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缸是個老話題了,網上有數以百計的帖子在教我們如何做,這裡給家幾個細節上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開缸前兩天可先困水。提前困水主要是去除自來水的氯,氯對硝化細菌和淨水細菌的繁殖都有害,提前去掉節省開缸周期。有條件的就單獨困水,沒條件的直接魚缸裡困,不開過濾不開燈爆氧24小時基本搞定。
2、濾材、魚缸要衝洗,消毒不是必須。使用的濾材和魚缸還有一些其他設備用水清洗衝刷乾淨,消毒不是必須的,因為魚缸或設備表面並不適合細菌繁殖,所以沒太大必要消毒。
3、合理選擇過濾。選擇匹配的過濾和水泵很重要,不管何種過濾形式儘量滿足兩點:一是水循環次數能使魚缸水體每小時循環五到十次;第二個生物濾材的體積佔魚缸體積的百分之十左右。
4、注意加溫打氧,因為氧氣和溫度是淨水細菌和硝化細菌繁殖的兩個很重要的因素,溫度影響活性,氧氣是生存所需,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適宜的溫度有利於細菌的培養。一般溫度控制在25度左右為宜。
5、合理添加硝化細菌和EM菌。見很多人問什麼時候下硝化細菌或EM菌,開缸第一天下就可以了,也可以陸續放一些,有益菌的基數越大越容易形成優勢菌群,目前市場上基本都是休眠菌,從休眠到正常工作也是需要過程的嘛。
6、闖缸魚儘量選粗生好養活的,可以考慮開缸三天下闖缸魚,下魚後正常餵食。要曉得評判水質的好壞不能靠魚的狀態,闖缸魚主要是給細菌們提供食物的。同時,也不能拿水的清澈與否來判斷水質,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開缸,三天以後的水基本都會保持清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