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相陳平,為何被稱之為詭計多端?

2021-01-10 妖火歷史觀

陳平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可以說是劉邦的左膀右臂,獻出了不少的奇思妙想給劉邦。如果沒有陳平的謀略,那西漢的建立可能就沒有這麼快速。但是劉邦的奸詐之名,也是因陳平而來。

公元209年,陳平先是投奔到了魏咎處,但是魏咎並不欣賞陳平,並不打算大用陳平,無奈只能另尋他處。接著來到了項羽的身邊,但是項羽身邊已經有了範增,而且項羽還十分的尊敬範增為「亞父」,項羽雖然偶爾也會聽取陳平的意見,但是終究還是範增說了算。

陳平無奈,但是陳平在鴻門宴上見到劉邦,覺得劉邦他日必定是有所成就,最後在項羽就快滅了劉邦的時候,幫助了劉邦,最後被劉邦留在了身邊,監護三軍將校。

陳平在世時曾說:「我一生出盡陰謀詭計,恐怕後代要遭報應啊。」陳平說自己用陰謀詭計,主要是指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傷害別人成全自己的一些計謀。因果關係,早晚會連累自己的子孫後代。

為什麼都說陳平是「詭計多端」呢?

陳平獻給劉邦的第一計就是「反間計」。離間項羽的團隊,主要就是讓劉邦撥給陳平四萬黃金用於離間項羽團隊裡的主要將軍。可以說無論在哪個年代,四萬黃金都屬於巨資了,不得不說也是下了血本啊。

第二計,用待遇不同來離間楚使,氣走範增。其實這也是離間計,主要是針對項羽的軍師,範增。採用待遇差別來羞辱項羽,最終真的就使得項羽開始懷疑起了範增,最後範增死了,項羽的隊伍裡就沒有軍師。

第三計,夜出女子解滎陽之圍。陳平在楚漢戰爭時,夜裡放出了2000名女子在城東門,就在項羽的將士們愣神之際,陳平和劉邦趁亂從西門逃了出來。要說之前兩計還過得去,這第三計,就真的是讓人乍舌啊。

第四計,躡足封齊王韓信;第五計,偽遊雲夢擒韓信,都是用在自己人韓信將軍身上的。第六計。白登之圍,賄賂匈奴單于的閥氏,最後解救劉邦。

在陳平的諸多妙計中屬這六計最為出名,從這六計我們可以看出主陳平此人非常懂得揣測人心,利用人性。是實實在在的大陰謀家,雖然都成功了但是陰謀畢竟是君子所鄙視的。最後也正如陳平所言,子孫後代再也沒有什麼大作為。

相關焦點

  • 陳平的謀略不輸張良,為何後人卻一直不認可他,認為他太陰毒?
    張良雖然作為「漢初三傑」而聞名,但其實陳平的謀略也並不輸於他。他的奇謀多次讓劉邦集團逢兇化吉,挫敗了項羽。不得不承認陳平確實是一個很有智謀的人,他總是能想出一些出奇制勝的計謀。其中反間計除範增,金蟬脫殼救劉邦,是他在幫助劉邦消滅項羽的過程中最精彩的兩次表現。
  • 善使陰謀詭計,德行不修的陳平,善終在丞相位子的原因
    他,就是西漢開國功臣——陳平。陳平雖然沒有漢初三傑的名氣大,卻是西漢政壇的常青樹,官場上的不倒翁,歷仕高祖劉邦,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宏,文帝劉恆五朝,且身居丞相高位,深得皇帝與呂后的信任。1、陳平為了實現自身價值,陳平有才華卻很窮,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為了實現自身價值,陳平選擇用顏值去換取金錢。2、有缺點領導用著放心:陳平貪財,這點自己也供認不諱,在陳平看來,領導不怕員工有缺點,就怕員工太能幹,因為有缺點說明你有把柄在領導手上,領導可以控制了你,用起來放心,反過來那些太能幹又沒啥愛好的,韓信被劉邦殺了,嶽飛被宋高宗殺了。
  • 且看漢初「三家爭鳴」,步步神化劉氏皇權
    儒家思想為何能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脫穎而出呢?我們可能只了解到「天人合一」、「君權神授」迎合了統治者的需求,而不一定了解君權被神化的需求點,以及漢初的各種嘗試和思想走向。 但在當時的人看來,秦二世而亡,就代表著大一統模式的失敗,中央集權的嘗試,在漢初諸侯王的眼裡有如怪胎。所以當秦朝滅亡後,人們立即想到了回歸多國模式之中,所以項羽分封並不是違背歷史潮流。 韓信為何在齊地向劉邦索要「假齊王」,因為在他的眼裡,輔佐劉邦就像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一樣,擊敗項羽後,他也能像姜太公建立齊國一樣,得一塊永久性的封地,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 陳平為什麼敢娶一個已經剋死五個丈夫的女人?
    可縱如此,總有猛人不懼,如漢王朝開國功臣之一、後又位居丞相之位的陳平,他就果斷娶了一個已經剋死五個丈夫的女人…- 貳 -照常理來說,陳平這是在「找死」…但事實上,該婦也並不好娶,陳平為此其實付出過不少…就在陳平的家鄉陽武縣戶牖鄉,即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一帶,有一富戶叫張負,其有一孫女先後嫁五夫而五夫皆死…但陳平卻對其有意向…而不久後恰鄉裡有喪事
  • 四瀆之神:江瀆屈原,河瀆陳平,濟瀆伍子胥,淮瀆唐裴說
    其中江瀆為楚大夫屈原,河瀆為漢丞相陳平,濟瀆為吳伍子胥,淮瀆為唐裴說。這四位古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成為江神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在此之前他已經成了湘楚一帶的江神。晉人王嘉《拾遺記》中記載:屈原投水自盡之後,楚人思慕,說他成了「水仙」。其神遊於天河,而精靈有時下凡到湘水一帶,所以楚人為他立了神祠。但其他三位「瀆神」卻要費些口舌。
  • 陳平:他的名字,暗含他一生的「命運」!秘密究竟在哪裡?
    今天,是陳平的最後一篇,主要圍繞一個點來講:「平」。很巧,陳平名字一半,就有一個「平」字。陳,可以理解為「陳兵」背後的謀略及方法,或「陳列」。平,即平和、公平、平衡。一、平衡:喝水不忘「挖井人」陳平助力劉邦,成功收監韓信。
  • 劉邦陳平兩人,靠吃軟飯飛黃騰達
    回顧漢高祖劉邦的生平事跡,可謂是戎馬一生,漢朝就是在這樣一位英勇善戰的平民英雄手中誕生。公元前208年,劉邦奉楚懷王之約進攻函谷關。一年後,劉邦成功地入關滅秦。按照懷王之約劉邦應該被封為秦王,可是項羽私自撕毀條約,不承認劉邦的秦王身份。
  • 同是劉邦的頂級謀士,陳平是志向遠大高潔,張良卻「肉食者鄙」!
    曹劌所說的「肉食者鄙」,不但在曹劌的時代能夠得到印證,就是放到漢高祖劉邦的那個時代,也能夠得到印證。劉邦麾下有兩名智力、謀略都是一等一的謀臣,一為平民出身的陳平,一為貴族出身的張良。如果說陳平是志向遠大高潔,張良就只能是「肉食者鄙」了。陳平年輕的時候,家裡非常地窮,但陳平仍舊不視家人生產作業,一門心思地讀書、遊學,增長見識。
  • 陳平的智商到底有多高?看看史書中這兩段對話,你就清楚知道了
    在垓下擊敗西楚霸王項羽的漢高祖劉邦,因為出色的領導力,手下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將,陳平便是其中之一,陳平的智商很高,和劉邦「對線」的時候,就是兩個「人精」在快速交流信息。陳平第一次見到劉邦,是在鴻門宴上,但當陳平按照項羽的指派,出門尋找的時候,劉邦已經「尿遁」了,所以劉邦便沒見到陳平,也就對陳平沒什麼印象。陳平與劉邦第一次相見,是陳平掛印封金後離開楚營,在好友魏無知推薦下加入漢營的時候,也是陳平第一次和劉邦「對線」,劉邦的「人精」本色就展現出來了。
  • 一代平民皇帝-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劉邦,因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也叫劉季或者劉三,生於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02年稱帝,公元前195年去世,在位8年,僅僅比秦始皇小三歲。公元前209年從秦末芒碭山斬白蛇起義始,到公元前202年稱帝前後人生跌宕起伏7年,戎馬倥傯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書寫了不朽的人生奇蹟。
  • 陳平:一個人的貴氣,不在環境,不在卑賤,不在身位,在哪裡?
    這一條,陳平有太多故事可以講……陳平,最先伺候過魏王咎。作為太僕,時常出謀劃策。然而,魏王咎這個人,壓根聽不進陳平的建議。更要命的是,權貴身邊,總是一片妖言惑眾,讒言佞語,從來不缺。陳平,一樣沒能躲得過小人的「口水洗禮」。然而,形勢不對,陳平就果斷離去。他有眼色,有決斷力,知道魏王咎,不是一個能成大事之人。
  • 陳平:今天這篇文章,讀者可思考,什麼叫一個人身上的「貴氣」?
    真的是……陳平的能力不夠?還是……跟隨的人,看不到……陳平的閃光點?問題究竟出在哪?(知己)劉邦再問:那為何我能生擒你?(試探問)韓信說:我能領兵,你卻能領將。(二人皆知己知彼)劉邦韓信,都是通透之人。雖然通透,韓信卻還是會犯栽。為什麼?我個人認為,問題依舊在韓信自己,自我認知不夠徹底。
  • 23歲漢惠帝暴斃,丞相陳平痛哭流涕,旁人提醒:再哭你腦袋保不住
    說話的是誰?張良的小兒子,張闢疆。這年,張闢疆只有15歲。  陳平心想:「這孩子可不是一般人,他老爹張良在劉邦父子和呂后心中的分量,可著大漢朝也找不出第二個人。而且這孩子人小鬼大,聰慧伶俐,否則呂后也不會選他照顧愛子。」  越想越害怕,陳平一把拉住張闢疆,忙問:「賢侄,此話怎講?你可別嚇唬陳叔。」  「小侄不敢」,張闢疆衝陳平使個眼色,又說:「你看看呂太后,有什麼異常嗎?」
  • 賈詡:出自隴上的漢末三國謀士
    賈詡少年時默默無聞,很少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有漢陽人閻忠善於識人,他看到賈詡之後十分驚異,說賈詡與眾不同,具有張良、陳平的奇才。不得不說,閻忠是賈詡人生歷程中的第一個伯樂。賈詡雖然聰慧過人,才華橫溢,但他早期的仕途並不順利。先是被舉薦為孝廉,任了一個郎官。賈詡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整天悶悶不樂。有一年身體有病,於是就藉故辭去官職,向西返回家鄉,再圖發展。殊不知,危險正在前方等待著賈詡。
  • 「李廣難封」是他的生不逢時,也是漢初對匈奴政策的由守轉攻之變
    文景之治「時期,由於漢朝建立事在秦末的基礎上建立的,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初期對於匈奴作戰的失利,國內經濟凋敝,人民無力徵戰,所以漢朝初年對於匈奴採取的是和親,被動防禦的外交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武將沒有用武之地,也就沒有了獲取戰功的途徑。
  • 做一個詭計多端的人
    我佩服他詭計多端。舉個例子。他不喜歡體育課,但他總能請得到假,最絕的是他請假撒謊的理由讓老師無法拒絕。有一次,他跟體育老師說,他一個親戚被砍傷了,大出血,需要去醫院輸血。他們整個家族只有他是「熊貓血」!嚇得老師說:「要不要騎摩託車送你去」。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熊貓血」。第二次體育課,老師考慮他剛獻血體虛,還勸他呆在教室裡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