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究竟是何緣故?道盡世態炎涼

2021-01-10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提起「信仰」這個概念,很多人往往將其與「落後」、「愚昧」等詞聯繫在一起。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會有這種觀感實屬正常,不過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迷信」和信仰其實是許多民間宗教與民俗的整合,在古人的生活之中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它們能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人的思想觀念與精神生活。

▲古代農民生活場景復原

有句俗語就很形象地反映出古人對於神鬼之說的態度,那就是「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那麼,為何古代的窮人與富人會出現偏好上的差距呢?關於「算命先生」這個職業,大家其實並不陌生,他們不僅是許多古裝電視劇的常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也依然存在於某些偏遠的地區。至於燒香,更是許多人文景點裡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燒香祈福的經歷。其實,無論是算命還是燒香,都包含著人對未來的期盼與希望。然而窮人與富人終究有巨大的經濟差距,這種物質上的差距導致了他們心理需求截然不同。

▲清末算命先生與窮人

對於窮人而言,他們的收入通常很低,或者根本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社會地位通常也不高。因此,窮人往往非常羨慕富人的身份地位,也非常嚮往富人的生活。但是以他們的社會關係和地位,顯然找不到發家致富的辦法。因此,窮人們在極度困惑與走投無路中,只能選擇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時算命先生便成為窮人最現實的求助對象。

▲民國時期的算命先生

由於算命者以給他人「指點迷津」為收入來源,因而他們十分清楚窮人的心態。他們通常會適時地出現在需要幫助的窮人身邊,用玄乎的理論、古怪的儀式與充滿誘惑力的預言,讓窮人們認為他們才是引導自己走向成功的人生導師。因此,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對算命先生的話深信不疑,而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又確實能夠讓一部分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讓算命先生的「預言」得到「應驗」。這樣的例子一多,就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窮人樂於向他們請教。最為重要的是,算命的費用一般而言不會太高,在窮人的經濟承受範圍內,因此窮人認為這樣的「交易」是非常划算的,付出小,收益大。

▲明代士族夫婦形象

反觀富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往往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同時他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足夠讓人羨慕。客觀而言,他們的前途已經光明,也不再擔心未來的發展,自然不再需要人來給他們指明出路。對富人而言,更為重要的不是奮鬥拼搏,而是家庭的和睦與家人的健康與平安。這樣一來,通過燒香祈福等方式,就能讓他們獲得同窮人得到「高人指點」後一樣的滿足感與幸福感。由於個人已經取得大量成就,富人們往往更相信神與上帝的存在,他們認為是上天的恩賜給了他們美好的生活。

▲香菸嫋嫋

另一方面,如果去寺廟燒香拜佛祈福,富人們通常會慷慨解囊,貢獻出大量財產,因此燒香這種祈福方式本身就具有一定成本,這也是導致大多數窮人不選擇燒香祈福的重要原因。需要明確的是,在古代無論是窮人與富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僚,對神與自然的崇拜都普遍存在,許多人的家裡都有供奉的神像,他們往往會在節日的時候祈求風調雨順、仕途順利、家人健康。因此,儘管窮人與富人在祈福的方式與思想上都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個人與家庭的幸福生活。不過時代在變化,社會也在變化,對於當下的人們而言,命運終究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參考資料:

《中國民俗考》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說的啥道理?
    農村俗語:「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說的啥道理?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習俗,而燒香拜佛就是最具代表的一個民俗。要是大家去過五臺山,就可以發現那裡有很多的寺廟,整天香火旺盛。到了某些重大節日更是人山人海,人們都在虔誠地燒香禮佛,甚至還有一些人磕長頭。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後一句才是精華,古人的忠告!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窮算命,富燒香」便體現了古人關於求神拜佛的另類觀點,而其後半句更是精彩,在那個封建時代有如此超前的觀點實屬難得。古時候八字算命尤為盛行,不僅王公貴族趨之如騖,民間百姓也是深信不疑。無論是出門遠行還是婚配嫁娶,八字算命卜吉兇歷來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什麼古人對此樂此不疲,但如今人們卻剛好相反呢?
  • 俗語「 窮算命,富燒香,」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民間俗語,作為民間獨有的特色傳統文化,深刻地反映了民間百姓的生活風貌,是人們在生活中對事物經驗、方法或現象的總結。俗語「 窮算命,富燒香,「在民間流傳甚廣,因能形象地描述了人的心理狀態,從而在生活受到百姓的認可,並得以在民間口耳相傳。
  • 窮算命,富燒香?佛說:自修所作,求神拜佛何益?
    民間有句話:「窮算命,富燒香。」一個人不順、失意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努力、能力夠不夠,而認為是「命中注定」。「改變命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位「大師」、「神婆」破解。時來運轉,那是「大師」的功勞以及自身虔誠的緣故;時運不濟,那是所找「大師」法力不夠,得找另一位試試。
  • 俗語「外財不發命窮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道出財運亨通的關鍵
    俗語的特點是語言簡短且直白易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俗語在民間廣泛流傳。但是有些俗語表面雖然直白,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卻極為深刻,例如「外財不發命窮人」這句俗語,它的表面意思非常好懂,就是意外之財不會讓窮人富裕,但是這條俗語的產生的根源,卻把窮人之所以貧窮的原因,說得極為透徹。
  • 「窮算命,富燒香」,以下2大生肖能賜福子女,旺夫又旺財
    「窮算命,富燒香」,以下2大生肖能賜福子女,旺夫又旺財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 我們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窮人喜歡算命,富人喜歡燒香。
  • 富人和窮人區別在哪裡?
    家庭出身貧窮的人,他們從小都是窮人。這種情況下要成為富人困難是相當多。他們本身就輸在起跑線上,所以需要加速度才能追得上。 據BWCHINESE中文網報導, 很多時候,人們都想著要做一個富人。一個人能否成為富人,有很多因素。聰明的人,成為富人的機會相對高一些,但是聰明並非等於能夠賺錢比別人多。
  • 俗語:肩膀頭兒不齊不足親戚,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下一句是啥
    由於財富與資源分配的長期不平等,使得人們的內心開始有了一些牴觸心理,於是乎一大批描述貧富差異的俗語就應運而生,而「肩膀頭兒不齊不足親戚」、「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的下一句就是富人見窮人是親不認親」。那麼這樣類似的說法是否有它的道理呢?首先,讓我們了解了解這兩句話的具體含義。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經典,道透世態炎涼,卻鮮有人知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大多是由古代人總結生活經驗所得,歷經千百年的口口相傳,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這句「笑貧不笑娼」,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笑貧不笑娼這句俗語在中國國內流傳甚廣,想必很多人也都聽說過,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指人們看不起沒有錢的人,但是那些表面有錢,背地裡卻坐著骯髒齷齪的勾當的人我們卻沒有那麼討厭。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娼」並不僅僅是指娼妓,也是泛指一切用不正當手段謀取錢財的人。這種不在意錢的來源的價值觀顯然是錯誤的,可是這也是我們生活中最赤裸裸的人性。
  • 為什麼勸你不要去算命?
    「窮算命,富燒香,顛顛倒倒問陰陽」,這是一句民間諺語 當然首先要知道這句諺語的字面意思,窮算命就是說窮人想要翻身,往往把翻身的希望寄托在算命上;富燒香,就是說有富貴之人並不是很看重算命,而是更願意求神拜佛求保佑;而顛顛倒倒是什麼意思有爭議,個人的理解是這家不算窮,也不算富,而是起起落落,時好時壞,那麼這種人就更加看重風水了(陰陽就是風水先生的意思)。
  • 如何從窮人過渡到富人?有這6個賺錢邏輯!(經典好文)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窮人生窮,富人生富嗎?除了憎恨富人,我們還能做什麼?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會成為富人還是窮人,為什麼?根據經典的80-20法則,世界上80%的人是窮人,20%的人是富人,而20%的富人控制著世界上80%的財富。
  • 300字的哲理故事,卻道盡了窮人和富人觀念的差距,經典就這麼厲害!
    >天堂口 有一回,一個虔誠的貧農死了,到了天堂的門口,同時也有一個富人在那裡貧農在外面聽到富人在天堂裡受到歡呼的接待,還有音樂、歌曲,最後又安靜了。 聖彼得開了天堂的門,讓貧農進去。貧農以為現在他進去的時候也要奏樂唱歌,但是一點聲音都沒有,他只是受到親切的接待,天使迎著他走來,也沒有人唱歌。 貧農問聖彼得,他們為什麼不像富人進來的時候一樣唱歌歡迎他,顯然,在天堂如在地上一樣的也有偏見。
  • 俗語「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後句少為人知,卻道盡人生智慧
    這其中,老祖宗傳下的「貪酒不顧人,貪色不顧身「,則是道盡了現實。所謂的貪酒不顧人,其實並不難理解,其含義便是,過於貪杯,那很容易因為酒勁上頭,直接耍起酒瘋。這時候,哪怕你身邊坐著你眼中的女神,也阻止不了你開啟本性。《老人言》中的另一句話「貪杯誤事」也是蘊含了一樣的道理。回顧歷史,酒可成人,亦可毀人。
  • 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窮人和富人是人類的兩大類別,而窮人與富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手裡無錢與有錢。富人住著好房子,吃著好飯菜,啥能享受就享受啥;窮人或居無定所,或身處陋室,或衣不蔽衣,或吃了上頓沒下頓。這些只是過去富人與窮人的不同,其實農村俗語還說了「窮看廳堂,富看廚房」。窮人和富人從這裡也能看出來?
  • 窮人比富人更看不起窮人,越是底層,越喜歡相互為難
    很多人都認為富人之間往往相互壓榨,而窮人之間,因為彼此都很弱小,才會相互幫助。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越是富人,越是互幫互助,相互捧場,越是底層的人,互相鬥爭的越厲害,這並不僅僅是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也是個人格局,修養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富有而善良,而是因為善良才富有。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它們如何辨別窮人富人?真能帶來好運?
    關於燕子有個俗語,在農村當中傳的十分熱門,那就是「燕子不進苦寒門」,讓很多人就產生好奇,燕子是怎麼區分有錢人和窮人的?他們在選環境的時候,大多數選在離農田比較近的,這樣的話找蟲子也比較方便,空氣流通性還好,不會導致燕窩潮溼,因此就會找個通風情況好的,一般農村比較窮人家的屋簷都是用茅草屋所建成的,所以下雨的時候會淋溼,而富人家的水泥就不一樣了,更適合燕子築巢。
  • 富扣窮大方,我們對窮人和富人的誤解和偏見,應該反思了
    有的窮人反而更大方?江陽沽酒客突然有些觸動,倒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有多深刻,而是有點遺憾,提出這樣的問題,大約是受了一些富人給予的委屈,當然這種委屈有可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在我國傳統裡,關於窮富有很多民諺和俗語,它們相互牴觸,相互矛盾,都有道理,又常常經不起推敲。
  • 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不去『三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端詳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做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不去「兩地」漂所謂的「富人」,也就是指的有錢人。人類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當人在沒錢的時候,他會拼命去想辦法賺錢;而當賺足了錢之後,他會拿錢去做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消費。當然,有些消費也是應該的,畢竟人生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而有些消費卻是要不得的,是完全不能夠去消費的。
  • 農村怪象,窮人很大方,富人卻很小氣,專家的回答,現實又無奈
    現在貧富差距是無處不在,各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就算是在一個地方每家每戶的依舊存在貧富差距,每個地方有窮人也有富人。不過目前農村出現的一種怪現象,讓人哭笑不得。富人本來家底深厚按理就會比較大方,而窮人沒有過多的資金也沒法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