹謗佛法,今天說的不信有佛、不信真理,誹謗佛、誹謗菩薩、誹謗正法。這裡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如果這兩種罪都犯就不得往生。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只就犯其中一條能不能往生?《觀經》中說:「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也得往生,但是如果只誹謗正法,不犯五逆,不能得生」。曇鸞大師在《往生論》中說:「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罪,必不得生。」誹謗正法了,沒有別的罪,任何錯都不犯,哪怕你修十善,也不得往生。為什麼這麼說?可能有人覺得犯了五逆罪,傷害到別人罪過極重,有行為、有現行、會傷害到他人,而只是說說無佛無法怎麼會比五逆罪還重呢?
《往生論注》中說:「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聖賢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曇鸞大師說的非常好,五逆的罪人為什麼會犯五逆?就是因為他不知道正法,如果我們大家都知道因果報應,知道為善得福為惡受報,應求解脫,消除貪嗔痴,就不會犯五逆了,因此誹謗正法的罪比殺父殺母這五種逆罪還要重。
古人說:「不怕破戒,就怕破見。」破了戒,在行為上還可以懺悔,還有懺悔的機會,還可以再修正過來;如果破了見,根子斷了連修正的機會都沒有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往生論注》中還說:「此生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這樣愚痴的人,既然誹謗正法,他怎麼還會發起求生淨土的心呢?所以不得往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中開示說「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對未造這種罪業的人說的,目的是為了警戒眾生,不要犯這樣的重罪。所以說「犯了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不是說已經犯了這個罪的人佛就不再攝受你了,如果犯了這兩個重罪還是可以懺悔,還是可以得到攝受的。
佛法就是這麼的慈悲、這麼的平等,因為我們眾生本來成佛,犯了以後只要去改正、去懺悔,還可以得到佛的加持、佛的攝受。但是犯了以後往生會有障礙:第一蓮花不能開,見不到佛及諸聖眾;第二聽不到正法,不能出去供養諸佛。除此以外更無諸苦,沒有別的不好了。我們說蓮花不能開,是說不是馬上就開,需要十二劫蓮花方開,是這麼一個理論。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就沒有其他的諸苦了,只是蓮花十二劫以後才開,但是他享受的快樂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就像有三禪功夫享受的快樂。善導大師說:「應知,雖在花中多劫不開,可不勝阿鼻地獄之中,長時永劫受諸苦痛也」。「勝」在古文的解釋是受的意思,善導大師這一句的意思是說,雖然花多劫不開,但也不要受阿鼻地獄之中長劫永劫這麼大的苦痛,猶如比丘入三禪之樂,就得這個快樂。
善導大師的這些觀點和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下卷中說的是一致的,曇鸞大師說:「眾生以驕慢故,誹謗正法,毀呰賢聖,捐痺尊長,如是人應受拔舌,瘖啞等苦,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皆得解脫。」犯了五逆十惡的,誹謗正法的,只要後不再造,現在發起精進念佛、求生淨土的心,都一定可以往生。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解脫,多方便,阿彌陀佛的慈悲真的到了極致。
我們犯的這些重罪怎麼樣去懺悔呢?信願持名就是懺悔。蕅益大師說:「信願持名就是菩提心。」我們的佛性就會顯現出來,對我們末法眾生,慈悲到了極致。由此可知,唯除的意思即是止惡之意,使還沒有造這種惡的人不敢再造,已經造惡之人只要能夠信願持名念佛,阿彌陀佛仍舊來攝取,仍舊來接引,無有遺漏。可見,彌陀大願攝機無盡,真是平等普度。
摘自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