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以為,富貴是天註定的。其實不是。
「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
人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不經磨難的成功。所以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
周易提醒你:「光有勤奮你就輸了!」埋頭苦幹,還要會偷這4種懶
周易提醒你:「光有勤奮你就輸了!」埋頭苦幹,還要會偷這4種懶
勤奮是好事兒。對於勤奮,往往很多人想到積極、讚美的事物,甚至古人說「勤能補拙」、「天道酬勤」這類內容。但是,你是否想過,一個人如果只懂勤奮,會不會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其實在生活中,如果你只懂勤奮,那麼,可能你距離失敗就很近了。切記:人再勤奮,也要具備偷懶意識。當然,所謂的偷懶,指的是下文提到的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遇到面子工程的事情,要學會偷懶。
其實面子工程的本質就是浪費時間去敷衍別人,不管怎麼去經營,這種工作註定是讓自己的時間成本遭到損害的。因此,遭遇面子工程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敷衍、偷懶,畢竟這種情況,付出的精力和時間越多也就越吃虧,越懂得敷衍和偷懶,越會讓自己處於一種有利的情況。
第二種情況則是準備不足的事情,要學會偷懶。
準備不足的事情如果強行去做,肯定會把事情搞砸,如果是和別人競爭的話,那麼也必然會收穫失敗。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面,就有這樣的細節: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時候,鐵掌幫的掌門裘千仞收到了請柬,但是,裘千仞沒有參加這次論劍,理由是:自己準備還不充分。事實上,從裘千仞在若干年後依舊不是歐陽鋒的對手這點來看,裘千仞當初沒參加這場競賽是正確的。現實中也是如此,很多沒有把握做好的事情,與其強行去做,不如沉澱自己,讓自己的時間用在強化自己方面。
第三種情況是無關緊要的事情,要學會偷懶
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對自己對旁人都沒有任何積極影響的事情,能少幹儘量少幹,對於這種情況,一定要學會偷懶。這樣,可以避免將時間花在無聊的事情上。古語所謂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和這個道理有相似之處:無關緊要的事情,以及和自己關係不大的事情,不要去管,保持懶惰。因為一個人應該將時間做在自己優先要做的事情上,不要為沒必要的事情去耽誤時光,否則就是得不償失的後果。
第四種,和上司搶奪關注度的事情,要學會偷懶
在生活中,在職場上,很多人喜歡表現自己,喜歡出風頭。但是,這種高調行為如果是在旁人面前表現,充其量會被視為無聊,但如果是在自己的領導面前,和領導搶奪關注度,則十分容易引起領導的不滿,最終引起領導的打擊。歷史上所謂的「功高震主」,其實就是這種情況的一種具體表現。因此,在領導面前,不急於表現自己,保持適當懶惰,是一種智慧。
最後一種,不必親力親為的事情。《三國演義》裡面有這樣一個細節:諸葛亮派人去見司馬懿,打算激怒司馬懿,但是司馬懿絲毫不動怒,只是問諸葛亮一天的作息情況,而後認為諸葛亮命不久矣——理由是諸葛亮不懂得分權,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這樣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給自己增加了許多負擔。對於這種情況,也是該偷懶就偷懶為好。
《易經》中的道理可以幫你跨過人生中的坎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易經》這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澀難懂,一般人很難參透其中的奧妙。
所以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把《易經》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書,更有人將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易經》中將不同的人生階段怎樣為人處世講解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堪稱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法則全都在《易經》這本書中。孔子在晚年獨鑽《易經》,還曾發出過「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感嘆。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經》中的卦象作為自己的立道之本。
著名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周易》是宇宙的代數學"。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易經》的重要性,紛紛開始研究起來。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選對一次,離成功就會更近一步
我就是一個痴迷《易經》的人,但是最開始接觸《易經》時,由於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讓人非常難以理解,那段時間,我一直苦惱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一位易學同好向我推薦了這本《圖解易經》,這本書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在其中加入了全註解全譯文,徹底解決了我的閱讀難題。
而且其中並不只是講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聯繫實際生活,使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為我們講解64卦的奧秘。
其中涵蓋了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以及《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不僅如此,書中還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來教給大家如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而最讓我驚嘆的是,書中的很多案例,不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嗎?
通過這本書,不僅讓我輕鬆入門了64卦的學問,而且受益無窮。所以今天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苦惱,那就不要猶豫了。
只需要一頓飯錢,卻能讓我們獲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