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陰曆、農曆、公曆、日曆,你能否說清?——附2021年日曆

2021-01-20 古都文化

【原創】文/圖:孫成崗


  今天我們使用的日曆上有陽曆和農曆。不少人把農曆稱為陰曆,實際上這是一種不嚴謹的習慣說法。嚴格說來,農曆並不等於陰曆,而是陰曆和陽曆的集合。


  陽曆的參照物是太陽,它先確定年,後確定月。古人用圭表測量日影的長度,四季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稱為冬至點,把一個冬至點到下一個冬至點的時間稱為一個回歸年,其長度為365日5時48分46秒。一個回歸年分為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為28天。


  陰曆即太陽曆,它的參照物是月亮。它先確定的是月,在月的基礎上再確定年。古人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一天稱為「朔日」,把月亮最圓的那一天稱為「望日」,朔日定為每月初一,望日定為每月十五。從朔日到望日再到朔日,為一個月,在立法上稱為「朔望月」,精確時間為29天12個小時44分3秒,大約29天半。陰曆把12個朔望月定為一年,算下來就是354天多一點。

  因為月亮比較容易觀測,大約30天就是一個周期,不像太陽365天才能有一個輪迴,因此早期的人類文明使用的大多是陰曆。


  我國古代的傳統曆法基本屬於農曆的範疇,但「農曆」這個概念則是20世紀60年代才出現的。農曆結合了陰曆和陽曆的特點,能夠準確反映四時變化,在歷史上長期用於指導農業生產,故名農曆,只是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中,「農曆」這一說法沒有固定下來。

  用陰曆紀年,有一個問題,陰曆的一年是12個朔望月,按天計算是354天,比一個回歸年的365天少了11天。每過一個陰曆年,時間就會提前11天,月份也會相應提前,這樣就會與季節對不上。於是古人將陰曆和陽曆結合起來,用朔望月來確定月,用回歸年來確定年,相差的天數則用潤月來補齊。比如閏四月就是四月過完之後再過一個四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補齊陰曆年和陽曆年之間的天數之差。因此農曆是陰陽合曆。

  農曆在古代也是有很多版本的。比如秦朝以十月為一年之首,故把十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即「元旦」。漢武帝時期,則將正月定為一年的首月,元旦就是正月初一。我國現行日曆上的農曆沿用的是清代《西洋新法曆書》,它是歐洲傳教士湯若旺和中國天主教徒聯合編寫的。


  公曆是陽曆的一種。現行公曆又稱「格里高利曆」,它是羅馬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在儒略曆的基礎上對閏年設置進行調整之後頒布的。它以耶穌誕生那一年為元年。耶穌誕生前為公元前,誕生後為公元後。所謂公元2021年,就是說耶穌誕生已經有兩千零二十一年了。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之時宣布使用格里高利曆,即公曆。但實際生活中使用的依舊是中華民國記年,簡稱民國某年。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正式啟用公元紀年法。


  我國有用24生肖紀年的習俗,比如今年是鼠年,明年是牛年。但是元旦不是牛年的開始,因為生肖紀年的參照物是二十四節氣。習慣上,通常以農曆大年初一為生肖年的開始,但在曆法上,農曆大年初一也不是生肖年的開始,生肖年的首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


  日曆是記載時間的出版物,據說它最早出現於1100年前的唐順宗年間,起初它是用於記載皇帝的言行和宮廷大事的,故又稱為皇曆。皇曆一月一冊,一日一頁,每頁上有天數和日期,下留空白方便記事。所記之事經皇帝審定後交史官留存,作為編寫國史的依據。這些皇帝每日經歷之事便是「日曆」。後來高官們覺得這種記事方法不錯,紛紛效仿,用它來記錄自已家族的大事,漸漸地使日曆走向了民間。



【原創】文/圖:孫成崗

日曆2020年12月製作

文字2020年12月31日成於河雒古鎮榖水


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公曆、農曆、陽曆、陰曆是什麼關係?
    中國人的生活中說到時間時經常會有公曆、農曆、陽曆、陰曆的概念。一般人都會認為公曆就是陽曆,農曆就是陰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 為什麼說農曆不是陰曆?陰曆、陽曆、公曆、農曆之間到底啥關係?
    日曆你的生日是過農曆還是公曆?這個問題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經常被別人問到,尤其是長輩們。而且在前段時間,我看到有許多人因為2015年大年初一前出生的孩子,究竟是屬馬還是羊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說屬相是跟著陰曆走,有人說屬相是按照陽曆算,還有人說陽曆就是公曆,陰曆就是農曆。聽的人腦子都是嗡嗡的,不知道到底誰對誰錯。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陰曆、陽曆、農曆、公曆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 論農曆、陽曆、陰曆、公曆的差別
    但是人們通常提到的曆法名稱卻有三種:即農曆、陽曆、陰曆、公曆。由於不能一一對應,所以產生了很多的爭論。有說農曆就是陰曆的,就是幾月初幾的形式。(百度百科上就是持這種觀點的)這種比較普遍,從小我母親就這麼教我。也有說農曆就是陽曆,就是公元**年*月*日的形式。
  • 陰曆陽曆農曆傻傻分不清?這要從《易經》說起
    陰陽日曆埃及農曆我國從民國元年(1912年)開始採用公曆,但同時也保留了我國傳統的農曆——陰陽合曆。節氣屏中花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這幾種曆法的區別了吧?快去給其他小夥伴科普吧!
  • 農曆查詢2019年黃曆表 農曆查詢2019年全年日曆表
    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幹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農曆是以陰曆(夏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我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
  • 2028年日曆帶農曆 2028年農曆陽曆表
    有很多年輕人往往分不清農曆和陽曆有什麼不同,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分辨農曆陽曆的不同,萬年曆小編為您羅列了2028年農曆陽曆表,2028年陰曆陽曆對照表,2028年日曆帶農曆此表含陰陽曆、節日、二十四節氣等。
  • 盤點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星座是按陰曆還是陽曆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陰曆和陽曆的區別 星座是按陰曆還是陽曆算?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
  • 公曆是農曆還是陽曆 公曆日期是新曆還是農曆
    導讀:看著日曆上的日期,我們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公曆是什麼?農曆是什麼?人們所說的陽曆陰曆又是什麼?若說它們之間有對應關係,那麼公曆是農曆還是陽曆?公曆日期是新曆還是農曆呢?接下來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你分的清嗎?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巧合的是,2020年的中秋節與國慶節是同一天。中秋節是八月十五日,國慶節是十月一日,怎麼會是同一天呢?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 生日的陽曆日期陰曆日期重合多少年一次 陰曆和陽曆多少年重合一回
    導語:如果你細心的了解過自己的生日,那麼你就會發現,其實陰曆生日和陽曆生日也有日期相同的時候。那麼生日的陽曆日期陰曆日期重合多少年一次呢?這主要就是看,陰曆和陽曆多少年重合一回了。一般來說19年的時間生日的陽曆日期陰曆日期重合,但是有時候會有一天的時間差。
  • 除了公曆、農曆、陽曆、陰曆還有陰陽曆、幹支歷,有點複雜
    有說農曆就是陰曆的,就是幾月初幾的形式。(百度百科上就是持這種觀點的)這種比較普遍,從小我母親就這麼教我。也有說農曆就是陽曆,就是公元**年*月*日的形式。持這種說法的人給的理由看上去比較科學。中國曆又叫陰曆,也稱為夏曆或農曆。西曆一般稱之為陽曆,也就是現在通行的公曆。
  • 陰曆與陽曆,農曆與公曆
    一、分類:陽曆與陰曆【觀測標的不同:太陽與月亮】、公曆與農曆【發明人不同:國外與國內】。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傻傻分不清,只有一個多好呀!
    、陽曆、公曆、農曆還傻傻分不清嗎04:35來自LearningYard學苑你是否陽曆、陰曆、農曆、公曆還傻傻地分不清呢?《儒略曆》測量地球繞太陽一周需365.25天,而公曆為365.2422天,很明顯,後者要比前者精確得多。於是,公曆陸續為許多國家所接受,並流行於全世界。公曆是當今國際上通用的曆法,又被稱為太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運轉一周的時間作為一年的曆法。根據甲骨文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曆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定的。
  • 元旦是陽曆年、春節是陰曆年。陰曆、陽曆,是怎麼回事?
    所謂「農曆新年」是相對於「農曆新年」而言的。人們稱春節為農曆新年。那麼,陽曆和陰曆有什麼區別呢?簡而言之,太陽是太陽,月亮是陰影;陽曆是根據太陽運動規律制定的曆法,陰曆是根據月亮運動規律制定的曆法。陰曆是根據月亮運動規律而定的曆法所謂日曆,是人們根據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天空來標記和測量時間的一種方法。農曆是人們常說的。
  • 用了這麼多年日曆,公曆、陰曆是什麼,誰更準,這些知識才知道!
    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用的日曆是公曆,比如2019年4月3日,但對於生日老人一般喜歡說陰曆,比如是八月十五出生的,還有一些傳統節日也是按陰曆說的。還有大家常說的農曆。但是這三種曆法來歷是什麼、哪個比較準什麼的大家可能有些不清楚了。
  •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是什麼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陰曆和陽曆是怎麼來的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公厲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稱為「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
  •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區別?
    很多人以為陰曆就是農曆,農曆就是公曆,其實這是不對的!陰曆和陽曆是曆法的兩種類型。陰曆是觀測月亮制定的,月亮的一個圓缺周期為一個月。又叫朔望月,是28天多,12個朔望月為一年。陰曆先有月,在算年,月份準。陽曆是福安冊太陽制定的,太陽直射難北回歸線的一個輪迴即為一個春夏秋冬為一年,又叫回歸年。是365天多一點,然後再劃分出12個月。陽曆是現有年,再算月,季節準。現在用的公曆,就是陰曆的一種。但問題來了,用陰曆算出來的一年,是354天,和一個回歸年差了11天!所以陰曆的月份和一年中的季節並不能吻合,過十幾年就會出現6月下大雪或十二月穿褲衩的詭異場景出現。那怎麼辦呢?
  • 星座到底是看陽曆還是農曆?
    但是又有很多寶分不清楚陰曆,農曆,陽曆,公曆,國曆,新曆的區別,還有些寶寶以為農曆、國曆和公曆是一樣的,這可是錯誤的認知喲~現在我就教寶寶們如何分辨,我自創了一個簡便的公式,方便寶寶們分清楚這些個「歷」的區別,如下:①陰曆=農曆②陽曆=國曆=公曆=新曆
  • 2015年全年日曆表 2015年日曆日期表
    2015年日曆帶內容說明:  此表為2015年全年日曆表,含陰陽曆、節日、二十四節氣等。供大家查看。紅色表示農曆傳統節日,綠色表示公眾/國際節日,藍色表示24節氣日!> 》》2015年5月日曆表(含農曆以及5月黃曆信息)  2015年6月日曆表6月是公曆年中的第六個月,是小月,共有30天;陰曆的六月是大月,共有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