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分眾傳媒的水逆之年

2021-01-07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財經三劍客

2019年10月底,分眾傳媒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其中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分眾傳媒營收89.06億元,同比下降18.12%,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71.72%,業績自2018年下半年持續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分眾傳媒的營收不增返降,不及大多數人預期,加之內外部動蕩,加劇了資本市場的波動。

對於樓宇電梯廣告企業分眾傳媒來說,剛剛過去的2019可謂是「水逆之年」。一方面,隨著P2P行業的逐步清退,分眾傳媒失去了大批互金客戶,直接造成了營收的下滑,而網際網路寒冬造成主要的大客戶投放預算大幅縮水,廣告市場需求疲軟,雙重打擊之下分眾傳媒難掩頹勢。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對手窮追不捨,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入局,對於分眾傳媒來說也造成不小壓力。

放鬆廣告的真實和底線,頻繁踩雷

2019年6月,博力達思BONITAS發表沽空報告,指控波司登在公開市場造假,誇大收入及盈利等,報告發布後,波司登大跌24.78%,市值蒸發60.9億港元。2018年波司登與分眾傳媒達成「億元級」合作,而後分眾傳媒與波司登進行深度綁定,每次波司登發布報告緊隨其後的就是分眾傳媒助力的聲音。此次事件對力捧波司登的分眾傳媒而言,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分眾傳媒這幾年確實踩了幾次雷。除了大名鼎鼎的E租寶,還有團貸網、唐小僧等,與分眾傳媒合作的多家P2P平臺頻繁暴雷,可謂是「捧誰誰崩」。2019年初暴雷的團貸網,此前曾與分眾傳媒合作,斥巨資在北上廣深等多個大中城市做廣告投放。

而暴雷的唐小僧,是涉及千萬投資人的P2P平臺。據相關數據,當時唐小僧在分眾傳媒的投放支出高達5000萬元,而這些用於投放廣告的資金,很可能正是投資人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

「雪崩之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無論是對於深陷網貸的年輕人還是血本無歸的投資者,分眾傳媒作為傳播者,也有一份責任。而對於分眾傳媒來說,投放費用已經收入「腰包」,至於什麼是「責任」,也許分眾傳媒沒有深刻考慮過。

涉嫌數據造假、非正向廣告,價值觀缺失

分眾傳媒的 「價值觀缺失」也體現在涉嫌數據造假事件之上。

2018年,分眾傳媒的媒介手冊因涉及數據造假而在廣告圈被熱議。據分眾傳媒的文件顯示,分眾傳媒的資源總量是新潮的30倍。而在新潮傳媒出具的媒體對比書中,註明截止到2018年3月19日的籤約資源數量約為35萬部,安裝26萬部,每月新增5萬部。資源總量約佔分眾傳媒電梯數50萬部的70%。

兩家數據差異巨大,到底是什麼情況?

我們可以算一算。當時分眾傳媒公布的150萬個終端中平均一梯3.3個框,計算約合39萬部電梯,加起來應該約60萬部電梯,扣除電視屏與框屏並存的電梯10-15萬部,分眾傳媒總共擁有的電梯總數應該在45-50萬部。分眾傳媒使用終端數量與對方的覆蓋電梯數量做對比,有偷換概念的嫌疑。其實,廣告客戶在投放時考慮的是覆蓋每部電梯的人數,而不是終端總數。分眾傳媒的這種數據對比法,有誤導客戶,數據造假之嫌。

數據造假風波,背後折射出是分眾傳媒的核心價值觀缺失。2019年期間,在分眾傳媒進行大範圍投放,卻被受眾瘋狂吐槽的杜蕾斯「大尺度」廣告、新氧醫美「畸形價值觀」廣告、舒客牙刷「不正向引導」廣告,都是分眾傳媒缺乏基本價值底線的體現,這是核心價值觀的缺席,這是踐行短期主義的體現。

綁定客戶無過,誇大自身作用有點上頭

2018年和2019年,分眾傳媒與營銷公司戰略聯盟,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投放服務,但長期以來,分眾傳媒都只是滿足於廣告渠道本身的定位,並未積極布局行業上下遊,也未有參與廣告設計、宣發等領域,因而未能實際上構成核心企業壁壘。

事實上,分眾傳媒作為眾多線下廣告投放的渠道之一,只是品牌方在做品牌傳播的一個補充部分。以飛鶴奶粉為例,早在2017年,飛鶴奶粉就以入選CCTV國家品牌計劃,並在央視多個頻道都有品牌投放,而飛鶴在分眾傳媒投放是從2018年開始的,作為線下渠道品牌傳播補充。而分眾傳媒以非普世意義的個案宣傳其廣告傳播效果,則有故意誇大自己在廣告主推廣中的絕對作用的嫌疑。

毛利下降核心競爭缺位,脆弱聯盟不堪一擊

其實電梯廣告的最核心的競爭點就是廣告資源,作為量級第一名的分眾傳媒,在2019年遭受了不小的衝擊。在營收方面,根據之前分眾傳媒發布的年報顯示,目前分眾傳媒的毛利率下降了30%。而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核心壁壘缺失的分眾傳媒的毛利率也將進一步被壓縮。

而長期只在分眾傳媒進行投放的客戶,也逐漸開啟了「分眾傳媒+新潮」的梯媒雙投放模式。比如瓜子二手車、溜溜梅、易車網、君樂寶、立白等品牌。一方面是客戶確實需要覆蓋寫字樓+社區的大範圍,一方面是更優惠有廣泛覆蓋的選擇,客戶為什麼會拒絕呢?

左分眾傳媒廣告;右新潮廣告

客戶結構單一,系統風險增加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以前,分眾傳媒的客戶佔比最高的是網際網路類和新經濟類客戶,但是2019年以來新經濟類客戶下滑超過50%,投放佔比下降19%。目前經濟環境仍未回暖,廣告主需求預計不會明顯好轉。這對於分眾傳媒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在廣告市場疲軟的背景下,分眾傳媒業績有點「青黃不接」。

從行業結構上來看,分眾傳媒客戶大多數屬於網際網路行業,而2019年網際網路行業遭遇寒冬,老牌企業紛紛削減預算,新興獨角獸難以獲得新鮮資本入駐紛紛節衣縮食過冬,這也是分眾傳媒業績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數位化進程緩慢,分眾傳媒「不思進取」

面對眾多問題,分眾傳媒沒有直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反而採取了「轉移注意力」的策略,一方面,不斷在輿論上幹擾競對且緊追不捨,另一方面故步自封,未能積極開展多元化探索以分擔行業系統性風險。

分眾傳媒多年以來研發支出與營收佔比投入不足2%,在2018年面臨競對競爭之前,研發人數和支出金額更是處於較低水平。而分眾傳媒長期以框架為主的展示工具,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衝擊下仍未及時提高屏幕的佔比,也是到了競對闖入的時候才開始改變,轉型難且慢,2019年的數字進程似乎依然沒什麼起色。

分眾傳媒「水逆」:「護城河」並不護城

分眾傳媒的「護城河」就是其在電梯廣告行業先發的優勢和商業資源,但是這些「護城」體系,在資本的加持下,也可以變得並不「護城」。電梯廣告是一個沒有政策和技術壁壘的行業,作為其中的行業巨頭,分眾傳媒帶來的高利潤率吸引著各方資本,比如在2019年,帶來的是更大競爭。

而分眾傳媒在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實下,業績的下滑在未來或將持續。

雖然有阿里「入股分眾傳媒」,但實際上阿里只是買了老股。分眾傳媒之所以數位化進程緩慢,深層次來看,也是因為阿里只是購買了分眾傳媒的老股,因此分眾傳媒在阿里體系內的優先級非常低,實際上,阿里購入分眾傳媒老股也更多的屬於「防禦型注資」,以避免分眾傳媒導向阿里的競爭對手。以共享單車為例,摩拜與OFO在早期看似建立起安全的「規模化壁壘」,但行業的話語權歸屬才是關鍵所在,後來哈羅單車對摩拜和OFO的顛覆就是最好的證明。

結語

線下媒體正在迎來一個數位化、科技化的轉型期,作為線下媒體頭部企業更應該積極變革,不能作繭自縛。從當下分眾傳媒的情況來看,變革的意願和動力還需要加強才行。而對於行業來說,如何用數位化技術,加深線上線下融合程度才能重新定義整個行業,從而積極變革取得未來增長的先機。

相關焦點

  • 2019,王思聰的水逆之年
    2019年,對於「娛樂圈的紀檢委書記」王思聰來說是水逆的一年。年初,他旗下的公司就是壞消息不斷。3月份,熊貓直播宣布倒閉,王思聰旗下公司很多,但熊貓直播是屬於他的「嫡系」,由他親手創辦並出任CEO,寄託了無數的心血,同時,也是砸錢最多的公司,做宣傳最多的公司。
  • 2019—2020:王思聰的水逆之年
    王思聰的2019儘管王思聰此前已經退出熊貓互娛的投資圈,損失近4000萬才得以退出,但是當初鼎力支持的後果開始顯現。由於沒有解決掉融資問題,2019年3月8日,熊貓互娛由於缺乏資金注入,不得已關閉了直播伺服器,正式退出了直播行業。
  • 王者榮耀五周年,五大FMVP齊聚,Gemini坦言今年是他們的水逆之年
    2020年,所有FMVP的水逆之年!
  • 2020,國際學校的「水逆之年」?
    2020,似乎是國際學校的「水逆之年」。 退費糾紛 今年上半年,北京某國際學校一位家長錄製的網課對比視頻,在家長圈內廣泛傳播。
  • 造車新勢力的2019:水逆之年的點點螢火
    新勢力似乎恰巧用自己2019年滿滿的事故證明了這句話。但也有人對此依然一笑而過,這其中,包括 「多情」的李斌、多戲的馬斯克、多金的許家印。 作者 | 趙玲偉 編輯 | 白朝陽 2019年汽車市場的艱難是意料之中的。生於市場最艱難的時刻,造車新勢力還有希望嗎?
  • 度過2019年的水逆之年,韓系車能否在2020年迎來春天?
    2019年,儘管汽車市場步入了寒冬,但是品牌、技術、營銷等能力更為出色的合資品牌卻過得頗為滋潤,大眾、豐田甚至車型銷量還有所增長。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合資品牌都過得不錯,韓系、法系品牌的日子就相當難過。拿韓系品牌來說,2019年堪稱它們的水逆之年。
  • 王思聰再收到三條限制消費令 2019成萬達公子的水逆之年
    王思聰再收到三條限制消費令 2019成萬達公子的水逆之年時間:2019-11-22 18:12   來源:海峽都市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思聰再收到三條限制消費令 2019成萬達公子的水逆之年 中國執行新聞公開網顯示,11月21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互娛)
  • 2020年,註定是王健林的水逆之年
    這意味著萬達商管在短短5個月募集200億元資金,而2018年~2019年其總計募集不過15億元,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反差。萬達商管為何如此差錢?又該如何突圍?從商管剝離出來的地產業務,能否成為下一個「現金奶牛」?2020年,註定是王健林的水逆之年。三大經營危機壓頂「王健林的牌越打越薄。」某私募投資部經理陳聽濤如是說。
  • 深市公告摘要(2019年4月3日)
    霞客環保現發布關於第一大股東名稱變更的公告◆五、(002018)*ST華信:關於控股股東股份新增輪候凍結的公告  *ST華信現發布關於控股股東股份新增輪候凍結的公告◆六、(002021)中捷資源:關於提起訴訟案件的公告  中捷資源現發布關於提起訴訟案件的公告◆七、(002027)分眾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