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佔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土(代表融合)。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它強調整體,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五行是原始的系統論。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在對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直觀觀察和樸素認識基礎上,進行抽象而逐漸形成的理論概念。是用以識別和歸納各類事物五行屬性的基本依據。而「水日潤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從革,土爰稼穡」,則是五行特性的經典性概括。
1.五行相生,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由於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的關係,所以其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兩個方面的聯繫。即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2.五行相剋。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
五行相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於五行之間存在著相剋的關係,所以其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的聯繫。即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木盛的人長得丰姿秀麗, 骨骼修長, 手足細膩, 口尖發美, 面色青白。為人有博愛惻隱之心, 慈祥愷悌之意,清高慷慨, 質樸無偽。木衰之人則個子瘦長, 頭髮稀少, 性格偏狹, 嫉妒不仁.木氣死絕之人則眉眼不正, 項長喉結, 肌肉乾燥, 為人鄙下吝嗇。
火主禮,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火盛之人頭小腳長, 上尖下闊,濃眉小耳, 精神閃爍, 為人謙和恭敬, 純樸急躁。火衰之人則黃瘦尖楞, 語言妄誕, 詭詐妒毒, 做事有始無終。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黃。土盛之人圓腰廓鼻,,口才聲重。為人忠孝至誠, 度量寬厚, 言必行, 行必果。土氣太過則頭腦僵化,愚拙不明, 內向好靜。不及之人面色憂滯, 面扁鼻低, 為人狠毒乖戾, 不講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義, 其性剛,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金盛之人骨肉相稱, 面方白淨,眉高眼深, 體健神清。為人剛毅果斷, 疏財仗義, 深知廉恥。太過則有勇無謀,貪慾不仁。不及則身材瘦小, 為人刻薄內毒, 喜淫好殺, 吝嗇貪婪。
水主智, 其性聰, 其情善, 其味鹹, 其色黑。水旺之人面黑有採, 語言清和,為人深思熟慮, 足智多謀, 學識過人。太過則好說是非, 飄蕩貪淫。不及則人物短小, 性情無常, 膽小無略, 行事反覆。
下面發一個簡要常見的五行事物對照表,供大家參考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方向 東 南 中 西 北
時序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 風 暑 溼 燥 寒
生化過程 生 長 化 收 藏
髒 肝 心 脾 肺 腎
腑 膽 小腸 胃 腸 膀胱
竅 目 舌 口 鼻 耳
體 筋 脈 肉 皮 毛 骨
志 怒 喜 思 憂 恐
色 青 赤 黃 白 黑
味 酸 苦 甘 辛 鹹
音 角 徵 宮 商 羽
聲 呼 笑 歌 哭 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