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書單|澎湃編輯們推薦的2020年度十大好書

2021-01-09 澎湃新聞
又到了年終盤點評獎時。本月的湃書單,我們通過提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出了自己認為的2020年度十本好書。思想新聞中心的12位編輯,每人提名5本2020年出版的新書(不包括再版),共提名53本,經過三輪投票,最後確定了以下10本年度好書。由於我們的閱讀有限,入圍的新書以人文社科為主,評選結果也僅代表本部門的喜好,難免掛一漏萬。1

《蘇聯的外賓商店:為了工業化所需的黃金》

【俄】葉列娜·亞歷山德羅夫娜·奧金娜/著 施海傑/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8月版

提名人:

鍾源

推薦語:

「全蘇外賓商品供應聯合公司」(以下簡稱「外賓商店」,1930年7月18日-1936年2月1日)出現在蘇聯工業化過程中發生嚴重外匯危機的年代。最初,外賓商店只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向外國遊客出售古董,並在蘇聯各個港口為外國海員供應補給;1930年12月,外賓商店的顧客已經擴展到在蘇聯工作的外國人;1931年6月開始,蘇聯公民可以在外賓商店使用沙皇金幣或通過跨境外匯轉帳購買商品;1931年末,蘇聯領導層允許民眾使用黃金製品(飾品、家用器具)購買商品。漸漸地,外賓商店可以收取民眾手中的銀、鉑金、鑽石、寶石和藝術品等。1932年至1935年,蘇聯民眾為外賓商店貢獻了大約100噸黃金,大致相當於蘇聯同期「公民」黃金開採量的40%。本書圍繞「外賓商店」的經營活動與國家工業化建設資金來源,以翔實的史料呈現出了工業化建設背景之下1930年代蘇聯社會發展的動態進程。作者以具體的「外賓商店」現象,真實再現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大饑荒、食品配給制度等事件交織背景之下的蘇聯社會生活,進一步揭開掩蓋在理想的耀眼光環下的社會現實的「神秘面紗」。

2

《格林童話初版全集》

【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 【美】傑克·奇普斯/注 姚了了/譯,人民文學出版社·99讀書人,2020年10月版

提名人:

朱凡

推薦語:

小時候每次翻開《格林童話》,就仿佛進入了另一片天地,一個充滿了危險、不公和命運無常,但大多數時候勇氣、愛和奇蹟都更勝一籌的美好世界。等到對民俗學有了一些了解,才明白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有著更為深遠的文化意涵。格林兄弟本著發掘德國歷史文化的初衷搜集民間故事和古老傳說,從1812年出版第一卷、1815年出版第二卷的《兒童與家庭故事集》開始,經過幾十年不斷的修訂、重寫和增補,1857年問世的第七版最終成為了通行的標準版本。學術界認為,這些經過反覆打磨的文本受到基督教和中產階級文化的影響,在趨向藝術化的同時失去了一部分天然的民間風貌。然而即便是英語世界的讀者,也要晚至2014年才得以見到《格林童話初版全集》的原貌,這部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的全集也是中譯本的底本,書中對故事的來源、版本的流變都有清晰的介紹。曾經被精雕細琢的寶石照亮,現在可以一睹璞玉未鑿時的光彩,實為幸事。

3

《回歸故裡》

【法】迪迪埃·埃裡蓬/著 王獻/譯,上海文化出版社·後浪,2020年7月版

提名人:

韓少華、龔思量、丁雄飛、朱凡、臧繼賢

推薦語:

該怎麼描述這本書呢?是關於個人和家庭的回憶冊?關於法國知識界、高校界乃至法國社會的批評和記錄文本?或者,將其看作一本試圖找尋自己的身份,回答「我是誰」這一問題的、寫給自己的書?

書中與當下歐美政治極化氛圍聯繫最強的部分,源自作者的發問:「在我的童年時期,我們一家子都支持『共產黨』,共產黨構成了我們唯一的政治視野,以及我們的組織原則。既然如此,投票給極右黨派或者右派的情況為什麼會在我的家庭裡變得可能,甚至有時是非常自然的呢?」通過回答這個看似矛盾乃至不可思議的問題,作者為我們展示了法國工人階級家庭對於政治的思考和對於左翼的失望。在目睹了「 『 工人運動』以及它的傳統、它的鬥爭,還有工人階級本身、他們的文化、他們的生活水平、他們的渴望......在政治領域、知識領域、公共空間中消失」的過程之後,作者記錄下母親失望的言論:「左派,右派,沒有區別,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同一群人在出錢。」埃裡蓬寫道:「當人們放棄討論探索與抗爭轉而討論『必要的現代化』和『社會重建』; 『共同生存』的話題取代了階級關係的話題;『個體責任』的話題取代了社會對於個人命運影響的話題。壓迫的概念,以及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在結構上的兩極分化的主題在左派政黨的官方政治圖景中消失了,興起的是『社會契約』、『社會共識』這樣中性的概念,在這些概念搭建的框架中,每個個體擁有的權利是平等的,人們應該忘掉他們『個人的利益』。」在知識界和公共空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轉變後,曾經支持左翼的選民感到被忽視和遭到了背叛,作者的母親也在多年後承認自己曾支持過極右翼的「國民陣線」。

或許,更值得的思考問題是,當底層民眾所信任的左派不再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和理想,當選民感到被忽略和背叛之後,他們對於左翼的背離是否真的那麼不可思議?即使統治階級可以使用新的話術和概念來「迷惑」民眾,但民眾日復一日的真實生活終究會讓他們清醒過來,戳破看似美好的謊言。

4

《異國事物的轉譯:近代上海的跑馬、跑狗和回力球賽》

張寧/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啟微,2020年8月版

提名人:

彭珊珊

推薦語:

如何看待異國事物的傳入,對於有過被殖民或被侵略經驗的城市而言是一個複雜的課題。對敏感過去的刻意迴避,或是民族情緒羈絆下的扁平化解讀,都無助於完整地理解歷史。而《異國事物的轉譯》另闢蹊徑,用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不同文化的互動,展示了作者在這一研究領域耕耘多年的深厚功底。

《異國事物的轉譯》通過「運動」來觀察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話題有趣而論述嚴謹。作者用「轉譯」來描述外國事物在傳入過程中所發生的文化拉鋸和變形,並圍繞上海的跑馬、跑狗、回力球賽三種運動做出剖析。賽馬文化從英國傳入,而中國不僅在馬匹和賭法上與英國逐漸分道揚鑣,更有華人精英以此作為「洗白」身份的策略,青幫大佬藉此與英國紳士歡聚一堂,英式賽馬中最重要的階級性在此被打破。此外,傳入中國的賽馬、賽狗和回力球賽,原有的觀賞成分日益薄弱,賭博成分卻日益增強,這些原來的「觀賞性運動」在此被解構、重新定義,完成不同層次的「轉譯」。

這本書的洞見除了「文化轉譯」的解讀之外,還有對「運動」與「殖民」關係的分析:運動與鐵路火車、公共衛生一樣是文化輸出,但它還涉及西方的核心價值觀,當被殖民者照著殖民母國的規則比賽時,就代表他對其價值觀的某種認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重塑,「影響之深遠不遜於政治制度的改變」。

5

《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

盧淑櫻/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薄荷實驗,2020年6月版

提名人:

彭珊珊

推薦語:

牛奶在近代中國的普及,不僅關乎飲食文化的轉變,更改變、重塑了「母親」這一角色的社會處境。這本書探討牛乳哺育如何在近代興起,儘管講述的是百年前的故事,卻以充滿關懷的視角,寫出了許多於今猶在的問題:被美化歌頌的母乳授乳和被有意遮蔽的痛楚、母職與女性事業的矛盾、技術發展帶來看似多元的選擇以及傳統性別分工帶來的思想束縛……這本書的好看之處在於,作者通過紮實的個案梳理講述了一個個鮮活的故事,通過民國女性(也有少數男性)的育嬰日記、自白文章或者他人的採訪、文學作品,呈現「母親的抉擇」,寫出母親的應對、妥協與抗爭。書中這些問題並非為了迎合當下社會熱點而特別設置,而是真切地存在於當年的文字記錄與剖白之中。聯想到最近關於女性議題的一些辯論,感慨有些聲音要被聽到、被尊重,可能需要不止一百年的時間。

6

《分身:新日本論》

李永晶/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一頁folio,2020年1月版

提名人:

黃曉峰、彭珊珊

推薦語:

對於中國而言,「日本問題」集「古今東西之變」於一身,是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相互衝突的一個象徵;「認識日本」可以說就是「認識自己」。但這個過程充滿了血與火的衝突。《分身:新日本論》重構了日本近代精神的演化過程,作者認為,中日彼此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分身」,看到了「另外一個自我」,二者在同一體系內相互建構、相互創生,從這個體系的角度來看,本書還可以理解為一部新的亞洲論。由此,作者對中日歷史和解以及東亞共同體建構的可能與意義,提出了一種新的看法。書中直接探討的對象是近代日本崛起的精神機制或者說精神秘密,但通過「分身」這種關係模式,這種探討隨時就可以導向對我們自身、對近代以來中國的精神分析。對近代日本的東亞觀念、世界觀念、儒學觀念乃至民族主義的演進和糾纏,作者作了精巧而別具一格的分析,而這些觀念,恰恰是我們中國人也該直面的。

7

《凜冬將至:電視劇筆記》

毛尖/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6月版

提名人:

丁雄飛

推薦語:

《凜冬將至》是毛尖過去二十年的電視劇評合集,從雍正王朝裡的甄嬛傳,唐頓莊園旁的鄉村愛情,到琅琊榜上的權力的遊戲,從倪大紅的「眼袋」,胡歌的「臉蛋」,到孫紅雷「細細的眼線」,從長安十二時辰的24小時,到九州縹緲的三生三世,從1566到1988:毛尖一個都沒放過。按她的說法,電影的長度已經不夠表現超級工業化時代的無終點人生,電視劇卻能在故事流的形態和故事元的速度上,同時滿足當代觀眾的傳統奶癮和現代快癮,永遠讓你焦渴,但永遠不了斷你。跟隨著毛尖小惡魔式的文字,重溫那一集集、一季季的人間煙火,我們記起了這些年的非常罪和非常美,只不過夜短夢長,如今疲於倍速的我們,還願意擼劇一天一夜嗎?

8

《嬌慣的心靈:「鋼鐵」是怎麼沒有煉成的?》

【美】格雷格·盧金諾夫、喬納森·海特/著 田雷、蘇心/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7月版

提名人:

方曉燕、韓少華

推薦語:

2015年,本書的兩位作者討論大學裡「脆弱學生模式」的文章發表於《大西洋月刊》,文章原題為《越爭越悲哀:大學校園是如何導致認知扭曲的?》,在刊出前,編輯將標題修改成了《嬌慣的美國心靈》。文章所引起的巨大反響和此後幾年中並不樂觀的校園內外環境促使他們對其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了更嚴肅和深入的合作研究,終成此書。

作者認為,青年學生脆弱的自我人設,他們用恐懼和憤怒來回應所謂「有觸發性」、會帶來「不適感」的言論、書本材料和外來演講者,是因為他們所受到的教育令他們習慣於二元對立的思考,放縱即時的情緒反應,從而陷入了「小題大做」、「負面過濾」等認知扭曲之中,而這只會讓他們在離開大學這個最後的「心理鍛鍊所」後,變得更脆弱、焦慮和易受傷害。

大學的問題並不始於大學,當然也不會終於大學,所謂「嬌慣」意味著「過度保護」——從禁止把花生帶到小學校園內,到大學裡的言論規章——正是整個社會,從學校到家長共同打造的「安全氣囊」帶來了這一系列的不良後果。「直升機父母」焦慮的教養方式、不被安排與無人照顧的自由玩耍的衰落、學業和履歷的軍備競賽,以及社交媒體帶來的人際隔離與社會攀比、線下生活經驗的匱乏、過度反應和過度監管的校園官僚風氣等等——簡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結論背後交疊著太多值得我們思考和警醒的因果鏈。「現如今的大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雖然時刻將孩子們的利益放在心頭,但卻經常沒有給他們以自由,讓他們不受約束地發展人性中的反脆弱。安全主義是對年輕人的一種剝奪,他們因此失去的,恰是反脆弱的心靈所需的經驗。」

9

《銷聲匿跡:數位化工作的真正未來》

【美】瑪麗· L.格雷 、西達爾特·蘇裡/著 左安浦/譯,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2020年10月版

提名人:

朱凡

推薦語:

比機器人奪走人類工作更糟糕的情況,是人類在技術這個龐然大物的暗影之下辛勤勞作,卻不再被看見、被承認。今天的人工智慧和完全自動化之間,隔著很可能永遠不會走完的「最後一英裡」,這段距離需要人類對世界的淵博知識來填補,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的內容審核員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這並不意味著從事寫作、研究、軟體開發等創造性工作的人就可以在幽靈工作面前高枕無憂。21世紀初,彼時年輕的創業公司亞馬遜為了擴建線上書店,以電子的方式從出版商和圖書館的目錄中提取數據,但大部分條目有各種各樣的錯誤,和其他科技公司一樣,亞馬遜起初僱用了大量臨時工來清理條目,隨著業務的擴展,2005年亞馬遜推出了一個名為「亞馬遜土耳其機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簡稱MTurk)的新網站,註冊用戶可以更方便地清理產品列表和充滿錯別字的用戶評論。Mturk不僅僅是亞馬遜的內部工具,而是一個在線勞工市場,擁有「請求者」(requester)帳號的人可以在上面發布任務,在線的工人完成任務之後,系統就會自動支付報酬。從網約車到外賣平臺,這種無需中介、無需勞動保障的僱傭形式如今已經隨處可見,但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也有發布諸如字幕翻譯、新聞編輯、工程設計等更複雜任務的共享臨時工平臺。如果不試著去理解工作領域中的這一趨勢,數位化工作的未來可能令我們措手不及。「任何正在工作並且想知道未來前途的人,都應該讀《銷聲匿跡》這本書。」

10

《不正義的多重面孔》

【美】朱迪絲·N.施克萊/著 錢一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

提名人:

龔思量

推薦語:

對於正義和道德的研究一直是哲學界內的核心議題,關於這方面的探討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圖的《理想國》。與此相對的,是許多哲學家對於「不正義」缺乏重視的態度,似乎人們天生就具備了分辨不正義的能力。然而,朱迪絲·施克萊(Judith Shklar)在《不正義的多重面孔》一書中對於不正義的概念作出了系統的劃分,將這個重要的概念重新引入了道德哲學的討論中。

曾有一種聲音認為:不正義與正義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認識一方就足以辨明另一方,但是,施克萊通過不正義與不幸的對比,向讀者闡述了不正義這一概念的複雜性。事實上,施克萊在本書中拒絕提供不正義與不幸之間的明顯區別,即使不幸和不正義之間確實存在著區別,但也絕不是一種唯一的、先驗的、確定的區別,因為:「不幸與不正義之間的區別往往和我們的意願與能力有關,要看我們是否站在受害者的立場採取行動,是進行譴責還是宣告無罪,是去提供幫忙、排憂解難、作出補償,還是直接掉頭走開。」(第4頁)對於施克萊本人而言,本書的主題並非是去挑戰現存的、有關於正義的理論,而是從一種更為嚴肅和直接的視角去審視不正義的概念,體會普遍存在的受害者的聲音。

入圍提名的還有——

《車諾比 : 一部悲劇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著 宋虹、崔瑞/譯,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版

《王氣黯然:宋元明清陝西史》

秦暉/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版

《向您告知,明天我們一家就要被殺——盧安達大屠殺紀事》

【美】菲利普·古雷維奇/著 李磊/譯,南京大學出版社·三輝圖書,2020年7月版

《巴別塔之後:語言及翻譯面面觀》

【美】喬治·斯坦納/著,孟醒/譯,浙江大學出版社·啟真館,2020年9月版

《現代性的性別》

【美】芮塔·菲爾斯基/著 陳琳/譯 但漢松/校譯,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2020年6月版

《什麼是民粹主義》

【德】揚-維爾納·米勒/著 錢靜遠/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5月版

《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

田豐、林凱玄/著,海豚出版社/新經典·琥珀,2020年8月版

《大屠殺:一部新的歷史》

【英】勞倫斯·裡斯/著 朱任東/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4月版

《絲綢之路:十二種唐朝人生》

【英】魏泓/著 王姝婧、莫嘉靖/譯,四川人民出版社·理想國,2020年4月版

《西漢朝廷「大洗牌」——漢文帝入繼大統前後的政治博弈》

孫家洲/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版

《陸遊的鄉村世界》

包偉民/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9月版

《蘇東坡新傳》

李一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後浪,2020年7月版

《燒紙》

【韓】李滄東/著 金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20年5月版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日】小津安二郎、田中真澄/著 周以量/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20年2月版

《當權的第三帝國》

【英】理察·J.埃文斯/著 哲理廬/譯,九州出版社·理想國,2020年2月版

《走出唯一真理觀》

陳嘉映/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5月版

《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學十講》

周裕鍇/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1月版

《原霸:霸權的演變》

【英】佩裡·安德森/著 李巖/譯,當代世界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

汪榮祖/著,中華書局,2020年3月版

《旗人風華:一個老北京人的生命周期》

羅信耀/著 羅進德/譯,文津出版社,2020年8月版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

王水照/著,中華書局,2020年11月版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

【法】雅克·勒高夫/著 鹿澤新/譯,四川文藝出版社·後浪,2020年5月版

《敘事的勝利:在大眾文化時代講故事》

【加】羅伯特·弗爾福德/著 李磊/譯,南京大學出版社·三輝圖書,2020年7月版

《危險關係:愛、背叛與修復之路》

【比利時】埃絲特·佩瑞爾/著 兆新/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青豆書坊,2020年1月版

《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澳】克萊夫·詹姆斯/著 丁駿、張楠、盛韻、馮潔音/譯,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2020年10月版

《卻將談笑洗蒼涼:晚清的政局與人物三編》

姜鳴/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1月版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美】阿莉·拉塞爾·霍赫希爾德/著 夏凡/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既有集》

劉錚/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7月版

《錢稻孫譯作選》

蔡春華/編,商務印書館,2020年7月版

《有聲的左翼:詩朗誦與革命文藝的身體技術》

康凌/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巫師: 一部恐懼史》

【英】羅納德·赫頓/著 趙凱、汪純/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9月版

《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

張明揚/著,山西人民出版社·漢唐陽光,2020年9月版

《文案三章:圖書編輯業務手冊》

黃集偉/著,譯林出版社,2020年7月版

《周氏冥通記校釋》

陶弘景/撰 王家葵/校釋,中華書局,2020年5月版

《尊右軍以翼聖教》

【意】畢羅/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版

《清朝遺蹟的調查》

劉小萌/著,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漫畫創作指南:劇本寫作》

【法】讓-馬克·萊內、西爾萬·德爾藏/著 崔大川/譯,湖南美術出版社·後浪,2020年4月版

《仙症》

鄭執/著,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2020年10月版

《黑暗時代的愛:從王爾德到阿莫多瓦》

【愛爾蘭】科爾姆·託賓/著 柏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99讀書人,2020年1月版

《碎片》

【意】埃萊娜·費蘭特/著 陳英/譯,人民文學出版社·99讀書人,2020年10月版

《假如聽到喵喵叫》

文珍、朱天心、陳子善等/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0年6月版

《閱讀浪漫小說:女性,父權制和通俗文學》

【美】珍妮斯·A.拉德威/著 胡淑陳/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7月版

《現代拉丁美洲文學》

【美】羅伯託·岡薩雷斯·埃切維裡亞/著 金薇譯,譯林出版社,2020年3月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2020-04-28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1世紀2020年度好書入圍書單發布,北大滙豐提供學術支持
    編者按在疫情的反覆無常中,我們送走了2020年。這一年,主要國家和世界整體的正常發展都偏離了既定軌道,全球經濟、社會面臨嚴峻考驗。人們面對複雜問題的智慧和勇氣,體現在了2020年的圖書市場中。
  • 2020年度十大熱詞公布 你知道幾個?
    2020年度十大熱詞公布 你知道幾個? 2020-11-13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江新世紀2020年度書單
    不知不覺,在忙碌的學業亦或是工作中,新的一年悄然而至…絕大多數的人對於過去的2020年都鬆了一口氣,期待著在新的一年有著不一樣的氣象。 小編在這裡精心準備了長江新世紀年度書單來回顧2020——話不多說,快來看看吧!
  • 澎湃精選|2018年推書年度匯總(上)
    閱前指南:這次的文章適合那些喜歡量大管飽養肥書,完本書的書友,稀有題材的作品會降低入選門檻,望周知~如果喜歡新書,請直接跳到文章最後的私貨時間~這篇文章是匯總文章,匯總赤戟的澎湃推書文章精選,澎湃精選,每月一期,首發澎湃新聞,選擇那些超過30萬字,連載或完本的優秀作品,用作推薦!
  • 愛心樹年度童書榜單:2020最受讀者歡迎的30本兒童文學!
    如何才能選到一本讓孩子一口氣讀完的好書呢?大小讀者紛紛犯了難。今天小樹為大家帶來2020年度童書盤點的最後一篇書單,主要針對7歲以上的大孩子,包含20本在2020年表現亮眼的兒童小說,其中不乏屢獲大獎的作品、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最新力作以及一些經典作品的修訂版,堪稱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 惠山法院一案例入選2020年度無錫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惠山法院一案例入選2020年度無錫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2021-01-13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年推薦書單 一波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好書推薦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1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費伯-費伯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出版商之一,在2019年成立90周年之際,由出版社創始人的孫子託比·費伯詳細梳理出版社自1929到1990年間共60餘年發展史,呈現這個出版社的管理層與編輯們是如何締造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輝煌傳奇。  近800多封信件、70多張照片和手稿等,全面還原出版人和作家間的逸聞趣事。
  • 2019年度出版業十件大事和30本好書公布
    日前,由中國出版協會主辦的2019中國出版年會在京舉辦,會上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從多方面解讀了我國出版業一年來的成績及發展趨勢,同時揭曉了2019年度出版業十件大事、十大人物及30本好書。
  • 小朱說書|2020,感恩相遇,未來溫暖同行
    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激情澎湃。有一種感動,讓我們熱淚盈眶。有一種支持,讓我們刻骨銘心。有一種堅持,讓我們負重前行。......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這裡是「松蘭書社」。我是你的好朋友小朱,給您推薦幾本好書,聊聊中西方文化藝術珍藏。今天和您重溫2020年《小朱說書》~小朱說書年度書單專業、易懂、有趣;中英文短視頻,以年輕人的視角,小朱帶您走進東西方文化藝術收藏。每周三晚18:00,《小朱說書》與您相約!自上線以來,已經推出超50期精彩節目!備受好評!
  • 2020歐美新作回望:當世界改變時,閱讀成為真正的必需品
    2020歐美新作回望:當世界改變時,閱讀成為真正的必需品 2020-12-22 0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請回答2020,你的年度熱詞是什麼?
    2020年或許是最讓人感到猝不及防的一年,疫情席捲了大半年,從初秋開始才些許感受到文化的復甦,剛剛落下的北方的初雪已經昭示著歲末的來臨,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們也開始了。「一起爬山嗎」「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影視劇供梗騰訊數據統計後推薦的二十個年度流行語中,影視劇和綜藝貢獻了多條,如網劇《隱秘的角落》中給大家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的「一起爬山嗎?」
  • CTI論壇2017年度「編輯推薦獎」評選結果揭曉
    12月21日,由中國計算機和通信領域裡的網絡社區和門戶網站CTI論壇(www.ctiforum.com)主辦的"行業應用及市場分析主題沙龍暨2017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頒獎"活動在北京成功召開,並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的評選結果。"
  • 豆瓣2020年度書單推薦!評分9.9的繪本家長安排起來
    文丨團媽前幾天,團媽為大家分享了「豆瓣2020年度電影榜單」中幾部高評分的動畫片,豆瓣除了公布了電影榜單,也公布了讀書榜單。榜單包括最受關注圖書、高分圖書、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科學·新知、藝術·設計、繪本·漫畫、科幻·奇幻等等分類的top書籍,約有300本上榜。
  • 2020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評審結果公示
    四川在線記者 蘭楠11月26日,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司法廳發布關於2020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評審結果公示。根據《關於開展2020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活動的通知》要求,將擬授予2020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稱號人選和「四川十大法治人物提名獎」稱號人選公示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2020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獲得者:王興華、劉守民、劉青松、楊闔、李建華、李春瑾(女)、辛豔麗(女)、張渝田、程並強、臧永
  • 2020年布克獎揭曉:這本處女作被評委視作比肩於經典名著
    2020年布克獎揭曉:這本處女作被評委視作比肩於經典名著 2020-11-20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好書推薦|孩子都需要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本周的好書推薦將向孩子和家長推薦3本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科普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歷史的優質書籍。讓孩子在閱讀經典故事的同時,心裡種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值得長存的記憶。/// books本周推薦書單好書推薦《P歷節氣》作者: PP殿下推薦指數: 8.7內容簡介《P歷節氣》是國內首部24節氣漫畫。「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打小就聽過的24節氣歌,你現在還哼得全嗎?對於24節氣,你又了解多少呢?
  • 2018年度字詞揭曉 "奮""改革開放四十年"當選年度字、詞
    「奮」「改革開放四十年」 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退」「貿易摩擦」當選年度國際字、國際詞。 揭曉儀式上,同步發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語、新詞語、網絡用語。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是:進博會、直播答題、信聯、政治站位、限競房、消費降級、中國農民豐收節、貿易霸凌、大數據殺熟、冰屏;十大流行語是:憲法修正案、命運共同體、進博會、貿易摩擦、錦鯉、板門店宣言、立德樹人、「一箭雙星」、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十大網絡用語是: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
  • 攝影與幻象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攝影與幻象 2020-11-19 1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方位通訊喜獲CTI論壇2019年度編輯推薦獎"企業IP通信解決方案獎"及...
    2019年12月20日,由中國計算機和通信領域裡的網絡社區和門戶網站CTI論壇主辦的"行業應用及市場分析主題沙龍暨2019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頒獎"活動在北京成功召開,並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CTI論壇編輯推薦獎"的評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