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情緒化的人,通常會有下列表現:
一是個性敏感;
過於情緒化的人,性格往往比較敏感,很在意他人的感受。
做事時,處處為別人考慮,而不為自己考慮。
每個人看一眼,都會想很多,總覺得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或者哪裡有問題。
易感性的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自己受傷害。
可以說,經常被其他人忽略。
喜歡把感情藏起來。
就算心情不好,也要裝作很高興。
本人明明心情不好,卻還要去考慮別人的感受。
過於情緒化的人,會習慣性地隱藏自己的情感。
遇上不開心的事,不敢隨便表露出來,還小心翼翼的顧及別人的心情。
只是,那樣會活的很累。
喜歡與人懷舊。
平常閒暇的時候,總是容易感傷,會想起以前美好的回憶,可又因為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覺得感傷。
有時,我們還會念舊,可彼此早已忘卻了一切。
留戀過去,就像放縱過去的美好。
事實上,有時候懷舊,就是逃避當前的現狀。
給別人比給自己更好。
過於情緒化的人,不喜歡麻煩別人。
對自己的事情,不願麻煩他人,但對他人的求助,從不忍心拒絕。
重情者,一般幫助他人,並不習慣索取回報,只有一點小小的感激和溫暖,就會死心塌地為對方好。
重情者,為他人付出很多,可自己得到的卻很少,甚至容易被他人傷害。
重感情的人,很難當個有錢人。
因資本都是逐利的,而重感情則為利。
重情者,在市場競爭中,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購物中心,特別是對手,如果感情太強烈,很可能反而會被對手放冷箭。
過於情緒化,又難以經營好公司,就難以在優勝劣汰的社會中脫穎而出。
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和氣」這四個字只是一個笑話。
還有一個話題,「太多感情的人都是窮人」。
實際上,這與所處的位置有關。
貧窮的人也有不重視情感的人,但對大多數貧窮的人來說,重情感,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
沒錢,那只能從人際關係和人情開始。
窮困潦倒之時,內心渴望的卻是能有一個人能在自己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希望能達到互相幫助的目的。
不管感情有多深,人的內心總是期待著得到某種回報,只是有的人表現出來,有的人不想不出來罷了。
只是大多數窮人,因為好面子,並沒有顯露出來。
所以,才讓很多人感覺到重感情窮真的不多,感覺到感情更純。
而且對富人來說,也是有感情的,但是由於在生活中,由於涉及到許多可以看得見的利益,所以,富人的感情都是以感情為主導的。
情感層面上,當出現了直接的利益衝突時,情感就會被人們淡化。
許多人認為有錢人不重視感情,其實只是因為利益的表露太明顯罷了。
實質實質上是相同的。
由於文化基因關係,只要談及金錢和利益,都會感覺到不真實。
當我們倆都很窮的時候,你借我一百塊,我要求你還,每個人都覺得很正常。
但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錢,你借給我一百塊錢,當我要你還時,你會覺得我吝嗇,沒有感情。
即使我不要你還錢,但是當你沒有給你更多幫助的時候,你仍然覺得我沒有感情,因為你認為我很富有,應該給你更多。
在我看來,我不會因為重視感情而去還錢,但是在你看來,幫助你達到你想要的效果的方式也許不同,那就是認為我只是不談感情。
因此,人的層次不同,感受也不同。
在這世界上,富人少,窮人佔多數,所以,說窮人多感情,富人少感情的話就佔了上風。
貧困人口比較大,比較自然,站在貧困人口的立場上比較多,沒有人願意站在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