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大媒體被「湖北省高考高分」唐楚玥刷了屏。
可以看出各科成績都是很優秀,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語文分數,146分的成績放眼全國也是多年難遇。眾所周知,語文很難拿高分的。
據了解,在7月8日考完最後一門英語後,唐楚玥的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2009年7月4日,金女士帶著包括甜甜(唐楚玥小名)在內的三位小朋友到武漢大學遊玩,並在大門口處合影留念。
期間,金女士鼓勵一名叫「壯飛」的小朋友努力學習,爭取三年後再來武漢大學報到。
當時7歲的唐楚玥,曾問母親考武漢大學要多少分。在聽母親說高考總分750、考武大至少要600分的時候,開始了豪言壯語「我以後最高可能會考720,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
沒想到在11年後的今天,那時的說一切竟然成了真,可以想像在這個過程中,肯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
1
大家的豔羨之餘,盯上了她的一日學習生活時間安排。
一天的學習生活
早上6:30寢室鈴響,準時爬起,伴隨著同學們在寢室老師那裡點播的各種風格的歌曲洗漱、做清潔,六點五十離開寢室。
到了食堂,得糾結糾結,是吃麵窩豆皮油條雞冠餃糯米雞肉夾饃的那幾個窗口呢,還是吃三鮮面青椒肉絲麵番茄雞蛋面牛肉麵之類的麵食呢,或者再往前走一點,去買人氣爆棚的熱乾麵,或者新鮮蒸好的小籠包、蒸餃、燒賣,剛出鍋的餛飩餃子?
反正我的原則是至少不與前一天重複。如果想儘快解決的話,就提著幾個小包子,在鮮奶站買一杯牛奶,往教室去了。
補充一句,我以前特別不喜歡喝牛奶,但是學校的奶站有接近二十種口味,然後我現在就天天喝啦。
到了教室,大概7:05,離上課還有一會兒,我一般會做做語文的摘抄,看看作文素材什麼的。
到了7:15,英語或者語文課代表就會帶領大家開始早讀了。當然,也不乏一些拎著早餐踩著7:20的遲到線衝進來的大神。
從7:45一直到12:00,是一整個上午的五節課和一個大課間。我們班上午一般是主課,看著性格迥異的各路老師在講臺上大顯神通,確實讓每天的學習在相同的課題中有了不同的樂趣。
中午吃完飯,回寢室休息,13:45起床14:00進班。
從14:00到14:20的這段時間,是「午間時光」,我們班周一周五屬於英語,一般會聽年級英語組下發的BBC六分鐘英語聽力材料,每學期都有厚厚的一大本,讓我們接觸到最純正的發音,鍛鍊我們的聽力,也能學到一些小知識,或者每個單元上完,發一張小小的單詞大比拼,做完之後各班交換改統計優秀率,利用這一小段時間進行零碎知識的有效回顧;
周二周四屬於語文,周二看視頻,語文課代表和語文老師會找各種各樣的題材,比如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類節目,讓我們沉浸在詩歌藝術的陶冶中,平語近人之類的節目,讓我們了解到國家的政治走向、領導人的治國理念,感動中國,更是讓我們對這些無私奉獻的英雄人物敬佩不已……
而周四的「新聞聯播」更是一大特色,每周將由班上的一對男生女生站在講臺上配合兩人製作的PPT,為班上同學帶來各種各樣的新聞。
對於播報的同學而言,這能鍛鍊大家檢索篩選信息的能力,以及當眾發言的能力,對於下面的收聽的同學們而言,我們接觸到這個大千世界的最新動向,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象牙塔」裡面的學生,在對時事的認識和思考中也逐步培養了我們對家國對社會的責任感;
周三則是大部分同學都很期待的唱歌,文藝委員精心組織,或是同學們上臺唱歌,展示自己的風採,或是觀看聲入人心之類的音樂視頻,那動人的旋律給我們帶來一次最愜意的放鬆。
下午的學習從14:20到17:10,副科大都安排在這段時間,什麼體育、選修、藝術、技術、心理等等,都是同學們非常期待的。
晚上從18:15到18:45仍是語文或者英語課代表帶領大家晚讀的時間。讀完之後,大家就開始安安靜靜地自習了。做做今天的作業,或者刷刷競賽書,再或者複習整理,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八點五分做完眼保健操,大家就會下樓繞全場約一千米的敏行環路跑步了。我進校前也聽說過什麼「一圈武大華科兩圈復旦交大三圈清華北大」的傳說,不過我最高記錄也只跑了兩圈。
20:30上課鈴響,再接著自習直到22:00,就可以回寢室了。
關於唐楚玥的一日安排,我們為大家整理成了表格:
這就是唐楚玥在高中的每一天。
確實很自律。
然而,自律是基本素質,並不是致勝秘籍。
因為,這並不是唐楚玥的專屬時間表。
在唐楚玥的母校華師一附中,在武漢,在湖北,甚至全國,幾乎每一位高中學子的時間表都是如此。即便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地區之間會有些許出入,但也大同小異,不至於存在明顯的懸殊。
2
大家遵循著同一份時間表,為什麼只有她脫穎而出?
恐怕,多數孩子錯把「假勤奮」當成了「真用功」。
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董遠老師做班主任時,曾在班裡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孩子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完成得快的孩子,僅用了一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後,還看了一部英文電影。
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個小時!
董遠老師說,她觀察發現,那些作業完成得快的孩子,往往質量還非常高,成績也非常好,而那些作業完成得慢的孩子,也並沒有想像中慢工出細活的效果。
「我觀察了寫作業快的孩子,他們會自己預習老師可能講到的內容,可能布置的作業,或者一些常規作業,比如練字等,或者在周末提前完成,或者在課間、飯後等碎片時間,見縫插針地完成,晚上回家,完成的是在學校掌握不牢固的知識或者沒來得及完成的作業。」
而那些寫作業很慢的學生,一是在學校的所有時間,除了聽課,其他時間就是玩,或者休息,二是他們寫作業的習慣,往往根據個人愛好來,把喜歡的、容易寫的作業先來寫,難的不喜歡的作業最後寫。
等到最後的時候,精力已經不復最初,胡亂寫完交差。
她說,尤其是很多上了中學的孩子,心態上沒能調整好,還用小學的心態來看待學習。
但是學校和老師的授課方式已經變化了,比如科目變多、作業量加大。
「初中7科科目,每個老師布置一點點,到最後都是很多點,就會發生作業量大,完不成或者需要熬夜很久才能完成的情況。」
她提醒中學生,上了中學,一定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跟著老師和學校的節奏走,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3
董遠說,自己做班主任的時候會給家長們提一個建議,這也是她要求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的第一招。
單位時間做更多的事
她建議家長在家裡做一個表格,認真觀察孩子,看看孩子在單位時間內能做多少事情,比如半個小時能練幾張字帖,做多少道數學題等,觀察一段時間,記錄下來。
這樣家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孩子的真實能力下,單位時間能做多少事,孩子抱著敷衍的態度時,單位時間能做多少事,掌握了這些,就可以給孩子談談,幫助孩子建立高效率學習的習慣。
學會把作業分類
一般孩子的作業主要包括三類:一是每天的常規作業,包括練字、摘抄美文等;一類是每天跟著學習進程安排的作業;一類是孩子自主學習的作業。
先來說常規作業,一般難度不大,要求的是學生持之以恆的堅持,這部分作業見縫插針都可以提前做了。
利用好白天的閒散時間,比如下課課間休息時,當做換換腦子輕鬆下,還可以做好兩節課之間的轉化,比如上課前的零星時間,吃飯後休息的時間,都可以隨手做些簡單的作業。
這樣可以把時間節省出來,完成第二類作業。
其實,第二類作業才是真正的作業,是對當天所學知識的複習鞏固,非常重要,需要在精力最佳的時間段完成,比如開始寫作業的時間。
做作業的時間就是複習的時間,做作業和複習是一體的,當然如果作業難度不大、量不多,最好利用在校的碎片時間完成。
第三類是作業之外的自主學習時間,這是很重要的部分,「無預習不聽課,無複習不作業」,這部分工作做好,是很多學霸學習上致勝的法寶。
而把前兩類時間節省出來,正好可以用來完成這部分作業。
學會在精力最佳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作業
那麼多學科,肯定有孩子喜歡的、擅長的和不喜歡的、不擅長的,很多孩子喜歡開始做作業的時候,先寫喜歡的擅長的作業,把難的作業留到最後。
其實作業寫到最後,學生的精力已經耗盡,寫作業的效率很低,很可能根本學不進去或者馬虎完成。
所以寫作業,重要的是分清楚對象,分清楚優勢學科和弱勢學科。
如果說根據學習進度而布置的作業是重要作業,那麼難度較大的作業、自己不擅長的學科作業,更是重中之重。
「寫作業不要把時間平均分配,重點作業重點做,這是一條原則。」她說,弱勢學科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用最佳的狀態來解決。
在每天精力最好的時間完成重要作業,留出時間做好自主學習,才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
4
高效利用時間的五大原則
1.學會捨棄
學學習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腳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書,認真閱讀,而不是同時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瀏覽——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只有讀完一本之後,再去拿起另一本來閱讀。
那麼,該選擇哪一本呢?答案很簡單:最重要的那本。對第二重要的那本,堅決不看。當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後,第二重要的,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了。
確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確保了自己的時間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
2.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讓高手去做12道難題吧,我們只做12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就行了。等我們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熟練之後,你自然會發現,原來很難的題目已經不那麼難了。
3.根據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安排時間
每一個小時都是很獨特的,在每一個小時裡面,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自己的生理心理狀態,都會發生變化。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簡單的把24個小時進行劃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格子,然後往裡填充內容,然後就管這叫「時間計劃」。我們必須學會用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只有面對於那些需要大量的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幹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幹擾的時間用來做什麼呢?
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4.注意適當休息
但在制定時間計劃的時候,保證必要的休息還是應該的。有很多同學在喜歡熬夜,因為夜裡安靜,有利於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現,睡的很不安穩,於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其實高中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5.學會執行
無論做了什麼事情,每天睡覺前都回想一下,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做的事情又有哪些做得不好,該怎樣改進。這樣才能不停的進步,而不至於停滯不前。我們制定了計劃,就需要每天都檢查自己的完成情況,這樣才能督促自己不斷改進,真正做到制定好計劃、執行好計劃。
所以,把試卷寫滿不是本事,知道該寫上什么正確的內容才是本事。時間管理也是一樣,列出表格把時間填滿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歷史課堂內外
我們立足中學歷史課堂,把握新高考方向,提高大眾歷史素養!課件和試題每天免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