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玩家可能會發現,近幾年來流行的遊戲中。不再是千篇一律的3A大作,漸漸地,很多獨立廠商製作的小遊戲也出現在TOP10銷量榜單中,其中又尤以《我的世界》、《星露谷物語》等「馬賽克」遊戲居多。小編作為《我的世界》的忠實玩家,仍然記得幾年前,也曾將遊戲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玩,但他們中的多數都會在瞟了一眼遊戲後說一句「怎麼全是方塊和馬賽克?」而現如今,曾經被我安利的某位朋友已經終日與紅石電路作伴,不能自拔。
以《我的世界》為代表的「馬賽克」遊戲究竟是以何種魔力讓全世界玩家為之瘋狂?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角——像素遊戲。
MD,那些該死的鑽石到底在哪兒?!
像素遊戲的興衰
像素遊戲的定義來源於像素圖,而像素圖中的「像素」二字又是由 Picture(圖像) 和 Element(元素)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是用來計算電子影像的一種最基本單位。遊戲中使用的像素圖一般都具備自身獨立風格的圖像,這種風格圖像具備清晰的輪廓、明快的色彩等特點。
像素圖由於佔空間小,顏色少,所以在最初階段的電子計算機時代中,計算機晶片處理能力相對較弱,能運行的圖片都有嚴格的顏色和大小的限制,所以就被採用來作為製作遊戲的標準圖片模式。如果「刨根問底」的去追尋,第一款像素遊戲,甚至可能還是第一款電子遊戲大概就要追溯到雅達利時代的那款《pong》了。
雅達利上的《pong》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像素遊戲大多出自任天堂的一代傳奇主機,FC紅白機。像《超級瑪麗》《沙羅曼蛇》《赤色要塞》等遊戲,均是FC時代經典的像素遊戲。由於當時遊戲機的內存都很小,所以畫面物體基本都是單色的,全屏控制在16色內,動作效果也很簡單,圖片儘量減少,並使用了重複的圖案拼合成背景。
赤色要塞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就是關於《超級瑪麗》中我們水管工主角馬裡奧大叔形象的由來。馬裡奧之父「宮本茂」對於馬裡奧的設計理念就是「像記號一般讓人一目了然的外貌,再配以容易表現動作的配色」。但由於當時硬體性能的限制,只能通過「像素圖」的方式呈現,所以無法表現精細的畫面。設計師們就讓馬裡奧大叔穿上了那件幾十年都沒再換過的背帶裝,據稱是因為這種設計能夠更好的表現馬裡奧手臂的動作。而馬裡奧大叔臉部的大鼻子、鬍子和帽子的特徵。設計師們想著「設計的再精細,放到電視上也看不出來」。所以最終這些特徵也可以說是因為像素圖不能表現精細畫面的一種妥協和「偷懶」。
馬裡奧最初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