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股價縮水近六成 歡瑞世紀連續四年業績造假獲452萬元罰單|公司匯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2013—2016年,歡瑞影視連續四年通過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業收入、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帳準備等手段造假金額近1.5億元。此外,其還存在未充分披露關聯方佔用資金的情況

《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

11月4日,對於歡瑞世紀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歡瑞世紀、000892.SZ)來說,並不能稱得上美好一周的開始。因為就在當天,該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下發的三紙《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3號、4號、5號)。

相關處罰決定書顯示,歡瑞世紀被認定存在四項信息披露違法事實,包括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業收入,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公司資金等。由此,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對該公司及相關人員累積罰款達452萬元。

事實上,就在今年7月末,歡瑞世紀就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下發的3份處罰事先告知書,並由此牽連出其曾連續4年業績造假的事實。如今,持續兩年的歡瑞世紀業績造假案終於有了正式的處罰決定,而這家上市公司如何走到今日之地步?

造假金額近1.3億,罰款452萬

歡瑞世紀前身是成立於2006年9月的浙江三禾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早期是浙江浦江人陳援、鍾君豔夫婦合資的夫妻店,二人分別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雖然此後三禾影視的註冊資金和股權結構經歷了多次變動,但直到2011年9月三禾影視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歡瑞影視)時,該公司都由夫婦二人100%控股。

2010年前後,歡瑞影視抓住「穿越」題材潮流接連推出多部古裝偶像劇,並捧紅楊冪、馮紹峰、何晟銘等主演。2014年前後,歡瑞影視與楊冪、劉愷威、唐嫣等明星以工作室的形式籤約或加盟,後又相繼籤約李易峰、楊洋等流量明星,陸續出品了多部IP大劇,穩固了其一線影視製作公司的地位。

在同時間段,歡瑞影視也開始了上市徵程,但第一次借殼泰亞股份以失敗告終。2016年1月,星美聯合擬作價30億元收購歡瑞影視100%股權,構成歡瑞影視借殼上市。2017年2月13日,星美聯合更名為「歡瑞世紀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歡瑞影視成為歡瑞世紀並表全資子公司。

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歡瑞影視未能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財務數據,導致歡瑞世紀公開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及重大遺漏。

證監會相關調查顯示,2013—2016年,歡瑞影視連續四年通過提前確認收入虛增營業收入、虛構收回應收款項少計提壞帳準備、推遲計提應收款項壞帳準備等手段造假金額近1.5億元。此外,其還存在未充分披露關聯方佔用資金的情況,如歡瑞文化(歡瑞世紀關聯企業)曾利用合作拍攝電視劇項目佔用歡瑞影視資金,而鍾君豔及歡瑞文化亦曾將歡瑞影視資金借給旗下藝人。

針對本次業績造假行為,重慶證監局發布三條處罰決定書,對歡瑞世紀、歡瑞影視、歡瑞文化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90萬元、60萬元、30萬元的罰款;對公司實控人與直接負責主管人員陳援、鍾君豔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0萬、60萬元罰款;對趙枳程、張欣怡、陳宋生等公司相關負責人給予警告,分別處以8萬元罰款等;累計罰款金額達452萬元。

隨後,歡瑞世紀對2016—2018年度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調整前公司三年淨利潤分別為2.65億元、4.22億元、3.23億元,調整後分別為2.44億元、4.07億元、3.23億元,累積差額在3500萬元左右。

此前,市場曾預計歡瑞世紀或因業績造假走上退市之路,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歡瑞世紀涉及的違法行為沒有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強制退市的有關規定,該公司或不會因此被終止上市。不過,其確已構成虛假陳述等行為,在其違法期間所有買賣股票的股東們都有權發起賠償訴訟,歡瑞世紀或將面臨不小的訴訟壓力。

股價、業績持續走低

目前,歡瑞世紀董事長為鍾君豔,出生於1972年的鐘擁有高中學歷。在標點財經研究院聯手《投資時報》近日重磅推出的《2019中國上市公司董事長全樣本報告》中,鍾君豔以73.50萬元年薪在納入統計的2745位領薪董事長中,排名1128位。這一薪酬水平較兩年前66.81萬元,有所上漲。

但從持股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鍾君豔持有歡瑞世紀6056.93萬股,期末參考持股市值為2.88億元,較其2016年末的7.92億元持股市值,下降超6成。該公司股價也從2017年初的14.96元/股高點,下跌至2019年11月12日收盤的5.24元/股。

與股價下行相匹配的,還有該公司近幾年的業績情況。事實上,證監會對歡瑞世紀發起調查的起因,正源於針對其2016年年報的一次問詢。

2017年6月,證監會對歡瑞世紀上年年報發出了含有8個問題的問詢函。在回復深交所後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中,該公司預計虧損超3000萬元。3天後,證監會就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對歡瑞世紀進行立案調查。

歡瑞世紀股價亦應聲暴跌,控股股東所質押的股權面臨爆倉危機。2017年7月17日,由於該公司實控人陳媛及鍾君豔質押給中信證券的股票觸及平倉線(9.42元/股),歡瑞世紀決定停牌,之後通過補充質押股權等措施才度過危機。

而隨後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67億元,同比上升11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22億元,同比增加59.23%;但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4.32億元,同比減少1165.5%。針對這一情況,2018年5月29日,深交所再次對歡瑞世紀發出包含有16個問題的問詢函。

時至2018年年報,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8億元,同比下滑15.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25億元,同比下滑23.0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49億元,同比下滑50.05%,且已連續兩年為負;應收帳款23.22億元,佔公司報告期營收的174.85%,且報告期內應收帳款周轉率下降。由此,歡瑞世紀又遭深交所問詢,這已是其連續三年被問詢。

業績走低仍在持續,歡瑞世紀新近公布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同比下降73.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66.85萬元,同比下降96.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382.61萬元,同比下降97.59%。具體到單季表現,第三季度歡瑞世紀實現營業收入2819.38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1258.07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為1705.42萬元。

對於業績大幅度下降,歡瑞世紀在三季度業績預告中解釋稱,「今年1—9月,由於影視劇確認收入的部集數量減少、藝人經紀收入基本持平等原因,導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相比呈較大幅度下降」,「7—9月,營業收入主要來自藝人經紀收入,未產生影視劇銷售收入,導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虧損情形」。

事實上,歡瑞世紀在成功上市之初就已面臨藝人危機。公司上市前夕,楊冪就帶著工作室離開並與人合作成立嘉行傳媒,楊洋及其經紀人賈士凱亦在2015年另立門戶,李易峰也在今年3月30日合約期滿那一天也與歡瑞和平分手。歡瑞世紀目前旗下藝人主要是一些諸如楊紫、秦俊傑、任嘉倫等新生代演員,不過其中任嘉倫和楊紫的合約也即將到期。

楊紫本人自2018年播出的《天乩之白蛇傳說》後也沒有再次出演由歡瑞世紀出品的劇集。不過在2019年半年報中,歡瑞世紀表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楊紫、任嘉倫、秦俊傑、茅子俊等46人依然是公司的籤約藝人。

據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歡瑞世紀只交付了一部電視劇《盜墓筆記2》獲得了電視劇銷售收入,另外還開機了兩部電視劇,截至報告期都已殺青。目前佔公司存貨前五名的影視劇分別是《江山永樂》《琉璃美人煞》《聽雪樓》《天下長安》《天目危機》,這五部電視劇截至2019年6月30的帳面餘額為7.32億元,佔總存貨餘額的52.46%。

而就在該公司收到處罰決定書兩天後的11月6日,由歡瑞世紀當家女演員楊紫和當紅小生肖戰主演的電視劇《餘生,請多指教》宣布正式殺青,只是這部電視劇亦沒有歡瑞世紀參與製作。

相關焦點

  • 丹邦科技董事長本科學歷造假查實 公司財務造假疑雲仍待解
    此前,丹邦科技離職高管鄒盛和、王李懿二人通過網絡實名舉報,直指丹邦科技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劉萍在內的核心技術人員學歷造假。舉報信還稱,丹邦科技涉嫌財務造假、涉嫌通過高科技項目騙取國家上億元補貼等行為。目前,劉萍本人尚未就上述相關事項公開作出回應。《華夏時報》記者1月6日通過電話、簡訊等方式多次聯繫劉萍,未獲任何回復。
  • 匯嘉時代再籤賣茅臺大單股價漲停 經營淨利已連續下滑
    原標題:匯嘉時代再籤賣茅臺大單股價漲停 經營淨利已連續下滑   匯嘉時代(603101.SH)2020年6月與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籤訂不超過2.4
  • 中來股份理財產品一個月跌去近八成 或涉信披違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來股份理財產品一個月跌去近八成:或涉信披違規 董事長回應稱「起訴追討」中來股份信批是否及時?蘇州中來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來股份,300393.SZ)眼下正在陷入麻煩之中。
  • 11.8億「天價罰單」!美國出手,瑞幸造假案和解,值8500萬杯拿鐵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綦宇 編輯:張偉賢)、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基金報、公開信息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消息稱,與瑞幸咖啡達成和解,後者同意針對造假指控支付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億元)罰款。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 ...瘋狂石頭」不再滾動,「海底銀行」無法吐錢,上市公司渴望「改命」
    本文擇揀部分2020年A股上市公司趣聞,匯成《A股異聞錄》上下二篇,以示閱者。面對雷人的情節,刷新三觀的故事,哭笑不得是第一觀感,細細品味,則是耐人尋味的資本市場運作邏輯,個別上市公司的無良套路,還有部分上市企業渴望發展的宏願。
  • 8個月縮水1000億
    按匯頂科技8月3日至10月9日期間的均價計算,大基金此次通過減持,套現約9億元。因在今年牛市行情展開之前,公募、社保、大基金就已賺的盆滿缽滿,在機構接連減持兌現的刺激下,匯頂科技在今年A股「牛市」中市值縮水1000億,期間股價下跌高達54%。
  • 瑞幸咖啡承認財務造假 「十二時辰」:該來的還是要來
    這次瑞幸咖啡的爆火,不是因為折扣,也不是因為當紅明星的代言,而是因為瑞幸咖啡突然發布公告稱,公司COO實施22億元的財務造假。美東時間4月2日,瑞幸咖啡開盤暴跌81.6%,盤中熔斷6次並暫停交易。當日,瑞幸咖啡收盤價暴跌75.57%至6.4美元。一夜之間,瑞幸咖啡的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
  • 這家市值55億的影視公司被舉報財務造假交易所向北京文化火速下發...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斌 連續押中《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爆款影片的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文化」,000802.SZ),於4月29日晚間在關注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之間激起波瀾。當晚,北京世紀夥伴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夥伴」)官方微博發布北京文化前副董事長婁曉曦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
  • 投研實力助力長期業績領先 中歐基金六獲金牛獎
    今年基金髮行可謂是異常火爆,截止目前,2020年基金髮行份額已經比2019年多出1.06億份,增幅近40%。居民資產配置已從房地產向公募基金轉移,公募基金已經成為重要的理財方式之一。以此同時,市場也對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批公司治理結構良好,理念清晰,長期業績突出的公司成為更多投資者的優先選擇。
  • 豫金剛石長期財務造假,此前一年虧光10年淨利潤
    經查,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具體來看,今年4月,豫金剛石業績「變臉」,市場高度關注,質疑信息披露違法。結合對審計機構檢查發現的問題,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經查,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一是連續三年累計虛增利潤數億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合計40億餘元。
  • 三隻A股連續暴跌超50%,3萬多股民踩雷!又是散戶買單?
    近期,至少有3隻個股暴跌超50%:連續7個跌停的奇信股份、天邁科技、以及又7個跌停的全新好。這意味著,慘跌的個股們,又主要是散戶買的單。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羽近期,A股六漲一跌,雖然不少股民表示漲得心慌,但更慌的是,持倉暴跌50%的股民們。
  • 嘉化能源因董事長操縱股價連續跌停 多家券商曾重點推薦
    當日,嘉化能源股價跌停,跌幅達10.02%,這是嘉化能源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股價跌停。兩日內,嘉化能源股價由13.86元跌至11.22元。然而,就在嘉化能源8月7日跌停當日公告發出前,海通證券仍鼎力推薦該公司,稱公司基本面正常,受疫情影響小,明年業績有望加速。產品方面,磺化醫藥迎來快速發展期,有氫能源概念,明年業績一致預期PE僅10倍。
  • 吉比特股價6天跌近三成 遊戲延期業績吃老本 研發能力或是隱憂
    對此,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代辦,對方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近期股價的下跌與《摩爾莊園》的延期是否有關,這是股民個人的投資判斷,公司方面不做評價。此外,對方不願透露吉比特目前自研的遊戲具體數量,同時否認了市場上有關公司研發效率低下等傳言,並表示會努力改變公司過於依賴單一產品的狀況。
  • 業績連續大降,喊話員工增持,美芝股份董事長故伎重演
    面對股價低迷,美芝股份實控人、董事長李蘇華26日晚向665名員工發出倡議,增持公司股票,賺了歸員工虧損包賠。去年9月9日,李蘇華也曾喊話員工增持並承諾兜底,然而公司股價脈衝上漲後重歸跌勢。畢竟,上市公司的股價最終還是要看業績,而美芝股份上市以來業績年年下降,令投資者寒心不已。
  • 黑加侖獎|招商銀行水逆2018:巨額罰款、股價大跌、熱衷風水
    招商銀行鹽城分行的兩位管理層,也因在招商銀行鹽城分行籤訂保本合同銷售同業非保本理財產品的違規行為中,負有領導責任和管理責任,而收到警告,其中一人被罰款10萬元。與招商銀行的罰單一起開出的,還有興業銀行和浦發銀行的罰單。兩者也因在「資管業務、同業投資、理財資金」等方面存在違規,而分別被罰5885萬元和5865.927萬元。事實上,2018年的銀行業,是監管重點關照的對象。
  • 央行對第三方支付開巨額罰單,新大陸子公司4年被罰8次
    第三方支付再現巨額罰單!近日,因存在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12項不合規行為,新大陸(000997.SZ)子公司被罰款近7000萬元。1月12日晚間,新大陸披露公告稱,子公司福建國通星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通星驛」)收到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 2019年A股十大財務造假經典案例啟示解析
    如今,隨著證監會調查進展的通報,財務造假有了實錘。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美藥業市值僅剩186億元,較上年末458.09億元縮水六成。康得新A股史上最大利潤造假案康得新2015年虛增利潤總額23.81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1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