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不離色慾,則不能見道;凡俗之人淫心不除,則失財損命

2021-01-08 問心路

佛說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又說愛欲之中,色慾最大。幸虧這世上只有一個色慾。假如這愛欲之中還有和色慾一樣強烈的。普天之下的人,也就不要再想什麼修道了。

能夠離家遠走遁入山林的人,都是有大決心大毅力的人!擱常人身上,出家這事,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即便這樣的人,色慾也是他們面臨的第一大關。

淫心不除,則塵不可出,不能見道。就連佛陀都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了,魔王波旬都還試圖用美色來考驗他,誘惑他。可見即便在神靈心中,色慾也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或許我們並沒有出離心。心想我本凡俗之人,食色是天生的本能。時光短暫,眨眼就老了,再想快活都不能了,怎能不及時行樂。

殊不知色慾太重,不要說修道了,就想做個凡俗之人,他也都活不出個人樣子來。

色慾太重損傷財運

我一個高中同學,沒考上學校,畢業後就到社會上打拼去了,聽說還不錯。

他這個人不愛學習,卻交遊很廣,三教九流什麼朋友都有。生活方面酒色財氣無所不沾,在色上尤其放縱。

一四年的時候,經我們高中班長居中撮合,讓我給他去看看圖紙。那時我才知道他的生活狀態多麼混亂。一周之內,他就有五個晚上呆在娛樂場所花天酒地。

那個工程一分為二,都是五一節那天開工。另一個河南工程隊十月就開始收尾了,而他幹到一月才開始收尾。

期間他跟著幫忙的父親查出癌症回去了。工程中間出了個不大不小的事故。而臨收尾時,又有一個工人墜落摔成了重傷。

他還丟失了很多材料和工具。我替他核算了一下。僅他租用鋼管架板。鋼管丟了一千二百米,嶄新的架板丟了二百八十塊,至於電纜、焊機、各種自備工具,都懶得統計了。

考慮到種種緣由,老闆也不好再按承包合同和他算帳,就給他算成了公司員工發放薪酬。要是算成他承包。我同學他自己也對我說,賣了他都不夠賠。

後來我聽班長說,一六年秋天,經另一個同學介紹,給這位同學爭取了一個工程。大概需要一年,完了最低他都能淨賺到五到六十萬。

而且關鍵不在這工程利潤。以後的維修才是長久之計。如果合適,我們同學還想把本省的四家工廠的維修業務都給他爭取過來。

第二天就要寫合同了。因為聽了我的勸告,整整半年沒胡混的這位同學。在別人蠱惑下,決定慶祝一下。

然後那天晚上就出事了。加之有心人在裡面活動。工程泡湯了,被有心人接了手。而老婆也要和他鬧離婚。事情就是那麼的巧,可見色慾真的損傷財運。

色慾太重傷害身體

因為長期的邪淫,輕則變得相貌猥瑣邪氣,讓人看了就覺得討厭。

重則思維變得遲鈍,性情也變得怪異。經常在事情的關鍵環節,鬼使神差地犯一些很低級的錯誤。

更嚴重的人,身體被掏空了,體質下降,經常生病。甚至染上一些不好說出口的隱疾。

最嚴重的人,則會出現不可逆的早衰現象。有些放蕩的人,甚至三十四五就頭髮花白了。那身體的機能,都不如那些比較健康的,六十多歲以上的老人。

早衰怎麼看?人的毛髮顏色,是最能體現身體衰老程度的指標。人總是先白頭髮,然後是鬍鬚,然後是其他部位的體毛,最後則是眉毛。

一個年輕輕的人,早早出現毛髮變白脫落,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當早衰一旦出現,再怎麼花費精力去保養,已逝去的就再也不可能找回來了。

這樣的人,想要長壽又怎麼可能。

所以呀,我們凡俗之人,雖然不求解脫,但也要求個平安順暢,因此於色慾上不能太過貪婪。可是,我們又該怎麼克服色慾的誘惑呢?

佛說,對色慾要正心思念。要常在心中想著,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當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如此這樣,就能熄滅心中惡念,升起度化對方脫離苦海的正念。

凡俗之人,其實也可依照這種思維訓練的方法,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就像人病了,只要對症吃藥病就會好,與身份無關。

相關焦點

  • 「男人邪淫,因果報應」:這3種人,「色慾」厚重,要及時自省
    其實用通俗的話語來講,就是按照佛門和佛教的戒律來要求的話,那一些觸犯到邪淫界的人,就會受到很嚴重的果報。因為邪淫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而我們在生活上經常所聽到的色慾心,也就是我們佛教當中所講的淫慾的心。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總會有一些色慾厚重的人存在,究其原因,也是因為他的業障非常的深重。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
    如今信道的人有很多,但是信道之人,未必會修道。很多人只是燒香拜神,以求福報,真正學道求仙的卻很少;也有另一些人,哪怕遇到再多的困難,也堅持一心向道。翻翻祖師傳記,那些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以下幾點特徵:一、命數稟賦 《抱樸子·塞難篇》云:「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
  • 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修道之人終其一生不能吃牛肉、狗肉和大雁肉 對于禁忌,各派各教都有自己的忌諱點。
  • 從莊子對墨子學說的批評,看《易經》節卦長久的亨通之道
    因此之故,莊子認為墨子的學說太過了苛刻,其主張必定會難以實行,而無法成為聖人之道,因為這種主張自己可以獨自實行,但卻會因違反了天下之人的心願而使人不堪忍受,既然背離了天下之人的心意,那麼其離開王道也就太遠了。
  • 《易經》困卦:人生之事可困人,一定要學會謹慎,窮困而不失其道
    意思是,雖處困境,只要堅守正道不失志向,同樣可以亨通;大才大德之人可以獲吉祥,沒有災禍。處困境中說的話難以讓人信服。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意思是,困,陽剛被(陰柔)掩蔽。雖處危險之中而樂觀喜悅,窮困而不失其道,故「亨通」。這恐怕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吧。守正道大人物吉祥,是因為陽剛居中。說話沒人相信,崇尚空口無憑,必遭窮困。
  • 《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言明了修道的根本
    《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經,天地悉皆歸。」意思是告訴我們只要心靜神定了,就能讓我們的心和天地合二為一。達到了天人合一就能觀察到大道之中的玄奧。《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告訴了我們修道的根本,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十個字,它卻包含修道修心的方法。
  • 「色心二十四相」,佛說:有這些表現的人,「色慾」重,得警醒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導語其實一切眾生都是具有智慧,如來德相的,只是因為自己的妄想和執著,而不能證明它是具有佛祖智慧的人。而那些學佛的人之所以不能夠明心見性,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妄想和執著障礙了他的自性本心。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人經常妄想執著,慢慢的長時間就會變成自己的業障。而業障是會障礙自己的智慧的,會使人變得愚痴。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千世界,千奇百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單單一個「智」字並不能從根本上「逐惡」,況且不存在絕對意義的「君子」與「小人」,二者之問的區別只是在定的時空條件下才成立。有人感到奇怪,就問緣故答說:「反侯玄志大才疏,徒有虛名而無真才實學;何晏說適慷飯激昂而內心卻居心叵測,喜歡辯論卻沒有誠意,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利口亡國之人;鄧楊看但有所作為,其實辦事有始無終,既貪求名香利,又不能約束自己,吹捧與他臭味相投的人,詆毀與他意見相左的人,巧言令色,忌賢妒能。言多傷人,就會引起爭端;忌賢妒能,就會缺親少友。
  • 南懷瑾先生: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道家《清靜經》
    那麼你說我不要打坐,不要修道就成道了,不行!非「為」不可。你還是要照規矩來,所以為而不為。上德是無為之道,上品丹法什麼都不求。昨天有一位青年朋友來,是修道家的,進門我一看,就知道他肝臟有病,因此而來求道。這叫做「臨老投僧,臨死抱佛」,快要死的時候找和尚來念經了,修道的人也多半如此。我說你這個青年人,身體不好來修道,你有什麼工夫?
  • 道教之於錢財: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摘要]道教認為,修道之人應該遵從"聖人無積"的教導,對世俗的財富不要有任何貪求。總之,修道之士,出塵離俗,安貧樂道,於世間無欲無求,當然更不會為財富而累身。道教主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是以正當手段得來的財富,道教都是讚賞的。
  • 佛教:邪淫重的人,會有這幾種直接的報應,一定要戒除
    佛教的戒律,無論大小乘都要戒除「殺盜淫」,尤其是小乘佛法的戒律,第一個就是戒「淫」,《楞嚴經》曰: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真心修行的人,一定要戒斷淫慾才會有成就。佛教的根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必須遵守的戒律,在家人修行不像出家人那樣有嚴苛的戒律,因為有夫妻的關係,規定「不邪淫」,禁止夫妻之外的不正當的性關係就是「不邪淫」。
  • 邪淫的人,會有這四大果報,一定要戒除
    佛教的根本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是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必須要遵守的清規戒律。何謂邪淫?不為法律和道德所容許的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就是邪淫;非時非處而行淫,也是邪淫;為了尋求刺激,瀏覽色情網站,觀看色情小說是邪淫;嫖娼賣淫,更是嚴重的邪淫行為。萬惡淫為首,那種不顧道德約束,為了色慾而對別人侵害的性行為,更是禽獸不如,是地獄之罪。
  • 六十四卦的天之道與人之道
    八八六十四卦,上經,其實是在講天之道;下經,在講人之道比如,在上經三十卦中,有二十四個卦,體現的只是一十二個事物的兩面性,換言之,這二十四個卦只是一十二個事物的一體兩面,只講了這十二個事物的發展規律,加上剩下的六個卦,實質上,就講了一十八個事物的自然之道。下經三十四卦中,同樣有三十二個卦體現的也只是一十六個事物的一體兩面,這十六個事物加上剩下的二個,總共也是一十八個事物的自然之道。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回歸成語之原汁原味的意義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本自朱熹的《中庸集注》,原文為「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實則,這一成語因解說「以人治人」的觀念而來,原來意旨是:因其人之道而治人,「改而止」。成語中的「其人之道」,實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人生之道,對於每個人來說,初無分別。
  • 恐怖文:可修道之人犯五弊三缺,一生因果業力纏身,不得善終!
    可修道之人犯五弊三缺,一生因果業力纏身,不得善終。主角能否掙脫命運束縛,改天換命……片段:「老先生,您救了我的命,做這些也難以報答,您的活命之恩,也只是盡我一些微薄之力,再說村裡人也出了大力,沒有他——我自己也做不到現在這些。」「恩,這些我都知道,知恩圖報的人,現在不多了,如果有機會我會還他們一場造化。
  • 得之我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失之我命,爭其必然,順其自然
    《菜根譚》:」以我轉物者,得故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故生憎,順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周總理一聽就知道是找茬的,便不假思索乾淨利落地回答道:」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愁,看似紛繁複雜,其實大同小異:要麼主宰事物,做事物的主人,過喜樂人生;要麼被事物奴役,做事物的奴隸,終生在哀怒愁的陰影下生活。
  • 奇門三才之道
    天動地靜,人稟天地之氣始生。三才具而萬物興榮,天地始現生機。奇門預測體系,源於天地運化之理,正是基於三才之道而設,故時時處處體現著三才的辨證關係。欲精奇門之道,須識奇門三才之理。三才之道,乃奇門遁甲預測體系之靈魂。奇門屬古之「三式」之一,何以稱三?三才也。奇門起局,以一氣統三元,此奇門三才之由始也。立盤天地人,以應天地間萬物,此奇門三才之根基也。
  • 釋淨空:修行之人兩道障礙,它是六道輪迴的根本
    不淫慾,這是六道眾生裡頭最難的,男女的淫慾,這個一定要斷,最難斷也得斷! 佛在經上說得很好,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是男女的情愛。眾生為什麼會在六道搞輪迴?第一個因素就是淫慾,《楞嚴經》上講的,淫慾不斷,輪迴就不能出去。 輪迴苦,太苦了,尤其是三惡道,我們如果想在這一生超越輪迴,淫慾不斷,就不能超越。換句話說,淫慾是非斷不可!
  • 三才之道
    學習預測的人很容易去追求技法,追求技法本沒有什麼錯誤。如落入了追求一些對求測者來說根本沒有幫助的內容,就毫無意義。一個初學預測的人往往喜歡這些,其實易學的根在理,易理的根在三才。蓮鶴開始在各種刊物上推廣三才之學。以下的文章就是在某一種很有名氣刊物上發表的文章:《三才之道》、《三才之用》,以下是全文。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不一會兒,婦女拿出餅乾吃了起來,又拿了一塊送給車夫,車夫接過餅乾,卻沒有吃,偷偷把餅乾放到了懷裡。他看到路邊有一個茶水攤,自己喝了一碗,又買了一碗,偷偷將餅乾屑放到碗裡,遞給婦女,婦女喝完不知不覺睡了過去。車夫立即揚鞭飛奔而去。過了很長時間,婦女醒來。車夫笑著說:「這兒離你的家已經很遠了,你騙人的詭計沒有得逞,你有什麼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