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重感情的人基本都是窮人?富人卻「為富不仁」

2021-01-09 思想文學會

具體來說,「感情」是什麼東西?

大部分人所謂的感情,說白了是一種交情而不是一種感情。也就是曾經打過點交道,姑且不算翻臉,交往過程雙方要麼沒有什麼利害關係,要麼彼此沒有感受到明顯虧損。比如曾經是一個班的,是一個村子的,一個圈子的……時不時照個面的、說得上一點親朋故舊的等等等等。

我們的傳統社會倫理規定了這些人彼此間天然有關係義務,只要你們構成這種身份關係,你們之間就被規定了有親,有親就有情,有情就有義。

洪門三十六誓,開門頭三誓都是在反覆強調這一點:

第一誓:自入洪門之後,爾父母即是我父母,爾兄弟姊妹即是我兄弟姊妹,爾妻是我嫂,爾子侄即是我子侄,如有不遵此例,不念此情,即為背誓,五雷誅滅。 第二誓:倘有父母兄弟,百年歸壽,無銀埋葬,有磷飛到求兄相幫,必要通知各兄弟,有多幫多無錢出力,以完其事,如有詐作不知者,五雷誅滅。 第三誓:各省外洋洪家兄弟,不論士農工商,江湖之客到來,必要留其一宿兩餐,如有不思親情,詐作不知,以外人相看者,死在萬刀之下。

這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

這種「被規定的感情」構成了一種利益再分配的規則,任何一個人都有好幾條線規定ta有義務照顧親、朋、故、舊、鄉親、同窗、同事……

當然,它也規定了這些親朋故舊相親等等等等都有責任幫助當事人自己。

怎麼個「必須幫助法」?在古代再直白沒有——有連坐族誅之罪存在。

一人造反,一鄉屠盡;一人謀逆,九族齊誅;一人失勢,一眾皆黜。

人們甚至沒有機會切割。ta出事,你跟ta有理論的倫理關係,你就直接被視為需斬的草、待除的根。你們在古代的法律原則上、治理邏輯上根本就被看作一體,由不得你撇清。

捆到一起被批處理已經是不容選擇的事實了,人們只能選擇從這種現狀裡撈回最多的好處。自然的後果,就是上面說的這個半強制性的利益共享機制長盛不衰,深深的嵌入了中國文化的靈魂,構成了一種中國人生下來就知道的天經地義的義理。

說到這一步,你們就應該意識到了為什麼現在這件事有問題了。現代社會的法理原則和治理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其中最根本的變化之一,就是從基本實踐的層面消除了連坐這個觀念。

父親做的事,默認兒子是不用負責的。除非有特別的證據證明兒子有自己的參與,否則即使親如父母子女這樣的關係也不構成連坐處理的依據。更不必提旁支親屬、熟人、故舊這些更遠一些的關係了。

你的成功基於原來的倫理邏輯有義務和對方分享,但你的失敗基於新的法理觀念卻與他人無關,並無當然的牽累效應存在。

這天平失衡了。

誰沒有意識到這失衡已經是既成事實,沒有意識到傳統的「投資保障機制」已經失效,還按照傳統的觀念「講感情」,就會給自己帶來額外的損失。

也就是說,如果把「講感情」定義為按照傳統倫理承擔「分擔風險、分享利益」的義務,大概率會得不償失。

問題在於,「講感情」是不是就是這個定義。

因為人不只是有來自這種社會契約所規定出來的、僅僅因為出身等先天條件、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倫理義務,人還有自己主動建立的關係。

比如,

自己選擇要追隨的人;

自己選擇要珍惜的人;

自己選擇要報答的人;

自己選擇要締結關係、要養護關係的人;

自己選擇要愛的人。

問題在於對於自己選擇要愛的人,講不講感情。

對自己選擇要愛的人講感情,是不是一定會導致虧損?是不是一定是一種財務的災難?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如果雙方都確確實實遵循愛的法則行事,相愛的關係是世界上產出最豐厚的關係。

道理極其簡單——相愛的關係,有一種最直白的特徵——它的管理成本極低,內耗極小。

我再說一遍——真正相愛的關係,其管理成本必然極低,其內耗必然極小。

但凡一段關係讓你感到消耗極大,要麼它是無愛的,只要以愛為名,則中間不是存在對愛的理念性的誤解,就是存在愛的能力的有待成熟。

理想的愛,是管理學夢想的聖杯。它不需要立法成本、不需要司法成本、甚至也幾乎沒有溝通成本(需要有效的支撐愛,洞石穿金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必備的)。

它對一切關係的惡性循環都有天然的抑制作用,除了物理毀滅之外,根本無法摧毀。

兩人同心,其利斷金,不是說來玩的。幾百上千人能自覺自愿的同心合意、為彼此捨命,足以令山河變色,震動整個世界。

區區「財務自由」,根本沒資格被當做一個值得花太多時間探討的話題。

對幸運到有感情可講,更幸運到能講得了感情的人,富裕實非難事。

其實你們仔細去看那些成功而且長青的企業,其中常常有一些富貴未能淫、貧賤未能移、威武未能屈的感情在內。若不是這樣,一家樹大招風、百年寒暑的企業所面臨的富貴、貧賤、威武,絕不是靠「多給下屬錢」就能挺得住的,它早就完了。何況「貧賤」時你哪來的錢?

不要被一些被時代浪潮揚起的暴發戶們所汙染出來的「大數據」誤導。ta們的所謂「富有」很快會轉化為下一代的帳單和賭債甚至賭資,化為烏有,轉眼只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甚至ta們中的很多人,若是沒有拿到過這些橫財恐怕人生的終局反而會更好。

想要能受得住財富的詛咒,人必須要學會講感情,學會對誰、怎樣講感情,根本沒得選。

懂這厲害的人隨時隨地願意講感情——遇上一個值得講感情、講得了感情的對象,ta們馬力全開起來,給對方的待遇之「好」,常人難以想像。

只不過這樣的人少見,而且既然配得上,往往也不會拿這種待遇看得那麼激動,更不會拿來炫耀給別人知道罷了——拿這個「炫耀」……想想都叫人翻白眼。

於是自然在統計上就沒什麼可見度,幾乎必然造成「富人都不講感情」的錯覺。

相關焦點

  • 富扣窮大方,我們對窮人和富人的誤解和偏見,應該反思了
    一日上網搜資料,突然看到一個人提問題,說為什麼一些人越有錢越吝嗇?有的窮人反而更大方?江陽沽酒客突然有些觸動,倒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有多深刻,而是有點遺憾,提出這樣的問題,大約是受了一些富人給予的委屈,當然這種委屈有可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在我國傳統裡,關於窮富有很多民諺和俗語,它們相互牴觸,相互矛盾,都有道理,又常常經不起推敲。
  • 榜榜柒:太重感情的人通常有什麼表現?重感情的人大多都是窮人嗎?
    還有一個話題,「太多感情的人都是窮人」。 實際上,這與所處的位置有關。 貧窮的人也有不重視情感的人,但對大多數貧窮的人來說,重情感,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 沒錢,那只能從人際關係和人情開始。
  •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區別只有這五個!
    這兩年網際網路科技快速擴張,一大批互聯公司都賺的盆滿缽滿,馬雲的阿里巴巴與馬化騰的騰訊就是領頭羊,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這和他們的眼光是分不開的,馬雲曾經說過窮人和富人有5點區別,只要你學會了你也可以功成名就。
  • 為富不仁的本義-中新網
    為富不仁的本義 2015-10-27 16:46:55  毋庸置疑,在季氏執政期間,曾經勸說孔子出去做官的陽虎,是一個有野心、有手腕、有口才的人。這麼一個人,談論國家與百姓之間利益關係的政治問題,比譴責富人、發表品德與財富不可得兼的感慨,可能性要大得多。後者,通常是失意文人的強項。
  • 窮人為什麼窮?怎樣才能擺脫貧窮?怎樣才能成為富人?
    1曾經有本暢銷書叫《窮人為什麼窮》,總結的原因是窮人懶、虛榮、空想、膽小,貪圖享樂,執行力差……羅列了一百多個窮人的劣根性。這樣的批判,初看好有道理。稍微思考一下,會發現富人其實也有這些毛病,甚至可以說,這些劣根性,是全人類的通病。如果思考得更深入,會發現這樣的羅列,一點價值都沒有。
  • 富人會借雞生蛋,窮人只會坐吃山空,句句扎心!
    由窮人變富人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但比起做窮人來說,做一個思想上的「窮人」更為可怕。昨天看了馬雲的一個視頻,講的是「窮人為什麼會一直窮」,雖然這不是一個絕對性的話題,但是也代表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富人越來越富,窮人不會越來越窮,但基本不會大富大貴。
  • 富人和窮人區別在哪裡?
    這些人起步很好,即使他們的智商很一般,也有很大機會勝出一般人。當然有一些敗家子而變成窮光蛋。家庭出身貧窮的人,他們從小都是窮人。這種情況下要成為富人困難是相當多。他們本身就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需要加速度才能追得上。
  • 心誠則靈;為什麼窮人半信半疑還是窮人,富人深信不疑越來越富,
    風水算卦現在已經被現代更多人認識,接受,和相信了。不管是我們的運勢,財運,官運,婚配,取名,喬遷都想找高人算一算。已經可以這樣說,不是我們成迷於迷信而是讓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想順心,也就是能有個好兆頭,將來能有好發展。
  • 如何從窮人過渡到富人?有這6個賺錢邏輯!(經典好文)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窮人生窮,富人生富嗎?除了憎恨富人,我們還能做什麼?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會成為富人還是窮人,為什麼?根據經典的80-20法則,世界上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是富人,而20%的富人控制著世界上80%的財富。
  • 為什麼有的人越有錢越吝嗇?有的窮人卻很大方?看完不淡定了
    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在很多時候,有的有錢人卻讓人感覺非常摳門,而有的窮人給人的感覺卻很大方,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窮大方富摳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 孟子觀點:為富不仁,現實生活真的如此嗎?
    引言:一提起富人,可能一些民眾就會浮現一個詞語——為富不仁,這個詞語來自於《孟子.滕文公上》中,「陽貨曰:『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矣」。孟子引用陽虎的話,說出他們的觀點;但現實社會中真的像他們所說的富人不仁義嗎?筆者的看法的否定的。
  • 農村怪象,窮人很大方,富人卻很小氣,專家的回答,現實又無奈
    可就是這樣理所當然的現象,反著出現在了農村,窮人沒什麼錢卻總是在錢財上對人很大方,相反富人卻對人非常小氣。現在農村找窮人借錢倒是比找富人借錢還方便,窮人這種「窮大方」的行為難道不會使自己的生活維持嗎?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小氣與大方顛倒過來了?
  • 和窮人談錢與富人談感情,四十女人的人生感悟,婚姻在算計裡貶值
    #婚姻情感#01和窮人談錢與富人談感情兄弟三個,娶妻都沒拿彩禮。姐妹三個,嫁 人都沒要彩禮。其實,我想要個戒指,但是人家沒給。因為這個不開心。他說,婚姻不是買賣。有句話說,女人啊,跟窮人總是談錢,跟富人總是談感情。的確是,他畢竟是窮人,跟窮人就不得不談談錢。
  • 人,為什麼寒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為什麼會寒心?因為人心太複雜、現實太殘酷,善良總是被利用,深情總是被辜負。這世上,最薄不過感情,最涼不過人心。很多時候,掏心掏肺,只會換來對方的得寸進尺,人,總要被狠狠傷過幾回,才懂得收回自己的真心。
  • 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究竟是何緣故?道盡世態炎涼
    至於燒香,更是許多人文景點裡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燒香祈福的經歷。其實,無論是算命還是燒香,都包含著人對未來的期盼與希望。然而窮人與富人終究有巨大的經濟差距,這種物質上的差距導致了他們心理需求截然不同。
  • 三口之家,擁有一套500萬的房子,月收入5000元左右,算富人還是窮人
    三口之家,擁有一套500萬的房子,月收入5000元左右,算富人還是窮人?為什麼? 首先,您這月收入是您個人5000,還是全家5000,還是除去開銷還能剩5000啊?這問題讓我一通糾結啊!那我只能三種情況全部分析了,您自己對號入座吧!
  • 任澤平:過去幾年富人通脹窮人通縮,三大因素告訴我們一個現實
    最近,任澤平團隊的報告提出:過去幾十年全球範圍的「低利率、低通脹、高泡沫、高債務」不僅是經濟金融問題,更是深刻的社會治理和收入分配問題,「消費降級與消費升級並存」「底層通縮,高層通脹」「窮人通縮,富人通脹」。並被簡單地理解為是指「富人通脹、窮人通縮」。
  • 你為什麼是窮人?讀完這本書,你的人生從此時來運轉!
    《富人狼性 窮人羊性》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時,就哭了!怪不得我是窮人,原來我一直都在戴著窮人的枷鎖,艱難地行走在人世間!我為什麼是窮人?這個問題,我曾問過自己很多遍,讀完這本《富人狼性 窮人羊性》才明白,自己是窮人,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恰恰相反,自己是在不正確的思維方式下,拼命地努力,結果事與願違,越忙越窮,越窮越忙!其實,這個道理,我也知道,甚至早十年就知道了,但是,為什麼依然還是窮得這麼徹底呢?知道和做到,永遠是兩回事。
  • 窮人比富人更看不起窮人,越是底層,越喜歡相互為難
    越是有實力,身居高位的人,越是謙虛謹慎,越懂得包容別人;越是底層的人,反而是越會相互壓榨,這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很多人都認為富人之間往往相互壓榨,而窮人之間,因為彼此都很弱小,才會相互幫助。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越是富人,越是互幫互助,相互捧場,越是底層的人,互相鬥爭的越厲害,這並不僅僅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也是個人格局,修養的問題。
  • 《時間規劃局》爆紅,窮人都在刷劇玩手機,富人卻把時間當性命
    每一個工作的人,都會選擇給自己買一塊手錶,為的就是看一看自己工作的時間還剩下多少,看看今天是否還需要加班,看看自己是否能喝一杯下午茶,但是往往在這些時間裡面,很少有人感覺自己的時間是充足的,每個人都是一看手錶上面時針與分針的轉動,都開始為自己的剩餘時間感嘆和著急。所以,你的時間怎麼樣的?是充足還是不夠,而更重要的是,你在浪費你的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