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寧都青塘何氏家廟,楊公勘擇發人丁,今成萬丁巨族

2021-01-09 三僚風水吉慶堂

寧都青塘原名清溪,後來要闢建圩場,因其四面環山,中窪如塘,蔚藍青秀,故改稱青塘。青塘人口中,以何、孫、謝三氏佔多數(約70%),都是地道的客家人。

何氏家廟

三姓之中,何氏最早進入青塘開基,且青塘何氏發展到如今的萬丁巨族,與祖師爺楊公關係匪淺。何氏進入青塘流傳有很多的傳說,最出名的是楊公幫何氏找風水寶地建祖墳,改變何氏八代單傳的境況,逐漸富裕起來。這個傳說,幾乎每個青塘何氏子孫都聽過。

何氏人丁興旺後,就此開啟了何氏家族的新篇章。據說,何氏發達後,何家又聘請楊公勘察選址,興修了何氏家廟。

何氏家廟正門

因何氏家廟為楊公遺蹟,筆者曾帶領弟子前往考察。身處青塘鎮時,便感覺這個地方很不一般,四周群山環抱,秀峰林立,中間偌大一個盆地,實乃山靈水秀的風水寶地。

而且「何」與「荷」諧音,故何姓坐塘中,頗得地利。何氏家族居住在偌大一個青塘中,就如同荷花生長在塘中,居住環境的適宜,家族的發展壯大就更加迅速。

鳥瞰何氏家廟結構布局

何氏家廟堂號為崇禮堂,立辛山乙向兼戌辰,來水寅,去水丙午,原來祠堂前開金星形大池塘,現已不存。祠堂近年重修過,建築壁繪都很嶄新,為三進兩井式建築,通面寬闊。入正門,有藻井空懸內置,堂額 「崇禮堂」,由明進士吏科右給事中盧逵所提。

崇禮堂

上廳天井較小,放乙水口;下廳天井較大,戌方來水,亦放乙水口。下廳天井兩側的走廊上掛有各地的何氏宗親送來的匾額,人文蔚起,千古流芳。家廟附近幾個分祠的坐向也是依總祠來定的。

後方來龍

何氏家廟背倚亥方來龍,緩緩而下,祠前明堂寬廣,案臺有情,兩重案山,第二重案山起三臺,案外朝蓮花山(佛教名山),峰巒疊嶂,蜿蜒似蓮花,故名蓮花山。左方青龍砂伸展,清溪環流。

祠前朝案與明堂

家廟建好後,何氏人才輩出。古代太學生、 國學生、文武癢生有數百人,還有數人受到皇封,故淸溪何氏崇禮祠升格為家廟。現代也人文蔚起,廳、處、科級幹部以及中高級科技人才比比皆是,企業精英大批湧現,蒙廬江世澤,祖德常蔭。

天井左側走廊上的匾額

自何氏遷於青塘一千一百多年間,人丁興旺,現有兩萬六千餘人(外遷數支後裔不計其內),人丁逾萬聚居於一鄉,在當地堪稱萬丁巨族。

天井右側走廊上的匾額

青塘鎮的客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以擂茶和廟會為特色的客家文化,孕育著幾千年的青塘人。而且青塘素有「聖地」之美譽,地理複雜,交通便捷。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略至江西,迫使民國江西省政府遷至青塘,舊何氏宗祠曾作為民國江西省政府臨時辦事處。青塘周圍區域被日軍佔領,唯獨青塘沒有失守。

1945年日軍投降,省政府遷回南昌之前,江西省主席曹浩森親筆寫下了「睦宗報國」四字,並製成匾額贈予何氏,訟揚了青塘何氏人民宗族和睦,誓保家園的傳統美德。

筆者與同行朋友合影留念

在青塘地界中另有一孫氏家廟,系筆者先祖曾文辿公勘擇,孫氏家廟主發貴,何氏家廟主發人丁。兩所家廟福蔭不同,有何奇妙之處呢?下篇文章中將詳細介紹孫氏家廟是如何發貴的。

筆者:曾慶良,楊公授曾文辿公一脈第三十九代傳人。

相關焦點

  • 江西寧都孫氏家廟,孫中山先生祖祠,曾公勘擇主發貴
    寧都客家孫氏源於唐代末期,其始祖可追溯到孫中山先祖孫誗。孫誗,原籍陳留(今屬河南開封),唐僖宗中和三年,以武藝選為百將,次年敕封為東平侯。黃巢起義後,提兵閩越江右間,後定居贛省虔州虔化縣,即今寧都縣。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教授著《國父家史源流考》中記載:「其遠世源流,則唐以前俱住陳留,為中原世族,自唐僖宗時黃巢變亂,其遠祖誗公,始以領兵堵御之故,遷居江西寧都,歷五代至宋,子孫寢多,散布於贛南閩南等地,元明之際,始多自閩贛遷粵。國父之人粵始祖友松公,即自福建長汀河田遷粵之一支也。」
  • 何氏家訓.何姓的來源
    自又謀諸伯叔昆弟,置有杷田,俾祭掃各有所資,報追之道雖未殫夫萬一,孝思之心庶幾乎其少展耳,以後子孫當以敬祖為心,尊祖為念,每遇祭掃毋怠忽,使孝敬與我祖考精靈,保我後生,雲仍翼翼,如水之混混,無窮木之欣欣向榮也,若夫立家廟以萃,精神明昭以致孝,享有志未逮,惟於嗣胤有望。
  • 【強哥說何】何氏宗祠中懸掛的「水部家聲」「水部胤礽」匾額,你知道其來歷嗎
    強哥說何 2017-09-15 09:39我曾拜謁許多何氏宗祠,發現有不少何氏宗祠大堂上懸掛「水部家聲」或「水部胤礽」的匾額。部分何氏宗祠的柱子上還鐫有「廬江世澤,水部家聲」,或「廬江世澤,水部清華」,或「中丞山峻,水部梅清」,或「稽山豹隱,水部梅清」等楹聯。
  • 泉州洛江區杏宅郭氏家廟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家廟是一個宗族的精神載體,記錄了一個家族的演變和興衰。杏宅郭氏回族社區現留有郭氏家廟一座,始建於明朝中期,距今五百餘年,後世多歷修葺,郭氏家廟是回族家廟呈閩南建築風格,系郡東郭氏開支祖孟良公第五代四房郭源與其二房郭洤,於明成化年間,自泉州東街挈家眷徙居杏宅之後所建,佔地700平方米,三落二井雙護厝,是東門外回族較大宗祠,郭氏家廟是回漢民族文化交融的實物見證,2010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收藏乾貨,一文讀懂永定社前賴氏家廟,元宵鬧祠社前古事遠近馳名
    社前賴氏家廟,坐落於永定縣撫市鎮從龍嶺北首,面朝筆架山, 後靠東華山,左依鵲嶺,右傍撫溪,座己向亥。它系賴月溪在明萬曆年間(1753—1620年)建成,清康熙六年 (1667年)重修,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歲,1702年)遵江西堪輿家樂以貞建議改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倒堂重修,1934年大修,1986年再 整修至今。
  • 重溫紅色歷史 汲取前行力量,紅色旅遊景點成網紅打卡地
    依託全省紅色旅遊核心資源  優化精品線路  江西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據統計,我省境內共有2300多處(個)革命遺址、舊址和紀念物,目前江西紅色旅遊已成為全國紅色旅遊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來,我省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和重大舉措,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優化精品旅遊線路。
  • 重溫紅色歷史 汲取前行力量 紅色旅遊景點成網紅打卡地
    依託全省紅色旅遊核心資源優化精品線路江西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據統計,江西省境內共有2300多處(個)革命遺址、舊址和紀念物,目前江西紅色旅遊已成為全國紅色旅遊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來,江西省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和重大舉措,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優化精品旅遊線路。
  • 美的何氏家族金融布局揭秘:何大少和三個低調女人
    官網信息顯示,盈峰控股註冊資本8億元,下屬有盈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盈峰資本」)、貝貝熊、上風高科、盈峰粉末等16家控股子公司,同時還是易方達基金管理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並戰略投資開源證券、順德農商銀行、香港衛視等。除此之外,投資還涉足藝術品、影視文化產業。
  • 宿家廟村名由來
    □任洪明陵城區糜鎮宿家廟是一個普通的自然村落。它的村名據傳是當年乾隆下江南途中一時龍顏大悅賜封的。宿家廟村原名小宿家,當時僅十幾戶人家,村口有一座香火興盛的寺廟。小村地理位置重要,村頭一條官道貫通南北。傳說一日傍晚,乾隆下江南的一行人馬,沿著官道來到小宿家村口的寺廟前。
  • 明代江西為何多高官?
    曹國慶先生以江西鉛山的費氏家族為例,發現他們就是由經商發家,然後以此為經濟後盾,培養子弟走讀書、科舉之途,再由此進官入宦,因而費氏家族進入政府擔任高官者層出不窮,這其中就產生了一個內閣首輔費宏。這些人當官之後,必然成為其家鄉及所處階層的利益代言人。
  • 南潯古鎮,劉氏家廟,一段妙計退欽差的傳說
    清光緒年間,南潯的劉錦藻,建造了一座祠堂,起名為「劉氏家廟」,大門朝南開,是劉氏家族祭祀祖先之地。傳說剛建成,就被當時的湖州知府惦記上了,變著法子來敲竹槓。你不是首富麼?那你得為當地的民生建設出點銀錢,還美其名曰「借」。
  • 平陽縣金錢會和江西垟!
    從文獻中找不出相關史料,但在江西垟民間口述歷史中找到了答案。江西垟,即平陽北港(鰲江幹流)、南港(鰲江支流橫陽支江)交匯處以西水網平原的通稱。小南垟的錢倉雖然是金錢會的發源地,但這裡是交通要道,不利於做根據地。而江西垟三面隔江,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因而「蕭家渡附近各村悉皆從賊」「賊踞夏姑橋」,江西垟的夏姑橋(今屬平陽蕭江)便成了金錢會的根據地,地位相當重要。
  • 江西有座非常圓的古村,外觀被人調侃像臉盆,曾被皇帝親賜牌匾
    婺源曾經屬於古代徽州的六個縣之一,其他五個縣分別是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現在,前四個縣屬於安徽黃山,績溪屬於安徽宣城,婺源離開安徽,隸屬於江西,徽州的建築以白色的牆壁和黑色的瓷磚使婺源更加古色古香,在婺源縣也有許多特殊的古老村莊,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有神奇的功能。
  • 三山國王靈籤(潮州府海陽縣大和都麟坪廟)
    麟坪廟三山國王靈籤,據族譜記載及老人口傳,清進士邱軒昂三度趕考曾到廟中求籤,均得27籤,中進士後題「助我三捷」匾答謝神恩,懸於廟內。
  • 傳奇陳氏家廟——汕頭金灶小北山武工隊革命舊址
    金灶小北山武工隊革命舊址(陳氏家廟)位於汕頭市潮陽區金灶鎮溝頭村與前洋村交界處。陳氏家廟始建於清光緒乙酉年(1885),距今131年。 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陳氏家廟是中共潮普揭組織在小北山一帶開展革命鬥爭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當時的小北山武工隊與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同志常於此進行研究、部署、指揮革命活動。
  • 瀋陽中街附近一小區內發現一座廟,猶如世外桃源,竟然是一座家廟
    近日,有網友留言,說在瀋陽中街附近的中街北苑小區院內也有一座廟,而且還很漂亮。於是,筆者按照地圖上的位置,來到了位於大東區大北街旁的中街北苑小區。然而,進入小區以後,筆者並沒有看見網友所說的廟,於是便向一位剛剛買菜歸來的阿姨諮詢情況,熱心的阿姨告訴筆者,園區內確實有一座廟,但是在小區的深處,需要繼續往裡邊走。按照阿姨的引導,我向小區深處走去。走著走著,便來到了一個木門前,仔細一看,是一座長廊。
  • 雲霄:老厝珍藏清代文物 榮歸家廟激勵後人
    老厝的主人毅然把這些文物,遷至雲霄高氏大夫家廟,以此來激勵後世延續良好傳統,繼續拼搏向前。 走進這間老厝,只見所有家什已全部騰空。那些清代旗杆石、牌匾等文物也早已搬遷至祖廟,老厝儼然成了空屋。說起這些文物的由來,老厝的主人高加謀娓娓道來。
  • 為何說「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
    其一、「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這是一般北方人的說法,大致意思是說在別無選擇的基礎上寧肯選擇前後而不選擇左右,左右犯青龍、白虎禁忌不好,也是說給所謂的「神」平起平坐,屋簷搭屋簷的成了左鄰右舍自己也享受不起啊,人家五脊六獸的你更怎麼比得了啊。
  •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誦讀經典」溫倩倩:《清廟》——於穆清廟,肅雍顯相 2020-02-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胡姓(101)|清朝四川胡氏:蓬安縣胡家埡口胡氏傳統是除夕夜吃團年飯
    瀘州多個胡氏家族從江西、湖南、廣東等地入川瀘州納溪區蘆延鄉範家壩胡氏,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縣,先祖先是遷到永州府零陵縣,又從零陵縣福田鄉福田裡遷入嶽池縣。康熙47年(1708),範家壩胡氏先祖胡泰的妻子張氏,帶著兒子胡順榜、胡順祥,又從嶽池縣遷到納溪蘆延鄉一甲範家壩。瀘州納溪區合面鎮林家嘴胡氏入川始祖叫胡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