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韓國人個性急,常掛在嘴巴的口頭禪除了「快一點」之外,還有「等一下」。
說來也有趣,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平日愛催人,凡事要求快快來的「火病」韓國人口中的「等一下」,是要等多久呢?五分鐘、十分鐘還是半小時呢?若聽到韓國人對你說「等一下」的話,那可真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了。
韓國人因為事情忙無法接電話,或是想要推辭掉某事時,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等我一下(我再跟您聯絡)」了。這時,聽到這句話的人大多心裡都有個底了。此時人們若是再主動與對方聯絡的話,可是會被人視為失禮了。
韓國人口中的「等一下」,要等的時間極為冗長,不是五分鐘,也不是半小時,據統計平均要等將近1小時15分,才會與對方進行剛剛「等一下」的事。
這時等待對方聯絡的人,明明只要跟對方談上五分鐘,就可以討論結束的事情,卻得等上老半天,甚至無消無息,在等待中他的時間就被偷走了。
有趣的是,韓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這種看似「等一下」,卻實際為「偷(對方)時間」的現象,尤其是奸商在做生意時,也是經常用到這招呢。
諸如韓國人夜生活少不了的「酒、歌、舞」:喝酒、唱歌與跳舞,特別在夜晚的大街小巷內,處處可見的「歌曲房」特別容易發生「偷時間」的經營方式。
韓國歌曲房計費方式,而是以包廂計算,一次多為一小時計費,當然,若是只想唱幾首歌過過癮,半小時也行。且韓國歌曲房內由商家自行販賣比市價貴一點的啤酒、冷飲與餅乾之類的下酒菜,有時候還限制客人帶酒、外食進去,但是一些手頭不太寬鬆的學生們,在外只要事先把買好的零食、酒類塞入隨身攜帶的背包內,大多不會被老闆刁難,輕易過關。
韓國歌曲房最低消費,一個小時便宜地從1萬韓幣起跳,到2萬5,000元韓幣不等,具體要看包廂設備、營業地段而定。令人感到新鮮的是,三五好友一進去包廂內,除了沙發、點歌簿、昏暗燈光、點歌遙控器,還有一臺在電視屏幕下的小型點歌機,最吸引人的目光就是在點歌機上秀出計時器,從60分開始倒數。
根據當地歌曲房業主的經營模式,往往會在客人包廂結束的前幾分鐘,追加10到20分鐘以上不等的額外時間給顧客,且常來的熟客,追加的時間越長,全憑當天老闆的心情而定。
但是,60分鐘就是真的60分鐘嗎?
早在2009年11月20日,KBS1電視臺的「消費者告發」節目裡,就在探討這種看似消費者賺到「等一下」,多餘的追加時間的歌曲房消費,實際上卻是不良店家做生意的手段,因為這些店家都會東扣一點西減一點。
當天那一集的標題為「歌曲房內,60分鐘真的就是60分鐘嗎? 根據拍攝記者當地實查,仁川地區的歌曲房內的計時器,跟實際60分鐘少了1分37秒以上。更令人瞪目結舌的是,還有些歌曲房業主,還會先觀察一下登門消費的顧客,看一下顧客是否已經喝醉酒,因為業主最喜歡醉茫茫的客人,更方便他們在計時器動手腳了,甚至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歡唱包廂內,可以偷偷減掉8分17秒之多。
大家別小看這1到8分鐘的時間,若是一個包廂,平均被業主「偷掉」4分鐘時間的話,一天24小時營業不關門的歌曲房,就可以利用偷到的4分鐘,多接一個小時生意,做到25小時以上的生意與客人呢。且在節目裡,也有前歌曲房老闆出面坦承,這樣「偷時間」的手法,也是做生意的手段之一。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生意手段高超。
但是除了KTV之外,就筆者看來「偷時間」做生意的手段,最常見的還是大家熟悉的韓劇吧?
韓劇算是一種產業,甚至是韓國在國際上打響自己國家名號的一項利器。但有趣的是,如果仔細觀看韓劇結尾處,劇情的「時間」往往都會被剪輯往前,造成承先啟後的高潮後就結束,勾動觀眾想要繼續看下一集的衝動與期待。
看似合理化的剪輯,但讓筆者觀察到的是,下一周若是接著看此劇的話,可以看到開頭的前3到5分鐘,只是重複或是把上一集結尾處,交代得更清楚的劇情畫面出現罷了。雖然有人說,下一集開頭當然要幫上一集溫習劇情,讓觀眾「等一下」好喚起觀眾的記憶。但是,也別小看這3到5分鐘,幾乎所有的韓劇都有這樣的剪輯手法,頻率過於頻繁,無形之間觀眾的時間又被偷走了,更別提在這段時間內,出現在演員身上,手錶、手機、車子與服飾等,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植入性廣告被塞入去多少。
最開心的應該是韓劇的劇作家吧?以現今韓劇一集約60分鐘,一周播一到兩集,一季為十六集單位計算的話,劇作家藉由偷掉觀眾的3到5分鐘時間,可以讓劇作家少死幾千個創作腦細胞,少花精力去創作一集的劇本之外,最厲害的是,在這樣短短的偷掉觀眾期待的劇情發展的3到5分鐘,可以多加入多少贊助商的產品,提高利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