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1945年時它千瘡百孔的樣子。二戰時期,美國在長崎和廣島兩座城市分別投下了小男孩兒和胖子這兩顆原子彈,也就是在頃刻間,兩座城市的居民傷亡慘重,火蛇吞噬著整座城市。趕來的官兵們也只能呆呆的望著這片茫茫的火海,根本不敢衝上去救援。
也正是因為這次原子彈的威力,日本只好選擇了投降,結束了二戰。原子彈是一種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它具有強大的衝擊波,能在瞬間清掃掉城市中的建築物、車輛、行人等等。接著一股熾熱的力量便會卷土而來,產生的高溫幾乎能讓一切物體汽化掉。在當時的長崎和廣島,原子彈給它們帶來的殺傷力也是不可避免的,高溫直接吞噬掉了一切,而後帶來的輻射也對這兩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任何現存的遮蔽物都抵擋不住原子彈的輻射,它甚至可以直接毀掉人類多年進化的基因。在原子彈爆炸之後的廣島,存活下來的居民們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大批居民們患上了白血病,甚至在新生嬰兒中出現了畸形狀態。在這場原子彈爆炸事件中,人們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傷害,兩座城市從繁榮之景一下子就變成了人間煉獄。
廣島原子彈事件已經過去75年了,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兩座城市已然變了模樣。爆炸之景已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隨著而來的就是一座座高樓大廈高聳林立,商業圈,金融圈繁花似錦,這裡熱鬧非凡,再也看不出從前的死亡之氣。
在經過許多專家的鑑定之後,都說核爆炸範圍內一百年裡都是不能住人的,但是現在才過去75年,廣島和長崎幾乎是人山人海,究竟是什麼改變了這一切?原子彈爆炸的威力雖然巨大,但是在廣島事件後的前二十年中,日本政府想盡了一切辦法來解決這些核輻射帶來的問題。比如在空中灑下種子改變長崎和廣島的生存環境,利用季風問題帶走一部分核汙染等等。
在這些措施的幫助下,再加上原本的地理環境,這裡漸漸變得有生機了,動植物也開始在這裡重新繁殖。在1970年前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量的人口開始湧入到這裡,這兩座城市慢慢變成了繁華的都市。核輻射的問題雖然很難得到解決,但是大自然的生命力是頑強的,更新速度還有淨化速度都不容小覷。
有很多例子都能看出自然界的強大,在面臨核輻射這個問題中,雖然縮減了人們的壽命,但是人類前進的步伐不會被這些輻射給阻擋。日本本來就是一個地窄人多的島國,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長崎和廣島重新被利用起來,所以,人口遷移到這兩處城市也是必然的選擇,治理好這兩座城市也是必然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