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民風俗習俗多,那麼結婚,在農村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2021-01-17 瓜果王1

在我國農民,人們特別講究些傳統的風俗習慣。而結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在農村結婚尤其隆重,風俗習慣也特別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在中國古代,婚娶就已經有許多成套的規矩了。首先,婚姻兩字,是昏因。是指男子在黃昏時迎娶新娘,一指在黃昏以後交合。而女子因男子而來,遂成婚姻。這裡就點明了古代一個習俗,既黃昏後迎娶。

而古代男女婚娶的年齡,也隨朝代不同各有不同。但總體不外乎,男子加冠,女子及第以後。跟現在法律規定,十八歲成人一個道理。不過古代,一般男子二十加冠。女子歲數小,十六以後就可以嫁人。

而在古代,禮法森嚴。男女婚娶,要符合六禮。既一曰納採,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徵,五曰請期,六曰親迎。這是古代婚禮所分的六個階段。納採,是男方備禮物去女方家提親。古時候可帶大雁。文明,是求婚後,託媒人問女方生辰和名字。納吉,就是雙方合了八字以後,反饋給女方,然後男方帶禮去女方家定親,交換信物等。納徵,是在訂婚後,男方將聘禮送去女方家。然後女方還會回禮等。請期,是男方選出結婚日期,送往女方家,再由女方家挑選最後定奪。親迎,就是指大婚當天迎娶了。

在婚娶以後,並沒有完事。還有鬧酒,聽窗,回門等。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那麼為什麼要介紹下古代的婚娶呢?小編家在陝西,這裡算是歷史文化保留比較多的地方了吧。在現代婚姻中,雖然名目變了。但小編發現,基本步驟,還是延續的古代的傳統婚禮。那麼,就以我們這為例子,看看現在婚姻,有哪些習俗。

自談戀愛或在城市裡結婚的,就不提了。在這裡農村,很多還是要經過媒婆介紹的。在介紹交換照片,電話號後。如果互相有興趣,媒婆會安排見面相親。一般男方會到女方鄰居家,或者親戚家,或者媒婆家。不能直接去女方家,會對女孩名聲不好。會再傍晚時候,女孩來的男方所待的地方。然後,主人回簡單介紹,就會把兩人帶到一個小房子裡面。然後就沒人管了,場面一度尷尬。

到了兩人接觸幾次覺得合適的時候,會有雙方父母,男女方一起吃頓飯。這就想當於古代的納採了。男方父母會給女孩紅包。

父母見過滿意,就是媒婆兩邊跑。一邊催女方家人,要生辰八字。一邊回給男方轉答女方所需要的彩禮條件。我們這邊大部分彩禮不是很高,幾萬塊。會有一些偏僻或者比較特殊地區,流傳出天價彩禮。比如前四後八,既定婚四萬,結婚八萬。小編以前結婚給了四萬八,不算多也不少。要合生辰八字,主要是個象徵意義。八字要來了,也說明對方認同了,親事基本上可以敲定了。

再下來,就會按照約定,履行給女方的承諾。一般,男方會先送去一部分彩禮,不會都給完。然後,男女方都會有親戚陪同,購買三金,女方衣服褲子什麼。男方給女方有四季八套,或者四季十二套衣服的講究。女方會象徵性給男方買婚禮當天要穿的衣服一套。

這些,履行完了,會進去訂婚階段。想當於古代納吉,訂婚當天主要是酒席,親戚介紹。古代十帶大雁,我們這講究公雞換母雞。然後親朋都會給新人紅包。而在訂婚當晚,男方會帶幾個朋友,在本家長輩帶領下,去女方家送是羅。一種扁擔擔的木製箱子,裡面裝一些禮果酒品之類。以前是人扁擔抬,現在都是車拉過去。這些微不足道的,主要是成年長輩會私下去補交其他的彩禮等。這想當於古代的納徵。

在女方家,男方會被周圍鄰居親戚玩。主要是鎖車子,鎖門討要糖果。以前是糖果,現在是以買糖果的名義要錢。會有女方家人煮雞蛋,或者做碗肉湯款待嬌客和抬是羅的人。但別想太美,一個雞蛋可是一百,可勁吃吧。反正從頭至尾,男方都得出錢。

這階段過了,就是媒人兩邊跑。也既請期,拿著男方家選的幾個日子,讓女方家定日期。如果男方家完成了聘禮,彩禮一系列。女方家可以乾脆的給你個日子。如果男方家沒有履行完承諾,可能婚定了,兩三年還結婚不了。以前就出現過,讓男方等三年,男方自動悔婚的情況。

最後就是迎娶了,在迎娶當天。都會有些小節目,一般男方發些紅包就完事了。比如迎親隊伍,路上停車,要加油買煙。到女方家裡,不讓進門,脫鞋等等。但也衍生了許多別的名頭,比如女方歲數錢,一歲一千,給吧。或者女方體重錢,一斤一百,給吧。這就有點賣女兒了。

當男女舉行完婚禮以後,也會有鬧洞房,回門的習俗。可見,現代婚禮,雖然名目繁多,內容層出不窮。但都在古代婚禮的基礎上,變點花樣。中國傳統的習俗影響還是很深遠的。那麼,各位家鄉婚娶有什麼習俗呢?可以留言分享一下。

相關焦點

  • 2019年的「小滿」來了,農村小滿都有哪些風俗習慣?你都知道哪些
    那麼農村小滿都有哪些風俗習慣?你都知道哪些呢?第二搶水與祭車神在北方可能大家很少見,但是也有就是水車,通過物理原理把水改道或者灌溉引水等等作 用,在南方這棟東西是非常多見的,尤其是在稻田邊,為什麼說水車和小滿有很大的關係 呢?首先這水車的啟動一般是在小滿的當天啟動,這個時候水開始增多,農民以村圩為單 位舉行「搶水」儀式,行於海寧一帶,有演習的意思。搶水其實也是一種中國古代一種農 作時候的文化。
  • 臘月二十七習俗風俗有哪些 二十七殺年雞趕大集有什麼講究
    那麼二十七有哪些習俗呢?作為80、90後的你,真的知道嗎?本經驗就跟大家暢談一下:臘月二十七各地都有哪些特別有趣的風俗。  二十七殺年雞  -- 這是二十七最重要的習俗 --  眾所周知:進了二十三以後,每天都有各自的風俗。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那到了二十七,就是要殺年雞啦!
  • 您們家那邊有哪些風俗與禁忌?
    再加上今年是閏四月,在農村還有「閏四月,兆荒年」的說法,不禁令人瑟瑟發抖:今年啥也不想了,保命要緊。眼下正是閏四月的第2個四月(陽曆5.23-6.20),應該注意什麼呢?一起說說各自家鄉的風俗與禁忌?2020年「閏四月」,應該注意什麼?2020年為什麼會閏四月?日期又是怎麼定的?由於篇幅過長,在這裡就不解釋了,大家自行百度即可。
  • 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農村都有哪些風俗和規矩呢?進來看看吧!
    導讀:今天是十月初一寒衣節,農村都有哪些風俗和規矩呢?進來看看吧!今天是農曆的十月初一,也是宣告著金色九月真正的過去,迎來的會是寒冷的冬季,至十月份之後,天氣開始逐漸地變冷,尤其是北方地區,隨著節氣的更迭,慢慢的會進入天寒地凍的冬季。十月初一是送寒衣的季節,也是民間的寒衣節。
  • 正月初一「拜大年」的習俗源於何時?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拜大年」的習俗源於何時?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是一首傳承了幾千年的春節歌謠,也是民間過年習俗的深刻體現。當大年三十兒的鐘聲敲過之後,大年初一就踏著吉祥與祝福遠道而來。大年初一作為新年的第一天,總會給人們帶來曙光與希望。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天幹活代表著全年都是勞碌命。
  • 農村有種風俗掉在地上的錢不能撿,撿了會怎麼樣?今天總算知道了
    農村有種風俗說掉在地上的錢不能撿,撿了會怎麼樣?今天總算知道了在農村一直有種說法和習俗,也是世世代代農民傳承下來的現象。如今的農村有了很大的改變,再加上很多年輕人都會外出打工,隨著農村的不斷發展,很多習俗也在漸漸消失。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除夕的風俗習慣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農村定親有哪些習俗?
    定親的習俗是怎樣的?我的家鄉現在依然存在定親的習俗。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雖說現代人不太注重這些儀式了,可定親屬於人生大事,我覺得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就算孩子不在意形式,可家長們是一定會舉行定親儀式的。因為開始的時候只是兩個年輕人交往,等到面對結婚的實際問題的時候,雙方父母總要相互認識一下吧,雙方父母見面的過程,在我們這裡基本就算是定親了,起碼算是承認了親戚。
  • 農村過年有添置新碗筷的習俗,這有什麼寓意?
    過完元旦的新年,就要過大家都非常看重的農曆春節了,可以說只要是中國人,一年都是在等著這一天的。而過年都是有很多的習俗的,尤其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那麼過年添置新碗筷是有什麼寓意呢?農村過年有添置新碗筷的習俗,這有什麼寓意?
  • 明天是大年初五,在大年初五有這些風俗和禁忌,你知道幾個呢?
    雖然今年的春節比較特殊,受到新型肺炎的影響,人們不能像往年那樣在春節時走親訪友,但是農村過年的風俗和禁忌人們依然不會忘。大年初五是比較特殊的日子,被稱為「破五」,在這一天中,有什麼禁忌呢?從初一到初五,每天所吃的食物都有講究,在我們這裡有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初四的烙餅卷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的說法。
  • 陝西一男子結婚母親意外去世,兩儀式同時舉行,是不孝還是風俗
    被國家幅員遼闊,面積十分大,很多地方文化都有所不同,甚至連一些語言也是非常多,同為中國人,卻有時候難以聽懂對方的話語,這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然而在網絡上不斷有報導,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也是被吐槽到一定的程度,特別是在農村或者是一些偏遠地區,很多習俗讓大眾難以接受,有時候身為局外人的我們認為,好的風俗應該繼承,壞的習慣應該摒棄。
  • 大年初五的風俗習慣
    這是新年知識介紹的第五篇經驗,主要介紹大年初五在民間老百姓的生活中的習慣與風俗民情。一、財神生日大年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民間在初四的時候就要把財神迎進家門,初五再正式拜財神,祈禱這一年家財興旺,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祭財神是初五的重頭戲。
  • 河南漯河農村結婚風俗:從說媒到結婚的整個過程
    對於結婚風俗,每個地方的形式都不太一樣,那些電視上的結婚風俗只是大多數城市或鄉村的表現,這樣的表現形式也是一概而過,並不會告訴你太多的細節內容,身為漯河農村人,突然想起我們那的結婚風俗,抱著一種分享的心理與大家介紹下!
  • 2020年大年初三幾月幾號星期幾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有哪些
    那麼,大年初三還有哪些「別名」?各地又有哪些不同的風俗呢?  今天是大年初三,又稱「天慶節」。這一天人們「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房子旁邊有井的人家,一大早拿香火、素菜供在井欄邊,還把除夕在井上貼的紅紙條都揭下來,這個做法就叫「開井」。據說這麼做,可以把「窮氣」送走,直到現在,安徽農村還保留著這個古老的習俗:初三早上,起早開井,挑第一擔水代表有財氣。放爆竹,開井,打井水。  在南方很多地方,人們把初三這一天叫做「赤口日」或「赤狗日」。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2019年正月初一有哪些風俗 正月初一不能做什麼有哪些禁忌
    正月裡很多地方有很多習俗,也有很多禁忌,那麼大年初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一起來看看!有的說,大年初一叫人起床,會把一個人的財運叫走,有的說叫人起床,這個人一年到頭都會被人催促著幹活,會一年到頭累死累活,有的人說,在大年初一這天叫人起床,會把一個人的好運叫走,只剩下黴運,因為「覺沒了」等同於「叫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