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孟令洋 餘華尊 北京報導
《辛丑年》特種郵票
金牛賀歲,萬象更新。1月5日,《辛丑年》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金牛賀歲——2021年辛丑年生肖郵票展覽」也於當日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開幕。開幕式現場,已是耄耋老者的《辛丑年》特種郵票設計者姚鍾華在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時談到,《辛丑年》特種郵票靈感來源於生活和傳統。
從1980年發行的第一套《庚申年》猴票以來,中國郵政每年都以迎接農曆新年發行生肖郵票,迄今已經發行了4輪共24套。今年是農曆辛丑牛年,1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辛丑年》特種郵票1套2枚。該套郵票設計者姚鍾華生於1939年,是國家一級美術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為雲南油畫學會名譽主席、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辛丑年》生肖郵票設計者姚鍾華
姚鍾華與生肖牛年郵票有著一段特殊的情緣。這也是他自1985年創作第一輪生肖牛年郵票《乙丑年》之後時隔36年再度奉獻的生肖郵票佳作,延續了該輪生肖郵票的「家國」理念,一套兩枚分別展示了國家的期許、家庭的企盼,組合成濃濃的新春祝福。
再次參與生肖郵票設計,姚鍾華認為對他來說是一個「傳奇」。「沒想到,36年後再次畫牛。」《辛丑年》特種郵票通過動與靜、力量與溫情的結合,將生肖牛「腳踏實地、敢於拼搏、開拓進取、勤勞奉獻」的精神內涵進行了生動詮釋與藝術展現。
其中,第一枚圖名為「奮發圖強」,描繪了雄壯有力、一往無前的奔牛形象,公牛四蹄揚起,昂首向前,目光炯炯,表達出不畏艱險、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寓意;第二枚圖名為「牛年大吉」,通過大牛與小牛舐犢情深的溫馨畫面,向全國人民傳遞家庭興旺和諧、團圓美滿的美好祝願。
在姚鍾華看來,這兩次生肖牛的創作有內在的聯繫,也有很大的區別。姚鍾華以第一枚郵票中公牛四蹄揚起的形象講述了他在創作時願望:郵票要表現一個時代的精神。什麼是時代精神?就是人民內心對於這個時代的渴望 。姚鍾華說,過去的這個鼠年,我們國家遭遇太多的變化。在新的一年,希望「牛」轉乾坤,有新的局面。「新的局面的產生需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是我的願望。」
今年82歲的姚鍾華談起《辛丑年》郵票創作,字字鏗鏘,充滿激情,正如他說的那樣「在耄耋之年,還能為國家的郵政事業做一點事情,感到很高興。」
談及這次設計靈感,姚鍾華用2個詞來形容:「生活」和「傳統」。
「我的靈感來一部分自於生活的感受。」姚鍾華跟記者分享了他的經歷:年輕的時候參加過雲南少數民族的鬥牛活動,看到過牛的拼搏奮勇的頑強精神,深受感染。除了勤勤懇懇的耕牛形象,這種敢於拼搏、開拓進取的牛形象更能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
「靈感的另一部分來自傳統。中華文明有著深厚的牛文化傳統。」姚鍾華說道,「在古代,有很多牛的題材的美術作品。比如漢磚、陶俑、雲南古滇人青銅器雄強有力的牛形象,都給我很多藝術的靈感。」此外,姚鍾華還提到外國文化中的傳統因素,對他也有一定的啟發。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150多個國家發行生肖郵票。
姚鍾華認為,隨著社會的變化,郵票的功能正在發生變化。郵票有著歷史記錄價值和審美價值。方寸之間濃縮了繪畫、書法、篆刻、民間手工藝等中華傳統藝術,不僅為賀歲祝福增添了喜慶的色彩,更是傳播生肖文化的生動載體,因而備受人們的追捧和喜愛。
因此,郵票在審美上要求更高。《辛丑年》特種郵票以膠雕套印方式印刷,由郵票印製局青年設計師劉博雕刻。雕刻版呈現的圖案細節更加豐富、細膩,配合鮮豔的色彩搭配,使整體圖稿顯得典雅、莊重。
「郵票設計的好不好,讓社會來評價,讓群眾來評價。群眾覺得好就好。」說完這句,姚鍾華爽朗地笑起來了。
公開資料顯示,姚鍾華,雲南昆明人,國家一級美術師。195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長期從事油畫、水墨畫、水粉畫及水墨漫畫的創作。作品多取材於故鄉雲南之山川人物,題材廣泛,手法多樣。作畫之餘,還撰寫了一些散文及美術評論。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畫院副院長、雲南省政協委員等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