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又火了,1.6億年前恐龍化石被發掘,專家:在世界都罕見!

2021-01-11 無生解說科技

眾所周知,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的探索也越來越頻繁一些曾經號稱世界未解之謎的難題,在人類科技的手段之下,逐一的解開那些神秘的面紗,就連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如今也被各種科研人員利用,AI等修復手段重現出來。

恐龍滅絕至今已經超過了6500萬年,在如此漫長時間長河裡,遺留到至今的也只有恐龍化石,在世界範圍內,任何一塊恐龍化石都是極為重要的,特別是完整的恐龍化石,然後在近期,四川自貢又火了,1.6億年前恐龍化石被發掘,專家:在世界都罕見!

就在12月23日的時候位於四川自貢,一位居民在閒暇散步的時候,偶然看到路邊的山體上有些印有骨頭的形狀的石頭,然後通報了當地的恐龍博物館研究團隊,原本以為只是看走眼而已,但萬萬沒想到,當研究團隊過來的時候才發現這真的是恐龍化石。

經過初步的判斷,裸露在外面的是恐龍骨骼的肱骨化石,而且經過深度發掘,這可能是一隻體長長達20米的蜥腳類恐龍,最重要的是,這隻恐龍化石將是完整的,距今約1.6億年的歷史。

這是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非常罕見的,距今1.6億年前還是保持著如此完整,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義,對人類勘探研究史前生物有著巨大幫助,不過在四川自貢這個地方發現恐龍化石已經不是頭一回了,就單單是自貢這個地方,就已經發現了161個恐龍化石點。

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證明了中國人的科學意識如今是非常完善的,能夠及時反饋給專門的研究團隊,為中國研究這種史前生物貢獻的其他的力量,這也讓四川的自貢又火了一把,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以麻辣兔頭而聞名的四川自貢,不僅以美食自居,還被譽為恐龍之鄉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四川的涼山,涼山位於四川省的西南部,西連橫斷山脈,北抵大渡河,東臨四川盆地,南至金沙江,被外界一致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最重要的就是那裡歷史悠久。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四川自貢。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恐龍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神秘古生物,它們生活在2.2億年前-6500萬年前(三疊紀-侏羅紀),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之久,在6500萬年前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人推斷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有人認為是火山噴發造成的......不一而足,但如果它們一直生活下去,可能地球上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15張罕見的化石照:雙頭恐龍真的存在?800萬年前烏龜像汽車大
    據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這隻看上去很像鱷魚的恐龍生活在距今1.45億年前的白堊紀,雖然和鱷魚很像但是它吃草。這個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麥克默裡堡附近的油砂礦千年礦山中發現的。這個特殊的標本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化石之一,它的胃裡還保留著最後一餐。
  • 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史前巨獸蜻蜓吃肉的
    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史前巨獸蜻蜓吃肉的時間:2015-06-24 14:10   來源:伊秀新聞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6月24日,恐龍般古老的罕見大蜻蜓化石驚現甘肅,外表和現代蜻蜓沒啥差別的罕見大蜻蜓,但史前巨獸仍然是史前巨獸,1.1億年前的巨獸蜻蜓不僅翼展有2米,而且還是吃肉的,如此
  • 罕見的恐龍寶寶化石顯示其外形特徵與成年恐龍十分相似
    這隻恐龍寶寶重達130磅(60千克),身長7.5英尺(2.3米),於2015年在瑞士被發現。德國波恩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本周在《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雜誌上發表了對這隻暱稱為 "Fabian "的恐龍的研究報告。一隻成年板龍的重量可能超過4噸。科學家們將恐龍寶寶的骨骼化石與成年標本進行了比較,發現它看起來像一個縮小版的大恐龍。「考慮到板龍幼龍的體重是成年恐龍的1/10,板龍幼龍看起來已經和成年恐龍如此相似,這一點更加引人注目。」
  • 海百合化石究竟價值多少?
    北京自然國家博物館考古專家稱,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應該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海百合對其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非常珍貴,更是一幅天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形狀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藝術,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體亮度越強,收藏價值越高。
  • 燊海井、鹽史館、恐龍館又要火了!
    ▽近日,《四川研學實踐系列標準》(試行版)首批試點單位徵集結束,最終確定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等80家試點基地(營地)、四川省旅遊投資集團等60家試點承辦機構、天府新區航空旅遊職業學院等20家試點學校(科研機構),郫都區等22個區縣為試點全域研學區縣,南充市為試點全域研學市。其中自貢的鹽業歷史博物館、燊海井研學實踐基地以及自貢恐龍博物館上榜!
  • 駐足甘肅臨夏盆地 探問億年生命密碼
    這裡有佔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縣古生物化石遺址群,更有坐擁「八項國內外之最」的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新年踏雪,探問億年生命密碼。當筆者隨著化石印記去翻閱這部「高原史書」,神秘大地的遠古生命迴響恍惚如昨。「古動物化石之鄉」的生命迴響臨夏盆地曾是封閉神秘的古湖環境。
  • 「中央媒體看甘肅」駐足甘肅臨夏盆地 探問億年生命密碼
    這裡有佔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縣古生物化石遺址群,更有坐擁「八項國內外之最」的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新年踏雪,探問億年生命密碼。當筆者隨著化石印記去翻閱這部「高原史書」,神秘大地的遠古生命迴響恍惚如昨。「古動物化石之鄉」的生命迴響臨夏盆地曾是封閉神秘的古湖環境。
  • 【中央媒體看甘肅】駐足甘肅臨夏盆地 探問億年生命密碼
    這裡有佔據「六項世界之最」的和政縣古生物化石遺址群,更有坐擁「八項國內外之最」的劉家峽恐龍足印化石群。 新年踏雪,探問億年生命密碼。當筆者隨著化石印記去翻閱這部「高原史書」,神秘大地的遠古生命迴響恍惚如昨。
  • 罕見的化石:被人類找到的7個非常古老且神秘的動物化石
    對於許多考古學家來講,要想了解以前遠古時代的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除了一些歷史書籍資料之外,其實更重要的就是搜集化石,例如,我們都比較熟悉的恐龍,就是通過對化石的發現,然後才判斷出恐龍的外貌,種類、以及身處的年代,同時還有死亡的經歷,因此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考古研究,那麼根據這方面,今天小編來聊聊,罕見的化石:被人類找到的7個翡翠城古老且神秘的動物化石
  • 探訪2.2億年前古生物「王國」
    這個看似普通的山村其實藏著一個2.2億年前古生物「王國」——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的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其為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2.2億年前(晚三疊世)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
  • 江西贛州發現7000萬年前竊蛋龍化石,舉世罕見!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說到江西贛州,除了贛南臍橙,還是「中國恐龍之鄉」,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而最近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了世界上罕有的竊蛋龍化石,距今約7000萬年,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
  • 恐龍的崛起源於2.33億年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一個新的大規模滅絕被發現,滅絕了2.33億年前的生命,導致恐龍的崛起。很多人都知曉,大約6600萬年前恐龍在一次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動蕩中迅速滅絕。但是看起來在恐龍出現之前的另一次滅絕為它們的長期統治獨佔鰲頭鋪平了道路。那一次滅絕發生在大約2.33億年前,而科學家直到現在才發現它。此次滅絕發生在所謂的卡尼安洪積期(CPE)期間。
  • 我國有35家世界地質公園,天造地設,頂級的自然美!
    在嵩山七十二峰裡,從最古老的太古代到最近的新生代的巖層都有發現,被稱為「五世同堂」,這在國內外都是十分罕見的,華北地區幾乎所有的巖石和地層類型都集中於此,時間跨度達到30億年,「地質學百科全書」的稱譽名副其實。
  • 貴州山洞驚現「真龍化石」,政府特地派人保護,專家:躺了數億年
    不過1996年在貴州安順市關嶺縣發現的"真龍化石"卻引起了人們對古代神話中龍形象的重新思考。 1996年,在貴州安順市關嶺縣的一處山洞中發現了條"神龍"化石。根據考古學家調查顯示,這種生物是三疊紀水生爬行類的恐龍,已經躺了數億年,全長7.6米,身寬約六十八釐米,頭部呈三角形,嘴長四十三釐米,頭部最寬處大約三十二釐米。
  • 日本福井縣出土18顆棘龍科牙齒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1.2億年前!
    福井縣出土多枚棘龍科牙齒化石。(網絡圖片) 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周二(14日)宣布,在該縣勝山市內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前期地層中,發現18顆大型肉食恐龍棘龍科的牙齒化石,是國內首次發現數量如此多的棘龍科牙齒化石。這些化石將從下周四(23日)起在館內展出。
  • 1.1億年前冒著風險覓食,最終遭遇意外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現代人類如果想要了解過去地球存在什麼樣的生物,必須通過發掘化石來進行研究如果古生物學家想要了解過去地球上某一種古生物,也必須通過挖掘出與其相關的化石來進行研究。前段時間,《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導,該報導稱科學家在加拿大發現的完整甲龍化石很可能並非死於正常原因,而是意外導致的。說到甲龍,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裡面那種爬行緩慢、身上如同披上盔甲的恐龍。
  • 世界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呈現世人面前
    新華網貴陽9月1日電(記者張藝)世界上最大的海百合化石將於9月28日在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境內的國家地質公園向公眾展示。  海百合是一種高等無脊椎的棘皮動物,以吸食海洋微生物為生,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它屬於從無脊椎動物向脊椎動物演化的一種過渡動物類型,其化石不僅儲存著豐富的古生物科學信息,而且揭示了遠古時期海洋古地理環境。
  • 樹木可以根據年輪來判斷年齡,恐龍化石是如何判斷恐龍年齡的?
    但是樹木的年輪是千真萬確存在的,是專家們斷定一顆樹木年齡的重要依據。為什麼樹木會出現年輪的?它又是如何出現的?據悉,在樹皮和木質之間有一種細胞名為形成層,深受季節變化的影響。在春夏季節,由於氣候溫和,降雨量較多,所以形成層的細胞比較活躍。此時木材質地疏鬆,就會形成春材;到了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氣候乾燥,在這種情況下,形成層的細胞活躍性就會慢慢地下降,木材質地比較實,從而形成了晚材。