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2日電(記者周潤健)入伏啦!12日,長達40天的「三伏」正式登場,這也標誌著真正暑天的開始。天文專家表示,根據統計數據,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當出現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2015年至2024年的夏至到立秋都是有5個庚日,因此這10年的『中伏』是20天,『三伏』自然也都是40天。」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說。
據對本世紀100年間的「三伏」統計,伏期為30天的有30年,伏期為40天的有70年,後者是前者的2.33倍。
「如果用數據來說話,我國民間百姓籠統所說的『三』伏天,其實應該叫『四』伏天,『四』伏天更切合實際,也更準確一些。」史志成說。
那麼,40天的伏天一定比30天的伏天熱嗎?未必!天文專家表示,伏天究竟有多熱,是由副熱帶高壓的位置、陽光照射強度、地表溼度等多種氣象因素綜合而成,因此,40天的伏天不一定比30天的伏天炎熱。
入伏後,一年中氣溫高、溼度大的日子來了。史志成提醒,伏天期間,高溫時段多注意休息,及時補水,清淡飲食,加強對心臟的保養,避免熬夜,規律飲食,充足睡眠,適當午憩。
責任編輯: 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