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音樂劇「啟示錄」

2021-01-11 唄殼劇場

「唄殼」微信公眾號bkjuchang


最近韓國又開發了一檔全新的競演綜藝,參與對象比較特別,聚焦於音樂劇舞臺上的群演:


Double Casting(더블캐스팅)


《Double Casting》節目海報


『Double Cast』根據指代的內容不同,有兩重意思,一是同一位演員在劇目中需要飾演兩個或以上的角色;二是指一個角色可能會有兩位演員進行飾演。然而,這個節目中的「Double Casting」的意思是「二次試鏡」。(下文簡稱DC)


這檔綜藝由韓國電視臺TvN製作,在今年2月下旬開播,每周日播放,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三集。


節目LOGO


節目中的5位評委在韓國音樂劇圈都頗有名氣。


Michael K Lee.,美國韓裔音樂劇演員,曾在百老匯不斷登臺,他在韓版《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中飾演的耶穌被譽為經典;


車智妍,出道14年的韓國音樂劇女演員,曾在MBC綜藝《蒙面歌王》中獲得五連冠軍;


韓智尚,也是韓國老牌音樂劇演員,節目組點評「神賜的嗓音」,代表作有《弗蘭肯斯坦》《死亡筆記》等;


嚴基俊,在音樂劇出道後,又馬上投入到影視劇和電影中,演技與唱功皆是一流;


最後還有一手挖掘曹政爽、韓智尚、金武烈等韓國音樂劇明星的音樂劇&話劇導演,韓國中央戲劇大學的教授Gina Lee


節目的五位評委


作為一檔音樂竟演類綜藝,《DC》在節目形式上並無太多創新,與國內的《好聲音》、《聲入人心》大同小異。


但是在選手的選擇對象上,他們卻將目光投向了韓國的音樂劇群演(Ensemble),將一直委身於主演之後的群演們拉到聚光燈下,展現他們的姿態與能力。


對於音樂劇市場才逐漸紅火的我們來說,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疑問連連。我們有那麼多的音樂劇主角、配角還在『掙扎求生』,他們卻已經將焦點定位在音樂劇的群演上了?


但是在聽完一些試鏡者的演唱後,我和評委表達出同樣的感嘆,而這也是這個節目存在的理由之一:


「能把歌唱成這樣的人,怎麼還沒當上主演呢?」


評委韓智尚對試鏡者的點評


『市場飽和』、『競爭殘酷』是聚橙音樂劇製作人張韌一針見血的概括,『韓國音樂劇市場的現狀是因為受限於韓國自身內需市場的「天花板」,可以說在沒有大的變革的情況下,韓國的音樂劇市場和演員是很難突破目前的困境的。』


在節目中,我們可以聽到大量韓國本土原創或者是改編的音樂劇作品選段,節目組還貼心地添加了一些音樂劇的知識科普。


從目前已經播出的幾集來看,因為完全模擬試鏡場景,選手們各自為戰,所以稍顯枯燥,首期收視率只有1.4%。但是隨著晉級環節難度逐漸升高,競爭難度變大,我相信這個節目到後期表現肯定會越加熱烈。


不過這個節目中,參賽演員的選曲廣泛,從原創劇、譯配改編劇到外國劇目,而評委們的專業態度和中肯評價也相當吸引。毋庸置疑,這是一個了解韓國音樂劇和音樂劇演員的好機會。


『不可或缺的群演魅力』


在舞臺演出中,群演(Ensemble)是很重要的組成,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合唱」(Chorus),在演出時要唱、跳、演甚至還需要演奏一兩種樂器。


對於不同規模的戲而言,對群演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但是在大劇場演出時,一部演出是否有「活力」,除主演控場能力過硬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要靠群演的表現。



在2018年美國演員權益協會(Actors' Equity Association)曾提議託尼獎增設2個獎項,分別是群舞和合唱演員的Best Chorus in a Musical/Play,以及主演、替補、群演等全體演員的Best Ensemble in a Musical/Play。協會主席認為,音樂劇群演可以說是整場演出中最辛苦的工作者了,他們同樣需要被認可。


但是在舞臺之外


群演們處在冰冷現實的底層


群演(Ensemble)也是很重要的替補成員,當主演有任何情況出現,他們需要隨時補上。所以真實的情況往往是,群演的實力並不比主演差,有時候群演承擔的責任和壓力反而更大。


補充一個小知識點,EnsembleSwing都是音樂劇演出中常會見到的「群演」的表達,但兩者在功能上有所不同。Ensemble在舞臺上是有固定的演出任務的,而Swing是長期在後臺待命,非特殊情況不會上臺的。


通常,Ensemble會是主角的替,而如果Ta上替演主角的話,Ta的演出任務就會交給Swing。


韓國音樂劇演出劇照


然而,這些決定大劇場演出成敗的演員們,在很多時候卻是透明的,無法展露自己的聲音,也無法被人記住。


除此之外,與主演相比,群演的薪資也非常低。在韓國,有些群演最少的時候一場只有3萬5千韓元(約合人民幣200元),平均年收入98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6500元),相比於韓國家庭年均人收入1.4萬美元(均為2016年數據),這幾乎難以維持體面的生活。


而且在排練期間,甚至會沒有工資,一些惡劣的演出方還會出現欠薪問題。面試一旦落選,就必須去找零工幫補生活。


評委嚴基俊回憶自己的4年群演生涯


加之,群演們基本上沒有「角色試鏡」的機會。因為如果一旦在面試的時候選擇了服從分配,大多數就只會進入群演試鏡隊伍。


群演雖然在實際演出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但是在社會上人們卻並不怎麼認可「群演」這個職位,會被人認為是無關緊要的背景板角色。對於這些演員而言,甚至有種說法是「只要你做了一次,你可能永遠就是群演」。



節目中,有些選手曾抵不過現實的殘酷,回到了公司上班,做回一名白領,但最終又不忍心放棄自己的舞臺夢想,苦苦堅持,等待著一個機會。


參加《DC》的選手實力都很過硬,有些甚至可以用『很強』來形容,水準讓幾位評委都驚訝不已。


韓國音樂劇發展蓬勃,大劇場、中劇場和小劇場幾乎全年演出不斷,然而透過這個節目才知道,這麼多具有硬實力的演員們,卻還是在默默地做著群演。


張韌認為這檔節目『關注默默付出的弱勢群體,一般觀眾如果因此而關注到群舞這個群體那也算是做出了一定貢獻。』


除此之外,評委們將根據演員們的整體表現挑選最為合適的人員然後晉級,最終誕生1位冠軍。他能獲得1億韓元的獎金以及在大劇場擔任主角的機會。


這對長期在『群演』掙扎的演員來說,也的確是一次難得的『出頭』機會。



『競爭激烈的韓國音樂劇』


從《DC》參賽選手們的演唱曲目你會發現,這些選曲廣泛,從原創劇、譯配改編劇到外國劇目都有,而且演唱的語言絕大部分是韓語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韓國音樂劇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他們有大量的用自己語言表達的故事,用韓國人自己的角度去詮釋世界的經典作品。


目前,韓國劇院接近半數的演出都是音樂劇,2019年韓國音樂劇門票的銷售額雖然整體下跌了17%,但依舊佔比整體演出市場銷售額的50%。相比之下,2018年中國音樂劇的票房卻只佔到國內整體演出票房的5%。


韓語音樂劇在上世紀60年代初出現苗頭,但那個時候主要還是以民俗類型的音樂劇為主,以首爾市樂團以及國立歌舞團為主導;到了2000年,原創音樂劇《明成皇后》開始了韓國音樂劇自身的發展;2001年,韓文版《劇院魅影》在LG藝術中心連續演出7個月之後,標誌著韓國音樂劇產業化的開始。


韓文版《劇院魅影》歌曲錄製CD封面


一開始的韓國音樂劇主要也是把目光放在經典的英語劇目上,引進像《貓》《媽媽咪呀!》這類的劇目,進行再製作。因為版權的嚴格要求,絕大多數劇目必須進行標準化製作,完全復刻。所以到2007年左右,觀眾們對這種形式已經感覺到了疲態——這些經典故事不需要任何原創,也不一定非要韓國演員來演繹,甚至邀請外國團隊來演出效果會更好。


而這個時候,製作公司就把目光逐漸投向了歐洲的音樂劇。與那些經典英語音樂劇的做法不同,韓國與歐洲音樂劇的合作模式是選擇非標準製作,引進的只是劇本和歌曲,其餘的包括舞臺設計、和服裝都可以原創,演員的選擇和演繹也有較大的空間。


第一個試驗性作品就是對德語《莫扎特!》的改編。


2011年「韓扎」海報。這部劇在2010年首


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演出的票房,韓國開始利用明星效應,邀請明星來作為音樂劇的主演,將音樂劇的受眾由原本40-50歲,擴充到20歲-30這個年齡層,年輕人甚至成為了票房主力。


在2016年,EMK製作公司曾經做過一場調研,音樂劇觀眾們在選擇劇目的時候首先會考慮的是主演,然後再是哪一部音樂劇。


2012年,前東方神起隊員金俊秀在韓版《


這種變化對於韓國音樂劇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化過程。他不僅擴充了劇目素材,也擴充了觀眾群體。從引進到原封不動的復排,到保證劇本相同的情況下塞入韓國現代觀眾更喜歡的東西,再後來發展到修改劇本,修改唱段,到原創劇目的產生。


到了今天,韓國音樂劇在題材選擇上會更國際化,早已不像《明成皇后》的時期那樣局限在自己的歷史文化中。所以也誕生了很多類似關注西方名人,感受人類共同喜悲的原創類劇目,譬如《拉赫瑪尼諾夫》《瑪麗·居裡》等。


目前,韓國的音樂劇製作公司多達200多個,每年能夠製作接近200部原創音樂劇,是全世界原創劇目最多的國家,比美國和英國都多出5倍以上。


全國多達1200愈家劇場也順利保證了這些劇目的演出機會。但是即使這樣,最終也大約只有10%的劇目能夠脫穎而出,繼續演出。


韓國首爾大學路上的演出海報


韓國現在每年都會舉辦音樂劇大賞,選出「年度劇目」與「年度演員」,以肯定每一年音樂劇行業的發展,目前已舉辦到第四屆。同時不少音樂劇演員也藉由這個戲劇舞臺進入影視界和歌謠界,刺激了音樂劇行業人員的不斷補充與更新。


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Daegu International Musical Festival )簡稱為「DIMF」,是僅次於紐約國際音樂劇節(NYMF)的全球第二大音樂劇節,也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劇節,自2006年迄今已舉辦了13屆。為韓國國內音樂劇的發展和國際音樂劇的交流也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第四屆韓國音樂劇大賞海報


劇目製作方面,韓國政府對於原創劇目資金支持會遠遠高於其他藝術門類。韓國中央政府、文化部以及首爾地方政府是三方支持主力,下設韓國公演藝術中心、藝術經營支援中心、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和首爾文化財團四個具體機構,細化到從運營劇場、藝術節舉辦到進軍海外、實驗性作品的扶持、人才培養等等。




除了音樂劇本身的製作,韓國政府也大力支持劇場建設。部分專用劇場為大財團出資外,為了形成劇場聚集區域,政府還為地產開發商提供稅收優惠以及審核上的簡化。


部分企業與政府支持建設的劇場


最終在首爾以大學路為核心,僅僅半徑2.5公裡的地方便建設有200多座小劇場,每年上演的作品接近2000部(包含話劇、音樂劇、舞蹈等),是亞洲最大的劇場群。


在上世紀末期,這裡是很多韓國笑星「Gag-man」成長、自我鍛鍊的舞臺。雖然劇場喜劇逐漸沒落,但是這個地方依舊是話劇、音樂劇等誕生的地方。韓國幾乎每一位藝術院校的學生都必須經過大學路的洗禮,這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登上大舞臺的演員們的硬素質達標。


大學路其中一部分劇院分布地圖


據張韌介紹,韓國音樂劇從2014年開始脫離了大幅度增長的勢頭,世越號事件和2015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更是重創了演出行業;目前整個行業已趨近飽和,再加之行業固化演員固化越加嚴重,進入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階段。


因為『明星效應』,製作公司與經紀人公司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在製作大劇場演出時,往往會從已經有一定粉絲基數的愛豆或演員中挑選主角,而且這些演員數量常常供過於求;在這種壓迫下,未被市場驗證的中小型劇場中的演員們則更難有機會在大劇場中演出。


『明星演員』為中心,再加之中小劇場與大劇場演出之間的割裂,對於韓國音樂劇產業而言無疑是一種傷害,甚至是不太健康的。反觀日本四季劇團以作品為中心的策略似乎更加有利於音樂劇的發展。


不過目前韓國音樂劇也在逐漸調整,部分大劇場演出會安排多位演員擔當主演,通常是一位愛豆,一位歌手,再加上一位音樂劇專業的演員,觀眾們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選擇。



『韓國音樂劇的中國行』



在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及駐上海韓國文化院支持下,從2018年開始,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和韓國藝術經營支援中心聯合主辦了韓國原創音樂劇推介大賞。


該大賞活動會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表演6-8部音樂劇片段,邀請國內音樂劇從業人員和觀眾免費觀看,藉以推廣韓國音樂劇。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2019年韓國原創音樂


在2018年推薦大賞中演出的韓國音樂劇《面試》,在2019年年底正式在上海首演,卡司集中了國內不少著名音樂劇演員。除此之外,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也是通過大賞脫穎而出,進而推出中文版在國內上演。


還有《水曜日》《拉赫瑪尼諾夫》《帥小夥的蔬果店》《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梵谷》等劇目,也同樣來源於韓國。


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劇照


除了中小劇場的引進漢化劇目,大劇場的代表就是《變身怪醫》了。《變身怪醫》在2019年韓國演出季曾創下了連演7個月的超長演出記錄,2017年的中文版同樣是由中韓跨國團隊共同打造。


相比於2017年的口碑大爆卻票房慘澹,這次2020年復排巡演的《變身怪醫》則受到了極大關注,因為劇中的幾位主演早已『今非昔比』。


2020音樂劇《變身怪醫》發布會現場,其


與韓國音樂劇在初期就以『明星』作為賣點營銷不同,國內的中文音樂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以劇目本身來吸引觀眾的。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名氣大的經典作品大家都趨之若鶩,名氣小的劇目卻門可羅雀。


『嗷嗷待哺的中國音樂劇』


與韓國音樂劇演員慘烈競爭的境況相比,中國的音樂劇演員並沒有好多少。但是呈現出來的卻是另一種尷尬境地——無戲可演


1992年,沈承宙在武漢市藝術學校開辦了全國第一個音樂劇中專班。隨後,中央戲劇學院和其他藝術院校陸續設立了音樂劇專業。算起來音樂劇在中國的發展也有二十幾年了。但是一屆一屆的音樂劇畢業生畢業的時候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沒有音樂劇可演。


1997年,孫紅雷從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專業畢業,因為社會上沒有音樂劇可演,於是去做了影視演員。


22年後的2019年,張沁丹從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專業畢業,近一年的時間,只參演了《搖滾年代》和《春之覺醒》兩部戲的演出,演出場次也非常有限。


二十多年間,中國音樂劇的發展異常緩慢和艱辛。


請點擊今年1月《春之覺醒》,在歌曲《J


2018年,湖南衛視綜藝節目《聲入人心》的播出,算是給中國音樂劇的發展帶來了一陣強風,也讓音樂劇和音樂劇演員正式走向了普羅大眾。


芒果臺的強勢『造星』,為國內音樂劇贏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它帶來了新的演員、新的觀眾、甚至是新的劇目,劇場的活力比從前更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票房。不少有參賽選手演出的劇目甚至在開票後幾分鐘就完全售空,黃牛炒出天價票更是成為社會事件。


《聲入人心》對中國音樂劇的普及和推廣,業內人士普遍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感謝。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劇專業的丁汀打了個比方:


『可能原本要用十年的時間去普及,但是這個節目出現的那一個冬天,全國的觀眾就都知道了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了。』



然而,也有音樂劇的『死忠粉』對這個節目的「造星」表示反感。因為『明星』的加入,不僅推高了票價,而且演出質量常常得不到保證。他們認為一些走進劇場的『新粉絲』也只是看『明星』,而不是看音樂劇。


然而不管怎樣,一臺《聲入人心》給中國音樂劇帶來了點點星光,但它並不足以『拯救』中國音樂劇。只有投資商、演員和觀眾都能慢慢從『明星光環』轉移到聚焦作品本身,才能給中國音樂劇帶來真正的正能量。


2019年10月,已多次復排的音樂劇《搖滾年代》上海演出外場(圖片來源:繆時刻)


音樂劇《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製作人漢坤表示,他們在做自己作品和甄選演員的時候一定是基於內容和角色本身出發的,以『最適合』為原則,而不是『最賣座』,基於所有演員公平的競爭機會。


對於國內的音樂劇演員,同樣也面臨著令人擔憂的惡性循環。一方面有限的演出機會讓演員難以獲得足夠的鍛鍊機會,另一方面有限的收入又限制了演員在自我提升方面的投入和堅持。


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專業的覃子瑄這幾年參與了中文版《信》《搖滾年代》等多部音樂劇的演出,演員之外還會做一些歌詞譯配等方面的工作。她也坦言:有能力的音樂劇演員不少,但是能堅持留在這個行業的人很少,願意留下來做群舞演員的人就更少了。


2019年《搖滾年代》劇照,覃子瑄在其中


與其他人相比,孫豆爾似乎要幸運的多。2012年參加《中國好聲音》在電視上嶄露頭角後,就有製作人找到他,邀請他出演一部中文音樂劇的男主角。之後,孫豆爾在音樂劇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陸續主演了《危險遊戲》《梵谷》《美女與野獸》中文版、《蘭波》和《面試》等作品。


當問到孫豆爾怎麼看待『主角、配角和群演』的時候,孫豆爾說在參加《中國好聲音》之前,他一直是空政歌舞團的一名群演,每次演出連話筒都不用配,就像一個活背景。當導師庾澄慶問到他的職業時,孫豆爾覺得不值一提,說自己只是個『小角色』。


當時庾澄慶就嚴肅地回復了他一句:舞臺上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這是出自俄國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句名言。


孫豆爾畢業於青島大學音樂學院,專業是美聲,並不算是一個專業的音樂劇演員。當製作人找他出演音樂劇的時候,其實他的內心是忐忑的。


一路走來,也許有人會認為是幸運之神眷顧了他,但是只有孫豆爾自己知道自己吃了多少苦才獲得了這些成長、成就和認可。


《美女與野獸》中文版返場照,孫豆爾在


他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音樂劇演員,一定要對演出和角色付出自己的真心,並且要不斷挑戰自己。最忙碌的時候,孫豆爾每周都要往返與上海迪士尼樂園和韓國大學路之間。


2019年,孫豆爾一共演出了282場戲。對他來說,不是『無戲可演』,而是已經超負荷了。所以在2020年的計劃中,孫豆爾會有意識地減少自己的演出場次。


與演出機會不多的演員相比,孫豆爾的成績讓人羨慕。但是如果遇到演出的機會,自己是否真的能立刻抓住,每個演員可能也需要認真地問一問自己。


在並不飽和的音樂劇市場下,如何耐得住寂寞讓自己堅持下去,並且不斷提升自己,隨時等待機會的降臨,然後立刻抓住,也是張沁丹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18年《媽媽咪呀!》中文版劇照



在張韌看來,中國音樂劇現在是藍海,而且發展空間極其巨大,這對製作方和演員都是極大的機遇。但並不是說機遇大我們的演員就沒有競爭了,音樂劇現在在中國遠遠沒有普及,我們現在真正的競爭其實是和觀眾的競爭,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作品感動到更多人,吸引更多人走入劇場,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劇的魅力,並且讓他們的觀劇成為一種常態化,這是不同於韓國,屬於我們自己的作業。


在今年1月,上海文化廣場節目總監費元洪老師也在博文中提到:


『在這個時代下,作為個體,無論是劇目製作,還是劇場運營,精耕細作是永遠不會錯的,核心觀眾永遠最珍貴。但我們絕不要奢望行業會快速成長,應該先確定建的塔下的是否是沙。』


中國的音樂劇前路漫漫,而在這其中的從業者們,唯有堅持,自律自強,方能共同前進。


撰文丨覺得自己在寫論文的AshleyC

編輯 | 摸戲校尉

更多劇場資訊請關注「唄殼」微信公眾號

由於資料有限,文中若有表述錯誤或不當的地方,歡迎大家及時指出。

*特別感謝聚橙音樂劇製作人張韌、一臺好戲製作人漢坤、演員孫豆爾、演員覃子瑄、演員丁汀、演員張沁丹接受我們的採訪,也感謝愛音客@菲協助的資料收集。

*double casting節目翻譯:神叨字幕組

*部分數據來源韓國票務網站interpark sales

*部分資料來源

[1]KBS:去年韓國演出市場銷售額為5276億韓元,同比減少3%

[2]乾貨 | 韓國音樂劇產業發展及成功秘訣,泡知識溫泉

[3]歐洲音樂劇在韓國的運作以及發展歷程,金智元

[4]韓國音樂劇本土化產業初探,費元洪

[5]音樂劇熱的冷思考,費元洪

[6]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劇詞條釋義,費元洪

[7]MusicalOnline音樂劇教育平臺



| 你 可 能 對 以 下 內 容 感 興 趣 |




相關焦點

  • 遍地好劇,唯有它配「封神」
    如今,「神劇」這個詞已經有點被用爛了。前兩天魚叔推薦《沼澤怪物》,因為風格很喜歡就大膽用了「神劇」二字,結果後臺被魚友懟了一聲。說那根本算不上「神劇」。今天,我想當眾道歉。甚至很想把之前所有發出去的「神劇」頭銜都給收回來。
  • 騰訊音樂人發布「億元激勵計劃3.0」;華納音樂參投兒童遊戲平臺
    QQ音樂1月7日,QQ音樂面向說唱全行業正式發布「說唱者聯盟」計劃。該計劃將為報名並成功加入的音樂人和廠牌開啟全國live巡演;聯手「地下八英裡」「TurnUp」「IRON MIC」「幹一票」等說唱賽事,為潛力選手定製成長計劃;參與QQ音樂各項獨家綜藝和定製節目;打造年度校園說唱賽事;加入QQ音樂各類音樂節、盛典及頒獎禮。
  • 愛「偷時間」的韓國歌曲房與韓劇
    大家都知道韓國人個性急,常掛在嘴巴的口頭禪除了「快一點」之外,還有「等一下」。說來也有趣,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平日愛催人,凡事要求快快來的「火病」韓國人口中的「等一下」,是要等多久呢?五分鐘、十分鐘還是半小時呢?若聽到韓國人對你說「等一下」的話,那可真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了。
  • 韓國選出年度社會四字成語:「我是他非」
    韓國也不例外,從 2001 年開始每年發表代表一年的四字成語,韓國的《教授新聞》()今年也不例外,於前天公布了其年度韓國社會四字詞,是「我是他非」()以 906 名教授為對象,每人可在 6 個已被挑選成為年度候選四字詞的名單中,選出他們心水的 2 個選項,上星期《教授新聞》便公開了這個問卷調查的最終結果。當中,有 588 人(32.4%)選擇了「我是他非」作為今年韓國社會的四字成語。
  •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前中期賺錢方法 怎麼樣刷錢最快!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前中期賺錢方法 怎麼樣刷錢最快! 關鍵字: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前中期賺錢方法 塞爾達怎麼樣刷錢最快!
  • 《塞爾達無雙 災厄啟示錄》展示各角色使用「希卡之石」道具的戰鬥...
    KOEI TECMO Games 製作,預定 11 月 20 日推出的 Nintendo Switch 動作遊戲《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天蠍座ルダ無雙 厄災の黙示站臺)》公布「不為人知的100年前的記憶 」系列第 3 部宣傳影片,除了讓玩家一窺「克洛格(コロ點擊)種子,也展示了各角色使用「希卡之石」道具的戰鬥動作。
  • 這個「iPod shuffle」可以直接播放你手機裡的音樂
    但隨著流媒體音樂的流行,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將自己喜愛的音樂和播放列表保存在手機的音樂 App 中,而把這些音樂 App 中的內容通過 iTunes 導入到 iPod shuffle 則常常是一件讓人抓狂的事情。概覽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讓 iPod shuffle 直接播放手機 App 中的音樂呢?一家來自洛杉磯的創業公司就設計了這樣一款特別的「iPod shuffle」。
  • 只有看這部劇的時候,我才好意思說「這就是我的青春啊!」
    點擊關注電影派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觀影生活電影派Vol.990如果說有哪部青春劇,能讓鋼鐵直男都好意思說「我追過」。那一定是《最好的我們》。自然寫實神還原,細碎的日常拼湊成我們青春最本真的樣子。因為 青春本來就不是傳奇,而是就算平淡無新意,也發著光的日子。
  • 網傳芒果臺將出「天是紅河岸」改編劇!
    網傳芒果臺將出「天是紅河岸」改編劇! 動漫 178ACG ▪ 2016-10-28 08:36:00 2015年底,一部名為「太子妃升職記」的網絡自製劇不僅捧紅了張天愛等一眾明星,也帶動了整個網絡劇行業的發展
  • QQ音樂「銀河計劃」開啟 汪蘇瀧擔任推廣大使發歌《銀河·行星版》
    4月3日,為讓音樂創作者能夠更好地發展,QQ音樂開放平臺正式推出全新衍生升級計劃「銀河計劃」,並由知名音樂人汪蘇瀧擔任推廣大使,同時他還帶來了一首精心重製的《銀河·行星版》作為推廣曲。通過追加千億流量、億元激勵計劃、聯動多元資源、完善成長機制等升級舉措,「銀河計劃」將以更加切實有效的全方位扶持,讓不同階段的音樂創作者施展才華,也讓更多好音樂被大眾聽到。
  • 教你五步把「網易雲音樂」搬進PPT!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簡單的形狀繪製和動畫設置,模擬出類似「網易雲音樂」那樣的黑膠唱片播放效果,讓音樂播放過程變得更加生動:今天陳老師就和大家聊聊這個效果的製作方法,有興趣的老師朋友們不妨抽空跟著教程練練手,看看自己還有哪些技術欠缺,通過練習獲得進步。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吧!
  • 劇場版動畫「魔法少女伊莉雅:雪下的誓言」公開主題曲MV「薄紅の月...
    劇場版動畫「魔法少女伊莉雅:雪下的誓言」公開主題曲MV「薄紅の月」!演唱的主題曲「薄紅の月」的完整版動畫音樂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薄紅の月」MV欣賞<<< 廣山弘創作的「「魔法少女伊莉雅」漫畫,是一部以「Fate/stay night」角色伊莉雅斯菲爾為主角的魔法少女題材外傳漫畫。
  • 「站姐直拍」文化可能會被消失,韓國將立法限制演唱會拍攝
    韓國的追星文化盛行,有不少粉絲都會為自己偶像開設應援站化身為站姐,會緊貼偶像的大小行程,在不同的公演活動和演唱會拍攝照片和影片,再上傳到網上供大家欣賞。  最近韓國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預告,將會會修改有關法例,防止在演唱會和音樂劇等場合擅自拍攝,再進行交易的行為,認為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表演者的著作權。消息傳出後,不少粉絲擔心之後沒有機會再看到偶像的直拍影片。
  • 這些「抖音」劇一出,美劇要大變天了!
    其中一人對著對講機大聲喊道——「搞啥呢!你在哪兒啊?」車裡的同夥笑嘻嘻的說道——「我在看Quibi,等我十分鐘。」▲Quibi爆笑創意廣告是什麼魔力,讓劫匪們銀行也不搶了,也不著急逃跑了,還在門口看起視頻了呢?那就是這個4月6日才剛剛上線的全新流媒體平臺「Quibi」了。
  • 明星也追劇!《頂樓》金希澈邊追邊PO心得,蔡依林經常換韓劇老公
    、很照顧弟弟」、「我國中的時候喜歡柳真姐姐,通過《瘋狂大變身》喜歡金素妍姐姐,你們不要吵架!」 沒想到金高銀也是《機智醫生生活》的劇迷呀~其實金高銀和飾演「張冬天醫生」的申鉉彬私下是好友,朋友的劇當然得要準時收看。不過看著看著,金高銀似乎也成了《機醫》小粉絲。
  • 韓國漫畫「血型君」4月動畫化 4種血型聲優陣容豪華
    韓國漫畫「血型君」4月動畫化 4種血型聲優陣容豪華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03-06 14:43:14
  • 音樂跨界藝術,卡西歐「無樂不作」聯名款引爆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
    而今年,恰逢卡西歐電子樂器40周年,卡西歐誠意奉上與藝術家朱金樂合作聯名的「無樂不作」系列產品。其獨特藝術感造型在現場引發大量關注,展臺前一度排起長龍。我們也很幸運採訪到卡西歐的山岸副總經理和合作設計師朱金樂老師,共同解讀「無樂不作」的設計理念,讓我們得以全方位了解產品背後,音樂與藝術融合的跨界之美。
  • 「幸運星」原班人馬打造原創動畫「Wake Up,Girls!」
    「幸運星」原班人馬打造原創動畫「Wake Up,Girls!」現在,這3位STAFF將要在一部名為「Wake Up,Girls!」的原創動畫中再次集結,為FANS們獻上一部全新的偶像動畫!   原創動畫「Wake Up,Girls!」其實是由avex和81produce事務所聯合進行的一項動畫企劃,作品將成為一部為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受災的東北地區應援的動畫。
  • 日音迷夏日狂歡,嵐新單「IN THE SUMMER」獨家上線QQ音樂
    北京時間 7月23日23:00,亞洲超人氣偶像團體嵐(ARASHI)的全新單曲「IN THE SUMMER」正式上線QQ音樂。本次新歌融入了多種元素,是嵐對自身的再一次突破,清新的曲風瞬間將嵐飯們帶入了一個戀愛感滿滿的夏日。
  • 組圖:言承旭首次韓國行 反應轟動迷倒高麗妹
    ,終於在日前如願踏上韓國,這次是因個人首次發行的個人專輯《第一次》在韓國有非常好的反應,獲得韓國當地最大的音樂頻道M-net年度音樂錄影帶頒獎典禮(M.Net Music Video Festival) 」最佳亞洲歌手獎 (Best Asian POP Artist)」,並受邀擔任表演嘉賓,當晚所有韓國當紅的歌手包括寶兒、神話、東方神起、Rain…等都親自出席參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