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鳥依人」成語典故,原來是男人與男人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2021-01-10 歷史鐵粉兒

對於」小鳥依人「這個成語的解釋,我相信大家都了解,無非是用來形容女孩子多麼的嬌小可愛,就像小鳥一樣會依傍著人,讓人產生無限的憐愛~

是的,這個解釋是沒錯,但你知道」小鳥依人「的由來嗎?不知道吧,我這裡告訴大家,」小鳥依人「成語第一次是用在男人身上的,哈哈,看到這裡,大家心裡是不是有很多的疑問?什麼鬼?這樣一個成語形容男人,太搞笑了吧!不要急,我這裡來為大家解惑下~

要想講清楚這個成語,我們首先來認識下」小鳥依人「裡面的男主人公們,唐玄宗和褚遂良,唐玄宗大家都很熟悉,唐朝第二任皇帝,文武雙全,是一位有名的聖君,著名的」開元盛世「就是他在世時創造的局面。

褚遂良,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褚遂良和父親褚亮剛開始在西楚霸王薛舉的手下任職,最終李世民擊敗了薛舉的兒子薛仁杲,這樣褚遂良父子就歸順李世民。

褚遂良這個人性格耿直,喜歡給皇帝提意見,看不慣的事情絕不沉默,總是慷慨陳詞,不給皇帝留面子,李世民雖然對他不滿,但是內心還是喜歡得不得了。

李世民經常和長孫無忌探討朝廷事務,有一次,就聊到了褚遂良,唐玄宗這樣說道:"褚遂良耿直,有學術,竭盡所能忠誠於朕,若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故而小鳥依人的歷史典故就來源於此,慢慢地後人便用小鳥依人來形容女孩子了~

相關焦點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2020-07-21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韓信是漢初名將,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 成語故事:群龍無首
    成語故事 成語釋義 【成語】群龍無首【近義詞】各自為戰 各自為政【反義詞】 一呼百應 成語典故 「群龍無首」中,「首」並非指頭部,而是指首領。
  • 打抱不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仗義執言、見義勇為,反義詞有:欺軟怕硬、欺貧重富,打抱不平是中性成語,動賓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為人出頭。打抱不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打抱不平(dǎ bào bù píng)成語釋義:在雙方爭執中;主動介入;幫助受到欺壓的人;打擊實施強暴者。成語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那黃湯難道灌喪了狗肚子裡去了?氣的我只要替平兒打抱不平。」
  • 什麼樣的男人是最佳情人(圖)
    我想對於男女之間的感情,俺好歹算是個過來人,咋說也有些經驗和體會不是?如今社會上的男女關係比我想像的恐怕要開放得多,我就一傳統婦女,思想還不那麼解放。  談這個問題,我倒有些心虛,不過既然選題了,就姑且說開去,說錯了您多包涵就是了,反正也傷害不了誰。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 大名成語典故——短見薄識
    《大名成語典故》由李文軍同志主編,2017年12月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有關大名縣的歷史文化研究專著,通過解析與大名縣有關的成語及成語背後的故事與人物,採取敘事寫人的表現形式,濃縮提煉了大名兩千年來的燦爛輝煌。李文軍,男,1969年9月出生,大名縣大名鎮人,大學文化,教育學學士。
  • 講成語典故譜華夏新風 "熒星杯"成語故事賽落幕
    圖片說明: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決賽舞臺。  5月21日報導:今天,由上海市團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上海小熒星、上海市語協等單位共同發起的第二屆「熒星杯」成語故事大賽,經過一個月的火熱賽程,迎來了收官之戰。本屆大賽吸引了滬上近萬名小朋友報名。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在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行的決賽舞臺。
  • 【蛋定人生】關於雞蛋的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之呆若木雞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10天後,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
  • 他號稱最完美的男人,還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一句成語最霸氣
    在「學而優則仕」思想的影響下,古人對於出口成章,妙筆生花的書生都十分的尊敬,讀書人為了展示他們文化素養,創造了一種特殊語體——成語。東晉時期,有一個被稱為「完美」的男人,他給後世人留下了17個成語,其中有一個十分霸氣,究竟是什麼人如此優秀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前倨後恭———典故故事賞析
    很多成語都有典故或者是故事背景,今天來看看前倨後恭的一個典故!一次,裴佶到姑父家中探望姑母,正趕上站父退朝回家,見他深深地嘆息說:"崔昭是什麼人?值得大家如此稱讚,想必崔昭是一個行賄之徒。像這樣,國事怎麼會不亂?」他的話還沒說完,看門人進來報告:「壽州的崔使君在門外候見。」站父聽罷,憤怒地斥責看門人,並要舉鞭打他。過了一些時候,站父整頓衣冠,勉強出來接見崔使君。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說到建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中的成語典故刻石,和開封鐵塔附近翻開的石雕「大書」旁立著的成語開卷有益石碑,他說,過去知道鐵面無私、黃袍加身、杞人憂天這些成語典故發生在開封或與開封有關,看了立在這裡的刻石後才知道,開卷有益、南轅北轍、雪中送炭、庖丁解牛、五十步笑百步這些成語也與開封有著密切關係。
  • 成語故事中這三個典故,看過的人都哄堂大笑,但自己卻身處其中?
    成語故事,可以說是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對於它,我們都很熟悉。然而其中三個耳熟能詳的典故,我們知道它的意思,長大後卻怎麼也做不到。第一個就是刻舟求劍。這刻舟求劍講的是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到水中,然而他卻只記標記,並沒有立刻搜尋的故事。
  •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這個典故啊……
    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些你們肯定見過,但不一定知道是出自這些歷史故事的成語。快點學起來吧。1、傾國傾城出自《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漢武帝時音樂家李延年詩「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聞此曲後,遂納納其妹為妃,即史上所稱的「李夫人」。
  • 成語故事天天講——越俎代庖
    為什麼要讀成語成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積澱,成語的背後涉及很多歷史典故,把成語的含義跟背後的典故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掌握詞語的同時,還能了解成語背後的文化以及成語典故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成語故事:談虎色變
    成語釋義 【成語】談虎色變【近義詞】聞風喪膽 杯弓蛇影【反義詞】面不改色 泰然自若 成語典故 北宋時,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家,他們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
  • 景瑞成語典故之一:畫蛇添足
    有時候在交往過程中,如果一個典故成語恰當運用到位,可以化解尷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良好的語言溝通表達能力,可以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幽默感,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一個典故成語: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畫蛇添足的故事:《戰國策·齊策二》記載,楚國有一個人請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約定: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誰喝酒。
  • 典故丨這24個常見的成語故事,假期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原標題:典故丨這24個常見的成語故事,假期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寒假期間,快來給孩子講講這24個常見的成語故事吧。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給他走正門,說齊國沒人就派這個矮人來。晏嬰說齊國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揮汗成雨。齊國的出使規矩就是無能的使臣只能去見無能的國君。
  • 看了《清平樂》,不得不說男人不是最無情,而是最多情
    《清平樂》是由「出品必屬精品」的正午陽光影業製作,講述的是王凱飾演的宋仁宗在朝堂和兒女情長掙扎,成為一代仁君的故事。趙禎作為一個帝王,自是後宮佳麗三千。世間之人,大多以貌取人,男人看女人,更是如此。皇帝,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剛好把以貌取人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得不說,皇帝才是大多數世間男子的本來面目。男人看到美麗的女子,或大膽示愛,或徐徐圖之,得到以後,也願給予萬千寵愛,包容缺點。可是,當有一天,他看到更美麗的女子時,先前的女子便開始有百般不是,萬般不好,心裡心心念念的,只剩下那更美麗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