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馬達西奇航發公司號稱動力沙皇,在蘇聯時期為這個國家的航空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馬達西奇曾經有多輝煌,又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原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國力不濟,根本無法支持馬達西奇的發展,所以這家企業現在已經瀕臨倒閉了,按道理對外出售是拯救馬達西奇航發公司的唯一辦法,但烏克蘭聽美國的忽悠可能砸在自己手中,就連俄羅斯也坦言:這家動力沙皇技術早已經名存實亡了,難道馬達西奇真的要以悲劇收場嗎?
航空發動機技術被譽為航空工業領域的明珠,目前世界上掌握髮動機研製與製造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蘇聯航空工業可以跟美國同臺競技,甚至還誕生了一些連美國也要嘆為觀止的飛機項目,比如最著名的安225運輸機,這款運輸機是目前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的型號,目前只有烏克蘭手中擁有一臺,而它使用的發動機,就來自於馬達西奇航發公司。
蘇聯解體後,中國也從烏克蘭手中獲得了不少的專家與技術,幫助中國軍事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幾天中國天驕航發公司與馬達西奇展開談判,打算收購這家公司,其實烏克蘭國內的軍工企業下場都比較悽涼,比如曾經為蘇聯建造航母的黑海造船廠,如今已經宣布破產,照這樣下去,馬達西奇破產也是遲早的事。
但聽到天驕要收購馬達西奇一事,直接引發了美國方面的警惕,因為美國也害怕中國發動機工業迅速發展,其實美國太過杞人憂天了,馬達西奇雖然曾經是動力沙皇,但自從蘇聯解體後,由於人才與技術的流失,這家企業近30年時間都在啃蘇聯的老本,新技術基本沒有發展,而中國發動機工業經過這幾年的補課,基本能夠實現國內需求。
烏克蘭選擇聽信美國的話,放棄出售馬達西奇最終損失的也只能是烏克蘭自己,其實這個國家被西方忽悠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比如這個國家當初擁有多艘航母,但是沒有完工,美國假意高價收購航母鋼鐵,讓烏克蘭主動拆解了手中的航母,但拆解後美國就直接變臉了,拒絕兌現合同內容,而這次烏克蘭卻選擇再次上美國的當,要讓自己的航發公司破產。
收購馬達西奇一事也告訴國人,在發展方面,求人不如求己,既然烏克蘭不願意出售,那麼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人員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儘快補齊中國在發動機領域的短板,目前運20已經用上了渦扇20發動機,而殲20的渦扇15也即將列裝,西方國家用發動機卡中國脖子的時代,即將徹底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