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圈文化」盛行的今天,不論是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聊天,還是在線上社交平臺「衝浪」,總有一個tag能「圈」住你。尤其在娛樂影視相關的圈層中,除了本土優勢明顯的「內娛圈」和已經積累龐大受眾的「歐美圈」「韓圈」,相對冷門的「泰圈」,也在近幾年的時間裡逐漸走到觀眾面前,大有從「小眾」邁向「大眾」的趨勢。
本期,華誼兄弟研究院將淺要探討「泰圈」破壁輸出背後的潛在因素,以及泰國本土觀眾與國外觀眾對「泰文化」的喜好差別。
撐起半邊天的「劇文化」
取向明確的「海外派」觀眾
「狗血愛好者的天堂」
在國內,觀眾們的泰劇「啟蒙」最早還是要從安徽衛視的一系列引進劇說起。「以劇立臺」的安徽衛視在前幾年,曾引進大量泰國各電視臺的收視冠軍劇。以《天使之爭》《愛在日落前》《玻鑽之爭》和《一諾傾情》為首的熱播劇,在一段時間內霸佔了大部分家庭用餐及午後小憩時間。同時,也因其狗血離奇、曲折迂迴卻又讓人慾罷不能的故事內容,在中國觀眾的內心,早早地給泰劇打上了「不能帶三觀」觀看的標籤。
▲《一諾傾情》劇照 來源:豆瓣
「叔叔愛上變性之後的侄子」「媳婦與婆婆糾纏曖昧的那些事兒」「清純閨蜜挖角妖豔閨蜜」,這些乍一看「聳人聽聞」的故事內容,在泰劇體系裡,都能被合理消化解釋,進而變成吸引觀眾堅持追劇的原始動力。出乎意料的人設定位、反套路的發展走向,以及絕對讓你想像不到的反轉結局,在「爽」字當頭的眼球經濟中,泰劇文化憑藉其「獵奇特徵」收穫了第一波海外觀眾。
不論是不是「泰腐」的受眾,《暹羅之戀》都在觀眾的「純愛」電影片單裡佔有一席之地。很多人說,是這部電影開啟了泰國BL在中國甚至是世界範圍內的市場,裡面的經典臺詞「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了,但這並不代表我不愛你」,到現在都還是文藝青年們社交動態的常用配文。
但其實真正意義上引爆關注與流量的,還是要數電視劇《為愛所困》。「白船CP」的橫空出世,讓所有腐劇愛好者心裡從此都有了「白月光」。二人的熱度紅利,延續至今,即使已經「自然解綁」,一旦有類似題材的新劇上線,仍然能在彈幕裡看到一票人力推回顧。
▲《為愛所困》劇照 來源:豆瓣
由此可見,泰腐在國內的盛行,與其說是彌補國內這類題材缺口的「代餐」,不如說是泰腐憑藉其自己獨特的魅力,讓觀眾輾轉於現實和戲劇之間,並最終通過「亦真亦假」的營業模式,牢牢將觀眾抓住,並轉化成忠實粉絲。
翻開微博的CP超話榜單,在國內耽改劇CP和各種中韓隊內愛豆CP左右夾擊之下,前二十名榜單中仍然能有四到五名是「他泰」生產的。並且今年的「大勢夫夫」Mewgulf還能一直保持前三的位置,吸粉能力可見一斑。
真正大勢的「泰國頂流」
國內的粉絲觀眾對於「泰腐」的關注度較高,常常會讓很多人以為在泰國國內走紅的,也是這一眾鮮肉小哥。但其實對於泰國本土的觀眾與品牌來說,他們關注最多的,還是從泰國主流電視臺一臺、三臺和七臺走出來的BG劇的鮮肉與小花們。
以Ann和Aupm為首的「常青頂流」,和Yaya、Nadech為代表的新生代「一哥一姐」,以及憑藉超強時尚資源在國際舞臺上頻頻露臉的Mai,這些藝人的一舉一動,常常都會迅速登上泰國各種社交平臺趨勢榜,且不需要粉絲做數據與維護。在泰國國內,這些一線藝人的商業價值和片酬,會遠超於為大多數國內觀眾所熟知的腐劇演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他泰」腐劇演員經營服裝品牌和餐飲店副業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麵包問題」。
泰劇圈未來的發展趨勢
常翻常新的「翻拍模式」
泰劇在歷經了多種維度的「狗血」之後,近年來也開始颳起了翻拍風。在全員「哈韓」的現狀下,泰劇瞄準了各式各樣的韓劇。翻拍韓劇的效果不一:泰版《浪漫滿屋》捧紅了Mike和Aom,而2019年播出的泰版《來自星星的你》和今年播出的泰版「Who Are You」並沒有大規模出圈。
同樣在2019年,泰劇自我翻拍的《新鐵石心腸》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熱度,男主角Tor因為這部戲平衡了愛豆和演員的雙重身份,躋身預備一線。而在今年,泰劇開始把翻拍目光放在了中國的國產劇上。泰版的《王子變青蛙》以及《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等都在火熱拍攝中,並且演員均選取了在中國國內有一定認知度的泰圈演員,大有「內銷轉出口,再轉回內銷」的趨勢,想要一舉收穫本土收視率與海外關注度的雙重紅利。
▲《新鐵石心腸》劇照 來源:豆瓣
各取所需的「國際合拍片」
前不久,騰訊視頻海外版WE TV Original剛剛官宣了2020年的三大新項目,聯合了最受關注的幾大同志劇市場的製作工作室及公司,將目標受眾瞄準到BL類型片上。並在剛剛結束的《創造營2020》總決賽中,首次啟用了接下來新項目的BL戲劇「CP夫夫」,同步連線在泰國直播成團夜。
如此大力度的宣傳營銷,不僅展現了騰訊視頻想進軍泰腐的決心,也預示著未來泰劇市場的發展趨勢。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在國內投資的「特定項目熱錢」,將開始把他們的目光瞄向到鄰國。互利共贏,將是未來泰劇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結語
泰文化和其特定的「泰腐文化」分支,在其國內和海外擁有不同的受眾群體,在泰國內屬於小眾的「泰腐」在海外卻是其最出圈的劇文化。但不論是哪一種形式,對於泰國的影視媒體行業來說,整體上其發展趨勢及潛力都是看漲的,有粉絲就意味著有相應的「粉絲經濟」。在日韓娛樂獨大的這些年裡,「泰力量」的崛起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