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提起「信仰」這個概念,很多人往往將其與「落後」、「愚昧」等詞聯繫在一起。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會有這種觀感實屬正常,不過從辯證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迷信」和信仰其實是許多民間宗教與民俗的整合,在古人的生活之中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它們能幫助我們了解古代人的思想觀念與精神生活。

有句俗語就很形象地反映出古人對於神鬼之說的態度,那就是「窮人愛算命,富人愛燒香」。那麼,為何古代的窮人與富人會出現偏好上的差距呢?關於「算命先生」這個職業,大家其實並不陌生,他們不僅是許多古裝電視劇的常見角色,在現實生活中也依然存在於某些偏遠的地區。至於燒香,更是許多人文景點裡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燒香祈福的經歷。其實,無論是算命還是燒香,都包含著人對未來的期盼與希望。然而窮人與富人終究有巨大的經濟差距,這種物質上的差距導致了他們心理需求截然不同。

對於窮人而言,他們的收入通常很低,或者根本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社會地位通常也不高。因此,窮人往往非常羨慕富人的身份地位,也非常嚮往富人的生活。但是以他們的社會關係和地位,顯然找不到發家致富的辦法。因此,窮人們在極度困惑與走投無路中,只能選擇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時算命先生便成為窮人最現實的求助對象。

由於算命者以給他人「指點迷津」為收入來源,因而他們十分清楚窮人的心態。他們通常會適時地出現在需要幫助的窮人身邊,用玄乎的理論、古怪的儀式與充滿誘惑力的預言,讓窮人們認為他們才是引導自己走向成功的人生導師。因此,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對算命先生的話深信不疑,而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又確實能夠讓一部分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讓算命先生的「預言」得到「應驗」。這樣的例子一多,就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窮人樂於向他們請教。最為重要的是,算命的費用一般而言不會太高,在窮人的經濟承受範圍內,因此窮人認為這樣的「交易」是非常划算的,付出小,收益大。

反觀富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往往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同時他們的物質生活已經足夠讓人羨慕。客觀而言,他們的前途已經光明,也不再擔心未來的發展,自然不再需要人來給他們指明出路。對富人而言,更為重要的不是奮鬥拼搏,而是家庭的和睦與家人的健康與平安。這樣一來,通過燒香祈福等方式,就能讓他們獲得同窮人得到「高人指點」後一樣的滿足感與幸福感。由於個人已經取得大量成就,富人們往往更相信神與上帝的存在,他們認為是上天的恩賜給了他們美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如果去寺廟燒香拜佛祈福,富人們通常會慷慨解囊,貢獻出大量財產,因此燒香這種祈福方式本身就具有一定成本,這也是導致大多數窮人不選擇燒香祈福的重要原因。需要明確的是,在古代無論是窮人與富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僚,對神與自然的崇拜都普遍存在,許多人的家裡都有供奉的神像,他們往往會在節日的時候祈求風調雨順、仕途順利、家人健康。因此,儘管窮人與富人在祈福的方式與思想上都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個人與家庭的幸福生活。不過時代在變化,社會也在變化,對於當下的人們而言,命運終究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參考資料:
《中國民俗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