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舉行。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外的萬餘名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公祭典禮現場。攝影/上遊新聞見習記者 賈晨
橋山陵前、沮水河畔,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的萬餘名嘉賓在黃帝陵標識碑前列隊,在儀仗引導下進入祭祀廣場。
上午9點50分,典禮正式拉開帷幕。鼓聲雄渾,鐘鳴悠遠。擊響的34通鼓聲象徵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聲,9響鐘鳴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最高禮數,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無限景仰和無比感恩。
▲祭軒轅黃帝典禮現場。攝影/上遊新聞見習記者 賈晨
中共陝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陝西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主任梁桂主持公祭典禮。典禮分為擊鼓鳴鐘、 唱《黃帝頌》、敬獻花籃、恭讀祭文、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樂舞告祭、龍飛華夏等七項內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郝明金、全國政協副主席蘇輝、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先後敬獻花籃。
陝西省省長劉國中恭讀祭文後,全體代表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
▲樂舞告祭。攝影/上遊新聞見習記者 賈晨
接下來的樂舞告祭華麗莊重、樂舞相彰,採用儀式感極強的「竹簡舞隊」和「金幡舞陣」。在《雨潤清明》歌聲中,用「文以昭德」的《羽·翟》文舞和「武以象功」的《幹·戚·戟》武舞,表達慎終追遠、不忘祖德的國風民心。
▲龍飛華夏。攝影/上遊新聞見習記者 賈晨
在歌聲中,一條56米長的「中華龍」盤旋、騰躍、升空,飛入雲霄。
公祭禮畢,人們懷著對人文初祖的景仰和感恩之情,依次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
上遊新聞見習記者 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