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歲末年終,各項工作都面臨「結帳」「曬帳」,各地各部門也將陸續召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進行自我檢查、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既是「思想見面」「掃灰撣塵」的有效舉措,也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民主生活能否開出實效,關鍵看黨員幹部能否真正「放下包袱」「拋開面子」,如果只是一團和氣地你好我好大家好,對誰都「包容」「寬容」,談問題輕描淡寫,說整改年年如是,用「思想認識還不到位」「平時學習還不深入」之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問題去隔靴撓癢,就難以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也就背離了民主生活會的本意。
批評和自我批評,看起來是「嘴上功夫」,實則是對黨性黨風和工作實效的重要考驗,黨員幹部自我剖析準不準確,充分體現了對自身工作的審視判斷,這個過程不是一句好或不好能夠簡單概括的,必須是具體的、辯證的,既看到成績和經驗,也看到短板和不足,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注意和修正。黨員幹部能不能聽得進其他同志的意見建議,充分體現了動真碰硬、揭短亮醜的勇氣和決心,只有保持接納批評、聞過則喜的胸襟,才能從批評中獲取政治營養,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黨員幹部提意見、說想法是不是一針見血,充分體現了對黨內政治生活的認識水平,只有深刻把握「團結—批評—團結」的內在邏輯,才能以對組織負責、對事業負責、對同志負責的態度,說真話、出實招,幫助其他同志做預防、治小病。
開好民主生活會,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必須擺脫差不多、老好人思想,少些「中庸之道」,多些「單刀直入」。始終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查擺問題、剖析原因,在對照黨章黨規和上級要求中,找準差距、明確方向。主動聽「乾貨」,去水分,在監督中擺正自身位置,在整改中回應批評建議,從而切斷缺點問題變大、變嚴重的通道。敢於「動真格」「見真章」,堅持有什麼問題說什麼問題,用身邊事警醒身邊人,堅決杜絕「攻略」「模板」,有效提升話匣子的針對性、實效性。唯如此,才能真正讓幹事精神提振起來、黨內政治生活嚴肅起來、政治生態清正起來。
(作者:王翰明 建湖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