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 葉公好龍

2021-01-08 唐小詩寫作文

成語故事

葉公好龍的故事,源自西漢劉向所著《新序·雜事》。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國的葉縣,也就是今天河南省葉縣一帶。

葉縣的縣令沈諸梁,字子高,是個愛龍的人。他在腰帶扣上畫著龍,祭祀、飲酒的爵和樽上刻著龍,房屋上可以雕刻、紋飾的地方也都是龍的形象。他對龍的追慕可謂遠近聞名。天上的龍聽說了,便降臨到葉公的住處拜訪。

葉公好龍紀念郵票

龍的頭探進窗戶,尾巴在廳堂裡直直延伸出去,和葉公打招呼。葉公一見,轉身就跑,嚇得魂飛魄散,面如土色。這樣看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像龍而不是龍的東西。

葉公好龍

寓意啟示

常用來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正愛好。

葉公好龍這個故事,還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揭露了那種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思想和作風。有時候,我們還用這個成語諷刺那種名不副實、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虛偽之人。

相關焦點

  • 中華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展現國學文化經典,汲取千年智慧結晶葉公好龍:比喻對某事物只是表面上愛好,而並非出於真心。現在往往用來諷刺那種表裡不一致、言行相牴觸的偽君子。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張。他是陳國人,很有才能抱負。
  • 【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之一 葉公好龍
    如「胡服騎射」、「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等,它們以言簡意賅、精闢神妙、富於哲理、寓於情趣、耐人尋味而成為中國漢語言藝術中的一枝獨秀。本周我們分享和學習第一個成語—葉公好龍為了讓同學們對葉公好龍這個成語留下深刻印象,曙光第二小學一年級三班的李鑫玥同學錄製了一首成語童謠,朗朗上口,將成語演繹的更加生動。
  • 學習成語:葉公好龍
    今日成語葉公好龍成語讀音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中國的童話故事,從千年前就有了!這套繪本告訴你千年前的故事
    現在家長給孩子孩子挑選童話故事,會看是不是知名作家寫的,是不是獲過獎,當然目的都是希望少踩雷,以及孩子可以從故事當中學到一些道理。家長不難發現,現在市面上的繪本優秀的還是外國的佔大多數,但是其實家長們不知道,中國的童話故事,其實早就有了,千年前就有了。
  • 講成語典故譜華夏新風 "熒星杯"成語故事賽落幕
    圖片說明: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決賽舞臺。  5月21日報導:今天,由上海市團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上海小熒星、上海市語協等單位共同發起的第二屆「熒星杯」成語故事大賽,經過一個月的火熱賽程,迎來了收官之戰。本屆大賽吸引了滬上近萬名小朋友報名。通過海選、複賽的層層遴選,48位成語故事「小達人」從兩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登上了在上海廣播電視臺舉行的決賽舞臺。
  • 龍的成語故事開課了
    今天我們的成語故事輪到神秘而又威風的龍了龍一直是歷史長河中傳說的存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把成語故事演繹成古風十足的音樂劇,杭州這所幼兒園的小伢兒不得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王蓉蓉通訊員 陳晨 劉雨昕 丁一寧/攝 一群小個子「農夫」抹著汗水「累倒」在地,懵懂的「兔子」正歡快地蹦上舞臺,他們雙雙喊唱道:「兔子快出來」,「農夫在哪裡」……當看到經典成語故事《守株待兔》被一群懵懂可愛的小伢兒全新演繹時
  • 北京小升初語文寫作常用成語分類匯總(一)
    北京奧數網:小學生寫作常用成語分類匯總,基本涵蓋小學作文寫作常用的成語,成語分類細緻詳盡,對孩子的寫作很有幫助。     悠然自得 眉飛色舞 喜笑顏開 神採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雞   喜出望外 垂頭喪氣 無動於衷 勃然大怒   五、描寫人的口才   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六、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 歸納小學語文有趣的成語!
    成語是孩子常見的固定短語。是長期使用,鍛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他它一般是4個字,也有3字或者5字等成語。例如欲速則不達就是5字成語。成語大多是4個字,這大概為了便於記憶。在小學階段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反問、設問等。在有的成語中就包含了修辭方法。今天給大家歸納總結一下。
  • 成語故事-趨炎附勢
    成語解釋成語趨炎附勢
  • 葉公好龍正確讀音是什麼?葉(yè)縣還是葉(shè)縣?
    葉公好龍——葉公是誰? 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典出於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 2018電視劇《中國成語故事》優秀小演員全國面試啟動
    《中國成語故事》從2014年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和關愛。2014年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了首映新聞發布會,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委的40多位領導及專家學者、500多名少年兒童及學生代表出席,一百多家主流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
  • 小升初必考之生肖成語!
    昨天是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為了討個吉利,我們也來學學關於十二生肖的成語。順便考考你,看看你知道多少個關於十二生肖的成語。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 四字成語歸類大全
    六、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七、描寫人物動作:    走馬觀花  歡呼雀躍  扶老攜幼  手舞足蹈
  • 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原標題:中國最「有故事'的人 32個成語典故全都與他有關   韓信是漢初名將,為西漢的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 試題資料]:小升初語文成語複習資料
    成語的學習是同學們必須要掌握的,在一段時間之後對所學習的成語進行複習能夠更好的幫助同學們學習。下面為大家提供的是小升初的語文成語複習資料,希望同學們能夠掌握。龍馬精神 龍眉鳳目 龍生九子   14.勇敢   出生入死奮不顧身赴湯蹈火 渾身是膽臨危不懼 前僕後繼 捨死忘生 視死如歸   所向無前 挺身而出 萬死不辭 無所畏懼 義無反顧 勇者不懼 勇往直前 浴血奮戰   15.來自寓言故事   開卷有益
  • 中華文化的精髓—成語!淺談那些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語
    它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成語、諺語、歇後語。很多詞語不僅讀音有四種,還分別有幾個釋義,這也是令很多外國友人學漢語頭疼的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中華文化的語言精髓—成語,淺析他們背後的歷史典故。1、買櫝還珠成語典故:相傳楚國有位珠寶商人,他手上有一顆價值名貴的珍珠,為了能讓珍珠賣個好價錢,特意命人專門做了一個名貴的盒子,盒子外面鑲嵌了各種華麗珠寶。有一天,一個鄭國人花高價錢買了這顆珍珠,可是第二天,他又把盒子裡面的珍珠還給了楚國人。他說他看中的是這個名貴的盒子,不是裡面的珍珠。
  • 新書| 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讓孩子輕鬆掌握成語!
    所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正是一套讓孩子在故事裡,分門別類學成語的書,《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對於入學前的孩子來說,跟著這套書熟習一些成語故事,在輕鬆讀故事、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成語。  到入學後接觸古詩詞、文言文,能夠更快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