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手機真的會毀掉孩子嗎?新研究發現:有一種情況下利大於弊

2021-01-09 母嬰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屏幕」的定義,除了手機、平板之外,電視也包括在內。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近年來,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幾乎成為人手必備的工具,其使用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不少人覺得經常玩手機會毀掉一個孩子,但專家表示,適當地給孩子玩手機,大有裨益。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新發現: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強

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人員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另一組幾乎不讓他們接觸,並針對他們做了兩組實驗。

實驗一:精細運動的測試

畫直線:讓兩組孩子分別在一張紙上畫直線,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畫得非常直,且幾乎每一個孩子都能做到,而幾乎不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則相對畫得有些扭曲。

搭積木:不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平均可搭5塊積木,而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平均塊數更多,最多的一個搭了9塊。

研究人員由此得出,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其手部(尤其是手指)的掌控力更足,精細動作能力更強。

實驗二:平衡力的測試

研究人員在地上設置了一條直線,讓兩組孩子分別沿直線行走,但結果現象兩組孩子的表現一致,都能很好地從一段走向另一端。也就是說,孩子的運動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並沒有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而發生改變。

由此,研究人員根據來自英國全國各地的715個樣本得出結論: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幼兒,其精細運動發展得要比同齡人好。

研究發現,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腦內有50億個突觸,在3歲時達到峰值1000萬億,是成人的兩倍之多,如果利用好了,有利於智力發育。

孩子在使用電子觸控螢幕時,其手指會不斷滑行,在這個頻繁上下滑動的過程中,精細運動能得到更好的鍛鍊。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看,給孩子玩手機是弊大於利的,不過,這一優勢也只建立在適量玩的基礎上,一旦過度依賴成癮,將會直接影響大腦發育。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影響孩子這些能力

去年,一則刊登在《美國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通過MRI斷層掃描發現,幼兒過度接觸屏幕會影響讀寫能力和語言能力。

該研究團隊共找來47名3-5歲的孩子參加實驗,通過測量孩子的認知能力,分析其日常使用電子產品的頻次和時間,從而得出的這一項結論。

此外,還有研究團隊發現,過度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其大腦中的白質(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的三大元素之一,其餘二者分別是灰質和黑質)完整性較低。

所以對神經元的信號控制,大腦各區間的協調能力都會有所下降,進而影響到日常的自我控制、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學習效率等。

由此可見,電子產品對於幼兒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玩好了有利於大腦發育,玩不好則有損大腦健康。

孩子應當如何科學玩手機

世衛組織建議,寶寶在1歲前最好不要接觸電子產品,5歲以下應當以一天一小時為限,且觀看內容需經過父母審核,最好能和父母一同觀看。

此外,孩子在用電子產品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控制時長:小孩子眼睛發育還未完善,使用時間不宜過久,單次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保護眼睛:屏幕不宜過量、距離不宜過近,期間需要放鬆眼睛,多看有些綠植等舒緩眼疲勞。固定時間:給孩子規定日常玩手機時間,如中飯後,晚飯後等,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能玩,從而遵守規律。把控內容:儘量孩子孩子看益智遊戲,而非純動畫片,讓寶寶動起手來,寓教於樂。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不同的答覆,決定孩子的未來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手機是把雙刃劍,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機,是我們永恆的課題。  大多成人都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是孩子!  單就健康而言,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 中國股市:新退市制下對A股有什麼影響,於散戶來說是利大於弊?
    新退市制下對A股有什麼影響,於散戶來說是利大於弊?真的嗎?關於退市制度,在A股一直以來都是名存實亡,做做樣子,真正退市的鳳毛麟角。所以不管再爛的股票,也有個「殼資源」的價值,炒殼的投機行為時有發生,不能為實體經濟和投資者創造任何價值。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公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新的退市制度明顯比過去30年嚴格得多。
  • 大學生玩手機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及什麼好處
    而大學生作為一個接受新事物最容易的群體,難免會被其誤導。所以,我們小組決定開展一場大學生對手機文化的調查,從獲取的資料中總結現今手機文化對大學生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背景與概況 隨著手機使用的普及,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機已經遠遠超出了通訊工具這一基本用途,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核心性的作用,它也不僅僅局限於娛樂平臺,而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精神寄託。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懊悔不已的小林父母打罵指責過孩子、也試圖沒收孩子手機,但效果都不明顯……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孩子沉迷遊戲的弊端孩子玩遊戲上癮,弊遠遠大於利,想必已經成為當代父母的心病。傷害視力打遊戲隨隨便便就是連續幾個小時對著電子屏幕,極其傷害眼睛,很多孩子近視的原因就是長時間玩手機。
  • 你有因為孩子玩手機遊戲而發愁嗎?
    有家長認為,遊戲對不少孩子難以抵抗,解決起來挑戰很大,甚至爆發親子矛盾,也有不少家長認為,玩遊戲是小孩子的天性,沒必要把手機遊戲妖魔化,成年人應給孩子更多的指導。緣何沉迷遊戲?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背後的原因均指向不和諧的親子關係和不恰當的家庭教育方式。比起一味苛責孩子沉迷遊戲,或許家長應靜下心來,與孩子一同尋找原因。
  • 3歲孩子近視200度,真的是因為玩手機?這才是孩子近視的真正原因!
    原標題:3歲孩子近視200度,真的是因為玩手機?這才是孩子近視的真正原因!作者認為,這個3歲男孩的近視,都是因為平時經常玩手機,於是得出了「千萬不要讓6歲以下孩子玩手機」的結論和勸誡,「不然,那些小小年紀就近視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玩手機造成的。」 我承認,孩子玩手機這事,的確應該適可而止,有一定的限制。可小小年紀近視這事,手機還真的不一定背鍋。
  • 當我們糾結給孩子用不用手機的時候,別的國家已經出臺這樣的政策了!
    不久之前,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布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
  • 線上學習讓家長崩潰,家長對線上學習的態度,影響孩子學習的效果
    二月底孩子又吵著要用手機上課,只好把大人的手機給孩子,用了兩天,卡得聽不了課,流量費倒花了100多,只好去移動公司交錢拉了網線。又上了幾天課,大人的手機還是卡,沒有辦法,只好給親戚借了1000多元,給孩子買了一部新手機。問題是,家長投了兩千多塊錢在裡邊,發現孩子一有時間就玩遊戲,刷視頻。
  • 孩子經常「挖鼻孔」,嚴重的會患鼻炎和影響相貌,你有阻止過嗎?
    習慣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因為我們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想去糾正,會發現特別的困難。在孩子小的時候,有些我們對他們的「放縱」,在我們看來是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其實會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所以從小,對於一些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及時的幫孩子糾正,要用正確的方法。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並且在幼兒園裡孩子還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到點睡覺等等總之這些家長認為早上幼兒園的利大於弊,所以支持孩子早上幼兒園。②晚上幼兒園支持孩子晚上幼兒園的家長認為,太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容易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這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陰影,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 研究發現:「家庭星座」對孩子的影響遠大於遺傳
    研究發現:「家庭星座」對孩子的影響遠大於遺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龍生龍,鳳生鳳?研究發現:「家庭星座」對孩子的影響遠大於遺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比爾蓋茨和賈伯斯的育兒觀,有異曲同工之妙:都不讓孩子玩手機
    在家庭成員進行討論的時候,沒有人會抱著手機或是IPAD。為什麼兩位商業巨頭不讓自己的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呢?難道玩手機對孩子的發展沒有益處嗎?01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過多接觸手機?①孩子的大腦發育受到影響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每天用手機這類電子產品超過7小時的9至10歲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大腦皮層的厚度與智商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如果孩子長期玩手機,會導致孩子的大腦發育受到不良的影響,大腦皮層變薄,其智商、記憶功能、感知功能與認知功能出現下降的風險。
  • 孩子多大能擁有自己的手機?比爾蓋茨:不早不晚,這個年紀剛好
    小張聽了連連擺手:電話手錶我兒子在幼兒園就有啦,現在這個臭小子滿腦子想的都是擁有一部自己的手機,還說他們班同學很多人都有手機了。小王想了想,說:如果班裡大部分同學都有手機,說明這也是一種趨勢,只要限制一下他玩手機的時間,應該沒什麼問題。小王的話立即引來另一個同事的反對:10歲的孩子自控力差,千萬不能買手機!我女兒有了手機後,成績一落千丈!
  • 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天天長時間玩手機,身體會變怎樣?
    萬事有利也有弊,手機豐富了我們的業餘時間,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長時間玩手機,對於身體或將會造成不小的傷害。提到手機對人體的傷害,就不得不提大家都比較擔心的手機輻射。那麼,手機輻射到底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一個人若天天長時間玩手機,身體會變成怎樣呢?不妨來了解一下。手機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每一個傷害孩子的父母,曾經都是受過傷的孩子
    就剛才,素素坐在客廳裡寫作業,媽媽收拾完廚房之後走到素素旁邊盯著她寫作業,發現有一道題寫錯了,於是就提醒素素。等到素素更正完之後,媽媽又過去看了一眼,還是錯。「這麼簡單的題目,怎麼還能錯呢?是不是上課有開小差了?」「沒有!我今天上課很認真,老師還表揚我了!」「認真還能出錯,你看你這什麼腦子!把你玩遊戲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不好嗎?
  • 利與弊分析,讓你少花冤枉錢
    利與弊分析,讓你少花冤枉錢買房時很多業主都會為選擇樓層而煩惱,一樓與頂樓往往很多人想選但是不敢選擇,所以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頂樓的利與弊,特地請教了房地產界的朋友為大家分析,也希望可以有效的幫助到大家。1. 頂樓的優點1. 說到頂樓首先我們會想到你便宜,而且購買頂樓也會給我們帶來多面積的使用,這樣我們少花錢還可以多出很大使用面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 從小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會怎樣?醫生:大多逃不過兩種結局
    當你打開軟體和朋友聊天時,是否會經常使用一個熟悉的表情,就是一個在「挖鼻孔」的無奈表情包,這個表情的使用範圍廣說明了,愛挖鼻孔可能是很多人存在的現象。不僅是大人有這樣的動作,連孩子也沒能逃過,有一位網友曾在社交平臺上說,自己的孩子四歲,從三歲半開始,就開始挖鼻孔,該怎麼辦?其實挖鼻孔是人類的一種普遍行為。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家庭辦公桌擺放的方位有哪些利與弊?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辦公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所以在家裡設置書房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個選擇。那麼書房的設置都有什麼樣的講究,書房的辦公桌又有怎麼樣的講究,其中又有什麼樣利與弊?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家庭辦公桌的各個方位的擺放帶來的利與弊吧!
  • 研究發現 第一胎的孩子真的更聰明
    研究人員也分析父母的各種行為,例如吸菸和在妊娠期間喝酒,看看這會否影響孩子的智商。結果發現,母親比較會在妊娠後來出生的孩子時,進行這些風險較高的活動。他們發現,母親懷老大時往往更謹慎,更注意言行舉止對胎兒影響。頭胎出生後,父母也往往會花費更多精力,如陪伴孩子閱讀、做手工、玩樂器等,從而刺激孩子智力發育。但其他孩子得到的關愛相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