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十大科技趨勢:腦機接口幫助人類超越生物學極限!

2021-01-09 遊俠網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達摩院為科技行業提供了全新預測。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附:達摩院2021十大科技趨勢

  趨勢一、以氮化鎵、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迎來應用大爆發

  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具備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率、大功率、抗輻射等優異特性,但受工藝、成本等因素限制,多年來僅限於小範圍應用。近年來,隨著材料生長、器件製備等技術的不斷突破,第三代半導體的性價比優勢逐漸顯現並正在打開應用市場:SiC元件已用於汽車逆變器,GaN快速充電器也大量上市。未來5年,基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將廣泛應用於5G基站、新能源汽車、特高壓、數據中心等場景。

  趨勢二、後「量子霸權」時代,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成核心命題

  2020年為後「量子霸權」元年,世界對量子計算的投入持續上漲,技術和生態蓬勃發展,多個平臺異彩繽紛。這一潮流將在2021年繼續推高社會的關注和期待,量子計算的研究需要證明自身的實用價值;業界需要聚焦「後霸權」時代的使命:協同創新,解決眾多的科學和工程難題,為早日到達量子糾錯和實用優勢兩座裡程碑鋪路奠基。

  趨勢三、碳基技術突破加速柔性電子發展

  柔性電子是指經扭曲、摺疊、拉伸等形狀變化後仍保持原有性能的電子設備,可用作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柔性顯示屏等。柔性電子發展的主要瓶頸在於材料——目前的柔性材料,或者「柔性」不足容易失效,或者電性能遠不如「硬質」矽基電子。近年來,碳基材料的技術突破為柔性電子提供了更好的材料選擇:碳納米管這一碳基柔性材料的質量已可滿足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製備要求,且在此材料上製備的電路性能超過同尺寸下的矽基電路;而另一碳基柔性材料石墨烯的大面積製備也已實現。

首頁 1 2 3 下一頁 共3頁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相關焦點

  • 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 作為人機互動和人機混合智能未來技術,腦機接口在醫療領域極具研究價值。達摩院在趨勢中指出,學術界和工業界正在努力攻克腦信號的採集和處理難題,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大腦工作原理,技術的成熟將加速腦機接口的臨床應用,未來將為口不能言、手不能動的患者提供精準康復服務。 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在不斷發散與收斂的模式中躍遷。
  • 2021十大科技趨勢來了!阿里巴巴達摩院全新發布
    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
  • 人類能否突破壽命極限?
    2020年12月26日,數百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科技愛好者相聚在「人類永生計劃大會2020」(下稱永生計劃大會)的在線會議上。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生命科學、醫藥企業、計算機領域,彼此分享各自領域的技術進展。共同的主題,就是如何利用各種科技手段,突破「海弗裡克極限」。
  • 8月28日,馬斯克將發布腦機接口最新進展,生化人時代開啟?
    Neuralink是馬斯克參與創立的最神秘的公司,其公開的使命是研發人腦和電腦之間的腦機接口界面,把人腦和電腦連接起來,讓患者通過智慧型手機或計算機,用自己的意識來控制一些設備,以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治療大腦和神經系統疾病。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更是宣布,腦機接口幾乎可以修復所有大腦疾病,恢復人類的肢體功能,1年後癱瘓者就可以走路了。
  • 展望2021,百度研究院重磅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兼具科技前瞻與產業指導性
    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星辰大海,天上人間——2020年人類科技徵程高光回眸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新媒體專電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世界,但科技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滯,人類的科學探索步伐邁向了天上、人間和虛擬空間。數字時代·人工智慧谷歌旗下的「深層思維」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AlphaFold破解了「蛋白質摺疊」難題,攻克生物學50年的挑戰。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接口轉換器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接口轉換器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針對當前接口轉換器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接口轉換器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接口轉換器市場研究分析及前景趨勢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讀者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2020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來自MIT科技評論的預測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14個前瞻性趨勢預測:《2021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發布(附下載)
    2021年1月9日,在騰訊研究院舉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上,《變量:2021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報告正式發布。剛剛過去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日常工作、生活等帶來持續衝擊。數字科技成為中國抗擊疫情的一支「硬核」力量。 我們看到,在「新基建」的幫助下,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都在全面助力經濟社會的復甦與增長,智能輔診、遠程會議、在線學習、雲會展、互聯工廠、無接觸配送等新應用場景持續湧現,線上線下正在加速一體化,各類創新技術在各行各業快速滲透。
  • 埃隆馬斯克:誓言改變人類,整天想著「飛上天」的6500億富豪
    導語:埃隆馬斯克:誓言改變人類,整天想著「飛上天」的6500億富豪「沒有人比我更堅信科技的魅力,它無處不在,它為我帶來不可想像的空間,我的一生都在和科技競爭,而我將會科技推動世界,改變人類,這是馬斯克曾經對員工說過的話」如果說普通人相信科技改變生活,那麼埃隆馬斯克是一個
  • 陳弘達:腦機融合開發大腦潛能 探索智能製造新方向
    這是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腦機融合智能技術研究所所長陳弘達接受記者採訪時對腦機融合智能技術的介紹。在11月26日召開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智能感知技術與應用論壇上,陳弘達做了《腦機融合與智能製造》的主題發言。發言後,陳弘達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西部世界》:AI變身算命大神,晶片植入讓人類成為「機器人」?
    2、科技與大資本強勢結合的社會,將人分為「有用」和「無用」,是否有成為極權社會的可能?基列主教們施政的邏輯完全是從生物學和實用角度出發,不帶有一絲道德的愧疚感。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進化,為了優質基因的繁衍。這和二戰時期德國希特勒政府所推行的人種繁育計劃又有什麼分別?赫拉利也在《未來簡史》中提到過,他認為在AI時代,人類會相應的變成三種人:無用的人,沒有自主的人,神人。這三種人之間不可能平等。
  • 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我們能突破極限嗎?
    人類的生命雖然沒有這麼長久,但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人類的最長壽命也一直在延長。在2000年前,人的平均壽命不足20歲,到了18世紀,延長到了30歲左右,19世紀是40上下,到了20世紀後期,人的平均壽命到了60歲,發達國家平均壽命更是到了70以上。可見隨著發展,人的壽命一直在延長,而且科學家認為,只要我們能突破癌症,那麼人的壽命還能再次延長。
  • 2018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
    2018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解讀嫦娥四號  12月8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順利上天一連串科技新聞史的高光時刻,我們與您見證和分享。  國之大事,首重科技。今年科技日報評出的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較往屆視角更為全面,不僅涵蓋各類學科的重大突破,還包括象徵中國實力的工程成就,以及被科技界廣泛關注的負面事件。儘管難免遺珠之憾,但我們相信,今後若干年再回首,會發現這些新聞具備最深遠的影響力。
  • 5月26日:每周大概增加1萬多個5G基站;華為海思躋身全球十大半導體...
    ·趨勢洞察苗圩:目前每周大概增加1萬多個5G基站·今日熱點研究機構:華為海思Q1首次躋身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之列近日,國際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半導體製造商銷售排名。其中,華為海思排名第十,成為第一家躋身全球十大半導體供應商的中國大陸企業。
  • 他們對月亮的精準判斷,超越人類科技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幾百年間,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然而,隨著人類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更希望知道,人類祖先的一些事情,想知道人類是怎麼來的,人類是如何一點點發展到現在的。人類祖先 曾創造出多個奇蹟據科學家推測,地球已經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運轉了40多億年,而在這40億年的時光裡,人類可能只參與了百分之一,甚至更短。然而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人類是如何超越其它動物而一下成為地球上最為聰明的動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