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向馬來西亞「要真相」

2021-01-08 騰訊網
向馬來西亞要真相?指責和抵制馬來西亞的聲音中,最「理直氣壯」的是「要真相」

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選擇以「分析的結論」而不是「真實的證據」為依據宣布航班失事、「相信機上無人生還」後,人們對馬來西亞的質疑達到了頂峰。不管是懷疑事件有不可搞人的陰謀,還是懷疑馬來西亞方面故意隱瞞了關鍵信息,或者是單純地指責馬來西亞搜救不力,這些質疑最後濃縮為向馬來西亞政府「要真相」。

家屬首先表達了「要真相」的強烈的意願,在家屬聯合發布的一份聲明中,以激烈的言辭將馬來西亞方面描繪為說謊者——「馬航、馬政府、馬軍方不斷對事實真相極力進行拖延、隱瞞、掩蓋,企圖欺騙乘客家屬,企圖欺騙全世界人民。」甚至有家屬在與馬來西亞大使會面時,要求大使說出「三個不是陰謀的理由」。

這種基於陰謀論懷疑的「要真相」迅速在網際網路上蔓延。如主持人楊瀾稱「馬航和馬軍方還隱瞞了什麼?在劫機者轉頭向南印度洋之前發生過什麼?不給出全部真相,世界能放過嗎?」演員陳坤則稱馬來西亞政府以及馬航是「小丑式的推諉和謊言」,「除非馬政府拿下你們的小丑面具講出真相」否則就無限期抵制馬來西亞。歌手韓紅也在微博中質疑:「連說出真相的勇氣都沒有的國家,你能發展成什麼樣?」

「八問馬來西亞」

許多媒體也遍布「要真相」的聲音,一家門戶網站打出「馬來西亞,請回答」的標題,具體問了八個問題,認為馬來西亞政府必須回答,問題諸如「飛北京的航班,如何』終結於』南印度洋?!」「劫機者是不是機長?!」「劫機動機是不是與馬國政局有關?!」「為什麼拖延一周公布劫機真相?」等等。

另一篇有影響力的評論文章題為「馬來西亞政府,你傷害了整個世界」,語氣極為激動,「你將真相沉入世人無處搜尋的海底,你就欠下了154名中國公民必須死要見屍的明白,欠下了對13億中國人一個必須告知的實情,欠下了對239條生命必須明確的一個交待。」「即便真的無人倖存,我們不急著流淚,也不急著點燃其實早就準備好了的蠟燭。因為,真相比眼淚重要,尊嚴比煽情重要。」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許多人開始抵制馬來西亞,除陳坤外,主持人孟非也明確聲稱「沒有去過馬來西亞,以後也不打算去了」,一些旅行網站也開始「封殺」馬航。

但「真相」到底是什麼,馬來西亞真的知道嗎?

這種「要真相」的訴求,如前所述,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陰謀論的,在《馬航事件中陰謀論為何大行其道》中,我們已經分析過為何說陰謀論通常並不靠譜。但即便不持特定的陰謀論,許多人也堅信,整個失聯事件馬方隱瞞了不可告人的關鍵信息,他們手裡一定掌握不為世人所知的真相。

是的,人人都想知道MH370航班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真相的確比眼淚更重要」,但到底基於什麼理由能夠認定馬來西亞方面能夠給出答案,或者隱瞞了關鍵信息呢?

許多事實並不支持這一觀點,例如馬來西亞雖然是搜救工作的主導者,但並不是獨立處理這一事件,目前已經是26國的聯合搜救行動,從調查一開始,馬來西亞方面就與波音、勞斯萊斯等機構進行了合作,美國、英國的專業人員也早已深度參與調查,馬來西亞政府甚至把機長的飛行模擬器交給了FBI,目前公布的南印度洋「終結」地點也是由英國的衛星公司得出的。

馬來西亞主導的搜救行動遲遲沒有結果,但沒有理由認為他們掌握「真相」

而目前多國調查人員關於「真相」結論是什麼呢?答案是還沒有結論,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26日表示,「對於馬來西亞失聯客機一事,在掌握更多信息或找到飛機黑匣子之前,尚不能完全排除或者確認恐怖主義、政治暴力等任何因素,在獲取更多信息之前還暫時無法確定背後真正原因。」注意是無法排除和確認任何因素,連是否劫機都還無法最終確認——最近兩日,知名航空專家、美國航空管理局(FAA)前調查員大衛·蘇西,知名機長、曾撰寫《揭秘法航447空難事故》的比爾·帕爾默都提出,飛機轉向並非調查人員之前傾向的「蓄意所為」,有可能只是遭遇了故障,但導致所有成員失去知覺,自動駕駛程序讓飛機飛到了南印度洋。雖然聽起來很離奇,但並非沒有可能。

總而言之,如果相信多國調查人員的說法,那麼目前就是沒人知道真相是什麼,馬來西亞方面不知道,美國人也不知道,真相仍需等待。

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評論《失聯航班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無知》,感嘆「每當我們開始認為,我們能夠掌握和理解許多事物時,一些突如其來的災難就會出現,以悲劇的方式提醒我們,我們的認知多麼有限」,這與國內媒體普遍的「要真相」主旨完全相反。

馬來西亞方面的確有許多可議之處,但至少目前還不應承擔過度的苛責

在《馬來西亞為何搞錯失聯核心信息》中,我們總結了馬來西亞在搜救過程中的許多不力表現。目前看來,馬來西亞是毫無疑問存在信息共享不暢、協調不力、管理混亂等問題的,主要的可議之處集中在4個方面:軍用雷達未能及時識別出失聯航班,並導致最初搜索區域錯誤;Immarsat公司提交「握手」信號顯示的新搜索區域後馬來西亞過了3天才宣布;在未到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僅憑數據分析得出墜海和無人生還結論;對家屬的處理引致嚴重不滿。

然而這些可議之處,目前還並不支持「極力拖延、隱瞞、掩蓋」這一結論。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不應承擔過度的苛責。

馬航失聯是非常複雜的事件,許多人對這種複雜接受不了作為一起空中事故,馬航失聯實在是過於複雜

MH370失聯事件,毫無疑問將在航空史濃重寫下一筆。許多航空專家都表示這是前所未見的事故。離奇的掉頭轉向,離奇的逃脫雷達,離奇的通訊信號全部失效,創新地使用「握手信號」找到飛機最後的離奇位置,卻顯示飛機失聯後飛了近7個小時;從一開始懷疑事故,到懷疑是恐怖分子劫機,到懷疑機組人員因各種原因自殺,迄今也毫無結論。如此複雜離奇的事件,恐怕很多編出來的空難影視劇都無法想像得到——雖然真相只有一個,但繁蕪的外部信息呈現的就是這麼一種一團亂麻的局面。

搜救的失敗,讓信息的混亂變得不可避免

而搜救海域幾次搞錯,信息不確定,遲遲沒有進展,連確認位置和衛星找到疑似殘骸之後搜尋都一無所獲,則讓這起事件信息的混亂變得不可避免。正如軍隊打仗或球隊比賽,勝利的時候問題都不是問題,一旦連連失敗,則各種推諉、混亂都很容易暴露出來。說到底,「馬來西亞」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面對如此複雜的事態,馬政府、馬軍方、馬航各自看法不同,甚至內部看法也不一致的情形很容易出現。

而傳播的特性則讓混亂變得更加混亂

而作為一起全球矚目的事件,馬來西亞作為搜救主導者又必須時時公開各種信息,媒體也在搜羅一切信息,人們也急切需要各種信息,但在核心權威信息缺失的情況下,這些信息很容易在傳播過程中形成混亂。例如對機長的報導,有說是遭遇婚姻危機,有說是身為反對派對政府不滿,有說是抑鬱症,但事實上到底是不是機長出了狀況,其實還一無所知。據FBI對機長的調查,目前的各種證據都沒顯露出問題。但在人們的普遍印象裡,機長很可能就是劫機者,而馬來西亞政府必須說明發生了什麼情況。

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複雜事件中細節的傳播可以有多混亂,前幾日兩架中國伊爾-76軍機日前抵澳參加搜索行動時,曾有外媒報導稱中國軍機「因語言不通」誤降珀斯國際機場,但後來中國軍方和珀斯國際機場執行長都明確否認是誤降,但由於傳播已久,很多人的印象已經難以更改了,尤其馬航失聯事件,頭緒太多,更容易出現讓人感到混亂的現象。近兩日的例子就是各國衛星相繼發現「殘骸」,但還沒有一個可以證實,法國發現的122個疑似物體還被證明是海鳥。

面對如此複雜的問題,許多人選擇了簡化卻並不恰當的認識

馬航失聯問題是如此複雜,最妥當的做法就是不要隨意下結論。但許多人卻並不這麼看待問題,他們需要一個結論,於是選擇將問題「簡化」,只去相信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從而得出種種陰謀論,這也算是許多國人的一貫表現。

不妨看看《失聯航班讓我們認識自己的無知》這篇評論作者的視角——

「在看著一個接一個的專家就失蹤客機的命運,在經過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各種猜測時,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儘管我們迄今為止所看到就是,我們的種種猜測是多麼短暫,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我也回憶起,不論何時我聽任何權威專家講話時,最能傳達權威和信譽的字句就是『我不知道』。不論我們在哪個領域有所長,多數人都意識到,掌握的數據越多,我們所知道的就常常越少。天地萬物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總量,並不是說減去你所不知的事物,就是你所知的事物。」

在馬航問題上,不必急於得出結論,也不必忙著譴責抵制,冷靜觀察事態,或許才是更好的心態。

對馬來西亞的指責、抵制,多少還暴露了中國人的上國心態

在這起多國參與的搜救行動中,為什麼國人只把矛頭指向馬來西亞?除去馬來西亞是航班所屬國、搜救主導國外,恐怕還多少有些「上國心態」。

「如果不催他們,他們就不會行動,」;「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行政管理能力,但也與他們的文化有關。」這是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東南亞的學者朱振明在提到馬來西亞官員時的看法,他還表示,馬來西亞在「應對災害管理」方面「太缺乏」經驗了,「這不是因為他們不想應對,而是因為他們沒那個能力。」中國駐馬大使黃惠康也曾在吉隆坡表示,「馬來西亞政府應對馬航事件的能力和技術經驗有所不足」。

在紐約時報記者看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抱怨突顯了很多中國人長期以來持有的觀點:中國的政治文化優於東南亞國家的政治文化。根據這種世界觀,東南亞國家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欠發達地區,它們仰慕中國,設法討好並效仿中國。分析人士表示,在很多中國人眼中,馬來西亞也不例外,370航班危機更加強了這種偏見。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中國政治學教授薄智躍向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政府及中國人民眼中,馬來西亞政府的形象已經下降,」「與馬來西亞政府相比,中國政府行動更快,反應更積極,如此等等。」他表示,飛機失聯事件加強了中國人的觀點,即他們的制度「效率不比其他制度差,在某種程度上還優於其他制度。」

這並不只是外國人的看法,國內同樣有人指出,國人對馬來西亞的過度苛責是存在「文化中心主義」心態的。知名評論員王志安更是明確聲稱:「隨意指責馬來西亞是小破國家,動不動就要抵制旅遊,其背後是虛幻的上國心態。這種心態透露出的陳腐氣息和黴味,穿越百年時空依然撲面而來。國家無大小,就事論事的討論問題都是文明時代的價值觀。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現代化依然任重道遠」。

的確,中國人普遍敬佩強大、先進的國家,而自身作為大國國民,往往瞧不起一些小國。許多人認為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美國或中國,至少不會發生這麼多天飛機還找不到的事情。但事實上,美國人同樣很想找到這架飛機,不僅飛機上有美國人,飛機也是美國製造,搞清飛機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極端重要,歐巴馬多次聲稱當務之急是要找到飛機。美國人投入了也很多,但至少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發現。

同樣,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宣稱衛星發現疑似殘骸,但目前為止也沒有下文,中國的高分衛星,在泰國灣同樣也擺了烏龍。以救援能力聞名的中國部隊,在雅安地震時,也曾跑錯了該去的地方。所以說,在搜救問題上擺出「上國心態」,過分指責甚至是抵制馬來西亞,都是沒有必要的。

結語

必須再一次強調的是,馬航失聯異常複雜,或許是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基於這個立場,才能更準確地認識事件。

相關焦點

  • 新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向馬方遞交國書副本
    1月6日,新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向馬來西亞外交部禮賓司司長旺·扎伊迪遞交國書副本。歐陽玉靖大使感謝馬方為其履新所做周到安排,並在第一時間安排遞交國書副本。歐陽表示,中方始終視馬來西亞為好鄰居、好夥伴,對中馬關係發展前景寄予厚望。
  • 如何申請馬來西亞籤證?馬來西亞三種籤證類型介紹!
    許多正在考慮移民馬來西亞的中國公民在正式辦理馬來西亞移民手續之前,會提前前往馬來西亞了解情況並做好充分準備。大家都知道出國旅行是要辦理籤證,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申請馬來西亞籤證吧?馬來西亞有三種籤證類型。馬來西亞籤證三個種類:馬來西亞政府向外國人發放三張籤證。
  • 為了金正男,馬來西亞朝鮮44年的交情要完?
    馬來西亞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無需申請籤證,即可入境朝鮮的國家。「金正男被刺案」昨日又掀波瀾。由於不滿朝鮮「嚴重玷汙馬來西亞的聲譽」,馬國外交部20日一早正式傳召朝鮮駐馬大使姜哲,並於當日宣布已召回本國駐朝大使。
  • 吉利專利數全球第三,且慢歡呼。
    吉利專利數全球第三,且慢歡呼。   近日,據車聚網獨家消息,湯森路透旗下的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發布了全球汽車行業技術創新報告。此份報告追蹤分析了2009年到2014年7月間,各大車企已公開專利申請和授權專利的發明總數。
  • 《少主且慢行》太上頭 駱明劼陳昊藍開啟甜寵模式
    古裝甜寵探案喜劇《少主且慢行》第一、二季自上線以來憑藉高甜輕喜加懸疑探案混搭的劇集元素收穫大量年輕觀眾的喜愛,駱明劼飾演的白一飛與陳昊藍飾演的何若瑤組成「一步之瑤」cp含糖量高且極具反差萌,從頭甜到尾的雙箭頭設定成為宅家網友排憂解乏的一劑良藥,不僅一口氣追完全集,還高呼「真香」、「意猶未盡」,
  • 只聽過馬來西亞第二家園?馬來西亞紅卡含金量更高!
    而第二家園只是一個籤證,有很多社會福利、待遇是沒有的。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馬來西亞紅卡和第二家園籤證的區別。    2、持紅卡購買大馬房產無無門檻限制—在馬來西亞購買房產無種類和價格的任何限制大馬的房產任意購買;如果是第二家園在大馬買房的話根據州的不同需要50萬-200萬的起購價格的房產才可以購買;
  • 馬來西亞留學籤證率保持98%以上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蔡志明表示,為進一步吸引國際學生,該國將在08年採取一系列更加務實和人性化的政策。據介紹,以往留學生在馬來西亞不許工作的限制將得到放寬。從08年開始,酒店、油站、餐廳、商場等四個領域的服務性崗位將向留學生開放。不過,留學生的工作時間將受 到限制,原則上每星期不超過20個小時。
  • 《少主且慢行》開播,虞書欣唯美古裝,角色古靈精怪太圈粉!
    而在《下一站》尚還在熱播中,」蔡敏敏「虞書欣主演的額新劇《少主且慢行》也是再度開播,這是一部高甜的探案輕喜劇,以喜歡驗屍破案的女主田三七為了找到青梅竹馬的小哥哥,尋求真愛為故事的主線,延伸出一系列啼笑皆非,又感人又懸疑,同時又爆笑百出的故事,而這個看起來有些小蠢萌,又逗比的女主就是由虞書欣所飾演的!
  • 馬來西亞疫情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4月6日宣布總額100億林吉特(1林吉特約合1.6元人民幣)的經濟援助計劃,以減輕疫情對中小型企業的衝擊。該計劃包括成立一個總額21億林吉特的特別關懷輔助金,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將能獲得3000林吉特的輔助金,預計將有70萬家本地中小企業受惠。穆希丁表示,中國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很成功,馬方應該向中方學習抗疫經驗。
  • 我們家辦了馬來西亞十年籤,帶著孩子來馬來西亞上學之後發現……
    大家好,我是移民要不要的Grace~很多媽媽想帶著子女出國享受英美教育,又不想離國內太遠,於是風景優美的東南亞成了她們的首選。而東南亞國家中,發展好、安全、華人多、教育水平好的馬來西亞成為了眾多媽媽的選擇。
  • 馬來西亞2020年免籤不是說走就走,這些準備要提前做好
    馬來西亞政府日前宣布,從2020年1月1日起的一年內,中國和印度的遊客將享有免籤證入境該國的便利,逗留期最長為15天。馬來西亞是中國遊客最喜愛的境外旅遊目的地國家之一,根據攜程跟團遊自由行數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有數以萬計的中國遊客選擇去馬來西亞過年。
  • 馬來西亞留學工作有哪幾種籤證?您都弄明白了嗎?
    在馬來西亞工作或學習需由馬公司或學校首先向移民局申請,獲準後,由馬移民局通知申請人所在地區的使領館頒發社交籤證。來馬後,再到移民廳換成相應種類的長期籤證。就讀馬大學由學校到移民局總部申請;就讀高中及以下由各個州移民廳申批。
  • 馬來西亞公布研判依據:MH370為何墜入南印度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馬來西亞官方公布了從英國相關機構判斷MH370墜入南印度洋的基本研判過程。參與研判的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和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專家和馬來西亞方面將向家屬詳細講解相關內容。
  • 馬來西亞旅遊必須要去的城市——吉隆坡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故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放不下的人,當然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想要去的城市,如果你還沒有,那麼聽小編說完吉隆坡,你就會有了,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了解一下。而且這裡生態環境很好,吸引了不少野猴子,出行的時候也要注意安全哦,不過猴子還是很可愛的,但是千萬不要逗它,看看就好。黑風洞每年1月底2月初的大寶森節期間的朝聖者可達30萬人!這是一個可愛的數字,高峰期我們一定要避過去,不然想想就覺得可怕。說完這個藍色的清真寺,不如我們去馬六甲轉轉?
  • 馬來西亞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直至8月1日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近來,馬來西亞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及死亡病例與日俱增,導致醫療體系幾乎不勝負荷。馬來西亞最高元首阿卜杜拉2021年1月12日宣布,從即日起馬來西亞全國頒布緊急狀態,直至同年8月1日,以遏制新冠疫情進一步蔓延。
  • 馬來西亞華裔政治家曾永森:為中馬建交牽線搭橋
    直到1971年,中國舉辦「亞非拉桌球錦標賽」並邀請馬來西亞參加,才有了改善關係和建交的契機。在這段「桌球外交」的歷史中,馬來西亞的一位華裔政治家——被譽為馬來西亞的「基辛格」的曾永森先生,在中馬建交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就讀馬來西亞學習中心的國際生獲準入境 仍須檢測隔離
    中國僑網12月29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利宣布,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在私人學習中心就讀的外國學生獲準入境(但不包括來自英國的學生)。學生們須在抵達馬來西亞前3天和入境時進行檢測,且必須在隔離中心隔離7天。
  • 馬來西亞巴生福建會館舉辦中小學生揮春賽
    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日前,馬來西亞巴生福建會館主辦「中小學生揮春賽」。本次比賽還設有充滿趣味和創意的項目,各族裔的學生們坐在一起,在同一張畫紙上繪出彩色的小老鼠。馬來西亞巴生墨典文化中心的12位藝術愛好者受邀,為參賽的中小學生們指導「畫鼠」功夫。
  • 馬航終於要水落石出?歐洲法院接到訴狀,矛頭直指歐洲大國
    據參考消息報導稱,時隔六年馬航事件再次被翻出來,這一次荷蘭已向歐洲人權法院起訴俄羅斯,要求克裡姆林宮對此事給出一個交代。俄外交部發言人對此直言道,荷蘭在一開始就將馬航事件扣在了俄羅斯頭上,一切調查都是基於這個框架進行,這是將馬航調查政治化,不利於查明真相,更會打擊兩國關係。
  • 影像記憶·馬來西亞的黑風洞
    2019年8月,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爬上五彩漸變色的200多級臺階,走入馬來西亞最著名的印度教聖地——黑風洞。迎面一陣喧鬧,人潮湧過來。意外,八月份來到馬來西亞,竟然得以見到每年年初大寶森節上的著名儀式——卡瓦第之舞。這鋼架名為卡瓦第,象徵著枷鎖,信奉印度教的泰米爾人將它背負在身上,作為苦行贖罪,以洗淨自身犯下的罪惡。據說,虔誠的信徒們進入到某種精神境界後,就不會感到痛楚,傷口也不會流血。只是據說。黑風洞位於吉隆坡市郊,屬雪蘭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