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新退市制下對A股有什麼影響,於散戶來說是利大於弊?

2021-01-10 靈熙小匯

新退市制下對A股有什麼影響,於散戶來說是利大於弊?真的嗎?

關於退市制度,在A股一直以來都是名存實亡,做做樣子,真正退市的鳳毛麟角。所以不管再爛的股票,也有個「殼資源」的價值,炒殼的投機行為時有發生,不能為實體經濟和投資者創造任何價值。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公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新的退市制度明顯比過去30年嚴格得多。說實話,以前那退市制度過於寬鬆,幾乎是象徵性的。

其實一直以來,相較於美股市場,A股的退市率極低。2013年以來,美股每年平均退市的公司數量達到近300家,退市率約為6.24%,而A股退市的公司僅為個位數,2017年的退市率約為0.14%。

退市制度和全面註冊制一定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退市制度的全面註冊制,對市場有害無益,必須保證市場進出口的正常新陳代謝,才能促使股市欣欣向榮。

站在市場優勝劣汰的角度出發,把優秀企業留下來或持續助力成長企業的發展,這也有利於資本市場資源的有效利用。

至於長期落後企業,尤其是長期績差股等,則是該整合的就積極整合,該清退的就應該及時清退,這也是實現資本市場持續優勝劣汰功能的關鍵所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進有出才能稱之為「活水」。對於股市而言也是一樣,有進有出才能促進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提高市場活力。

這其中的「進」,也就是IPO,不斷有新的有潛力的公司登陸市場;而「出」,就是退市,指的就是不再符合交易所的上市標準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公司,從A股市場退出,由上市公司重新變回非上市公司。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新退市制相對於之前的改了什麼?

第一,優化退市標準,加速出清殭屍企業、實現優勝劣汰。

在前期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改革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四類強制退市指標均有完善:財務指標方面,用組合類財務指標替代原先的單一財務指標;交易類指標方面,明確「1元退市」、新增市值退市;規範類指標方面,新增信息披露和規範運作退市;重大違法類指標方面,引入量化的財務造假退市標準,深交所還將設立風險警示板塊。

第二,簡化退市流程、壓縮退市時間,提高退市效率。

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取消了交易類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設置,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將退市整理期從原來的30個交易日縮短至15個交易日;將重大違法類退市連續停牌時點從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法院判決之日,延後至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或法院生效判決之日,深交所還將重大違法終止上市程序中上市委員會的兩次審核調整為一次審核。

第三,強化退市監管,過渡期安排給予緩衝期。

在落實嚴格執行退市制度方面,滬深交易所通過新增具體可執行的量化標準,力求將重大財務造假的公司清出市場。對於過渡期安排,滬深交易所按照「區別對待存量和增量公司、不溯及既往」原則,在新老規則銜接上給予市場一定的緩衝期。

最後一些具體的修改:造假年限由3年減少為2年,造假比例由100%降至50%,造假金額由10億元降為5億元,退市新規將新增營業收入指標。

但是對於這個退市制也是有兩個聲音的。

反對股票退市的人主要是考慮到投資者們的利益,股票一旦確認退市,股價會出現大幅殺跌,一旦股票大幅殺跌確實損害中小投資者們利益。

贊同退市的人認為只有完善退市制度,設定退市紅線,只有觸及退市紅線,將會採取退市處理,一定要做到零容忍,強制執行退市決定,不能讓這些垃圾股有翻身機會。

所以為了股市更好地實行退市制度,為了保護好中小投資者們的利益,一定要出臺並完善好賠償機制。

一定要進行全額賠償中小投資者們的利益,不能上市公司犯的錯誤由中小投資者來負責,這是一種不公平,所以一定要出臺賠償機制,哪怕上市公司傾家蕩產也要賠償中小投資利益。

退市制對散戶的影響有哪些?

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屬於價值投資者且長期持有優質企業,那麼股市實現退市常態化,可能會利大於弊,並從很大程度上盤活股票市場的投資活力,刺激股票市場的長期向好。

如果投資者熱衷於低價股投資,或偏愛於博弈股市烏鴉變鳳凰的機會,那麼可能退市常態化會直接增加投資者的虧損風險。

在新的退市制度面前,對散戶的要求更高了,交易難度更大了,風險也比原來更大了。至少散戶進行股票篩選的時候,對業績等基本面要求要比原來高一些。

從制度上降低股民維權的難度,比如加大監管的力度,加大處罰的力度,實現監管部門與執法部門的聯動,保持投訴渠道暢通等等。

退市制下散戶該如何自保?

首先,投資思想要做出改變,避免短線頻繁交易和題材炒作,規避炒小炒差,學會價值投資的方法,注意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第二,散戶的投資難度會越來越大,要講究資產配置和指數投資,雞蛋永遠不要放到同一個籃子裡,儘可能地分散風險。

第三,對於散戶來說,未來最大的風險,就是退市的風險,如何規避踩雷,是散戶入市第一步要考慮的問題,要不斷的學習排雷的技術和知識。

最後,在全面註冊制和健全退市制度的環境下,慢牛和結構性牛市成為了可能,個股會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垃圾股會被邊緣化。投資要優選賽道,精選龍頭,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踩雷。

碼字很辛苦,認同觀點的可以點讚,點讚支持一下,謝謝。

大家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有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股市短線解讀,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發表。

本方所涉及的市場分析僅代表個人觀點,文中內容之中所含數據源自網絡公開數據或公司報表,數據僅供參考,為作為投資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A股食物鏈是什麼意思?A股食物鏈如何吞噬散戶
    A股食物鏈是什麼意思?A股食物鏈,形象的說明了中國A股一種和自然類似的生態法則。闡述了機構投資者利用資金、利用散戶的心理,從中牟利。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自然界中的大魚吃小魚之間的關係。「食物鏈」也非常簡單。但是要使「大魚」能夠維持正常生存,就應該使「小魚」保持足夠多的數量。那麼A股食物鏈如何吞噬眾多散戶的?
  • 中國股市:警惕!一旦看到這些信號,散戶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原理:主力在出貨,成交量加大,預示著頂部的來臨,因為連續上升,過多的獲利盤拋售,流出的資金遠大於流入的資金,導致股票上攻無力。3、股價在上漲超過30%之後出現回檔,然後10日移動平均線開始翻下。原理:五日均線是強勢股的生命線,再加上突破T線漲幅已經夠大。4、單日爆出近期大量,當天股價收在最低點或是留下長上影線。
  • 新研究發現:有一種情況下利大於弊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新發現:經常玩手機的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很強BBC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人員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從小接觸電子產品,另一組幾乎不讓他們接觸,並針對他們做了兩組實驗。
  • 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有哪些 影響股市大事件一覽
    2017已經沒多少天了,中國股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取得更大的收穫。小編就帶大家回顧過去,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017上半年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一、一帶一路板塊。「一帶一路」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2017年進入關鍵提升和落地期,政策利好預期強烈,可以所以說這個機會將會是長期存在。
  • 「註冊制」2020年的全面推行,對於A股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轉眼之間19年已經圓滿地結束了,2020年也和我們不期而遇了,而2020年對於A股來說又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份。因為在2020年的時候,醞釀已久的註冊制終於要全面推行了。新修的證券法於今年3月1日施行,其中明確了全面推行註冊制。其實註冊制從倡導到真正的全面推行,其中還是經歷了不少的曲折的。
  • 中國股市:投資股市,就是投資公司?
    在中國股市中摸爬滾打這些年,是否有人感覺炒股就像是投資公司,好的公司,你只要能拿住,不管什麼時候都會給你帶來不錯的回報。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去選擇好的公司拿住呢不知道大家看過抖音上各種撲克牌抽老千的視頻沒有?
  • 大反轉的「貓膩」,紐交所撤回中企退市決定,背後奧秘很不簡單
    正是因為其鮮明的個性,被太多人的所詬病,但其依然我行我素,從商人轉變為第一當家的川普,並沒有及時轉變角色,一直是為了名和利不擇手段。數著在位日子過生活的川普,仍然沒有消停的跡象。正常路徑走不通,就動起了歪腦筋,不惜動用行政令強制中國三大電信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退市。
  • A股:今天股市將有下跌的風險?
    今天股市有下跌的風險,有黑色星期一的行情概率很高,最好的走法是拉一次漲再跌下來。現在的主力撤退了金融,是給股市上漲帶來壓力,要留意主力布局的板塊躲過下跌的風險。股市情況:一,大盤收盤3500點,創業板收盤3078點,都是有新高,股市很強。
  • 乾隆六下江南花費超過一億兩白銀,利在當代,弊在千秋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待這六次南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六下江南,利在當代,弊在千秋。要想了解這六次南巡到底值不值,得先弄明白乾隆為什麼要六下江南,而不是其他地區。但是在世人眼裡,六次南巡卻是一件弊大於利的事情。因為每次南巡,由於花費巨大造成了難以承受的財政壓力,導致清朝在後續的50年內都難以喘氣,進而造成了清朝的衰敗,最終導致滅亡,儘管南巡也產生了很多的正面影響。
  • A股怎麼了?為何大盤升個股反而大跌?帶你真正了解中國股市!
    大盤和個股有什麼關係?一般來說,在大盤呈現良好走勢的時候,個股也會跟著受益上漲的,但是偏偏有些個股卻和大盤背道而馳,很多新手想知道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為什麼,說明了什麼,到底大盤和個股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原因一,資金引導所致股市的漲跌背後都是有資金推動的,大盤指數上漲和其他個股下跌背後都是靠資金影響的。出現這種失真行情,最大原因就是股市資金抱團取暖了,資金已經集中在幾十隻股票瘋狂炒作,瘋狂推高指數。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劃下 今後「退市常態化」影響極大!
    這些舉措意義重大,會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能否留在A股,還影響到對公司的盈餘管理與市值管理,有的還會極大影響市場投資理念。  註冊制改革落地後,備受關注的退市制度改革也即將到來。  新增了哪些內容?  在徵求意見稿中,本次退市新規按照退市情形類別,分為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4類強制退市以及主動退市情形。  1.財務類:取消了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新增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人民幣1億元的組合財務指標,同時對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下一年度財務指標進行交叉適用。
  • A股的最後一塊「遮羞布」被誰扯開?散戶註定只能虧錢?瞬間清醒
    這樣的因素是任何一個專業投資者在短時間內,都很難掌握和了解整體,所以誰都掌握不了股市上的每一次漲跌都能準確判斷。只要股市縮量調整還不斷出現,場內資金博弈就是當前常態化現象。大眾內心波動多少也有些驚弓之鳥情形,上方資金由此帶來獲利離場需要。關口考驗已經逐步凸顯出來,熱點調整也將有著更大變動需要;等待市場各項信號落地,才有深層次突破出現。
  • 中國股市辯證法:莊家與散戶的辯證關係,恍然大悟,值得反覆研讀
    莊家跟散戶的區別股市中莊家與散戶的關係,有時是敵人,有時似乎又是朋友。當散戶跟著莊家吃了虧,就會大罵莊家,當散戶跟著莊家吃了肉,就會很崇拜莊家,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的看法。散戶一個人操作了十隻股票,而莊家十個人卻操作一隻股票。是不是感覺很真實?
  • 三大運營商紐交所「被迫退市」,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紐約證券交易所2020年12月31日宣布,為遵守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將對中國聯通(香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三家中國公司進行退市處理,時間為1月7日至1月11日期間。此次的「被迫退市」並非突發事件。
  • 董登新:中國股市30年光輝歲月
    2020年是中國股市正式開業30周年的重大時間節點。30年來中國股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變強。30年一個周期,30年一個輪迴,中國股市「三十而立」之年,已然步入世界第二大市場的國際地位。回顧30年曆程,總結過去經驗教訓,堅定改革方向,繼往開來,讓中國股市不斷做大做強。
  • 中國股市,散戶死拿股票不撒手?莊家有無數種方法讓你走!太可怕
    劇烈振蕩莊家利用股價全天劇烈震蕩,吸引散戶進場。當股價強勢上揚時,散戶以為股價還將拉升,追漲進場。當股價下降非常多時,散戶以為底部到來,爭相「抄底」,此類走勢,大概率是大資金出逃。繼續打壓股價當散戶拿的股票虧錢被套之時,很多散戶就堅定持股不割肉,這個時候主力是不是沒辦法呢?
  • 中國股市:籌碼集中度達到12%意味著什麼?讀完此文的我徹底懂了
    股市沒有比生活重要,你必須注意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否則很容易既失去了錢,又失去了生活。股市中的勝者,永遠屬於那些踏踏實實做功課,認認真真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那些貪圖捷徑的投資者,即使偶爾獲利了,也純屬僥倖,在股市中是不會長久的。你要明白成功交易唯一真正的秘訣是管理好損失。
  • 《易經》裡的卦象該如何解釋,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否利大於弊?
    後世賦予乾卦的多重含義乾卦和坤卦後來在《易傳》中,乾卦代表天,代表陽。老子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請注意「始」這個字和「母」這個字都是代表女性,也就是陰反而佔據優勢。老子又講,「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in),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這是對道的最高讚許。說這一段是想說明什麼?是想說明後人對《易經》的解釋,對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解釋,隨時代的不同而不同,隨時代生存結構和生存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 中國股市:今年對於散戶來說,是「本命年」,還是牛轉乾坤?
    但無論如何,被夾在中間的陰線實體長度不能大於兩邊陽線的實體長度。夾在中間的K線也可以是小十字星或T字線。兩紅夾一黑,在股指(股價)處於上升走勢時是關注時機在股指(股價)處於下跌走勢時是出手時機。「黃昏之星」與「早晨之星」黃昏之星表示股價回落,是出手時機,應伺機拋貨。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些事情
    當時的某證券報在其評論員文章中說了這樣的話:「市場資金逐漸撤離股市……已經不是純粹市場驚奇循環意義上的熊市,中國股市已經面臨生存危機……」「……這樣的歷史罪責有誰能夠承擔?!」父愛主義加持下的功利性、目的性過強,這可能與我國經濟工作的傳統邏輯和慣性思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