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易經》,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八卦、風水和算命等等這些內容。但是在學者們的眼中,《易經》是一本曠世奇書,包羅萬象,囊括了中國的政治、科學、文化、哲學等等各大領域。
孔子曾表示《易經》是「潔淨精微」。簡單的4個字蘊含著老祖宗百年的智慧,直到現在,《易經》也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書中每一條哲理都適用於今天。當我們讀懂了《易經》,我們人生的方向就不會走錯。
易經中曾提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意思指德行淺薄卻地位尊貴,智商低下卻要謀劃大事,能力弱小卻要擔任重責。
這句話給進入人生新一階段的男人,提了一個大醒。一個男人後半生的成敗,往往取決於是否理解這8個字。那就是「德薄位尊,智小謀大」。
一、德薄位尊
一個人地位的高低,關鍵是取決於德行,而不是只有才能才能。司馬光曾說過:「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為什麼要說能力的高比不上德行的高呢?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無論你在做什麼事業的時候,都有可能需要別人的幫助。如果你只有能力很高,只會招來別人的嫉妒,並不會對你心服口服的。相反如果是德行高,可以看到他人的真心實意,這樣會更加的團結,做任何事業極大可能會成功。
二、智小謀大
所謂「智小謀大」:智不能周,謀不會成。在現在的社會上,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很聰明,變得高傲自負。但實際在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卻難抵大用。所謂是「不知天高地厚」。
「智小而謀大」之人,做的事情往往會連累到被人,害人害己。俗話說:「有多大的鍋,就做多少人的飯」。男人在闖事業的時候,凡事都需量力而為,也要不斷的學習,做到「學智以謀事」。等「智」大,事業也隨之做大。
因此男人在人生的後半程,在事業往高處爬的時候,必要要時時自我反省,提升自我修養。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其蘊含的哲理非常值得讓後人細究。相傳,孔子在閱讀《易經》的時候,認真到把編竹簡的繩子都翻斷了三次。所以,不難看出,其中肯定有著大智慧,讓如此孔子沉迷其中。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上學,到戀愛,之後結婚生子,完成自己的事業等方面,在這些過程中遇到的苦難和挫折,《周易》很早就告知你答案了。《周易》中的64卦對應著人生的64個節點,每一段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法。《周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裡面蘊含的大智慧,能讓人受益一生。這本《圖解周易》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圖片講解,通俗易懂,還結合了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教我們如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便又實用。
感興趣的小夥伴,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