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題材的影視節目流行,是跟當時的一些熱點有很大關係的。
比如說最近疫情比較嚴重,大家就紛紛對已經上映過的災難電影很感興趣。尚未上映的電影中,災難片題材也吸引了觀眾們的目光。比如劉亞仁跟樸信惠合作的《ALONE》、車勝元跟李光洙合作的《水坑》等等。
而且我們往往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一旦某一個題材突然大火,那麼同類型的綜藝就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過去這三年,比較火的是戀愛類綜藝跟親子類綜藝。尤其是韓國各種戀愛類型的綜藝,綜藝中不僅配對,還玩「猜心遊戲」,簡直是刺激得不行。
其中話題度最高的就是《Heart Signal》了,第二季比第一季更火。節目組很清楚觀眾們喜歡什麼樣的衝突點,所以製造各種矛盾,經過後期剪輯呈現出來。
這樣做的風險就是會被輿論「反噬」,本來有一位人氣高的CP,在觀眾們看來他們也註定會在一起,結果等到最後男生「變心」,大家才知道是節目組的「魔鬼剪輯」惹得禍。
去年最火的戀愛綜藝就是《戀愛的滋味》,節目最大的噱頭就是「真實」,明星們必須真實戀愛,要不然就直接下車。而且因為這擋戀愛綜藝,還有現實生活中結婚生子的夫妻,就是李必模跟徐秀妍。
《戀愛的滋味》一直到第3季結束,收視率都相當高。
但是為了蹭熱度開的戀愛綜藝,成績就沒有這麼好了。同類型的大部分綜藝收視率都只有1%左右。
前不久開播的《Heart Signal》第三季更是讓觀眾們失望至極,開播前參加節目的素人被爆出校園暴力他人的醜聞。明顯不公平的分量和空洞的內容,都讓觀眾們失去看劇的樂趣。
所以這一檔綜藝收視率一直就沒能突破2%,雖然也有緩慢上升,但總體收視率還是非常低迷。
還有開播之前就各種宣傳造勢的戀愛綜藝《羨慕就輸了》,說是公開明星戀愛的日常,第一季收視率超過3%,後面就完全沒人看,播到第5集,收視率就剩下1.9%。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這一檔虐狗節目邀請的嘉賓人氣不夠高,沒有爆點,自然也沒有觀眾願意看。
一方面同類型的題材競爭確實激烈,明顯有劇本的戀愛綜藝,根本無法吸引到觀眾。另外一方面,單純虐狗秀恩愛又需要嘉賓們自己的熱度。
就連戀愛衍生的節目也不受歡迎,比如《77億的愛情》,各個國家的人聚在一起討論愛情,結果反映一般,有可能終止節目。另外一個讓男女CP在一起寫書的偽戀愛綜藝《讓我們譜寫愛情吧?The Romance》,反響更是一般。
現在看來,只有《戀愛的滋味》拍第4季,才能拯救一下韓國的戀愛綜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